高一下學期語文考試卷題
高一下學期語文考試卷題
1、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思忖(cǔn) 烙印(lào) 悲愴(chuàng) 按捺不住(nà)
B.菜圃(pǔ) 驚駭(hài) 田塍(chéng) 鍥而不舍(qì)
C.棲息(xī) 安謐(mì) 吮吸(shǔn) 鎩羽而歸(shā)
D.百舸(gě) 骨骸(hé) 嚙噬(shì) 驚世駭俗(hài)
2、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
A.脊梁/貧瘠 沉湎/緬懷 召喚/招呼
B.掙脫/掙扎 寒暄/煊赫 拋錨/瞄準
C.一幢/憧憬 空曠/粗獷 斑斕/無恥讕言
D.赭色/赫然 怪僻/僻靜 犄角/掎角之勢
3、下列詞語中全部書寫正確的一項是( )
A.輕蔑 嬌飾 蟄居 一如既往
B.曙光 絢爛 霧藹 漫江碧透
C.磕拌 戰栗 開墾 索然無味
D.枝椏 焦躁 寥廓 汗流浹背
4、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在那眩目的紅光中,我看到一些匆匆的背影……
B.遼闊的空間,悠邈的時間,都不會使這種感情褪色。
C.而萍飄四方的游子無論是怎樣貧困了倒,他們聽到某支獨唱曲時突然涌出熱淚,便是他們心有所歸的無量幸福。
D.羅布泊荒原上的大地和天空,混沌一片,灰蒙蒙的……因此,太陽的存在甚至被我們遺忘了。
5、下列加點實詞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吾嘗跂而望矣 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
B.吾從而師之 擇師而教之
C.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 則恥師焉,惑矣
6、下列加點字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哀吾生之須臾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B.悠悠乎與顥氣俱 游于是乎始
C.吾嘗終日而思矣 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D.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月出于東山之山
7、下列詞語不是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
A.肴核既盡,杯盤狼籍
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C.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者
D.望美人兮天一方
8、下列句子翻譯錯誤的一項是( )
A.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
B.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明白句讀,不能解決疑惑)
C.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
D.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精神專一,忘掉形骸,似乎與萬物融相合)
二、文言文閱讀(12分,每小題3分)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愿得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選自《戰國策·燕策三》)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秦王必說見臣 說:通“悅”,喜歡,高興
B.今行而無信 信:相信
C.顧計不知所出耳 顧:不過,只是。表示輕微的轉折
D.進兵北略地 略:掠奪、奪取
10、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②乃今得聞教
③今行而無信 ④秦王必喜而善見臣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1、下列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項是( )
A.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C.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D.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2、從后兩段文字內容看,對荊軻形象評價有誤的一項是( )
A.擅長辭令,一席話以誠感人,終使樊甘心自刎獻首。
B.果斷堅決,見太子丹“不忍”,便“私見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工于心計,正確判斷行刺秦王的關鍵在于取信秦王。
D.心狠手辣,為取“信物”誘使樊自刎。
第II卷(114分)
三、(24分)
13、把文言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5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樊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5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閱讀這首宋詩,回答下面問題。(8分)
江間作四首(其三)
潘大臨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隱龍宮。
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
沙明拳宿鷺③,天闊退飛鴻。
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臨(約1057~1106):字邠(bīn)老,黃州(今湖北黃岡)人,善詩文。曾隨蘇軾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鷺:指白鷺睡眠時一腿蜷縮的樣子。
(l)第三聯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4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全詩看,作者向往一種什么樣的生活?請簡要分析。(4分)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名句默寫(6分,每空1分)
(1)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2) ,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3) ,作《師說》以貽之。
(4) ,抱明月而長終。
(5)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郁乎蒼蒼。
(6) ,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四、現代文閱讀(18分)
上帝的花園
我一直對樹這個意象非常迷戀。隨便的一棵樹,都是那么自然地站在那里,無論在山野、廣場、路邊,永遠那么瀟灑大方。人類的姿勢要挑揀環境,不信你去舞臺上走一圈,會發覺自己竟然不會走路!就算那些整天在臺上的時裝模特兒,就我看還是矯揉造作,遠不如一棵樹優雅。一棵樹并不把自己的一切呈現出來,而是謙虛地隱藏一年在地下,變成根系,從而形成了樹的深度。只有最智慧的人才明白這個道理,不去夸耀自己的全部,樹的枝條向所有方向延伸,樹葉密密麻麻敞開,只要能接收到陽光,并沒有特別的忌諱。有多少人能珍惜來自宇宙的每一點營養呢?我們不是擔心食物有毒,就是擔心消化不良,深懷戒心,結果戒心影響了吸收。一棵樹全身沒有累贅的東西,每一棵樹形態上都有不同,卻同樣簡潔、完美,這正是許多思想家理想中的人類,一種保持了個性的完美。
現在,我看著自己停在鍵盤上的兩只手,可以自如地伸展、彎曲、合攏,十個指頭都能靈活地打擊鍵盤。最大的奇跡是,手能從地上揀起一根針,能擠牛奶,能寫字、畫畫,能舉杯、握劍、摘花,能接住一個遠遠扔來的球;它還能表達意見和感情:同意或拒絕,依依不舍、無限溫柔地抱起一個嬰兒,拭去對方的眼淚……有一次,看到小孩在搭積木,我對朋友說:“不要把這雙手看成只有幾年的歷史,它是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逐漸形成的,人類的祖先留給我們的遠不止是火、鐵器、文字的婚姻制度。孩子沒有創造自己的手,他只是在復習,發現一雙現成的手的各種意義。”
古人每恨海棠無香,鯽魚多骨,覺得天地間有許多憾事。我的兒子也說:“魚為什么長這么多刺!兔子為什么有皮,我不愛吃!”我瞪著眼說:“它們不是生來給你吃的!”萬物有它們自己生存的理由。魚的生理結構對魚來說是合適的,它的生活目的不是為人類提供食物。我們覺得世界有缺陷,是因為它不盡如人意。上帝的目的和人類的目的原本不同,所以你看到園丁修剪樹枝,遺傳學家隨心所欲地篡改生物基因。上帝的花園對人來說既然有缺陷,那么人類自己去創造一個自己的花園好了。于是某國就有科學團體建立人工生物學圈。盡管里頭借用了不少舊世界的材料,試驗者們還是呆了兩年就趕緊逃了出來。
有時,我們能從沒有目的的活動中獲得巨大的滿足。從前我常去野外,只是胡亂走走。見到四周長滿青草的池塘,池心一平如鏡,手癢癢的,就撿塊石子打“水漂”,石子仿佛蜻蜓點水,在水面上激起一串漣漪。樹林子空蕩蕩的,沒有野生動物,地上鋪滿了厚厚的松針和腐葉,踩在腳下,充滿彈性。偶爾能見到一兩朵明艷的小花,像幽靜的美人,自開自落。透過濃陰的一縷陽光打在一叢什么蕨類植物上,逆光看去,葉脈綠得透明,仿佛在流動。我就這樣在林子里逗留幾個小時,把攥緊的骨骼和靈魂攤開,仿佛一朵花、一根草,被宏偉的自然環繞并輕盈地托起,矯健、靈敏而單純。除了上帝的花園,我們還可以在哪里這么自由地徘徊,充滿驚喜和依賴?在哪里還能如此深切地體會生命中無盡的美感,像宇宙一樣深沉?
(選自《散文天地》,有改動)
16、第1段中作者說“我一直對樹這個意象非常迷戀”,請說出作者“非常迷戀”的原因。(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請分別解釋劃線語句在文中的意思。(6分)
(1)“我們覺得世界有缺陷,是因為它不盡如人意”一句中“它不盡如人意”說的是什么意思?(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文中看“有時,我們能從沒有目的的活動中獲得巨大的滿足”一句中“獲得巨大的滿足”具體指的內容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這篇散文中的“上帝的花園”指什么?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4分) ( )( )
A.這是一篇兼具抒情色彩和哲理的散文,深刻、抽象的思索與豐富形象的描寫巧妙結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B.首段運用對比、類比的手法,托物言志,表達了對一些美好品格的熱烈贊美,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
C.萬物都有自己生存的理由,人類本不應該食用動物,人類應具有一種地球大家庭的心態,盡量保護自然。
D.作者認為自然是上帝創造的,反對人為改變基因,不相信科學家能建造出可以真正滿足人類需要的人工生物圈。
E.末段文字情景交融,用豐富的感覺和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種自然、靜謐又充滿生命動感的物我合一的意境。
五、語言表達題(12分)
20、把下列句子組合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只填序號)(4分)
①湖中,輕波柔浪,那是水在流動。
②山上林木蔥蘢,四季常綠,山在流動之中,將濃濃的綠色向湖中傾瀉。
③岸上,峰巒起伏,那是山在流動。
④湖中千島錯落,水環島轉,水在流動之中,又將濃濃的綠色擁上島峰。
⑤于是,你會覺得那流動的既是山、是水,更是彌漫在山水之間的綠色。
⑥走進微山湖風景區,你會強烈地感到你進入了一個流動的世界。
21、請仿照下面的示例,再編寫兩則校園魔鬼詞典的詞條和詞義。(4分)
示例:①外語老師:校園里最早與國際接軌的人。
②考卷:由紅與黑組成的,比《紅與黑》更具震撼力的一張紙。
③小紙條:教室里的移動電話。
22、楊子說:“十八歲使我想起初長彩羽、引吭高歌的小公雞,使我想起翅膀甫健、開始翱翔天空的幼鷹,整個世界填滿了十八歲男孩子的雄心和夢想。”根據你對“青春”的理解,用“十八歲”作開頭再寫兩句話,使之與例句構成排比。(4分)
六、作文(60分)
有人這樣理解英語Family(家庭),說它是有“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爸爸、媽媽,我愛你們)的首字母組成。
對此,你有什么感想?
請以“親情永遠”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
看過“高一下學期語文考試卷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