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冊語文半期考復習題
高一下冊語文半期考復習題
A.慳吝(qiān) 晌午(xiǎnɡ) 煞費心機(shà) 驀然回首(mò)
B.謄寫(téng) 喑啞(yīn) 撲朔迷離(shuò) 倏來倏去(shū)
C.負疚(jiū) 菡萏(hàn dàn) 自出機杼(zhù) 前擁后簇(cù)
D.采擷(xié) 新正(zhēnɡ) 綺麗多彩(qí) 喘息甫定(fǔ)
2.下面語段中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乙未羊年元旦佳節,自古就寓意吉祥的“羊”,順理成章成為各展覽機構的寵兒。“羊”一直是中國藝術領域里常見的表現題材,如天造地設精妙無比的商代“四羊方尊”,集雄奇與秀美于一身;再有婦孺皆知的“蘇武牧羊”的故事,也在各種藝術門類作品中流傳;在年畫、剪紙等各種民間藝術中,“羊”的形象更是多姿多彩。
A.寓意 B.順理成章 C.天造地設 D.婦孺皆知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取消少先隊隊委的“幾道杠”標志,以“志愿者”徽章替代,不僅能防止青少年學生產生“官本位”思想和等級特權意識,而且有利于在青少年時代培養學生平等的公民意識。
B.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而品牌經濟是以品牌為核心帶動經濟發展、整合經濟要素的高級經濟形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C.家長對自己孩子的缺點,不應該坐視不管,更不應該袒護,而應該及時提出批評,加以幫助。
D.食醋富有氨基酸、鈣、磷、鐵和維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膚吸收之后,可改善營養缺乏,促進皮膚美白細膩。
4.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3分)
遍布華夏的古村落,作為鄉土建筑的精華, , , , 。
, ,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對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的形成產生過深刻的影響。
①卻輝映著輝煌的過去 ②鮮明地折射出中國悠久的歷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④它們看似陳舊
⑤生動地展現著民族文化的豐富多樣 ⑥成為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的一種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二、本大題7小題,共37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
(隋煬)帝問侍臣盜賊,左翊衛大宇文述曰:“漸少。”帝曰:“比從來少幾何?”對曰:“不能什一。”納言蘇威引身隱柱帝呼前問之對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漸近。帝曰:“何謂也?”威曰:“他日賊據長白山,今近在汜水。比①見奏賊皆不以實,遂使失于支計,不時翦除。又昔在雁門,許罷征遼,今復征發,賊何由息!”帝不悅 罷。尋屬五月五日,百僚多饋珍玩,威獨獻《尚書》。或譖②之曰:“《尚書》有《五子之歌》,威意甚不遜。”帝益怒。頃之,帝問威以伐高麗事,威欲帝知天下多盜,對曰:“今茲之役,愿不發兵,但赦群盜,自可得數十萬,遣之東征。彼喜于免罪,爭務立功,高麗可滅。”帝不懌。威出,御史大夫裴蘊奏曰:“此大不遜!天下何處有許多賊!”帝曰:“老革③多奸,以賊脅我!欲批其口, 復隱忍。”蘊④知帝意,遣河南白衣張行本奏:“威昔在高陽典選,濫授人官;畏怯突厥,請還京師。”帝令按驗,獄成,下詔數威罪狀,除名為民。后月余,復有奏威與突厥陰圖不軌者,事下裴蘊推之,蘊處威死。威無以自明,但摧謝而已。帝憫而釋之,曰:“未忍即殺。”遂并其子孫三世皆除名。
江都新作龍舟成,送東都;宇文述勸幸江都,右候衛大酒泉趙才諫曰:“今百姓疲勞,府藏空竭,盜賊蜂起,禁令不行,愿陛下還京師,安兆庶⑤。”帝大怒,以才屬吏,旬日,意解,乃出之。朝臣皆不欲行,帝意甚堅,無敢諫 。建節尉任宗上書極諫,即日于朝堂杖殺之。甲子,帝幸江都。虞世基以盜賊充斥,請發兵屯洛口倉,帝曰:“卿是書生,定猶怯。”戊辰,車駕至鞏。敕有司移箕山、公路二府于倉內,仍令筑城以備不虞。至汜水,奉信郎王愛仁復上表請還西京,帝斬之而行。至梁郡,郡人邀⑥車駕上書曰:“陛下若遂幸江都,天下非陛下之有!”又斬之。
(選自《資治通鑒》第一百八十三卷,有刪節)
[注]①比:近來。②譖:zèn,詆毀。③老革:老兵,老家伙。多用為詈詞。④蘊:裴蘊(?-618),隋朝大臣。⑤兆庶:泛指百姓。⑥邀:阻留,攔截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比從來少幾何 幾何:多少 B.威意甚不遜 遜:恭敬
C.以才屬吏 屬:交托 D.仍令筑城以備不虞 虞:憂慮
6.填入下列句子“ ”中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①威曰:“……又昔在雁門,許罷征遼,今復征發,賊何由息!”帝不悅 罷。
②帝曰:“老革多奸,以賊脅我!欲批其口, 復隱忍。”
③朝臣皆不欲行,帝意甚堅,無敢諫 。
A.①而 ②且 ③之 B.①而 ②且 ③者 C.①以 ②乃 ③者 D.①以 ②乃 ③之
7.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納言蘇威引身隱柱/帝呼前/問之對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漸近
B.納言蘇威引身/隱柱/帝呼前問之對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漸近
C.納言蘇威引身隱柱/帝呼前問之/對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漸近
D.納言蘇威引身隱柱/帝呼前問之/對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漸近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蘇威直言盜賊之事會給朝廷造成災患,后又獻《尚書》一部,借以勸諫煬帝。
B.蘇威提議赦免群盜可得到數十萬兵力的目的是想讓煬帝知道天下盜賊仍多。
C.裴蘊調查蘇威與突厥勾結、圖謀不軌之事,并判蘇威死刑,蘇威只求以死謝罪。
D.群臣勸阻煬帝留在京師,安定局勢,煬帝卻執意乘龍舟下江都,并斬殺多位大臣。
9.根據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7分)
①帝令按驗,獄成,下詔數威罪狀,除名為民。(4分)
②旬日,意解,乃出之。(3分)
(2)從文章中找出蘇威認為盜賊不能平息的原因。(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3分)
10.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7分)
江城子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①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②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注]①韶華: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縱使。
(1)概括“楊柳”“飛絮”意象的內涵,并分析這首詞表達的情感。(3分)
(2)詞中“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一句是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來,請比較兩者的異同。(4分)
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第一小題必做,后四小題選三題作答)(8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詩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蘊含離別之意的句子是: ,
。 (白居易《琵琶行》)
(2)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憑吊英雄人物,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苦悶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語句是: , 。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3)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 。(李白《蜀道難》)元嘉
(4)草草,封狼居胥,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 。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5) ,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
三、一般論述類文本閱讀。本大題4小題,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題。 (16分)
中國古典詩學里的鐘聲
劉士林
①中國古人寫“鐘聲”的詩句很多,其中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杜甫的“晨鐘云外濕”、張繼的“夜半鐘聲到客船”等。在這些詩句中,“鐘聲”以其自身特有的存在方式,構成中國古典詩學一個饒有興味的審美意象。
②鐘聲從一開始就與人類的文化活動有密切的關系。
③黑格爾說:“塔樓上的鐘塔是專門為宗教儀式而設的,因為鐘聲特別適合于__的禮拜,這種依稀隱約的莊嚴的聲響,能感發人的心靈深處……”在歐洲,鐘聲所傳達的縹緲、崇高、嚴靜的宗教意味,是自始至終貫穿下來的。
④在中國,情況則有不同。在有關記載中,鐘聲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純粹的宗教祭祀儀式中的鐘聲,這種宗教音樂帶給人的心理感受是恐懼、松弛和宗教性迷醉。另一類是與古代慶典活動相關的鐘聲,多用來表達一種闊大、熱烈的氣氛,如《詩經·關雎》中的“鐘鼓樂之”。后來這類鐘聲又演變成顯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信號,如王勃《滕王閣序》的“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隨著這層意義的出現,鐘聲也就逐漸具有了審美屬性。
⑤但這些都還不全是古典詩學中那種發人深省、令人超升、使人有所領悟的“鐘聲”意象。它的生成還有一個更為直接、也更為深層的原因,這就是:鐘聲昭示著時間。
⑥無論中西,鐘聲都與時間有特殊的關系,或者說,鐘聲常給時間一種特殊的內涵。在西方,《圣經》中就常用“喪鐘”一詞提示塵世的虛幻。在__的生命觀里,鐘聲能提醒人類:生命的短暫和上帝的永恒。鐘聲的這層時間含義實質上包含了兩種意義:一是表示日常生活時間,如早鐘、晚鐘;二是表示帶宗教色彩的時間,如喪鐘,我們可稱之為“精神時間”。鐘聲的這兩種意義,在中國古代也有昭示,但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積淀成分。
⑦在中國文化里,鐘鳴常與桑榆之年等特定意象連用,表達對時光消逝的感覺和對生命的領悟。尤其在佛教東渡,帶給中國傳統思想以“空”的觀念后,寺院的鐘聲被賦予了一切皆空的佛教思想,從而逐漸變成人們反省、懺悔、探視內心和領悟生存的象征。鐘聲作為一種信號,它展示出生命在時光中消耗、磨損的程度,從心靈深處提醒人們:夕陽西下或早晨到來,舊的結束或新的開始,以及“我們向何處去”或“何處是歸程”等。鐘聲又常與年華已逝、風塵碌碌的惆悵心情聯系在一起,其縹緲而又嚴靜的音律也最易把精疲力竭的生靈,引入宗教的虛幻精神境界。
⑧在西方,對“鐘聲”意象最為關注和凝神思考的當推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他晚年一直思考用“詩”去追尋在現代社會中“隱去”的上帝。他認為,對詩來說,重要的是“說出”(蘊含)“精神能量”。這蘊含的精神能量,被他比喻為“沉默的鐘聲”。他要求詩人用這“鐘聲”去尋回上帝和神性事物,讓人們通過詩,聆聽到內心深處“沉寂的鐘聲”,最終完成向上帝皈依的歷史旅程。
⑨中國人真正悟出這“沉寂的鐘聲”的悠長意味的,則應首推唐代詩佛王維。詩如: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過香積寺》)
谷口疏鐘動,漁樵唯覺稀。悠然遠山暮,獨向白云歸。 (《歸輞川作》)
⑩這些可以說是古典詩學中“鐘聲”意象的最佳表現。它充滿了一種真正經心靈領悟、體驗到的空寂。它具有那種令人大悟的“精神能量”。與海德格爾“沉寂的鐘聲”不同的是,它不是召喚人們皈依上帝,而是皈依佛家宣揚的空寂的世界本原。在古典詩學中還有一種召喚,它不是召喚人們走向“空寂”,而是召喚人們回歸自然,如唐人于良史云:“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鐘聲借助它積淀在人類心靈深處的宗教情感,往往能一舉將人從現實世界引入虛幻王國。這對那些在現實世界中遭受挫折、困頓的人們來說,尤其如此,如常建的“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鐘聲”已失去原始宗教內容,也部分失去佛教內容,而成為一種特定的審美意象。
(選自《文史哲》2003年第2期,有刪改)
12.根據文意,以下說法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鐘聲最初都是一種表達宗教意味的信號。
B.在中外文化中,鐘聲或傳遞宗教的情感,或表示慶典的氣氛。
C.中國“鐘聲”的審美屬性是伴隨宗教屬性同時產生和發展的。
D.中國古典詩歌中的“鐘聲”常用來表達一種生命超越的情感。
E.在真正悟出“沉寂的鐘聲”的意味這方面,西方要早于中國。
F.“鐘聲”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已失去宗教內容,僅存審美屬性。
13.下列詩句中的“鐘聲”,與“精神時間”無關的是( )(3分)
A.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B.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C.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D.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14.“鐘聲”在中西文化中最大的不同點是什么? (4分)
15.中國古典詩學中的“鐘聲”具有哪些文化內涵? (4分)
四、小說閱讀,本大題3小題,共15分。
閱讀下列的文字,完成16—18小題。
窗
泰格特
在一家醫院的病房里,曾住過兩位病人,他們的病情都很嚴重。這間病房十分窄小,僅能容下兩張病床。病房有一扇門和一個窗戶,門通向走廊,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外界。
其中一位病人經允許,可以分別在每天上午和下午扶起身來坐上一個小時。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
而另一位病人則不得不日夜躺在病床上。當然,兩位病人都需要靜養治療。使他們感到尤為痛苦的是,兩人的病情不允許他們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讀書閱報,也不能聽收音機、看電視……只有靜靜的躺著。而且只有他們兩個人。噢,兩人經常談天,一談就是幾個小時。他們談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戰爭中做過些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每天上午和下午,時間一到,靠近窗的病人就被扶起身來,開始一小時的仰坐。每當這時,他就開始為同伴描述起他所見到的窗外的一切。漸漸地,每天的這兩個小時,幾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的全部內容了。
很顯然,這個窗戶俯瞰著一座公園,公園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著一群群野鴨、天鵝。公園里的孩子們有的在扔面包喂這些水禽,有的在擺弄游艇模型。一對對年輕的情侶手挽著手在樹陰下散步。公園里鮮花盛開,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還有五彩斑斕、爭相斗艷的牡丹花和金盞草。在公園那端的一角,有一塊網球場,有時那兒進行的比賽確實精彩,不時也有幾場板球賽,雖然球藝夠不上正式決賽的水平,但有的看總比沒有強。那邊還有一塊用于玩滾木球的草坪。公園的盡頭是一排商店,在這些商店的后邊鬧市區隱約可見。
躺著的病人津津有味地聽這一切。這個時刻的每一分鐘對他來說都是一種享受。描述仍在繼續:一個孩童怎樣差一點跌入湖中,身著夏裝的姑娘是多么美麗動人。接著又是一場扣人心弦的網球賽。他聽著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親眼看到了窗外所發生的一切。
一天下午,當他聽到靠窗的病人說到一名板球隊員正慢悠悠地把球擊得四處皆是時,不靠窗的病人,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為什么偏是挨著窗戶的那個人,能有幸觀賞到窗外的一切?為什么自己不應得到這種機會的?他為自己會有這種想法而感到慚愧,竭力不再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這種想法卻變得愈加強烈,直至幾天以后,這個想法已經進一步變為緊挨著窗口的為什么不該是我呢。
他白晝無時不為這一想法困擾,晚上,又徹夜難眠。結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醫生們對其病因不得而知。
一天晚上,他照例睜著雙眼盯著天花板。這時,他的同伴突然醒來,開始大聲咳嗽,呼吸急促,時斷時續,液體已經充塞了他的肺腔,他兩手摸索著,在找電鈴的按鈕,只要電鈴一響,值班的護士就立即趕來。
但是,另一位病人卻紋絲不動地看著。心想:他憑什么要占據窗口那張床位呢?
痛苦的咳嗽聲打破了黑夜的沉靜。一聲又一聲……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聲也停止了。
另一位病人仍然盯著天花板。
第二天早晨,醫護人員送來了漱洗水,發現那個病人早已咽氣了,他們靜悄悄地將尸體抬了出去,絲毫沒有大驚小怪。
稍過幾天,似乎這時開口已經正當得體。剩下的這位病人就立刻提出是否能讓他挪到窗口的那張床上去。醫護人員把他抬了過去,將他舒舒服服地安頓在那張病床上。接著他們離開了病房,剩下他一個靜靜地躺在那兒。
醫生剛一離開,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掙扎著,用一只胳膊支起了身子,口中氣喘吁吁。他探頭朝窗口望去。
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
16.文中兩處寫到“盯著天花板”,揭示了靠門的病人怎樣的心態?(4分)
17.小說以“窗”為題,你認為有哪些含義?(5分)
18.本文直到結尾才點明“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這有什么作用(效果)?(6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題。本大題兩小題,共10分。
19.《通用規范漢字表(征求意見稿)》向公眾公開征集意見,此事引起了極大的爭議,有人認為這是專家在“窮折騰”。為此,某電視臺一檔文化訪談節目邀請參與研制“征求意見稿”的王教授做了一期有關爭議的訪談節目。請根據主持人的話以及王教授的回答,補寫節目的開場白及第一個提問。
主持人:各位觀眾,大家好!《通用規范漢字表(征求意見稿)》向公眾公開征集意見后,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與爭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開場白) (3分)
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問) (2分)
王教授:國家制定《通用規范漢字表》主要基于以下兩點:第一是為了更好地滿足新世紀語言生活的需要;第二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將下面關于“修辭”的闡述組合成一個單句,給“修辭”下一個定義。可適當變動標點、增刪詞語。不超過50字。(5分)
①修辭是一種活動。
②修辭的展開要依據題旨,也要依據情景。
③修辭與寫作者有關,也與說話者有關。
④修辭用在寫作者和說話者要表達的內容上。
⑤修辭要運用到各種語文材料,也要運用到各種表現手法。
⑥修辭的表現要恰當。
修辭是 。
五、作文,本大題1小題,共60分。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要給母親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賺到錢以后∕要給母親買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讓母親坐趟飛機,等我成為富豪以后……∕小時候我想為母親做很多事∕每次結論都以“以后”結束∕但那時我不知道,其實沒有“以后”。
這是韓國前總統李明博《母親》一書中的一節。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心態。不僅對待親人如此,對待一些事情也是這樣。
請以“沒有以后”為標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于800字。
看過“高一下冊語文半期考復習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