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學期高一語文的月考試卷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高一語文秋季學期的月考測試卷,歡迎大家參閱!
秋季學期高一語文的月考試卷
第I卷 閱讀題
―、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1—3題
現代詩派
翟長興
現代詩派,是對三十年代到抗戰前新崛起的有大致相似的創作風格的年輕的都市詩人的統稱。現代詩派因《現代》雜志而得名,其興起的標志,即是1932年在上海創刊的由施蟄存、杜衡主編的《現代》雜志。
《現代》雜志構成了三十年代現代派文學創作的重要陣地,匯聚了滬、京、津等許多大城市的詩人群體,也集中刊發了一大批具有現代主義傾向的詩作。戴望舒是現 代派詩歌領袖,1932年詩壇刮起“戴望舒旋風”,重要的詩人還有卞之琳、何其芳、李廣田、施蟄存、金克木、廢名等等,他 們都以各自意象新穎、想象獨特的詩作,推進現代派詩歌的發展。現代派詩歌是民族化與現代化的結晶,它標志著中國新詩的成熟。
在上世紀30年代階級對壘的社會歷史背景下,現代派詩人們大多是游離于政黨與政治派別之外的邊緣人;同時,許多人來自鄉土,在都市中感受著傳統與現代雙重 文明的擠壓,又成為鄉土和都市夾縫中的邊緣人。現代派詩人是都市的漂泊者,又是一代尋夢者。他們深受法國象征派詩人的影響,濡染了波德萊爾式的對現代都市 的疏離感和陌生感及魏爾倫式的世紀末頹廢情緒。而五四運動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敗,更摧毀了年青詩人的純真信念,遼遠的國土由此成為一代詩人的精神寄托。
戴望舒的《雨巷》典型地表達了一代青年普遍的理想幻滅的憂郁情緒。作為理想象征的“丁香一樣的姑娘”,象夢飄過一樣,在面前一閃,轉瞬即逝了。就這樣用暗 示象征的手法,表達了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那種孤苦心情。這點深受法國象征詩人魏爾倫的影響,魏爾倫的《無言的歌集》表達了巴黎公社失敗后不知所措的知識 分子苦悶沮喪的情緒,其基調是對于詩人的理想與他周圍的骯臟生活相脫節的悲劇感。
在詩藝上,現代派詩人注重暗示的技巧,很少直接呈示主觀感受,采用意象隱喻、通感、象征來間接傳達情調和意緒,這使得現代派詩歌大多含蓄、朦朧,既避免了狂叫、直說,又糾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澀難懂的弊病,創造性地轉化了波德萊爾、魏爾倫的象征主義詩藝,很好地實踐 著戴望舒所主張的“詩是由真實經過想象而出來的,不單是真實亦不單是想象”。
現代派詩人重視向內在的心靈世界和平凡的日常生活開掘詩的題材,運用象征的意象與曲折隱藏的方法,表達其憂傷之思情,追求“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內容” 的統一。現代派詩歌的現代詩形體體現在表層形式上,它有以象征主義為主、兼有浪漫主義、古典主義、意象派的藝術特點;而在審美趣味和文化心理取向上則顯示 出鮮明的古典主義特征,呈現出朦朧而又明朗、單純而又豐富的東方民族審美特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東方民族現代詩。
正是現代派詩人們這樣孜孜不倦,兼收并蓄,不斷地進行著“化古化歐的創造性的轉化工作”,使中國新詩既民族化又現代化,從而構建起真正的東方民族現代詩。
現代派詩歌的發展演變都是歷史的必然。它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詩壇的 一道亮麗的風景,其所 追求的開掘內心和傳達朦朧的美學原則,對于新詩藝術表現的含蓄與豐富,對詩的藝術本質的思考與探索,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無疑是有積極意義與獨特的貢獻的。
(選自《理論觀察》,有改動)
1.下列有關“現代詩派”的表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項是
A.現代詩派是指在上世紀30年代到抗戰前新崛起的創作 風格上大致相似的年輕都市詩人的統稱。
B.現代詩派以施蟄存、杜衡主編的《現代》雜志為陣地,他們創作的詩歌標志了中國新詩的成熟。
C.現代詩派的詩人多無政治派別,是來自鄉村、在城市生活而遭受鄉村、都市文明擠壓的邊緣人。
D.現代詩派詩人追求化古化歐的創造性工作,使中國新詩成為具有民族性、現代化特征的現代詩。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現代詩派的得名源于1932年在上海創辦的《現代》雜志,雜志匯集了許多大城市的詩人,并刊發了許多具有現代主義傾向的詩作。
B.戴望舒是現代詩派的領袖,其《雨巷》中“丁香一樣的姑娘” 是詩人理想的象征,詩歌表現了當時青年普遍存在的理想幻滅情緒。
C.現代詩派詩人創作的詩歌很少直接表達主觀感受,往往采用暗示的方法,間接表達內心情感,糾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澀難懂的問題。
D.現代詩派有兩個明顯的特點:詩歌注重使用象征手法;具有鮮明的古典主義風格,審美特色有東方民族矛盾心理,如朦朧而明朗。
3.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現代詩派的詩人都各自以意象新穎、想象獨特的詩作,推進了現代詩派的發展,形成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詩壇的美景。
B.現代詩派詩人深受法國象征派的影響,再加上大革命失敗對詩人信念的摧毀,使得他們的視野投放到中國更廣闊的疆域。
C.波德萊爾、魏爾倫的詩藝對現代詩派的詩人影響很大,但現代詩派的詩人并沒有生搬硬套,而是進行創造性轉化。
D.現代詩派重視內心世界和平凡生活,詩人用曲折、隱藏方式和象征的意象表達內心情感,在中國新詩發展中有獨特貢獻。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鄧訓,字平叔,南陽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少有大志,不好文學,禹常非之。顯宗即位,初以為郎中。訓樂施下士,士大夫多歸之。永平中,理虖沱、石臼河,從都慮至羊腸倉,欲令通漕。太原吏人苦役,連年無成,轉運所經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沒溺死者不可勝算。建初三年,拜訓謁者,使監領其事。訓考量隱括,知大功難立,具以上言。肅宗從之,遂罷其役,更用驢輦,歲省費億萬計,全活徒士數千人。章和二年,護羌校尉張紆誘誅燒當種羌迷吾①等,由是諸羌大怒,謀欲報怨,朝廷憂之。公卿舉訓代紆為校尉。先是小月氏胡②分居塞內,勝兵者二三千騎,皆勇健富強,每與羌戰,常以少制多。時迷吾子迷唐,來至塞下,未敢攻訓,先欲脅月氏胡。訓擁衛稽故,令不得戰。議者咸以羌胡相攻,縣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護。訓曰:“不然。今張紆失信,眾羌大動。原諸胡所以難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懷之,庶能有用。”遂令開城及所居園門,悉驅群胡妻子內之,嚴兵守衛。羌掠無所得,又不敢逼諸胡,因即解去。由是湟中諸胡皆言:漢家常欲斗我曹,今鄧使君待我以恩信,開門內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歡喜叩頭曰:“唯使君所命”。訓遂撫養其中少年勇者數百人,以為義從。羌胡俗恥病死,每病臨困,輒以刃自刺。訓聞有困疾者,輒拘持縛束,不與兵刃,使醫藥療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悅。迷唐伯父號吾乃將其母及種人八百戶,自塞外來降。永元二年,大竇憲將兵鎮武威,憲以訓曉羌胡方略,上求俱行。訓初厚于馬氏,不為諸竇所親,及憲誅,故不離其禍。四年冬,病卒官,時年五十三。吏人羌胡愛惜,旦夕臨者日數千人。羌俗父母死,恥悲泣,皆騎馬歌呼。至聞訓卒,莫不吼號,或以刀自割,又刺殺其犬馬牛羊,曰:“鄧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遂家家為訓立祠,每有疾病,輒此請禱求福。
(節選自《后漢書•鄧訓傳》)
【注】①燒當種羌迷吾:燒當種羌,與后文的“武威種羌”均為當時的羌族部落名稱。迷吾,部族首領。②小月氏胡:西北少數民族。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訓樂施下士 下:以禮對待。
B.更用驢輦 更:復,再。
C.原諸胡所以難得意者 原:推究,考察。
D.悉驅群胡妻子內之 內:接納。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知大功唯立,具以上言 議者咸以羌胡相攻
B.拜訓謁者,使監領其事 又刺殺其犬馬牛羊
C.今因其迫急 因即解去
D.小大莫不感悅 莫不吼號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鄧訓少有遠志,禮賢下士。鄧訓是東漢官員鄧禹的六兒子,他年輕時有遠大志向,但他不喜歡文學,因此常常被父親責怪;鄧訓喜歡施恩于人,士大夫大多歸依他的門下。
B.鄧訓必系百姓,治理有方。肅宗任命鄧訓為謁者,派他監理漕運,鄧訓知道這件事難以成功,上報皇上,肅宗聽從他的意見停止了漕運,因此保全和救活了服役的幾千人。
C.鄧訓深明大義,以德立信。羌入迷吾的兒子迷唐為父報仇心切,欲脅迫小月氏胡人一起攻打鄧訓,在這關鍵時刻,鄧訓力排眾議,下令打開城門并敞開家門,放胡人進城,派重兵保護。
D.鄧訓恩施異 族, 深受愛戴。羌 胡人生病時,鄧訓找來醫生為其治病,羌胡之人非常感動,前來歸順;鄧訓死后羌人以悼念父母的方式祭奠他并為之立祠。
7.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今因其迫急,以德懷之,庶能有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訓初厚于馬氏,不為諸竇所親,及憲誅,故不離其禍。(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8---9題。
《蝶戀花》
趙令畤
欲減羅衣寒未去,不卷珠簾,人在深深處。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①恨清明雨。盡日沉煙②香一縷,宿酒醒遲,惱③破春情緒。 飛燕又將歸信誤,小屏風上西江④路。
【注】①止:通“只”。②沉煙:點燃的沉香。③惱:撩惹。④西江:古詩詞中常泛稱江河為“西江”。
8.結合詞意,簡要賞析“啼痕止恨清明雨”一句。(5分)
9.全詞表現了詞中人物哪些思想感情?請結合詞句簡要分析。(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唐朝陸龜蒙《別離》詩中有“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的詩句。由此可聯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兩句詩是 ,
。
(2)《宋書•宗愨傳》里“愿乘風破萬里浪”的豪言在李白的《行路難》中演化為 , 。
(3)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現宋朝國勢危亡,個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