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的滅絕教學設計 恐龍的滅絕說課稿
《恐龍的滅絕》教學設計
(1)、認讀、會寫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拼讀,自行解決讀音問題。
(2)、通過討論、收集資料,探索恐龍滅絕的原因。
(3)、通過朗讀,感受科學探索的樂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探索科學的興趣
重、難點與關鍵
1、認讀、會寫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出示教學掛圖。
2、講畫面內容,了解恐龍。
恐龍:遠古時代的一種體型龐大的食肉、食草動物,已滅絕。
3、出示自己收集的資料。
(1)組成小組議恐龍
A形狀 }
B飲食 } 以了解、收集的資料為主。
(2)派一兩人上臺介紹對恐龍的認識
4、、教師:大家對恐龍很感興趣,現在請大家看一段動畫片。(有關恐龍的)
5、 教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恐龍的滅絕。
二、自由讀課文
1、自由泛讀。
2、畫出生字
3、講講課文的大概內容
課文講了恐龍滅絕的原因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寒冷;二是撞擊。但又不一定是。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詞
2、限時自由拼讀。
3、組成兩人小組對讀。
4、抽取四人上臺領讀。
5、出示卡片測讀。
五、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詞
2、講識記要點:
3、教師范寫,寫生書寫。
六、布置作業
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出示一段話測讀是否能讀得正確、流利。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想:
(1)課文提了一個什么問題?
(2)、課文又解決了什么問題?
(3)、課文還有什么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另一種教法: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弄清每一段寫了什么,提出問題)
2、自由組成討論小組解決問題。
3、匯報。
(1)、問題: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呢?
(2)、解決:課文提出了幾種說法?
A、有一段時間,地球嚴寒,恐龍耐不住嚴寒,慢慢地消失了。
B、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塵埃遮住太陽,食物減少,恐龍滅亡了。
C、哺乳動物偷吃恐龍蛋,使恐龍滅絕。
D、流行傳染病,恐龍全部死亡。
E、全球氣溫下降,使恐龍只能孵出雄性的小恐龍。
(3)、未解決問題:恐龍滅絕是個謎,至今還未解開這個謎。
4、深入學習課文。(可由學生提出疑問)
(1)、第4自然段的省略號說明什么?大家猜一猜。
說明恐龍滅絕的原因還有很多,說不完。
(2)、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能讓人完全信服。
(此處可進行辯論教學)
示例1:
甲方:我認為寒冷說有道理,讓人信服。
乙方:我認為寒冷說沒有道理,不能讓人信服。因為也有很多動物沒有皮毛,如蛇都能躲過嚴寒,而恐龍為什么不能?
教師:予以鼓勵并引導朗讀第2自然段。注意要讀出寒意。
示例2:
甲方:我認為行星撞擊星球說有道理。
乙方:我認為行星撞擊星球說沒有道理。因為那么多的食草食肉動物都能活下來,為什么唯獨恐龍滅絕了?
教師:說得對,大象的體重也很重,如今還活得好好的,可恐龍為什么就滅絕了呢?請大家一起讀第3自然段,注意要讀出恐怖。
(3)、第3自然段的說法可以有其他得
學生可補充恐龍滅絕的其他原因。教師相機引導朗讀。
(以上教學可援引資料與圖片)
5、結束課文,朗讀第1、5自然段。
三、布置作業
收集與恐龍有關的資料開個展覽會。
《恐龍的滅絕》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第四冊31課《恐龍的滅絕》。
一 、教材分析
《恐龍的滅絕》是第八單元中的課文。這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全文以科學探究為魂,以科學家關于“滅絕”的說法為線索,介紹了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恐龍,這曾經的地球霸主,為何會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它們的滅絕之謎引發了人們的種種猜想,但謎底至今仍未能解開。本文就列舉了有關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詳略兼有。紛紜的說法,大膽的推測一定會引起學生們對恐龍滅絕之謎的探究興趣。教學時重點引導和鼓勵學生讀通讀懂課文,分析文中說法的合理性,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孩子,在生字識記上已經有了一些方法和一定的技巧了,但這個年段的孩子理解力還不強,有待于老師的引導,這個年齡的孩子,正是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的時候,對于未知世界,未解之迷,孩子們大多有一種求新獵異的心理。平時的電視電影和動畫片讓孩子對于恐龍這一神秘史前生物有了一些或多或少或正確或錯誤的了解。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抓住孩子的這一知半解和求奇獵新的心理,通過課堂上的引導,討論,讓孩子對恐龍滅絕這一未解之迷提起了就放不下,吸引他們去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
三、考慮到課文與學生的這些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字,指導3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感悟并思考課文所引出的問題;
3、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界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懂得保護環境,珍愛生命。
教學重點是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文意,理解和積累詞語。啟發想象、激發探討愿望則是教學難點
四、教法和學法
1、以讀導學,理解課文,多形式朗讀,比比、換換,積累詞句
內化語言,
適當練習有條理說話。
2、用抓重點段落、歸納學習方法的形式來組織和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
五、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看圖練習說話: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恐龍的自由王國里去看看,好嗎?
(課件出示課文插圖)誰能把你看到的說給大家聽聽?
剛才大家說得有點零零碎碎,老師給你提供一個句子,你一定能說得更好。(有的……有的……還有的……)此環節的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練習說話這樣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并且在此基礎上學生感受到恐龍生活的自由自在,這樣能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下一環節做了鋪墊。
2、為了讓我們了解課文恐龍有人做過這樣的對比。
出示:( )第一段請同學讀
你知道了什么?
歷史時間 人類:三四百。恐龍:大約兩億年
體積 龐大:(圖)
(1.讓學生很直觀的感受到恐龍的龐大。
(2.對于“三四百萬年”和“兩億年”這樣比較大的數字很陌生,教師這時可以將這些數字板書成阿拉伯數字,讓學生與年齡10歲、100歲比較,體會到恐龍歷史的長遠。體會到恐龍歷史的長遠,學生就能讀好:“兩億年”、“短多了”等詞、句了。
3.教師導語:(1.在過去長達兩億多年的時間里,恐龍一直是地球的主人,它們自由自在地生活著。可是現在,我們還能看到活生生的恐龍嗎?”
(2.“是啊,恐龍已經消失了。現在的我們只能看到一具具恐龍骨骼化石和一顆顆恐龍蛋化石,只能在博物館或從電影和書籍中來想象它們往日的輝煌了。今天我們繼續學習31課。
師: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想提什么問題)
生:為什么恐龍會消失了呢?為什么會滅絕?原因在哪里?
出示句子指導讀:“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
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恐龍的滅絕之謎吧!”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科學家們提出了種種猜想。文中就給我們介紹了幾種不同的說法。我們一起看一看,請學生默讀課文找出答案。
2、朗讀反饋,以讀代答:
(1)教師引讀: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一種說法是……
師繼續引讀:另一種說法是……
師引讀:還有其他的說法嗎?請全體學生讀:還有其他的種種說法……(在閱讀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以上教學環節的設計中,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在上一節課的基礎上讓學生帶著“恐龍為什么會滅絕?”這個問題默讀,邊讀邊思考。學生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不動唇,讀通句子,獲取直覺信息;接著,教師以問引讀,學生以讀代答,既反饋檢查了學生的朗讀情況,又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了有關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
(三)品讀賞讀 深入領悟
學習“一種說法”
1、請同學們再拿起書,默讀第二自然段,想想你讀懂了什么?或是你知道了什么?
生匯報交流: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
恐龍沒有皮毛
蛇和烏龜借助冬眠躲避寒冷
恐龍是被凍死的
2、交流過程中:(出示句段,根據回答給有關的詞語變色)
(1)‘突然’說明什么?你能換個詞嗎?
突然―――忽然“突然”事情發生的很快。引導學生讀出這種變化之快。
對比:寒冷-----十分寒冷。十分寒冷’和‘寒冷’有什么不同?
學生匯報: 教師引導“原來,氣溫的急劇下降使恐龍難以適應,而且嚴寒已經超過了恐龍的承受力。
“聽(課件:狂風呼嘯,夾雜著雨雪)你感受到了什么?像這樣非常非常冷,冷到極點,又一個詞語概括一下是:
(2)這樣寒冷的天氣里,恐龍的處境又是怎樣?(沒有冬眠的習慣,沒有皮毛保暖)最后———
(3)是啊,可愛的恐龍就這樣被活活的凍死了,多么令人遺憾,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總結一下恐龍滅絕的原因。
因為 123 ,所以恐龍滅絕了。
“同學們說得很好。正因為寒冷導致了恐龍的滅絕,所以我們可以把這種說法稱之為‘ ’板書:寒冷說。相信大家對‘寒冷說’有了較深的了解。現在你想怎樣讀這段話?”“有的同學看到恐龍滅絕了很傷心,有的覺得很惋惜,還有的同學對‘寒冷說’存有懷疑。那就帶著你們各自的心情自由讀讀這段話
(4)教師小結:看來恐龍的滅絕既有自身的原因,更是外界變化的結果。我們要探索它們的滅絕之謎,就要像科學家那樣善于發現事物間的聯系。”
學習“另一種說法”
1師導語: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來到幾千萬年前,看,多美啊!(課件“行星撞地球”的圖片)可是有誰知道一場災難正突然降臨——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塵埃把太陽遮住了。生交流感受并帶著這種心情讀好第一句。
2師:這片黑暗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據科學家推測,持續了三五年。試想,沒有了陽光,森林還那么綠嗎?引導讀第二句,并談了自己的理解。
3師(故意地):還好,有些恐龍不吃植物的,只吃肉食。植物的死亡與它們沒關系。生交流意見,再讀第三句話。
4句式訓練:是啊,事情就是這樣,一環扣一環,引起了連鎖反應。它們的關系可以用“因為……所以……”來表達。師課件出示句式,例舉:“因為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所以塵埃把太陽遮住了。”你們能像老師這樣找到因果關系嗎?生讀書后進行句式練習。
5排序練習,男女生接力說。
(4)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1)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5)以植物為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死去
(3)地球上一片黑暗
(2)塵埃把太陽遮住了
(6)食肉恐龍找不到足夠的食物,也漸漸滅絕
6概括第二種說法是“撞擊說”,并板書。
7、導語:課文的第四段還向我們介紹了其他幾種說法。自由讀一讀和同桌一起填寫表格吧!最后再指名學生匯報第四自然段中的幾種說法,老師根據孩子們的匯報相機板書。
(設立填寫填寫表格是要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找到根據,并理清恐龍滅絕與其他事物間的聯系,從而突出教學重點;除此之外,本設計還突顯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了教學中“導-扶-放”的教學梯度,使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產生探索恐龍滅絕的興趣,從而突破了教學難點。)
(四)積累詞語 ,嘗試運用
過渡:引導學生結合五個不同說法用自己的話說說恐龍為什么會恐龍滅絕?
生匯報:
師“恐龍的滅絕只有5種說法嗎?你從哪兒知道不止5種?”
學生會找出“從第四自然段的省略號知道有關于恐龍滅絕的說法還有很多的猜想。
(新課標指出:語文的外延很重要。課文只是語文學習的藍本,我們要善于挖掘課文的留白部分,促使學生主動閱讀、發揮想象,拓寬和加深語文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因此老師推薦大家查看相關書籍或登錄相關網站探索更多的相關信關相信不久將來你也許會推理出第七種、第八種猜想呢!
(五)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縱觀全文5種假說,恐龍的滅絕很大程度是因為生存環境惡化所致。今天的地球也面臨著同樣的危機,環保的警鐘已經響起。所以,在啟發學生發現科學、有探究恐龍滅絕的愿望時,還要提高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
(六)指導寫字:恐龍滅絕這個謎至今還沒能解開。指導寫“謎”
(七)作業設計
1、認真書寫生字詞
2、查找并閱讀更多關于恐龍滅絕的資料。
看了“恐龍的滅絕教學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