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學生在煙花大會現場補作業
時隔11年,杭州重啟煙花大會。煙火秀的重啟,點燃了杭州市民的熱情。停車場飽和,江堤上站滿了人,人從眾模式開啟,攝影機位綿延幾公里,人多到擠不上地鐵。3萬發煙花最高160米。
比較有趣的是,在杭州元宵煙花大會現場,有市民拍到小學生正在人群中補作業,媽媽在一旁打燈,這種場景不由得讓人們產生共鳴,想起學生時代的自己。
有網友說這家長確實是個狠人,這小學生太難了。也有網友說家長做得對,誰讓小孩作業沒寫完,兩天假期白天都不寫作業,只剩一晚上,明天就要上學了,再不補作業就沒時間了,明天只能挨老師的罵了。
小學生作業如何高質量完成
1、小學生高效完成作業需要準備
生理準備:寫作業前,可以事先先做一些活動,吃完零食、上好廁所、進行一些低強度的活動等。
物理準備:寫作業前,讓孩子提前準備好需要用到的學習用品,省得中途再花時間去找。
2、小學生高效完成作業需要靜下心
寫作業前深呼吸幾次,不要小看這個行為,時間久了,當孩子就會把它作為寫作業前的小提示,一深呼吸就提醒自己“靜下心來,要寫作業了”。
3、小學生高效完成作業需要回憶復習
讓孩子回憶當天老師教的知識點,并讓他在草稿紙上謄一遍,核對教科書檢查記憶是否正確,這樣寫起作業來效率高多了。
4、小學生高效完成作業需要預估時間
讓孩子在寫作業前預估自己需要多久完成作業,給孩子一定的緊迫感。
5、小學生高效完成作業需要記錄開始時間
讓孩子自己記錄開始時間,或由家長幫助記錄。
6、正式寫作業
遵循“三不原則”:不翻書、不打擾、不間斷。
7、小學生高效完成作業需要記錄結束時間
8、統計實際作業時間
幫助孩子建立起時間觀念,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所掌握,預估完成時間會越來越精準。
小學生如何才可以高效率的完成家庭作業
(一)放學回來先吃水果.
孩子學習了一下午,大腦累了,肚子也餓了。先讓孩子邊吃水果邊休息。水果里有果糖,吃了后很快就變成葡萄糖,即血糖。大腦神經細胞工作時需要的能量是葡萄糖,還有氧,氧在呼吸時就可以獲得。人體2/3的葡萄糖都是供應給神經系統的。也就是孩子大腦工作了一下午,他身體的葡萄糖消耗的差不多了,要及時補充。孩子休息15~20鐘,大腦有了能量,然后就可以做作業了。
(二)在晚飯前做作業.
作業在晚飯后進行,對孩子的作業效率是不利的。人人都有這樣感覺:在飽餐一頓后,人就懶洋洋的。為什么會這樣呢?原來,吃到胃里的食物,需要消化,消化需要血液。這時渾身大部分的血液都流到胃部來加工剛剛吃進的大量食物。這樣一來,流向大腦里的血液也就減少了。這時,大腦處于供血不足的狀態。特別是食量大而又吃大魚大肉的孩子更遭。如果在這個時候做作業孩子不情愿,孩子的注意力也不集中,大腦效率也低。因此,我提倡孩子作業在晚飯前進行。晚飯什么時候吃,家長是可以控制的。最好在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家長做飯。如果做作業的時候做飯,孩子聽到嗅到媽媽在做飯,食欲就上來了。如果做不到晚飯前做作業,就要在吃晚飯后多休息一會再做作業。
(三)在好事前做作業.
每個孩子都有他最喜歡的一項業余活動。或看動畫片,或游戲,或體育活動。比如,你的孩子最喜歡看動畫片,可以看,但必須做完作業以后看。如果以前沒有這樣的習慣,家長可以和孩子重新達成協議。假設動畫片是在6點播,孩子就要在5點開始做作業。達成協議后,寫在紙上,母子簽上字,貼在門上。孩子每天遵守協議雷打不動。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原來,孩子做作業是非常辛苦的,大腦非常疲勞。有時孩子要抵抗很多不利的因素才能完成作業。在做完一件疲勞的事情,然后再讓他做他最喜歡的事情,就等于給他一個安慰,一個獎賞。孩子作業能和快樂連接起來,孩子就愿意學習,也容易形成習慣,否則相反。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況:孩子放學回來,找吃的,然后看電視,然后打游戲,接著和大人吃飯,磨蹭一會,又洗澡,到了快要睡覺的時候,作業還沒有做。也就是,你的孩子把你家的所有能享受的都享受完了,才不得不做作業。這時孩子前邊沒有什么好事等著他了,他也就沒有了做作業的勁頭了。由于過晚過多的作業,耽誤了睡覺,孩子的生活就會進入惡性循環。
(四)這樣做作業.
繼續和孩子達成協議:允許孩子做一會作業,玩一會。這可能與家長的教育觀念相抵觸。我先來說說為什么要做一會,玩一會。當孩子用心做作業時,孩子的大腦神經系統高速地運轉,十幾分鐘后,大腦的葡萄糖就供應不足了。如果孩子不主動停止工作,大腦就會形成壓力。大腦為了轉移壓力,就會指使孩子去玩。此時,不是孩子玩,而是他的大腦要孩子玩。我們家長不懂,往往責怪孩子不用功,貪玩,這是不公平的。在我們明白了這個科學道理后,我們主動讓孩子玩。也就是根據你的孩子大小或者根據你孩子以往的作業持續時間,來確定做作業的時間和玩的時間。當孩子玩了一會,他身體的血液循環到大腦,補充了葡萄糖,孩子也就有了精神。我們要觀察,當孩子很用功地做了一會作業后,最好是在孩子疲勞前,讓孩子開始玩。玩的時間在8~10分鐘。玩的地點,要在大廳,不要在書房。書房是學習的地方。這里要提醒的是此時孩子不能看電視或玩游戲機。當孩子玩到時間了,再把孩子送進書房。孩子主動快樂地學一會,輕松快樂地玩一會。孩子每學習一次都不痛苦,而是有力量,有信心;孩子每玩一次都快樂。孩子學習一會,玩一會,玩一會,學一會。于是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學習一會,快樂一會,快樂一會,學習一會,于是孩子就一學習就快樂,一學習就快樂,孩子慢慢就在大腦里形成一個神經鏈的連接,即學習——快樂。這樣發展下來,孩子就對學習感興趣了,就喜歡學習了。喜歡學習,學習效率就提高了,從而又激勵孩子更加好好學習,最后激發起孩子學習的本能,燃起孩子學習的欲望。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自然地形成了。在這里提示家長一下:要想讓孩子在某事上有良好的習慣,就要讓他在做這件事情上獲得快樂。要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要讓孩子在學習上獲得快樂。如果在學習上不能獲得快樂,反而獲得痛苦,然后又讓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孩子的一天天成長,孩子學習的時間就逐漸地延長了。家長期望孩子刻苦學習的那種精神就出現了。從此,孩子會把學習當作自己的事情,不用大人操心,也就是孩子能獨立學習了。為了保持孩子的學習欲望,我們家長還有幾個和作業有關的常識要知道。這里要強調的一點:孩子玩的時候,玩什么?此時孩子不能看電視,不能打游戲機。可以玩簡單玩具,可以看畫書,可以什么也不干,放松自己,讓孩子自由自在,哪怕是在地板上打滾。
(五)不要加作業.
有時我們家長看到孩子很快就做完作業,于是怕孩子浪費時間,又給孩子加作業。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是非常愚蠢的行為。這是我們家長急功近利的表現。你不知道你這樣做,會把孩子做作業的感覺破壞了,最后孩子就不喜歡作業了,也就不喜歡學習了。當然,有的孩子主動提出要多做作業,家長可以考慮。但最聰明的家長此時限制他的這個多做作業的欲望才是上上策,就像好東西不要讓他吃太多一樣。你要知道,孩子學習是一生的事情,是一輩子的事情,你急什么?如果孩子有大量的閑暇時間,可以讓孩子閱讀他感興趣的帶有彩色圖片的故事書,或根據孩子的閱讀能力安排他看其他種類的書。
(六)做作業時可以播放古典音樂.
如果作業比較多,孩子又喜歡音樂,可以播放古典音樂。我這里指的是古典巴洛克時期的外國交響樂或協奏曲,并且速度在每分鐘60~70拍,如亨得爾的《水上音樂》等。孩子邊聽古典音樂,邊做作業。這樣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緩解疲勞,延長做作業時間,也會提高作業效率。這里的原理我后邊會講到。
(七)優化作業環境(書房).
孩子喜歡作業,就能喜歡學習。因此,孩子作業的其他因素一定要解決好。孩子作業要在書房進行。如果有條件,家長可以單獨給孩子一個房間作為書房。如果孩子的書房和睡房合在一起,就把書房和睡房用木版隔起來,形成獨立一間。書房也可以按照孩子的意愿裝飾一下,可以放一套能播放音樂的音響系統。告訴孩子,書房只有做作業的時候,才可以用。作業完畢要立即離開書房。如果孩子玩,必須到大廳去,不要在書房玩。如果在書房玩的開心,形成習慣,一進書房大腦神經系統就進入玩的狀態,從而抑制大腦的學習神經系統。把書房當作高效完成作業的地方。這里的科學道理就不再細解釋了。
(八)不在書房批評孩子.
本章開頭的那一幕不應該在孩子的書房發生。如果你要批評孩子,把孩子領出書房。你要讓孩子切身感覺書房是獲得快樂的地方。也就是高高興興地把孩子送進書房,高高興興把孩子領出書房。把書房當作孩子的學習圣地和獲得快樂和自信的場所。那種把書房變成訓斥、嘮叨、打罵孩子的場所是非常愚蠢的。這樣孩子以后一進書房就會痛苦。如果要批評,就先將孩子領出書房。
(九)形成節律.
孩子放學回家,一直到睡覺,活動地點、內容和時間要固定。在孩子適應了一套作息時間后,就雷打不動。這一點對于孩子的現在和未來十分重要。那些高考狀元都有極強的生活和學習規律。
孩子寫作業不專心的解決辦法
一點一點的來,前兩個周你可以陪在他身邊看書,記住不要打擾他,讓他覺得你是在監督他,你要看自己的書,就坐在他的身邊,他寫作業不專心時,你可以提醒他一下或是用嗓音暗示他一下。再有孩子做作業時家里最好保持安靜,不要開電視或是大聲說笑,這樣肯定要影響孩子。
第三周,你要表揚他,說這幾天做作業專心很多,希望堅持下去,如果這一周還這樣專心,就獎勵他喜歡的玩具或是什么的。 好的習慣是需要21天,連續堅持21天才可以養成的,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堅持下這21天,孩子不專心的毛病就會好起來的。
關鍵不在孩子在于大人怎樣引導,大人要以身作則才行,不能孩子在寫作業,大人有說有笑,看電視,如果沒有好的環境和學習氛圍,再好的孩子也不會專心的。
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方法
1、盡量培養對學習的自覺習慣和自覺性。
2、讓其對學習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3、按時作息,按時完成作業,遵守學校的規矩和制度,養成比較良好的生活習慣,都是培養孩子注意力好的方法。
3、要盡量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因為電子產品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比方游戲成癮、手機依賴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應該為孩子創造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并督促其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不要輕易打亂其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