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期末試卷題必修模塊二
高一語文期末試卷題必修模塊二
A.軋票(gá) 否(pǐ)泰 將( qiāng)子無怒 漸( jian)車帷裳
B.相勖(xù) 估量(liàng) 乘彼堍(guǐ)垣 小人所腓(féi)
C.給(jǐ)予 羈(jī)鳥 流觴(shāng)曲水 馮( píng)虛御風
D.伶俜( pīng) 侘傺(chì) 義憤填膺(yīng) 何時可掇( chuò)
2.下列各組詞語中,書寫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A.嘻游 蛻變 信誓旦旦 義憤填膺
B.掂記 商榷 靡室勞矣 安之若素
C.蔥蘢 猗郁 蓊蓊郁郁 再接再勵
D.譬如 訾詈 沒精打采 旁稽博采
3.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是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我以揠苗助長的心情,巴不得它長得快,長得茂綠。
B.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C.中國的藝術(shù)和思想體構(gòu),往往是飄飄凌云的海市蜃樓,這是因為中國人聰明,流毒無窮地聰明。
D.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蓋以法科者為干祿之終南捷徑。
4.下列各選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4次搖號配租公租房共8.2萬戶,加上工業(yè)園區(qū)和遠郊區(qū)縣分配數(shù)量,直接惠及民眾近30余萬人。
B.《楊門女將》、《金陵十三釵》、《龍門飛甲》……一部部賀歲大片,影迷們直呼過癮,感覺今年年末的文化生活較往年更為豐富。
C.對于在我國應用的風電設備,設計者們充分考慮了風沙、低溫、干旱等特殊氣候條件,并按20年的設備運行壽命進行設計。
D.普通人與成功者的區(qū)別很多,但是,成功者的諸多品質(zhì)中,有一點是普通人肯定望塵莫及的,那是一種前瞻性的超前眼光。
5.把下列帶序號的語句組合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填入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 )
我相信, 。悲觀主義在理論上是駁不到的,但生命的實踐能消除它的毒害。
?、偈s了行動的力量
?、谟械娜藙t以行動抵御悲觀主義
?、蹫樯鼱幍昧嘶虼蠡蛐〉牡乇P
④有的人被悲觀主義的陰影籠罩住了
?、菝總€正常人內(nèi)心深處都有一點悲觀主義
?、抟簧杏行r候難免會受人生虛無的飄忽感的侵襲
A.②③④①⑤⑥ B.④①②③⑥⑤
C.⑥⑤②③④① D.⑤⑥④①②③
6.下列說法有錯誤的一項是( )
A.《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錄了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对娊?jīng)》的體例是按照音樂性質(zhì)不同劃分的,分為風、雅、頌三類。
B.《孔雀東南飛》選自南朝宋的徐陵編的《玉臺新詠》,是保存下來的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與北朝的《木蘭詩》并稱為“樂府雙璧”。“樂府”原指一種官署,后指一種新詩體。
C.《左傳》也稱《左氏春秋》,為“春秋三傳”之一,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歷史著作,《左傳》的“傳”與《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傳”都是一種史書體例。
D.司馬遷是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其著作《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多年的歷史,與《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并稱為“四史”,魯迅稱贊《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二、現(xiàn)代文(論述類文本)閱讀(共9分,共3小題,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7-9題。
“滴漏”計時擺脫日光依賴
日昝不僅能測量一天中的時刻,還能測定四季,在古代應用很廣。但它有一個明顯的缺陷,就是只能在出太陽的白天使用。可是,夜間和陰雨天怎么辦呢?
利用滴漏或刻漏計量時間,是古代人類想出的共同辦法。我國遠在春秋以前就創(chuàng)造了刻漏,古書記載:“漏刻之作,肇于黃帝之日,宣乎夏商之代。”在古巴比倫和古埃及,大約兩千多年以前也出現(xiàn)單式漏壺。他們是在每天日落時把水注入容器,水流完了,看守者就向附近居民報告時辰,然后重新灌水。
沉箭漏十分古老,也較為簡單。它只有單壺,壺的下部有流管,壺中有一直立的浮在水面的箭桿,上有刻度,此即刻箭,又稱箭尺。使用時,壺中水通過流管不斷泄到壺外,箭尺便逐漸下沉,以指示時間。由于是單壺,壺中水位在滴泄過程中會逐漸下降,從而導致流速不均,故應不等距地劃分箭尺的刻度:越接近下端,刻度越疏;越接近上端,刻度越密,這樣才能夠表示相等的時間間隔。
浮箭漏的出現(xiàn)晚于沉箭漏,而性能優(yōu)于前者。它由供水的漏壺、受水并放置箭尺的箭壺兩部分組成。使用時,漏壺的水通過流管不斷泄入箭壺,箭尺便隨箭壺水位的升高而逐漸上浮。由于箭尺不放在漏壺中,故可以采取措施來保持漏壺水位的穩(wěn)定,從而導致流量的穩(wěn)定。而箭尺的刻度也因此可以均勻劃分,并實現(xiàn)無間斷的長時段計時。
多級補償式浮箭漏的出現(xiàn)更遲,結(jié)構(gòu)也略復雜。它的漏壺有上下兩級,當下級漏壺向箭壺供水時,上級漏壺則為下級漏壺補水,從而提高了漏壺水位的穩(wěn)定度和計時的準確度。較高級的浮箭漏可以有數(shù)個補償壺,多級供水,進一步保證流量的穩(wěn)定。
漏刻計時必須經(jīng)常與天文測時比對,以確定計時的起點和時間單位。漏刻計時,同天文日晷測影和恒星位置觀測相結(jié)合組成我國古代一套完整的計時系統(tǒng)。漏刻在中國使用了很長時期,一直到清乾隆時期西方鐘表傳入中國。
滴漏解決了夜間計時問題,也可以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應用很普遍。但它也有很多明顯的缺點:壺的容量有限,需要不斷加水;水的流速與壓力有關(guān),“滿則速,淺則遲”,增加了計時誤差。另外,水的清潔程度也影響流速,而且在冬天也可能還會凍結(jié)。
7.下列關(guān)于“滴漏”計時說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滴漏計時,是古代人類想出的共同的辦法。
B.滴漏計時的優(yōu)點之一在于它擺脫了對日光的依賴。
C.滴漏計時的另一個優(yōu)點是不受空間的制約。
D.中國人發(fā)明滴漏計時早在春秋之前,遠早于其他文明古國。
8.下列各項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滴漏計時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沉箭漏”、“浮箭漏”和“多級補償式浮箭漏”幾個階段。
B.“沉箭漏”的特點是計時刻度是不等距的,越接近下端,刻度越疏;反之則越密。
C.“浮箭漏”的箭尺刻度是均勻劃分的,并且可以無間斷的長時段計量。
D.“多級補償浮箭漏”的漏壺有上下兩級,當上級漏壺向箭壺供水時,下級漏壺則為上級漏壺補水。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內(nèi)容的一項是( )
A.日昝僅能測量一天中的時刻,這種計時法存在依賴日光的明顯缺陷。
B.滴漏計時離不開水及盛水的容器,因此計時的準確性與容器大小、水流及壓力有關(guān)。
C.漏刻計時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它須經(jīng)常與日昝測影和恒星位置觀測結(jié)合,以保證準確。
D.滴漏盡管擺脫了對日光的依賴,然而它并未解決計時誤差的問題。
三、古詩文閱讀(本大題共7小題,共35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節(jié)選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10、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險以遠,則至者少
B.其孰能譏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C.有志矣,不隨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11、下列不屬于“此余之所得也”的“得”這一項的是:( )
A. 世之奇?zhèn)ァ⒐骞帧⒎浅V^,常在于險遠。
B.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 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12、對這段文字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認為要到達奇?zhèn)ァ⒐骞趾头浅V^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認為只要盡了“吾志”,即使不能到達奇?zhèn)?、瑰怪和非常之觀的地方,也是沒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作者對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贊揚,但古人沒有得出自己這樣深刻的結(jié)論,也可惋惜。
D.平和近的地方,游覽的人多,但這些人看不到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
(二)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3、14題。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樹聽啼鶯。十里籠睛苑,千條鎖故營。
雨香飛燕促,風暖落花輕。更欲勞攀折,年年還自生。
13、下列對本事的賞析,不正確的是( )(3分)
A.一二句點題,寫“春江”暗含江邊之“堤”,寫“密樹”點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題,“十里”承“春江”,寫堤長;“千條”承“密樹”,狀柳茂。
C.三四句寫柳堤晴日的靜景,五六句寫雨天的動景,以靜寫動,借靜襯動。D.“啼鶯”“飛燕”“風暖”“落花”具體生動的描繪出暮春世界的美麗景色。
14、雨本無香味,但詩人在“雨香飛燕促”中卻說雨“香”,這是用嗅覺來表達觸覺和視覺的修辭方法。下列詩句中“香”子的運用和本詩類似的一項是( )(3分)
A.花經(jīng)宿雨香難拾,鶯在豪家語更嬌。(唐•鄭谷《闕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煙臥,菡萏香中帶雨披。(宋•楊樸《莎衣》)
C.幾經(jīng)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錯。(宋•劉子翚《海棠花》)
D.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塵香雨潤如膏。(明•邱睿《都城春日》)
15、翻譯下列句子。(10分)
?、俟湃酥^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為不在也。(5分)
?、诖怂詫W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
16.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_____ ,池魚思故淵。(《歸園田居》)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離騷》)
(3)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赤壁賦》)
(4)明明如月,______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短歌行》)
(5)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蘭亭集序》)
(6)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得, 。(《游褒禪山記》)
(7)_____ ___?所思在遠道。(《涉江采芙蓉》)
(8)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氓》)
(9)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10)又前而為歌曰:“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刺秦王》)
五、文學類文本閱讀(17分)
生命的兩萬天 該留點什么
吳志翔
時鐘滴答滴答地走著,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
不知從哪一天起,我們開始對自己的年齡敏感起來。20歲以前,總覺得沒有進入生活,但今天回過頭看,偏偏又覺得那時候的故事最多,記憶最飽和。日歷一頁頁地翻,年齡無聲息地長,偶爾翻翻舊照片,會驚異于那雙滿是稚氣的大眼睛曾經(jīng)屬于我!忽然間,我們似乎意識到,許多東西在不經(jīng)意中已經(jīng)湮沒在黑暗中了;在成長的同時,我們也失落了渴盼成長的心情。
我曾經(jīng)好多次向朋友們問過同一個問題:“人一般能活多少天?憑你的感覺盡快報個數(shù)字出來。”
“10萬天!”
“20萬天!”
幾乎每一個人的聲音都響亮而充滿自信。然而我卻告訴他們,人的生命實際只有兩萬多天。
起初,沒有一個人相信我的話,說:“是不是少了一個零?”經(jīng)過一番計算之后,朋友們深深地嘆息了:“怎么?人生如此短暫!”
天黑下來了,我擰亮了臺燈,時鐘滴答滴答地走著,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我打開一本書,米蘭昆德拉正在說:“我討厭聽我的心臟的跳動;它是一個無情的提示,提醒我生命的分分秒秒都被點著數(shù)。”可是我沒法不聽,正如我們沒法拒絕兩萬多個日子一個個溜走;我的心臟沒法不跳動,正如樹葉在秋天里沒法不飄落。心臟停止跳動,那便是我們的末日。我平靜地想著:我們怎樣才能在最后走進墳墓之前沒有遺憾?這個問題非常接近那段我們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語錄:“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
這個時代已經(jīng)不可能只存在一種聲音,也失去了響亮的壓倒一切的“黃鐘大呂”。當年奉為圭臬的東西今天或許被扔進了垃圾箱。人們更懂得珍惜自己的瑣細欲望,為物質(zhì)和肉體急急奔走。人們拋棄了一個英雄的時代,繼而也拋棄了英雄所具有的精華。沒有了殉道者般的神圣和信仰,沒有了朝圣者般的堅忍與頑強,沒有大愛,沒有大恨,沒有大悲,也沒有大喜。
于是,我想到一個人,半個世紀以前,他在《生命的路》中寫道:“自然賦予人們的不調(diào)和還很多,然而生命決不因此回頭。”這個人就是魯迅,他追索的是大生命。他“為了肩負起黑暗的閘門而擁有一顆黑暗的心”,他是“現(xiàn)代中國最痛苦的靈魂,不管怎樣,他都是一個戰(zhàn)士”??梢杂星f個陶淵明、蘇東坡,可以有數(shù)不清的林語堂、梁實秋,但是魯迅,只有一個,一個堅挺、鮮亮的人格精神在今天是極其稀罕的。
幾天前,重讀小說《北方的河》,我再一次被感動。瞧那個人,他堅定地站著!他有一種足以震懾群生的氣度,他的硬朗的質(zhì)地是對眾多聰明人的嘲諷,他的沉默和鐵一般的冷峻令機會主義者心驚,他是來自歐亞大陸高緯度的堅硬的風,他有信仰,“信仰,你這純鋼百煉的處女!”
還有海子,質(zhì)樸而清亮的海子。這位詩人沒有活滿1萬天,但他永遠保持了純潔。他“站在太陽痛苦的光芒上”,復活了。
“詩意是人的棲居必備的基本能力。”海德格爾下了這樣的斷語。這詩意,動物不會有,它是我們?nèi)祟惖募Z食。
夜深了,時鐘依然嘀嗒嘀嗒地走著,我聽到自己的心臟跳動的聲音。我合上眼睛,我看到了這樣一幅幅圖景:魯迅在夜里一邊咳嗽,一邊寫文章,燈光昏黃,“愛夜的人于是領(lǐng)受了夜所給予的光明”;弗朗茨·卡夫卡徹夜寫完自傳體小說《決判》,完成了與自己靈魂的對話,“我的心臟周圍隱隱作痛”;馬賽爾·普魯斯特從35歲到死,生活在暗室中,門窗緊閉,房間里點著蠟燭,《追憶似水年華》成為他唯一的安慰;張承志做著“靜夜功課”,午夜時分,他點燃一支煙,紀念夜與黎明相連的瞬間……
這群孤獨的人,這群飽滿的靈魂!
我們懷著美感想他們,并不意味著我們的青春必須苦難重重。我不希望青春被某一種方式囚禁,它應該是絢爛的,完全開放的;我不希望在20多年的歲月里永遠背著沉重的十字架,有人背它只是為了別人可以不背它。
我想說的只是:哪怕我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狹小,越來越平庸,也別讓我們的精神的花朵在春天枯萎;哪怕我們四面楚歌,也別忘記保持自己尊貴驕傲的呼吸。
17.下面對這篇文章的賞析,恰當?shù)膬身検? )( )(5 分)
A.文章寫“我”告訴人們,人的生命實際只有兩萬多天,其目的是說明時光易逝,生命短暫,要珍惜美好的年華,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物質(zhì)財富。
B.作者由當前人的生存狀態(tài)回溯過去,點明魯迅、海子、卡夫卡等人擁有精神感召的力量,思路開闊。
C.文章主要運用了反復、比喻、引用等修辭手法,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
D.作者對“人們拋棄了一個英雄時代,繼而也拋棄了英雄所具有的精華”進行了無情的鞭撻和批判。
E.文章“形散而神聚”,不說教,無指責,卻讓人無法輕松,并在讀 后能夠進行深刻的思考。
18.文章多次寫到時鐘“嘀嗒嘀嗒地走著”,其作用是什么?請簡要說明。(6分)
19.根據(jù)文意,作者認為應該怎樣做才能在最后走進墳墓之前沒有遺憾?(6分)
六、語言文字運用(11分)
20.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選話題寫一句話,要求:修辭手法、句式與所給示例相同。(6分)
示例:喜歡聽海的聲音,那澎湃的濤聲,是生命的力量。
答:
21.理解語言的過程是一種包含著猜測、估計、預想和想像的積極而互動的過程。仔細揣摩下面的一段話,注意話語中的暗示,根據(jù)要求回答填寫下列表格中空缺的內(nèi)容。(5分)
我是個夜貓子,一到晚上就倍兒精神。一般我下午六七點鐘去上班,早上三四點鐘回家。你不是不知道,我特愛湊熱鬧:聽別人說皇城的舊故事,和別人逗樂兒,再打聽點事兒什么的。有些??涂删秃脟L我給他們做的那一口。比方說,上星期周末,一“層”秋雨后也多了一“層”涼,那個長頭發(fā)老外,下午四點就來了,候著我,嚷嚷著叫給做“秋日海風”。他還擔心我不會呢!哪有我不會做的呀?甭說書上的,就是書上沒影的,我都能調(diào)制出來。得!也有煩心的。一進來,就特別亂,嘈雜極了。打桌球的、看錄像的、聊天兒的,一鍋兒亂?;丶业臅r候,一身的煙味兒。一抱我那小子,他就說我是根兒香煙???但我還是喜歡這活兒,沒轍兒!
七、作文(60分)
22.以“風景,就在那里”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體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