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一輪復習方法
隨著地理高考復習的不斷深入,許多學生會感覺地理知識點繁雜,掌握難度很大。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高三地理備考策略及復習方法,供大家參考!小編整理了地理高考一輪復習方法,一起看看吧!

地理高考一輪復習方法
這是每個打基礎的同學必須要去做的。首先是先去整理地理的思維導圖,按照每本課本,每章每一節的順序去整理,邊整理邊記憶,圍繞一個地理概念或者是自然現象,結合實際生活去理解為什么這樣,影響因素是什么,具體表現是什么,把跟它相關聯的知識點全部總結在一起。
在你整理完一章的知識點之后,合上課本和筆記,慢慢地回憶你剛才整理的內容,用一張空白的紙寫下這一章包含的重要概念,對照紙上的要點,自己在腦海里面重復相關的知識點。
多分析、繪制圖表,注重能力的提高: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試題將會越來越脫離教材,試題將會為考生提供一個全新的情境、全新的素材,要求考生調動頭腦中儲備的知識、根據學習教材而產生的經驗,對新情境和素材進行分析、加工,甚至于還要加上自己的推理,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即對考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將會提高。
由于圖表能夠較好地體現地理學科特色,靈活地考查考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因此在復習時,要認真對待課本中的每一幅圖,不僅要理解圖中所蘊藏的知識,還要掌握繪圖的原理和讀圖的一般方法。此外,對于教材中的一些結論、規律,如果能夠用圖表進行表述的,不妨將之轉化為圖表的形式,如某日日出時間隨緯度的變化圖、某日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的變化圖等。只有這樣,拿到專門為高考設計的新圖時才會得心應手,解題能力才會逐漸提高。
地理高考一輪復習技巧
復習要狠抓基礎
所謂基礎,指的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維過程和基本的地理素養,而這些基礎的復習應以教材為載體。在緊抓教材、鞏固知識的同時,考生的各種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那如何在第一輪復習這個關鍵時期中更好地夯實基礎、培養能力,高考強調在學科知識結構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內容,充分表現對地理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考查。如區域空間判斷、時間的推算、工業的區位分析,生態環境問題等。因此,在第一輪復習中,考生要做到查漏補缺,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在這一基礎上,對地理科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使知識系統化。同時配以單元訓練,提升應用能力。為此,考生現階段復習應該按部就班,以單元為單位進行復習。緊跟老師無疑是必要的,在課堂上跟住老師的節奏,記好課堂筆記;課后則應按照單元的順序做一些習題。如果考生地理學得不太好,這一輪復習是查漏補缺、提高成績的佳時機。藉通過全面復習教材,提高靈活運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緊抓考綱
結合高考來看,近幾年的文綜試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規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對地理學科主干知識的考查。幾乎每年都會把地球運動及其地理意義、氣候、洋流、農業生產的條件、城市化、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我國不同地點降水量及其季節變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區位因素等地理學科的主干知識體系作為主要考查內容,這些都是大綱要求考生掌握的重點知識,沒有一道超綱題。
依據《考試說明》全面復習。《考試說明》是高考命題的依據,也是規范高考復習和備考的依據,可明確把握考什么,怎么考的問題,克服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因此,認真學習鉆研《考試說明》,認真研究近年高考試題,是搞好綜合備考的重要一環。
緊扣圖表
圖表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其突出特點是將“空間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觀形象的形式表現出來。考試也經常以圖表為載體考察地理知識,聯系政治、歷史。
針對高考重視圖表考查的特點,復習時應有針對性地加強閱讀、分析地圖和地理圖表的能力訓練。可有計劃地每天用教材中的地圖和相應的地圖冊復習、練習,運用圖圖互變、文圖互變、圖表互變轉換思維角度,推導地理規律和原理。
高考地理答題套路歸納
一、交通運輸線路的選線原則:
自然方面:
1.地形(a.平坦:對選擇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開山、筑洞、架橋,工程難度大,若沿等高線延伸,延長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運)
2.地質(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滲漏;b.地質不穩定:加固地基、避開斷層)
3.氣候(a.公路、鐵路:防暴雨、洪澇、凍土、泥石流;b.水運、航空:防大霧、大風)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會經濟方面:
1.人口(盡量多地通過居民點、鐵路車站、碼頭等,使更多人受益。<適用于:地方公路>)
2.里程和運營時間(盡量修筑橋梁、隧道,縮短里程,以節省運營時間;適當照顧沿線重要經濟點。<適用于:國道>)
3.其他(盡量遠離重要文物古跡、注意生態環境保護)
二、交通線路修筑的積極意義:
1.完善了當地的交通網絡,使交通便利通達
2.加快了物資流通,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政治方面:鞏固國防、保持穩定、促進區域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