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復習方法
想要給地理科目提分,那么可以使用回憶式自我檢測法、比較法和圖像圖形記憶法。考生要重新回歸教材,同時加強對書中各類地圖的熟悉,以教材的不變和變化應高考的萬變,以達到知識升華、能力升級、分數升值。小編整理了中考地理復習方法,一起看看吧!

中考地理復習方法
一、回憶式自我檢測法
在復習中,常常發現這么一個現象,老師安排學生自己看書,往往學生就是把教材從頭到尾瀏覽一遍,結果,考試中考查的一些基本知識點,比如“宇宙空間的特點為遼闊、高真空、強輻射、失重”,大部分學生卻總是選擇錯誤的選項。
這說明學生看書后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那么,這就需要學生在看完每一章節后,合上書本,仔細回顧一下,所看過的主要內容,自我檢測,如果不大清楚,則需要再次查閱。并且,地理知識點多的這一特點也需要學生有一個好的知識點檢測方式。
二、比較法
比如,在復習天氣系統時,我們可以把冷鋒與暖鋒的概念、圖形、符號、過境前時后的天氣等做比較;復習氣候類型時,可以把各類型氣候的分布、成因、特點做比較;復習區域地理時候,可以把島國英國和日本的一系列地理特征做比較。
三、圖像圖形記憶法
在地理這門學科中,地圖是大量地理信息的載體。并且,地圖是非常形象化和直觀化的地理知識。我們通過地理圖像圖形,可以很好的掌握許多的地理知識點。比如,亞洲季風包括很多的知識點,但我們只需要記住亞洲季風的冬夏季風兩幅圖,就很容易的掌握冬夏季風的各自成因、源地、風向、性質、影響地區等。
中考地理答題技巧
注意答題技巧,提高語言表述準確性。
全卷分成兩次做較好。首先做容易的題,有把握的題。這樣可以避開絆腳石——難題,越答越順手,增強信心,同時把該拿的分都拿到了;然后再做難題,這樣就給第二次做題留下了充足時間,想得更周全,勝率更大。做難題時要做到舍得放棄,一條思路想不通,趕快另辟蹊徑,否則,冥思苦想,弄得頭昏腦脹影響后面答題,得不償失。
在答題時要注意對答案進行構思,并能用準確的地理語言將答案表述清楚,特別是關鍵詞一定要準確,這也是考試中的重要環節,不少同學在平時復習時,這個方面訓練不夠,往往出現“眼高手低”、“茶壺里的餃子倒不出來”的情況,因此,考生在后階段中,應該把握語言表述能力的訓練放在重要的位置。
審題。答題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近幾年高考地理學科突出考查學生通過檢索信息、應用信息來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思維過程和能力。審題要做到,一不看錯題;二不遺漏題;三要看全題;四要審準題。
另外要注意的是試題中往往隱藏著多種信息,審題的過程就是檢索信息的過程,并利用這些信息分析試題中所涉及的內容。審題時不要忽略試題中給出的條件,特別是隱含的信息。
答題。在答題時,答題前只要明確考題問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給的條件有哪些?在心中打好腹稿,安排好答題要點的先后順序。
檢查。答完卷后要認真檢查。檢查的目的就是要看答案與題目是否一致,有無答非所問,有沒有看錯題,選擇題答案的英文字母是否填涂得準確無誤,簡答題該答的是否都已完成,有無漏題現象,特別是最后部分的試題是否都已完成。
總之,要把答卷過程中的一切失誤都消滅在交卷之前。
中考地理復習技巧
真檢查,查缺補漏。
檢查答卷是保證答題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應做到:一是再審題,看看題中所給的已知條件都用上了沒有,有無文不切題的情況;二是多端思維,根據一題多解的方法,想一想有無更好解題方案,多方驗證答案的正確性;三是發現有錯不要輕易改動,三思而后行,特別是拿不準的答案,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次直覺是對的。
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除了積極備戰做好物質和技巧上的準備外,更要重視心理的調節,要制定好作息時間計劃,進入中考復習節奏,按照中考上午開始時間與下午開始時間復習功課,有助于進入中考地理復習狀態,有助于充分發揮已掌握的知識。每天以中考的心態做卷子,有些考生以為自己已經做好了好幾個月的卷子了,臨考前十天八天不做,看看就行了,這可能會導致考試時找不到感覺、手生,影響發揮。因此建議中考前每天以中考的心態做卷子,到中考時就會以平常心態做卷子了。并且,中考前不再做難題,不再做新的題目,強化自己已掌握的知識,增強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