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復習方法
要在較短的時間內搞好復習,取得較好的效果,我認為首先必須吃透考綱,針對學生實際,制定復習計劃,不打無準備之戰。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初中地理復習方法,歡迎閱讀!

初中地理復習的高效方法
教材是我們獲取地理知識、提高地理素養的重要途徑,課文中正文、閱讀材料、各種地圖、活動,包含著許多地理知識,我們要認真閱讀和理解,從而分析歸納出其中蘊含的知識信息。讀書時我們應該注意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讀出書中有什么。閱讀教材,先要讀懂,明白書中講了些什么。比如,初中教材在這里介紹某個地理區域時,一般從構成這一區域的各地理要素分別進行論述。這個區域在哪兒?這里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氣候、植被、土壤等如何?經濟發展包括工業、農業、交通情況怎樣?存在什么生態環境問題?解決的途徑是什么?怎樣謀求人地協調發展?
讀出知識網絡。地理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組成地理環境的各個要素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其中任何一個要素的改變,都可能影響到其他要素的變化。初中生應該理清這些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在頭腦中形成這一地域的知識網絡。
初中地理復習的高效方法
一、自編順口溜記憶
地理知識內容繁多,有缺少連貫性,學習時往往記得慢、忘得快,如果編個順口溜識記,則會記得快,忘得慢。
如南亞地理中,講到印度的物產有:棉花、黃麻、甘蔗、花生、茶葉,可編為棉麻折花茶(折指甘蔗),在學習用NSWE幾個字母分別表示經緯度時,學生對這幾個字母很容易造成混淆,張冠李戴,可編為北N南S、西W東E。
也可讓學生自行編順口溜,將較好的順口溜在班上推廣應用。
二、初中生要學會地理知識點概括
有的章節內容繁多,但重點內容少,學習時,只要抓住重點,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南亞地型復雜,可用八個字概括,即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東北三省的氣候可用四個字概括,即長冬短夏。
我國季風氣候的優點可概括為:預熱同期。
初中地理復習的高效方法
查漏補缺
要按照考綱的要求,以教材為依據,全面細致地找準知識的模糊點、疑惑點和缺漏點。這一階段,可以結合學業指導叢書,根據復習進度,分階段進行練習考試或有針對性地進行系統的專題復習,比如氣候專題、經濟專題、區域特色專題等等。通過練習考試,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于基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學生也可以通過反復做練習和考試來加強對基礎知識點的鞏固與理解、應用。系統的專題復習可以訓練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歸納、對比和遷移運用能力,幫助學生分析、解決地理問題,提高讀圖能力和答題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