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教材預習方法
課前預習是學生化學學習習慣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對于教學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義。以下學習啦小編以教材課本的學習為例,給大家講講課前預習的方法!~
課前教材預習方法如下:
1. 掃除障礙法
例如在預習一篇課文時,先要粗讀一遍。遇到疑難的字、詞,要查一查字典、詞典,掃清障礙。只有做好這些工作,才能通順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這種方法不僅適用于小學生,就是一些成年人也常用這種方法學習。比如張海迪,她靠自學翻譯出了《海邊診所》這本書。這除了她具有驚人的毅力和勤奮的精神以外,還和她使用了掃除障礙法有很大關(guān)系。她就是靠著工具書,一個字一個字的掃除翻譯上的障礙,最終完成全書的。由此可見,掃除障礙法在預習上或在學習上,都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2.逐段歸納法
我們拿到一篇課文以后,先粗讀一遍,了解課文大意,然后一段一段地慢讀,讀一段便歸納出一段的意思,用自己的評議或找出書上的相關(guān)語句作為歸納。讀完全文以后,再從頭瀏覽一下,看看共有多少段落,各段都寫了些什么,各段之間有何關(guān)系,全文可分幾個大部分等。這樣,這篇課文的主要意思就清楚了。
逐段歸納法和掃除障礙法的不同這處在于:掃除障礙法只解決字、詞、句的問題,而逐段歸納法解決的是課文內(nèi)容的問題??梢哉f,逐段歸納法是在掃除障礙法的基礎(chǔ)上更進一步,是掃除障礙法的深化。逐段歸納法在預習時是十分必要的,因為預習完成后,如果連內(nèi)容都 不清楚,那預習的效果就十分有限了。
在逐段歸納時要注意兩點:一是細心。在歸納時要反復思考,不能粗枝大葉,否則就可能理解錯誤。二是耐心。歸納需要一段段進行,這是比較花時間的,因此需要足夠的耐心。要認識到,逐段歸納不僅是預習課文的問題,也是培養(yǎng)和鍛煉細心和耐心的方法。
3.找出疑點法
預習時還需要多用心分析,找出疑問,這樣才能在上課時帶著疑問聽講,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
那么,怎樣才能發(fā)現(xiàn)疑點和疑問呢?這就需要在預習時開動腦筋,用心分析,不輕易放過那些難以理解和有疑問的地方。這些疑難之處,如果能通過已掌握的知識加以解決最好,不能解決時,可以記在預習筆記上,通過上課來把它弄懂。古人說:“學而不思則罔”,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4.圈點標記法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看過的書,空白處寫滿了文字,即有對收籍內(nèi)容的評價,也有自己的讀后感。同志在閱讀《倫理學原理》一書時,用工整的毛筆楷書,把批注寫在書眉、空白的地方和字里行間,共寫下了13100多字。列寧讀《哲學筆記》時,還使用了許多數(shù)學上的符號,如“>”(大于)、“<”(小于)、“=”(等于)等等。
這些名人所用的讀書方法,就叫做圈點標記法。所謂圈點標記法,就是在書中空白之處,將自己的心得和發(fā)現(xiàn)的疑點,以及應(yīng)著重注意的地方,用圈圈點點或者符號標示出來。這樣做的好處很多,不僅讀后不易忘記,而且把重點、難點點勾劃了出來。
對小學生來說,這種方法也是適用的特別是對于高年級學生。如果一個學生能做到這一點,就說明他是十分認真的。
關(guān)于圈點、勾劃、著重的一些符號,則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可以各人的需要,自己確定所用的符號。一般來說,“?”表示疑問,“!”表示感嘆和驚奇,“. ”表示著重。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圈點標記法時,僅限于學生的自備用書,向公家借的書就不宜這樣做了。愛護公物,愛護圖書應(yīng)該成為每個學生的美德。
5.習題試解法
在老師還沒有講解習題以前,可以在預習時嘗試著去解答某些習題。這至少有兩點好處:
1、習題是課文重點、難點的體現(xiàn),預選做習題可以了解課文的重點和難點。
2、在試解習題的過程中,如果能做出來,可以提高解題的信心和興趣;如果解不出來,或者解錯了,則可以提醒自己在課堂上必須認真聽課才能把習題搞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