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類讀書筆記3篇
寫讀后感,不僅促使學生去閱讀,也學習思考。指導學生養成閱讀思考的習慣,把閱讀后的感想、啟發寫出來,這對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與作文能力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練筆形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到的小伙伴們寫的文學類讀書筆記,希望大家喜歡!
文學類讀書筆記一:《平凡的世界》第一次讀平凡的世界是去年的寒假,其實我是偶然中了解了這本書,也就是CCTV的一個節目,換臺的時候發現主持人和嘉賓正討論著這本書,于是認真聽了幾分鐘,發現里面的內容蠻吸引人的,于是便用手機搜索了這本書,開始了我的平凡的世界之旅!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少安是哥哥,也就意味著他比少平更早的承擔了這個大家庭的責任和生活的重擔,每天不僅要按時出工,就為了掙幾個工分,而且還和父親共同承擔起了供養少平和妹妹蘭香上學的全部開銷!少安十三歲開始勞動,過早過量的勞動,使得那雙原本應該光滑細膩的雙手變得布滿老繭,因為重活干的多,自然身體也比同齡人的硬朗許多。少安讓我們懂的了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漢,一個在一個大家庭需要你挺身而出去支撐它的時候而毫不猶豫的人,或許少安在挑起這個重擔的時候,他的肩膀還過于稚嫩,或許他也希望像地主或富人的后代一樣享受自己的童年時光,或許……,只可惜沒有這些太多的或許!正是沒有上蒼的眷顧,少安骨子里才有了那股自強不息、出人頭地的永不服輸的干勁。蒼天不負有心人,終于在__后的幾年里,黃原大地上出現了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當然,這種令人亢奮的現象不僅僅只是出現在那一片黃色的土地上,整個中華大地像經歷了一個久違的春天,萬物復蘇,百廢待興!機遇永遠伴隨著風險,少安雖說最終是發了家,致了富,但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他自己才能領會!天上不會掉餡餅,勤勞致富等等這些是少安或說是作者路遙給我們上的生動一課!從孫少平,到孫少安;以及田曉霞,田潤葉;少平的師傅及師娘,少安的山西老婆等。還有那個山村里面所有的人際關系,世故的,淳樸的,農村特有的風情和地域色彩。里面包容了路遙太多的寫作功底和技巧,他對農村的熱愛,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贊揚,都在作品中得到了良好的顯現。他崇尚艱苦奮斗,堅信承受苦難是成功的必然,他不忘歌頌中國農民那一顆質樸的心,敢于拼搏,敢于吃苦的精神,不忽視屬于農民的那種特有的愛情表達方式,以及由于文化差距而引起內在素養不同而造成的愛情悲劇。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中國的世界就是農民的世界。而路遙,用敏銳的眼光注意到了這點,取材于中國西北部黃土高坡一個普通的農村,然后,在農村與城鎮之間的沖突與矛盾中展開整個故事情節。用這樣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小小世界折射了整個中國,整個人類的平凡的世界。
文學類讀書筆記二:《狼圖騰》自古以來,狼被祖先刻畫成了一種陰險狡詐、殘暴貪婪的可怕形象,從“狼狽為奸”、“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等詞語把信奉龍圖騰的農耕民族對狼的痛恨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當我讀完了《狼圖騰》這本著作時,狼的形象在我心中瞬間高大起來。
作為一名北京知青,主人公陳陣來到了廣闊無垠、神秘靜謐的額倫大草原,認識了善良的畢利格老人,當了一名羊倌。和農耕民族不同,在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世世代代信奉的圖騰是與漢人有“深仇大恨”的狼、地地道道的蒙古草原狼。更讓陳陣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睿智的蒙古人竟自喻為狼!可是當陳陣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差點兒“把膽囊嚇破”的和狼群相遇事件,一場又一場蒙古草原狼和野生黃羊群的大戰,使得他對狼有了新的認識。
狼在陳陣——這位特殊的漢人心中不再兇殘。在長達兩年的草原生活中,他發現,狼群的每一次行動都經典、完美、無可挑剔。狼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包圍、堵截、防御、撤退,無論什么情況,都井然有序,處變不驚。為了使狼群免遭獵人毒手,單獨行動的狼往往在被人發現后往與狼群相反的方向狂奔。人們常說狡兔三窟,而狼窩一“窟”就有不下五個洞口。狼從不怕死,為了擊垮馬群,它們不惜掛在正在奔跑的馬的肚子上,和馬同歸于盡。狼從不各自為戰,狼王只要一下令,狼群就會以排山倒海之勢發起沖鋒。在草原上,狼是不可取代的王者,是“有神助、有鬼幫”的王者。陳陣被狼的智慧、果斷、勇敢和團結所折服,對狼有了敬畏之情。
讀《狼圖騰》吧! 讀著讀著,那些精靈般的蒙古草原狼好像會時不時嘯叫著沖出書頁。讀完后,我想:為什么區區十多萬蒙古大軍能夠橫掃歐亞大陸?為什么漢人的軍隊一到蒙古草原就盡打敗仗?
也許,他們沒有蒙古草原狼的教誨,這一切都將不再可能。
文學類讀書筆記三:《草房子》讀后感《草房子》這本書講的是油麻地小學的校長桑喬,校長的兒子桑桑和他的一群同學的故事。
桑桑的爸爸桑喬在油麻地小學當校長,他非常看重榮譽,每次檢查都能給油麻地小學得到一面小紅旗。直到桑桑生病,桑喬才不再看重榮譽。
桑桑的班里有一個叫陸鶴的小男孩,由于是禿子便有一個外號“禿鶴”。“禿鶴”和桑桑是非常好的一對朋友。
紙月是一個女陔,她的毛筆字是全班最好的。桑桑是一個胡琴拉的特別好的小男孩。他的胡琴是溫幼菊老師教的。當桑桑見到紙月后,他從一個不愛干凈的小孩,變成了一個講究衛生、愛干凈的小孩。他和紙月經常用心靈說話。
桑桑還有一個朋友杜小康,杜小康家原本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但因為他爸爸經商失敗,杜小康從原來的衣食無憂變成了一貧如洗,要不是桑桑給了他用十只鴿子換來的錢,杜小康就不能在學校門口做生意,當沒人買他的東西時,桑桑又是第一個去買他的東西,從此生意越來越好。這些杜小康都沒有忘記,桑桑生病的時候,杜小康將他家鴨子下的雙黃蛋送給了他。
桑桑的老師蔣一輪是桑桑最羨慕的一個人。桑桑經常在蔣一輪老師和一個名叫白雀的姐姐之間傳信,直到有一天白雀姐姐的爸爸不再讓他和蔣一輪老師來往。
《草房子》這本書帶給我的是永遠的感動,讓我懂得了人生的重要性,所以我喜歡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