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發脾氣的孩子教學反思
愛發脾氣的孩子教學反思篇一
今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為人師表”這四個字的分量!
愛發脾氣的孩子教學反思篇二
《愛發脾氣的孩子》講的是一個男孩兒改掉愛發脾氣毛病的過程,揭示了做人的道理: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寬容。在本課中第2至第5自然段介紹男孩改掉愛發脾氣的經過是故事的重點部分,要引導學生讀書、思考:1爸爸交給男孩兒釘子、錘子的用意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2.爸爸的發現說明了什么?你是怎么體會到的?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感悟。課中的難點是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男孩兒說的話含義深刻,小學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要啟發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圍繞“發脾氣和釘釘子有什么關系?你對男孩兒說的話有什么感受、想法?” 針對以上問題,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首先復習導入,然后針對第一自然段進行精讀理解,最后拓展延伸回歸主題。
一、成功之處: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巧妙評價 。我覺得在考查詞語和句子的時候,我及時給予學生評價,讓學生感覺到他是最棒的。在本課中理解詞語“大發雷霆”中同學們的體會不錯,有的說脾氣暴躁,有的說火冒三丈,還有的說怒發沖冠。我也適時表揚。恰如其分的點撥與評價,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二、不足之處:
我覺得在本節課中的實施過程中存在以下的問題:1.在突破難點時,應該直接讓學生體會釘釘子與發脾氣的關系,讓學生真正明白發脾氣給朋友造成的傷害好像在木樁上釘釘子留下的洞。在第三環節的過渡語上自己有些慌亂,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老師的用意。2在課堂中引導學生讀得還不夠不到位,應該在學生理解字、詞、句的基礎,緊抓感情基調,來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就顯得水到渠成。3.在填表格的時候,應該緊抓文本,讀句子的同時引導學生讀懂句子,理解句子背后隱藏的深意,而不是為了填空而填空,沒有真正明白文章所透射出的哲理。
在上完這節課后,我進行了深思:怎樣才能上好一節好課? 在課堂中如何駕馭學生的情感,做到課堂游刃有余學生學有所得。
究其原因,我覺得主要原因是自己對教材的理解不足,不夠深刻,沒有真正明白學生的學習情況,更不能將文本與學生實際聯系起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同樣,教學也是如此,上好一堂課也要做充足的準備,在上課之前你就要想好這堂課要讓學生學到些什么,要為這個目的而教,要合理安排這堂課的時間及順序。怎樣才能讓學生學到所教的知識。
愛發脾氣的孩子教學反思篇三
今天的語文課,我和我的學生一起學習了第19課《愛發脾氣的孩子》,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脾氣不好,經常因一點小事無緣無故大發雷霆,雖然事后他也后悔,也會道歉,可他的朋友還是越來越少。后來在爸爸的幫助下,他知道發脾氣給人造成的傷害是沒辦法彌補的,他改掉了這個壞毛病,遇事能有自控能力,再也不亂發脾氣了。揭示了做人的道理: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寬容。
在第一課時安排了讀課文和自主識字,認識本課“脾、遇、稍、謙、批、釘、錘、樁、段、初、控、制、填、震”14個字,學生和小組內的好伙伴們一起認識這些生字,畫一畫,讀一讀,寫一寫,從多種感官認識生字,通過大家想出的不同識字方法(編兒歌,加一加,減一減,猜字謎等方法)記憶生字。當學生匯報到最后一個字——“震”的時候,我的心不覺得“震”了一下,似乎有一種怎樣的情感在觸動著我,震,地震!在同一片陽光下的四川雅安,這個時候正承受著地震所帶來的痛苦,那里的孩子還好嗎?沒想到我的學生和我一樣,心里都系著他們,孩子們把在電視上看到的情景紛紛道來,甚至連地震發生在哪個鄉鎮他們都清楚的很,我的心又“余震”了一次,原來平時的“小粗心”“小淘氣”“小玩家”都是關心國家大事,關心他人的有心人。我為之感動。伴著第一節語文課的鈴聲響起我們師生共同將內心的祝福傳遞:“讓我們一起為四川祈福,為雅安加油!”
第二課時,學生在朗讀和討論中慢慢感悟到了課文揭示的做人道理: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寬容。我問大家:“如果你也遇到了不順心的事,你會怎么做?”一學生說:“我會畫自己喜歡的畫,慢慢地就把不順心的事忘了”我隨即表揚了這個辦法好,接下來幾個學生都是選擇了自己做一些喜歡的事(散步、看書、看風景......),總結為轉移注意力法,最后一個發言的小男生說了不一樣的答案:“老師,如果我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我就會想想比這件不順心的事更糟糕的事,這樣這件不順心的事就不算什么了。”評價也隨之而來:“老師,我覺得他說的辦法也很好,我們現在要是有什么不順心的事,不應發脾氣,想想四川的無家可歸的孩子們,我們的生活多幸福,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瞧瞧,說的多好,我想這就是課堂上的精彩之處,只要我們教師能給學生交流的機會和平臺,他們就敢說、會說、樂說,孩子們說出來的絕對是令人意想不到和贊嘆不已的。我想這也正是高效課堂魅力所在。
作為教師,我也應該借此反思自己,在和學生相處的日子里,有多少次因為各種“不順心”“不滿意”而發脾氣,我也應和我的學生一樣懂得: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寬容。
看了“愛發脾氣的孩子教學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