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復習歸納概括題
一、把握題干,準確理解答題思路審題環節要審清作答范圍,明確作答對象,通過作答對象得出作答思路,運用詞、句、段的閱讀方法從材料中找尋找答案要點。如山西市級卷中第一題,歸納邱氏父子創業理念的差異,從而確定答案要點的來源之處,圍繞的作答對象中包含了邱氏父子,以及差異,要去尋找老邱與小邱之間關于創業理念的對比之處,從中尋找出兩者之間的差異之處。
二、把握材料,閱讀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在找點環節,要充分運用閱讀理解能力,把握材料大意,充分理解上下文之間的語句連接,明確行文邏輯結構的同時也要注意帶著題干信息去梳理材料,才能充分找全、找準所有相關表述要點,不要過于注重詞句段的尋找,從而遺漏了對于材料整體的把控。如老邱的穿衣風格與小邱的穿衣風格,看出兩者之間的心態不同,以及老邱認為創業只需要膽大、靈活、心細、有經驗即可,而小邱則是從其它方向,來理解創業的。這些地方均有對比,要注意材料之間的邏輯銜接,準確把握材料之間的內容,帶著題干信息梳理材料。
三、把握加工,理解分類方法加工環節,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分類方法,只需注重分類合理即可,如:同主體、同意法、同范疇法。同主體是按照不同主體去進行分類合并,同意法是按照意思相近的要點進行合并,同范疇是按照統一領域進行劃分。
邏輯上按照關鍵詞前置加具體表述的形式呈現。
四、把握書寫卷面干凈,字跡整潔,添加序號詞,隨后按照進行邏輯排序。
通過這些講解相信大家一定對申論非作文歸納概括題型有了更多的理解,接下來就是不斷地練習,更好地掌握相關題型。
公務員申論復習歸納概括題篇2
第一階段:打牢基礎,全面認知
在這一階段,考生需要準備的學習資料不僅包括申論教材,還應查找資料了解對歷年考試大綱的變化以及申論測試的環節,熟知申論測試的試卷結構和注意事項,以及評分標準,考試時間、流程,建立對申論的基本認識。
考生可以有選擇性地看一些權威新聞節目如《新聞聯播》,挑選《半月談》、新華網,還應找一些教規范化公文寫作的書籍和資料進行學習,厚基礎、寬口徑地備考申論。
申論備考的初級階段依據考生申論基礎的厚薄,假設全部備考時間有半年,這階段需控制在兩個月左右。這一階段,考生應全面了解申論,明曉申論考試考什么、怎么考,熟知申論考試的命題規律、材料特點、題型種類、作答要求,這些大多都可以從教材中學習到。考生應保證每天至少花兩個小時學習教材,每天先復習前一天的內容再吸收新知識,溫故而知新。
第二階段:強化訓練,各個擊破
經過一段時間的復習,考生對申論考試已有了全面的認識,能夠小結出對于自己的優勢和不擅長的部分,對于基礎復習中遇到重點和難點,也應有所感悟。因此,在強化重點復習階段,對于申論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決定未來申論分數多少的重要環節。考生在這個階段,應集中突擊,各個擊破,以保證難點、重點真正牢牢掌握住。
這段強化訓練的時間緊隨基礎備考階段,大概持續兩個月,如果感覺做題效果好,可以直到考前一個月左右收尾。這段時間要做的事情很多,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大量的習題強化訓練,平均每兩天應至少完成一套完整的申論模擬題作答。每做完一套題,就將自己做的答案與標準答案仔細對照,查找不足及失分之處,加強對申論的進一步了解。錯誤不單單是錯誤,它更是我們成長進步的基石。
在正視錯誤的同時,也要對錯誤進行必要的分析和總結,這也是為了避免以后再犯同樣的錯誤。做題不在數量的多少,關鍵是研究透徹每套題的材料特點、題型種類、答案作答技巧,多積累一些做題方法、文章寫作經驗,把握住申論的內在規律特點,以此具備作答申論的一些基本能力,如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
第三階段:查漏補缺,全力沖刺
經過全面復習和強化訓練,很多考生面對申論考試已經做到胸有成竹,同時也會有一部分考生在臨考前一個月很可能出現對訓練效果不夠滿意的焦慮和對題海戰產生倦怠的情緒,這時無論是有信心的還是信心不足的考生都要盡快調整到最佳狀態,不盲目自大,同時減少無謂的擔心,避免負面情緒分散注意力,平常心對待。多給自己打打氣,將精力集中在那些積極的事物上。要想戰勝敵人,首先要學會如何戰勝自己,相信努力訓練的成果能讓自己從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
公務員申論復習歸納概括題篇3
方法一
先看題目再看給定資料
考試開始之后先不要急著去看申論資料,資料很長,需要慢慢研究。第一步我們應該看后面的題目,《申論》考試一般都會發一張草稿紙,我們最好在草稿紙上簡單地記下題目要求在哪幾個資料中回答什么問題。例如國考《申論》真題第三題是這樣表述的:
假設你是制博會組委會的工作人員,就本屆制博會的亮點,草擬一份備詢要點,供組委會領導在制博會開幕日的記者通氣會上使用。
要求:
(1)內容具體,符合實際;
(2)概括準確,分條表述;
(3)不超過200字。
方法二
用鉛筆在資料中做圈畫
這里所說的鉛筆并不是用來涂答題卡的粗筆,那樣的筆不適合圈畫與書寫,考生還需準備一支削好的尖頭的鉛筆,以備不時之需。現在問題來了,我們拿著筆圈畫什么呢?方法一中提到了記下各個問題的關鍵字詞,那么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圈畫與這些關鍵字詞有關的內容。例如:國考地市級《申論》真題中的第一題問的是對“新技術是一種創造性的毀滅力量”的理解,我們在閱讀相關資料過程中,就要把與“新技術”、“創造性”、“毀滅力量”有關的論述性的句子畫出來。第三題考查的是一篇演講稿,演講稿的內容為根據資料3向其他縣市的生豬養殖管理人員介紹生豬的信息化養殖經驗,我們在閱讀資料3時就應該把與生豬養殖是如何實現信息化有關的句子畫下來,主要畫表示措施的句子。
方法三
使用導語
有的考生在作答申論試題的時候習慣于直接說出答案,比如題目要求回答__做法的好處和壞處,很多考生會直接說__做法的好處是……;__做法的壞處是……雖然說這樣沒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但是在考試中會給閱讀老師造成考生不善于表述的印象。參加過輔導班或者看過《山東公務員考試一本通》的考生都知道,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建議先寫一句導語,以上面這個題為例:
做法在實施的過程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效果,給人們帶來了很多好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做法并不是完美的,也造成了一些消極影響,主要有:……
比較上述兩種作答方法,哪種更好呢?有的考生可能會考慮到字數的問題,覺得寫上導語就不夠寫答案了,其實導語可長可短,字數不太夠的時候我們就少些一點,或者一筆帶過。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評論壞處或者缺點的時候不能太直接,要委婉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