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考試定值問題示例
1.什么是和定最值和定最值,顧名思義,在和一定的條件下求解最值的問題。讓我們來通過一道例題,來看看和定最值的題型特征。
例題:在一場百分制的考試中,5個人的總分是330分,這5個人都及格了,而且每個人成績是互不相等的整數。那么成績最好的最多得幾分?
首先我們去看題干,“5個人的總分是330分”意思是這5個人的成績和是一個定值,也就是“和定”,問的是“成績最好的最多得幾分”求得是其中一個人所得成績最大值,也就是“最值”,屬于和定最值的題型特征。
2.解題原則對于和定最值問題的解題原則是:當總和一定的情況下,若要求其中某個量的最大值,其他量應該盡可能小,若要求其中某個量的最小值,其他量應該盡可能大。解題方法主要就是設未知數,根據題目列方程求解。
3.方法運用例題:在一場百分制的考試中,5個人的總分是330分,這5個人都及格了,而且每個人成績是互不相等的整數。
問題1:成績最好的最多得幾分?
【解析】題目中提到每個人是互不相等的整數,所以我們可以將5人成績按照從大到小進行排序。根據解題原則,5人成績總和是330,成績最好的人得分要盡可能地多,那其余4人得分要盡可能小,而且每個人都及格且是互不相等的整數,進而可以推出第五名成績為60,第四名成績要比第五名多,還得盡可能小,那么就比第五名多1分,也就是61,以此類推,第三名成績為62,第二名成績為63。設第一名成績為X,可列方程:X+63+62+61+60=330,解得X=84,因此成績最好的最多得84分。
問題2:成績最差的最多得幾分?
【解析】依然將5人成績按照從大到小進行排序。根據解題原則,5人成績總和是330,成績最差的人得分要盡可能地多,那其余4人得分要盡可能小,而且每個人都及格且是互不相等的整數,我們會發現成績好的人分數要盡可能的低,成績差的人成績反而要盡可能的高,每個人都不好確定,那不妨就問誰設誰,設第五名最多為X,那么第四名成績要比第五名高,要盡可能的低,還得是整數,那么就比第五名多1分,也就是X+1,以此類推,第三名成績為X+2,第二名成績為X+3,第一名成績為X+4,可列方程:X+4+X+3+X+2+X+1+X=330,也就是5X+10=330,解得X=64,因此成績最差的最多得64分。
問題3:若第一名成績不超過70,則成績第三的最少得幾分?
【解析】同樣的條件下,依舊將5人成績按照從大到小進行排序。根據解題原則,5人成績總和是330,成績第三的人得分要盡可能地少,那其余4人得分要盡可能多,而且每個人都及格且是互不相等的整數,我們可以先把能夠確定的先確定下來。第一名要盡可能地多,而且不超過70,那么第一名最多就是70分,第二名要比第一名分少,還得是盡可能的大的整數,那么第二名就比第一名少1分,也就是69,第三名是我們要求的,不妨設第三名最少為X,那么第四名成績要比第三名低,還得是盡可能高的整數,那么就比第三名少1分,也就是X-1,以此類推,第五名成績為X-2,可列方程:70+69+X+X-1+X-2=330,解得X≈64.67,因為每個人都是整數,這里的X是第三名最少的得分情況,第三名最少是64.67,分數不能比64.67更少,所以需要向上取整為65分。
公務員行測考試定值問題示例【篇2】
一、數字特性
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數字特性規律,有利于我們迅速的解題。(下列規律僅限自然數內討論)
(一)奇偶運算基本法則
【基礎】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偶數=偶數;
偶數±奇數=奇數;
奇數±偶數=奇數。
【推論】
1.任意兩個數的和如果是奇數,那么差也是奇數;如果和是偶數,那么差也是偶數。
2.任意兩個數的和或差是奇數,則兩數奇偶相反;和或差是偶數,則兩數奇偶相同。
(二)整除判定基本法則
1.能被2、4、8、5、25、125整除的數的數字特性
能被2(或5)整除的數,末一位數字能被2(或5)整除;
能被4(或 25)整除的數,末兩位數字能被4(或 25)整除;
能被8(或125)整除的數,末三位數字能被8(或125)整除;
一個數被2(或5)除得的余數,就是其末一位數字被2(或5)除得的余數;
一個數被4(或 25)除得的余數,就是其末兩位數字被4(或 25)除得的余數;
一個數被8(或125)除得的余數,就是其末三位數字被8(或125)除得的余數。
2.能被3、9整除的數的數字特性
能被3(或9)整除的數,各位數字和能被3(或9)整除。
一個數被3(或9)除得的余數,就是其各位相加后被3(或9)除得的余數。
3.能被11整除的數的數字特性
能被11整除的數,奇數位的和與偶數位的和之差,能被11整除。
(三)倍數關系核心判定特征
如果a∶b=m∶n(m,n互質),則a是m的倍數;b是n的倍數。
如果x=mny(m,n互質),則x是m的倍數;y是n的倍數。
如果a∶b=m∶n(m,n互質),則a±b應該是m±n的倍數。
二、乘法與因式分解公式
正向乘法分配律:(a+b)c=ac+bc;
逆向乘法分配律:ac+bc=(a+b)c;(又叫“提取公因式法”)
平方差:a2-b2=(a-b)(a+b);
完全平方和/差:(a±b)2=a2±2ab+b2;
立方和:a3+b3=(a+b)(a2-ab+b2);
立方差:a3-b3=(a-b)(a2+ab+b2);
完全立方和/差:(a±b)3=a3±3a2b+3ab2±b3;
等比數列求和公式:S=a1(1-q^n)/(1-q) (q≠1);
等差數列求和公式:Sn=na1+n(n-1)d/2或Sn=n(a1+an)/2。
公務員行測考試定值問題示例【篇3】
一、樹木類的意象:
1、松柏:傲雪斗霜的典范,常用來寓意正直,堅貞,頑強。
2、梧桐:凄涼悲傷的象征。
3、芭蕉:常與孤獨憂愁,離愁別緒相聯系。
4、柳樹:送別。
二、花草類的意象:
1、菊花:隱士、斗士;以及傷感。
2、梅花:高潔、不怕打擊挫折;以及敢為天下先及精神。
3、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高潔 。
4、落后:惜春,傷時;對于生命短暫的惆悵。
三、鳥獸類的意象:
1、杜鵑(子規):凄涼、悲傷。
2、鷓鴣:離別的傷感惆悵或對故鄉的思念。
3、鴻雁:游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之情。
四、自然現象類的意象:
1、月亮:寄托相思之情,抒發思鄉懷人之感。
2、殘陽:家國之悲,身世之感,男女不得相見的傷感情思。
3、流水:時光流逝,歷史變遷的感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