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必修2期末試題
高一語文必修2期末試題
寫在《幽雅閱讀叢書》出版之際
朱良志
①在今天西方文化滾滾涌入的時候,越發(fā)感覺到中國文化的獨特性。在東方這片土地上,世代生息的人民,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文明。西方哲學重外在知識的索求,中國哲學重內(nèi)在心靈的體驗。西方有綿長的__傳統(tǒng),中國卻宗教觀念相對淡漠。就藝術而言,中國藝術具有與西方完全不同的觀念,當十六聽明代末年的戲劇家祁彪佳的說法,他說他家的寓園,是為“韻人縱目,云客宅心”,園林是為、十七世紀中國藝術大量傳入西方的時候,西方人驚呼這是藝術中的一個“異數(shù)”,一如他們將中國文化稱為異教的世界。中國藝術以表達靈動的生命為主旨,中國人氣化哲學是與西方迥異的哲學系統(tǒng),藝術創(chuàng)造的是一個氣化宇宙。在形神哲學的導引下,中國藝術很早就追求超越形似的意趣,相傳王維作《袁安臥雪圖》,雪意茫茫中,有芭蕉盎然地搖曳著它的綠色。脆弱的芭蕉,怎能在嚴寒的冬日出現(xiàn)?但中國藝術家沒有感到它的荒誕,卻體味到其中的“妙觀逸想”。畫馬專家趙子昂,他說他畫馬不在馬的外形,而在馬的神韻,就像東晉僧人哲學家支道林所說的“貧道重其神駿”。
②中國藝術是一種安頓心靈的藝術。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藝術家撫弄藝術,不是像今天在乎其“市場價值”,而是以它來搭建心靈之“廬”。聽了寄寓心靈的。中國藝術不是技術,它是以獨特的意象世界耕種性靈的土地。畫中的一山一水,傳達的是心靈的優(yōu)游;園林中的一橋一亭,那是心靈的符號。就像《平沙落雁》這首琴曲,正是取其會通心靈之意,沙白風清,云蕩天遠,雁影參差而上下,水流潺潺而清淺,借平沙之落雁,出逸士之心胸。那是一片心靈的鼓吹,中國藝術家需要這心靈的清澈澄明,需要這心靈的曠遠超絕。
③從總體上看,中國藝術是悠揚而纏綿的,是個凄惻的芳菲世界。我覺得,這一點和法國藝術有某種氣質(zhì)上的共通。不是說中國藝術多有悲傷的情調(diào),而是說中國藝術有深沉的把玩。中國藝術追求“大快活”的世界,快樂,并非是現(xiàn)在的“搞樂”,扣響心靈的清音,甚至伴著潸然清淚,何嘗不是一種靈魂的伸展,何嘗不是一種暢然的高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這真是個“要妙宜修”的絕美天地。
④《幽雅閱讀叢書》追求的就是這樣的境界——在喧囂中追求寧靜,在往古中追求鮮活,透過藝術的外在形式,去追尋其中所深涵的妙心。我們的民族原本不是這樣粗糙,精致玲瓏原來是中國藝術的本色,那是一種創(chuàng)作方式,也是一種心境。正像著名學者吳志攀先生在這套叢書的序言中所說的,好的藝術“乃人類精神的安慰劑”,它使人“心情如平靜湖面上無聲滑翔的白鷺”,中國藝術就是這樣的藝術。多年的中國藝術研究的經(jīng)歷,使我深感,中國藝術大都不是為藝術而藝術,而是以藝術的語言,說他們?nèi)松奶幘场K囆g是他們心靈的一片吉壤,他們多半是在“落花時節(jié)”來這里傾訴。
1、下列關于“中國藝術”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A、中國藝術是以表達靈動的生命為主旨的,具有與西方完全不同的觀念,曾被西方人看做是藝術中的一個“異數(shù)”。
B、畫馬專家趙子昂說他畫馬不在馬的外形,而在馬的神韻,這體現(xiàn)了中國藝術追求超越形似的意趣的特點。
C、中國藝術不是技術,而是一種安頓心靈的藝術,它是以獨特的意象世界耕種性靈的土地。
D、中國藝術悠揚而纏綿,多有悲傷的情調(diào)和深沉的把玩。這一點與法國藝術在氣質(zhì)上完全相通。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A、關于王維的《袁安臥雪圖》,雪意茫茫中,有芭蕉盎然搖曳著它的綠色,對此西方人可能會覺得荒誕,而中國藝術家卻能體味到其中的“妙觀逸想”。
B、中國藝術追求“大快活”的世界,是要扣響心靈的清音,雖然有時會伴著潸然清淚,卻可以使靈魂得到伸展,達到“要妙宜修”的絕美天地。
C、在喧囂中追求寧靜,在往古中追求鮮活,透過藝術的外在形式,去追尋其中所深涵的妙心,這是《幽雅閱讀叢書》所追求的境界。
D、中國藝術大都不是為藝術而藝術,而是以藝術的語言,述說藝術家們的人生的處境。他們也多半在暮春時節(jié)到“心靈的吉壤”中傾訴。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內(nèi)容的一項是(3分)( )
A、畫中的一山一水,園林中的一橋一亭,那都是心靈的符號。中國藝術家只要擁有清澈澄明、曠遠超絕的心靈,就能創(chuàng)造出安頓心靈的作品。
B、現(xiàn)在的一些藝術創(chuàng)作一味地追求“搞樂”,可能會使中國藝術喪失精致玲瓏的本色,使我們的民族變得粗糙。
C、今天的藝術家撫弄藝術,都不是用它來搭建心靈之“廬”,而是只在乎它的“市場價值”。
D、中國藝術“乃人類精神的安慰劑”,它可以使人“心情如平靜湖面上無聲滑翔的白鷺”,說明中國藝術是為了讓欣賞者“安頓心靈”而創(chuàng)作的。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22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4~7題。
書劍俠事
(清)王士禎
①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濟南。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婦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宮妝,髻上加氈笠,錦衣弓鞋,結束為急裝。腰劍;騎黑衛(wèi),極神駿,婦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駛。試問:“何人?”停騎漫應曰:“不知何許人。”“將往何處?”又漫應曰:“去處去。”頃刻東逝,疾若飛隼。崔云:“惜赴郡匆匆,未暇攝其蹤跡,疑劍俠也。”
②從侄鹓因述萊陽王生言:順治初,其縣役某,解官銀數(shù)千兩赴濟南,以木夾函之。晚將宿逆旅,主人辭焉,且言鎮(zhèn)西北里許有尼庵,凡有行囊者,皆往投宿。因?qū)е7饺肼玫陼r,門外有男子著紅帩頭,狀貌甚獰。至尼庵,入門,有廨三間,東向,床榻甚設;北為觀音大士殿;殿側(cè)有小門,扃焉。叩門久之,有老嫗出應。告以故,嫗云:“但宿西廨,無妨。”久之,持朱封鐍山門而入。役相戒勿寢,明燈燭,手弓刀以待曙。至三更,大風驟作,山門砉然而辟。方愕然相顧,倏聞呼門聲甚厲,眾急持械謀拒之。廨門已啟,視之,即紅帩頭人也。徒手握束香擲地,眾皆仆。比天曉,始蘇,銀已亡矣。急往市詢逆旅主人。主人曰:“此人時游市上,無敢誰何者,唯投尼庵客,輒無恙,今當往訴耳。然尼異人,吾須自往求之。”
③至則樞出問故。曰:“非為夜失官銀事耶?”曰:“然。”入白。項之,尼出,命嫗挾蒲團跌坐。逆旅主人跪白前事。尼笑曰:“此奴敢來作此狡獪,罪合死,吾當為一決!”顧嫗入,牽一黑衛(wèi)出,取劍背之,跨衛(wèi)向南山徑去。其行如飛,倏忽不見。
⑤市人集觀者數(shù)百人。移時,尼徒步手人頭驅(qū)衛(wèi)返,驢背負木夾函數(shù)千金,殊無所苦。入門呼役曰:“來,視汝木夾函官封如故乎?”驗之,良是。擲人頭地上,曰:“視此賊不錯殺卻否?”眾聚觀,果紅帩頭人也。羅拜謝去。比東歸,再往訪之,庵已空無人矣。
⑥尼高髻盛妝,衣錦綺,行纏,羅襪,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挾嫗俱來,不知何許人。嘗有惡少夜入其室,腰斬擲垣外,自是無敢犯者。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錦衣弓鞋,結束為急裝 結束:裝束,打扮
B、比天曉,始蘇,銀已亡矣 比:等到
C、驗之,良是 良:確實
D、羅拜謝去 羅:彎腰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至章邱西之新店 乃夜馳之沛公軍
B、山門砉然而辟 吾嘗終日而思矣
C、方愕然相顧,倏聞呼門聲甚厲 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D、罪合死,吾當為一決 不足為外人道也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女主人公武功高強、行事俠義之狀的一組是(3分)( )
①遇一婦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宮妝
②移時,尼徒步手人頭驅(qū)衛(wèi)返,驢背負木夾函數(shù)千金,殊無所苦
③徒手握束香擲地,眾皆仆
④尼笑曰:“此奴敢來作此狡獪,罪合死,吾當為一決!”
⑤牽一黑衛(wèi)出,取劍背之,跨衛(wèi)向南山徑去。 其行如飛,倏忽不見
⑥嘗有惡少夜入其室,腰斬擲垣外,自是無敢犯者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新城役某押送官銀到濟南去,晚上投宿之時遭到了客棧主人的拒絕,他們只好自己找到離客棧一里路左右的尼庵住下。
B、著紅峭頭的男子是個武功高強的劫匪,他早就盯上了押送官銀的役某一行人。盡管防范嚴密,但役某他們還是因打斗不過而被劫走官銀。
C、從允人投宿尼庵和為役某斬殺紅峭頭男子奪回官銀這兩件事情來看,尼庵劍俠是一個性格豪爽、行俠仗義而武功高強的女子。
D、從前后文來看,新城令崔懋在章邱西新店所遇的婦人就是尼庵里的老嫗,而尼庵劍俠就是她的女兒。
8、翻譯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10分)
(1)殿側(cè)有小門,扃焉。叩門久之,有老嫗出應。告以故,嫗云:“但宿西廨,無妨。”(4分)
(2)役相戒勿寢,明燈燭,手弓刀以待曙。(3分)
(3)嘗有惡少夜入其室,腰斬擲垣外,自是無敢犯者。(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9-10題。
[雙調(diào)]折桂令·九日①
張可久③
對青山強整烏紗②,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風白發(fā),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shù)點寒鴉。
[注]①九日:農(nóng)歷九月九日,中國人素有登高思鄉(xiāng)的習俗。②烏紗:泛指帽子。此句意為自己勉強登高。③張可久終生仕途失意,故終日沉湎詩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間。
9、你認為這首元曲中揭示主題的是哪一句?這首曲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5分)
10、本曲以“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shù)點寒鴉”作結,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每空1分,共6分)
11、補寫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屈原《離騷》)
(2) ,虛室有余閑。(陶淵明《歸園田居》)
(3)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 ,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4) ,渺滄海之一粟。(蘇軾《前赤壁賦》)
(5)峰巒如聚, 。(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6)學而不思則罔, 。(孔子《論語》)
三、現(xiàn)代文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25分)
錢學森的遺產(chǎn)(節(jié)選)
①每一顆巨星的隕落,都會讓我們傷感一番,都會讓我們頭頂?shù)男强瞻档┰S。然而,似乎很少有一顆巨星之殤,會如錢學森的離去一樣,引起從上至下的深切關注。
②在中國,很少有一位科學家能取得如此卓越的專業(yè)成就,同時其命運與政治、民族、時代有如此緊密的聯(lián)系,更鮮有一位科學家,如此廣泛地涉獵如此廣泛的領域。
③在中國,錢學森不僅是一位科學家的名字,而且是對科學家這個詞的詮釋。
④大多數(shù)人從走進學校的那一天起就認識了他——教學樓的墻壁上總是懸掛著中外科學巨匠們的畫像用以激勵學生,錢學森就是其中的一位。俊逸的外表、優(yōu)雅的氣質(zhì)、和藹的微笑、深邃的眼光、圓闊的額頭、稀疏的頭發(fā)。在無數(shù)青年人的腦海里,錢學森定格了一個完美的科學家形象。
⑤在這個國家,對錢學森的尊重,幾乎就象征著對知識、對科學的崇尚。
⑥導彈、衛(wèi)星、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學,錢學森的專業(yè)領域雖然并不直接關乎民生,但是,這位科學家的故事卻能夠被許許多多普通老百姓津津樂道,因為他不僅是一位科學家,還是一個愛國者、一名軍人;是一種精神、一種驕傲。一個從美國人的軟禁中掙脫出來返回祖國的科學英才,他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個傳奇,當這個故事契合了中國人傳統(tǒng)中的“家國情懷”和現(xiàn)實中的政治熱情的時候,一個科學英雄就矗立起來了,早已超越了科學技術本身。而他所創(chuàng)建和領導的航天事業(yè),讓他的祖國能夠發(fā)射導彈,把衛(wèi)星送上天,從一個處在冷戰(zhàn)時代的落后國家,到迅速擁有了強大防御能力——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大計來說,錢學森的功績似乎如何解讀都不為過。
⑦這位中國的“導彈之父”不僅是一名技術專家,還被認為是一位文、理、工結合型的科學家。
⑧1950年以后,他在美國麥卡錫運動泛濫成災,自己受到無端指控,行動自由受到美國移民局的限制和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特務的監(jiān)視,而且被吊銷了國防部的通行證,無法再繼續(xù)參與機密軍事科技研究的情況下,為了轉(zhuǎn)移美方的注意力,及時調(diào)整心態(tài),進入一個新的理論領域,并最終創(chuàng)建了“工程控制論”。在他回國之后,“工程控制論”在國內(nèi)形成為健全的人才培養(yǎng)、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體系,為中國現(xiàn)代高科技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提供了科學支持。
⑨20世紀80年代初,他把對工程控制論的理論探索和組織指揮“兩彈一星”等重大科研工程的實踐相結合,提出了由系統(tǒng)工程、系統(tǒng)學、開放的復雜巨系統(tǒng)等理論組成的“系統(tǒng)科學”思想。至此,這位備受尊崇的科學家似乎找到了解讀科學問題的萬能鑰匙,他快速地掙脫了“導彈軌跡”的束縛,沿著“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系統(tǒng)科學理論”的路線,開始了一場對不同領域的科學技術問題的全面解讀。
10錢學森開始審視中醫(yī),他寫道“我并不是一個中醫(yī),但我認為傳統(tǒng)醫(yī)學是個珍寶,因為它是幾千年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醫(yī)理論包含了許多系統(tǒng)論的思想,而這是西醫(yī)的嚴重缺點。所以中醫(yī)的現(xiàn)代化是醫(yī)學發(fā)展的正道,而且最終會引起科學技術體系的改造——科學革命。”
11他同時又認為:中醫(yī)理論是事實和臆想以及猜測的混合,是經(jīng)典意義的自然哲學,不能說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科學。或者說,中醫(yī)是“前科學”,即尚待進入科學技術體系的知識。他甚至在1981年《自然雜志》第4 卷第7 期題為《開展人體科學的基礎研究》一文中提出:氣功、中醫(yī)理論和人體特異功能孕育著人體科學最根本的道理,不是神秘的,而是同現(xiàn)代科學技術最前沿的發(fā)展密切相關的,因而它們本身就是科學技術的重大研究課題。
121958年3月1日,錢學森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談園林學》的文章,此文被視為錢學森對建筑與城市研究的肇始。及至20世紀90年代初,錢學森公開提出:要發(fā)揚中國園林建筑,特別是皇帝的大規(guī)模園林,如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等,把整個城市建成一座大型園林,錢稱之為“山水城市”。在錢學森的倡議下,1993年2月27日在北京召開了“山水城市座談會”,錢學森在為此次大會寄來的書面發(fā)言《社會主義中國應該建山水城市》中說“山水城市的設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機結合。是城市園林與城市森林的結合。山水城市不該是21世紀的社會主義中國城市構筑的模型嗎?”
13錢學森的“系統(tǒng)科學觀”總能被應用到不同領域而推出新的理論。比如,他和年輕學者張沁文于1980 年提出了農(nóng)業(yè)系統(tǒng)工程理論,用以分析我國農(nóng)業(yè)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14功成名就的錢學森著迷于以他從航天技術的實踐中提煉出來的系統(tǒng)科學的方法,去解讀社會和自然科學領域形形色色的問題。在這個永遠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科學家眼里,科學無禁區(qū),思想無禁區(qū)。
15盡管讓他的同胞最為他自豪的,還是他那些最為“宏大”的作品——震天動地的導彈、劃過蒼穹的衛(wèi)星,但理解錢學森,僅有這些是不夠的。
16斗轉(zhuǎn)星移,歲月不居,錢老走完了他的近百年人生長途,離我們遠去了。但他在我們的心目中始終是一顆不倦地燃燒著的星。他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值得整個民族永遠珍惜,我們只有完整全面地理解錢學森,才能真正體味他對中國的重要價值。
(1)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
A、錢學森的“工程控制論”在國內(nèi)形成為健全的人才培養(yǎng)、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體系,為中國現(xiàn)代高科技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提供了科學支持。
B、錢學森認為中醫(yī)的現(xiàn)代化是醫(yī)學發(fā)展的正道,而且最終會引起科學技術體系的改造——科學革命。
C、這位備受尊崇的科學家終于找到了解讀科學問題的萬能鑰匙——“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系統(tǒng)科學理論”。
D、在這個永遠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科學家眼里,科學無禁區(qū),思想無禁區(qū)。他認為中醫(yī)理論是事實和臆想以及猜測的混合,是經(jīng)典意義的自然哲學,也可以說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科學。
E、氣功、中醫(yī)理論和人體特異功能孕育著人體科學最根本的道理,它們本身就是科學技術的重大研究課題。
(2)本文的題目是“錢學森的遺產(chǎn)”,結合全文,說說錢學森給后人留下了怎樣一筆豐厚的遺產(chǎn)?(6分)
(3)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具有怎樣的作用?(6分)
(4)本文為人物評傳性文章,文中處處充盈著作者對傳主的崇敬贊美之情。文中說:“在中國,錢學森不僅是一位科學家的名字,而且是對科學家這個詞的詮釋。”結合原文,探究他詮釋了怎樣的科學家的內(nèi)涵?(8分)
四、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 )(3分)
A、出身于東漢后期一個勢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紹,由于為人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關鍵時刻往往引而不發(fā),故不能成就大業(yè)。
B、俗話說得好:知錯就改不算錯,犯而不校錯中錯。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錯了事可以對我說,讓藏在心靈深處的心事,也出來曬曬太陽。
C、王教授開設考古專題課,普及考古學的知識,引起考古愛好者的廣泛關注,他那坐而論道的風度也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
D、文體旅游出版局接群眾短信舉報后按圖索驥,查獲某大廈兩間房屋內(nèi)所藏的7.6萬余張盜版音像光盤。
1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現(xiàn)在全社會關注通貨膨脹,民眾擔心物價持續(xù)上漲,國家發(fā)改委多次表示,物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游資炒作造成的。
B、體育已經(jīng)不能僅僅滿足于在賽場上通過爭金奪銀來提振士氣,更應在提升國民素質(zhì)和公民意識方面為國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C、發(fā)展國際漢語教育與推廣事業(yè),對于促進中外人文交流與合作,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D、目前血液供應相當緊張,中國人口眾多,不缺血源,能否真正建立無償獻血的長效機制,是解決“血荒”問題的根本辦法。
15、把下面語句組合成語義連貫的一段話,填入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 )(3分)
人之為人,在于人有思想。 ,而且還能夠用行動來實現(xiàn)思想。
①從現(xiàn)象中看出本質(zhì) ②能夠用語言來表達思想
③有思想的人能夠從事物的個性中看出共性 ④人不但有思想
⑤用文字來記錄思想
A. ③①④②⑤ B. ④②⑤③① C. ③④②⑤① D. ②⑤③①④
16、閱讀下面的文字,仿(1)完成(2),內(nèi)容要包括解釋和例句,例句不少于兩個。(5分,解釋2分、例句3分)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標題《江蘇給力“文化強省”》讓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嚴肅嚴謹著稱的《人民日報》采用如此“潮”的標題,立刻引發(fā)如潮熱議。
百度一下,“給力”一詞有兩種基本用法:
(1)用作動詞:有“給予力量”、“加油”等意思。如:①大家給力啊。②新能源公交不給力,故障頻發(fā),引乘客不滿。③為避免樓市調(diào)控遭遇這種尷尬的局面,地方政府除繼續(xù)“給力”限購政策外,還須切實擴大樓市供應以及調(diào)整供應結構。
(2)用作形容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仿照下面畫曲線的句子,另寫兩句話,要求內(nèi)容貼切,句式與示例相向。(6分)
對于究竟什么是“幸福”?每個人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
對每天需要翻過幾座大山去上學的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們來說,幸福是一條好走的路和一雙合腳的鞋,或是離家更近一點的一所希望小學;① , , ;② , , 。
五、寫作(60分)
1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那是處地勢險惡的峽谷,澗底奔騰著湍急的水流,幾根光禿禿的鐵索橫亙在懸崖峭壁之間,當橋。山勢的巍峨,澗水的轟鳴,越發(fā)烘托出橋的危險與簡陋,經(jīng)常有行者失手葬身澗底。
一行四人來到橋頭,一個盲人;一個聾人;兩個耳聰目明的健全人。鐵索橋,必須攀附了,路至此,決無退路。四個人一個接一個地抓住鐵索,凌空行進。結果呢?盲人過橋了,聾人過橋了,一個耳聰目明的人過橋了。另外一個則跌下鐵索橋,喪了命。
盲人說,我眼睛看不見,不知山高橋險,心平氣和地攀索。聾人說,我的耳朵聽不見,不聞腳下咆哮怒吼,恐懼相對減少很多。那么過橋的健全人呢?他的理論是,我過我的橋,險峰與我何干?急流與我何干?只管注意落腳穩(wěn)固就夠了。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義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看過“高一語文必修2期末試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