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語文試卷題
2016高三語文試卷題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芻議(chú) 條分縷析(lǚ) 圈養(quān) 愀然不樂(qiǎo)
B.倏忽(shū) 越俎代庖(páo) 牛虻(máng ) 自慚形穢(huì)
C.靛藍(dián) 毀家紓難(shū) 干涸(hé) 白頭偕老(xié)
D.手帕(pà) 相互齟齬(yǔ) 麾下 (huī) 探本溯源(shuò)
2、下列各項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土耳其舉重選手穆特魯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參加世界男子舉重56公斤級比賽,拿4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綽號“舉重神童”。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營養,也要適當運動,在戶外鍛煉時一定要量入為出,以步行為宜,時間最好選在傍晚,還要注意保暖,防止著涼。
C.中國茶藝與日本茶道各有特點,但異曲同工,都強調“和”的精神。中日兩國青少年也應以和為貴。為中日睦鄰友好多作貢獻。
D.北京周邊的旅游勝地,筆者去過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綠樹繁花中仍有冰掛高懸在危崖上,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卻是第一次見到。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葛振華大學畢業后回農村當起了村支書,他積極尋找發展本村經濟的切入點,考慮問題與眾不同,給村里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
B.蕎麥具有降低毛細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環、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中風發作等疾病的輔助治療。
C.王羽除了班里和學生會的工作外,還承擔了校廣播站“音樂不斷”、“英語角”欄目主持,居然沒有影響學習成績,真讓人佩服。
D.閱覽室圖書經常出現“開天窗”現象,我們可以從這一現象反映兩個問題,一是閱讀者素質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強。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任何國家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糧食安全問題。中國多年來 , , , ,
, 。
?、?實現了糧食供應從長期短缺到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轉變
?、?以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使糧食產量不斷攀升
④ 堅持以自力更生為主的糧食安全戰略
?、?推廣良種、改善水利條件、精耕細作
?、?在上世紀末突破5億噸大關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蓋天說與渾天說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上兩大主流學派的理論,兩派都創造了許多天文儀器,用于觀測、記錄、研究和演示天象。渾天學派的渾天儀和渾象奇瑰雄渾,在歷史上備受推崇,蓋天學派的圭表也廣為世人所知。其實,蓋天派還創制了一種蓋天圖儀,同樣閃爍著先哲智慧的光芒,然而遺憾的是,這種蓋天圖儀在中國天文學史上卻鮮有提及,所以今天仍有必要介紹和探討。
蓋天說是中國一種古老的天文學理論,傳說出自周人之手的《周髀算經》說:“天象蓋笠,地法覆盤。”古人于傘蓋之下,仰觀其形有若天穹,于是繪制星辰圖像于其上,就成為一幅蓋天圖。與蓋相類者有笠,笠無柄,頂戴于頭遮日防雨。用笠制作法天之器,作用與蓋相同,故有“蓋笠”一詞。但笠小蓋大,蓋上可以繪制更多星辰,這大約就是后代多稱“蓋天”的原因吧。
蓋天圖儀之形與天穹相似,人可站立其下仰視,也可以回轉蓋圖以示天空星辰旋轉,還可以斜置以演示北極傾料之狀。既簡單又直觀,可謂古人法天最理想的器具。這種圖,天區星度布局比較均勻,完全不像后來的平面蓋天圖誤差那么大。但古代完整的蓋天圖儀并沒有流傳下來,我們只能就相似的車蓋等來探討其形制?!端鍟分杏浻幸惠v南齊帝車:“及平齊,得其輿輅,藏于中府。……有乾象輦,羽葆圓蓋,畫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天街云罕。”乾象即天象,這正是蓋天圖儀的形制。另一類蓋天圖繪于古墓葬中,漢至隋唐的許多墓室設為穹頂,上繪天象,雖稍簡陋,但屢見不鮮。
流傳于古籍中的平面蓋天圖,則是將球面圖形加以平面化,其好處是制作簡易,方便攜帶。但這樣一來所繪星位必然因照顧角度而犧牲距離,而與實際天象不合,于是廣受詬病。其實,在表現天象方面,渾天派也有缺點。渾象上繪出的星圖是目視星空的反象,相當于人從天外向下俯視。從這一點說,它還不如蓋天圖直觀形象。
中國歷史上曾多次發生渾蓋之爭,由于渾天說占據了主導地位,蓋天圖儀遂長期為人們所忽視。今天再進行渾蓋之爭當然已經毫無意義,但如果把蓋天圖儀納入人類天文學史,則依然是很有意義的。 (摘編自秦建明《蓋天圖儀考》)
5、下列關于作者寫作本文原因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蓋天學派跟渾天學派一樣,也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主流學派,創造了許多天文儀器。
B.渾天學派的渾天儀和渾象,以及蓋天學派的圭表在歷史上備受推崇,廣為世人所知。
C.蓋天圖儀和渾天儀等,都是古代用于觀測、記錄、研究和演示天象的重要天文儀器。
D.蓋天圖儀是蓋天學派創制的,這一儀器閃爍著先哲智慧的光芒,但后人卻鮮有提及。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作為天文學理論的蓋天說誕生甚早,在春秋時代周朝人所著的《周髀算經》中就有“天象蓋笠,地法覆盤”的說法。
B.蓋天圖儀狀如傘蓋,上繪日月星辰,人可站立其下仰視。蓋圖可以旋轉、傾斜,演示星辰運動狀態。
C.古代完整的蓋天圖儀實物己經失傳,但在古人的車蓋、墓室穹頂上仍繪有蓋天圖,形制與其相似。
D.平面蓋天圖雖然所繪星位因照顧角度而犧牲了距離,但是比起渾象來,仍然顯得直觀形象,而且容易攜帶。
7、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所謂“蓋天圖”是說像傘蓋一樣的天象圖,但古代也有用笠制作的法天之器,所以應該也有以“笠”為名的圖。
B.雖然從古人車蓋和墓室穹頂上所繪制的蓋天圖可以探知古代蓋天圖儀的主要形制,但是蓋天圖儀原物必定更加復雜。
C.正因為渾象上繪出的星圖是人們目視星空的反象,所以渾象上星辰的位置、距離也有不符合實際天象的。
D.歷史上曾多次發生渾蓋之爭,最后渾天說占據了主導地位,但蓋以仰視,渾以俯視,應該說兩者各具其妙。
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廖剛字用中,南劍州順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錄除國子錄,擢監察御史。時蔡京當國,剛論秦無所避。以親老求補外,出知興化軍。欽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憂,服闋,除工部員外郎,以母疾辭。紹興元年,盜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順昌民以剛為命。剛喻從盜者使反業,既而他盜入順昌,部使者檄剛撫定,剛遣長子遲喻賊,賊知剛父子有信義,亦散去。尋召為吏部員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親兵自將,所以備不虞而強主威。愿稽舊制,選精銳為親兵,居則以為衛,動則以為中軍,此強干弱枝之道。”又言:“國家艱難已極,今方圖新,若會稽誠非久駐之地。請經營建康,親擁六師往為固守計,以杜金人窺伺之意、”丁母憂,服闋,復拜給事中。剛言:“國不可一日無兵,兵不可一日無食。今諸將之兵備江、淮,不知幾萬,初無儲蓄,日待哺于東南之轉餉,浙民已因,欲救此患莫屯田。”因獻三說,將校有能射耕,當加優賞,每耕田一頃,與轉一資,百姓愿耕,假以糧種,復以租賦。上令都督府措置。時朝廷推究章@、蔡卞誤國之罪,追貶其身,仍詔子孫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觀知婺州,章僅自太府丞提舉江東茶鹽事。剛封還詔書,謂即如此,何以示懲,乃并與祠。時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猶率群臣遙拜洲圣,剛言:“禮有隆殺,兄為君則君之,己為君則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歲時行家人禮于內庭。”從之。鄭億年與秦檜有連而得美官,剛顯疏其惡,檜銜之。金人叛盟,剛乞起舊相之有德望者,處以近藩,檜聞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書,而以王次翁為中丞。初,邊報至,從官會都堂,剛謂億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約,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億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紹興十三年卒。 (節選自《 宋史• 廖剛傳》 )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部使者檄剛撫定 檄:文告。 B.剛遣長子遲喻賊 喻:開導。
C.愿稽舊制,選精銳為親兵 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窺伺之意 杜:制止。
9、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廖剛“對下采用安撫方式”和“對不公事敢于抗爭”的一組是
A. 順昌民以剛為命 B. 剛喻從盜者使反業
謂即如此,何以示懲 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
C. 賊知剛父子有信義,亦散去 D. 百姓愿耕,假以糧種,復以租賦
是欲置我何地耶 但歲時行家人禮于內庭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廖剛是南劍州人,任監察御史時正值蔡京當權。他敢于直言,奏事議論無所避忌。又很孝順雙親,以親老求往地方任職,父親去世后又因母病辭任工部員外郎。
B.廖剛認為古代天子親自率軍,是為防備不測增強主威。當今也應精選親兵,平時守衛,戰時打仗。他又認為,當前國家危難,應率軍往建康固守,防備金人入侵。
C.廖剛提出國不可一日無兵,兵不可一日無食,如今諸將率領部隊布于江淮之間,人多糧少,因而要重耕戰、行屯田,將校若既能打仗又能種田,應當給以優待。
D.廖剛敢于直言。鄭億年因秦檜的關系而得美官,廖剛上疏奏其惡行,秦檜因此忌恨廖剛。金人叛盟,廖剛起用有德望的舊相,以遏制秦檜,又引起秦檜的強烈不滿。
第Ⅱ卷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日待哺于東南之轉餉,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譯文:
(2)兄為君則君之,己為君則兄之可也。
譯文:
12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江間作四首(其三)潘大臨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
沙明拳宿鷺③,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臨(約1057一1106):字邠老,黃州(今湖北黃岡)人,善詩文。曾隨蘇軾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鷺:指白鷺睡眠時一腿蜷縮的樣子。
(l)第三聯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答:
(2)從全詩看,作者向往一種什么樣的生活?請簡要分析。
答:
1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兩題任選一題)(5分)
(1)西望夏口, ,山川相繆,郁乎蒼蒼,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旌旗蔽空, ,橫槊賦詩, ,而今安在哉?(蘇軾《赤壁賦》)
(2)入則無法家拂士, ,國恒亡。(《孟子• 告子下》)錦城雖云樂,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難》)愛其子, ;于其身也, 。惑矣。(韓愈《師說》)
五、(22分)(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陽關古道蒼涼美
寅公
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陽關。陽關在哪里?它還是那么荒涼、那么令人感傷嗎?于是,一縷思緒把我帶到了古陽關遺址。
古陽關位于敦煌城西75 公里的古董灘上,三面沙丘,沙梁環抱。它與玉門關遙相呼應,像兩顆明珠鑲嵌在一段漢長城的兩端,因在玉門關以南,故名陽關。陽關這樣的邊塞之地之所以聞名遐邇,并不起始于王維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為它自漢魏以來就
是通往西域諸國最西邊防上的重要關隘,是古絲綢之路南道的必經關口。后來,“陽關道”成為光明大道的代名詞。
在去陽關古城的路上,只見沿途平沙千里、荒無人煙,戈壁灘與藍天相互對峙,偶爾有岌岌草、駱駝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點綴在遠處,把廣裘的戈壁灘映襯得更為荒涼。車輪飛轉,發出沙沙的聲響,遠方地平線,隱隱約約出現了一線鋸齒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條林帶。我們的汽車駛進林帶,就好像突然闖進了綠色的海洋。這水渠交錯、萬木爭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愛的江南水鄉。
汽車穿過禾田,鉆出林帶,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臺駛去。我們登上烽火臺,但見南邊有一塊鐵牌,上面寫著四個工整的字“陽關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卻只見紅沙渺渺,不見古城的一磚一瓦。陽關古城,以雪山為屏,原也有過美麗的環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豐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種種天災人禍,才成了連天的荒漠。如今,古陽關已被流沙掩埋,當年筑城用過的石頭也已經風化為紅塵,只有在沙丘之間暴露出的板結地面。山下南面從東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間,為礫石平地。漢唐陶片,鐵磚瓦塊,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顏色烏黑、質地細膩、堅硬如石的陽關磚,千萬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陽關硯”就是用這種磚磨制的。用陽關硯磨的墨冬不結冰,夏不縮水,用來寫毛筆字十分方便。聽著旅伴的介紹,我不由感慨起來,好像這凄冷的陽關古城也有幾分暖意了。
陽關,昔日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關隘,原本不過是一道關,卻被賦予了許多哲思和詩情。哲學家站在這兒宣稱,即使人生從同一起點出發,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抽象的對立概念如此生動地寫在陽關之下。詩人站在這兒,與朋友依依不舍,“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道盡多少離愁別緒和萬般無奈。然而,最初在陽關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學家與詩人,而是戍守邊關的和士兵。這陽關古道對他們來說,無異于是一道生死關,歸鄉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夢,像陽關上的那彎月,清冷而高遠。他們在這條原本傳播文明的古道,沖沖殺殺…… 于是,這些走進生死之劫的和士兵,便成了哲學家與詩人,他們留下的點滴感慨,震撼著無數人的心靈。
自古以來,陽關在人們心中,總是烽火連天,黃沙穿甲,滿是凄涼悲惋。然而,今天陽關附近,則已出現柳綠花紅、林茂糧豐的景象。游人漫步這里,既可憑吊古陽關遺址,還可以遠眺綠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風光。“何必‘勸君更盡一杯酒’,這樣的苦酒何須進,且把它還給古詩人!什么‘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樣的詩句不必吟,且請把它埋進荒沙百尺深!”這是郭小川的詩句吧!
14、根據文意,說說古陽關為什么聞名遐邇.(4分)
答:
15、根據上下文,解釋文中畫線句子的含意。(6分)
(l)就好像突然闖進了綠色的海洋。
答:
(2)好像這凄冷的陽關古城也有幾分暖意了。
答:
(3)這些走過生死之劫的和士兵,便成了哲學家與詩人。
答:
16、結合文中對陽關古道的描述,談談你對“蒼涼美”的理解。(6分)
答:
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詩句,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這樣寫有什么作用?(6分)
答:
六、(15 分)(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18、下面是一封求職信的主要內容,其中有四處用詞不當,請找出來并加以修改。(4分)
日前惠顧你社網站,得知招聘編輯的消息,我決定應聘。我是廣天學院新聞專業2008屆本科畢業生,學習成績優秀,身體健康,表達能力強?,F寄上我的相關資料,如有意向,可盡快與我洽談。
(1)將_改為_; (2)將_改為 ; (3)將_改為_; (4)將_改為_。
19、請根據所給材料,把下列兩個語句補充完整。要求對材料內容分別進行概括。(5分)
地震、風災、冰災、海嘯等災難的發生,是不以人類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人類可以在災難面前萬眾一心、積極應對,而不是畏懼退縮、怨天尤人。我們不能選擇 ,但我們能夠選擇 。
20、紅星中學高一(2)班將召開“暢想奧運”的主題班會,下面是主持人開場白的開頭和結尾,請你補出中間部分。要求緊扣主題、言簡意賅、有文采。50個字左右。(6分)
七、(60分)(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胡錦濤、溫家寶等黨政軍領導人迅速趕赴災區指導抗震救災。
十多萬解放軍、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隊、醫療隊、工程搶修隊迅速進入災區。港臺救援隊和國際救援隊飛抵災區。志愿者從四面八方匯聚災區。救援物資從水陸空源源不斷運進災區。
一位中學教師從在講臺上用生命保護了下面的四個學生。一位失去15個親人的縣民政局長連續指揮救災五天只睡了七個小時。幸存者的生還奇跡在不斷突破,100小時、150小時、196小時……
中央電視臺24小時播報。19日14時28分舉國哀悼。
一樣的愛心,不一樣的表達。捐款、獻血、義演、關注……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看過“2016高三語文試卷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