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期末試卷題(2)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期末試卷題答案
第一卷(選擇題 共36分)
1、C 。解析:A.女紅針指(gōng)B侍候(shì)D.歆羨(xīn)
2、A。解析:B. 寒“暄” 妍媸“畢”露 C.百“葉”窗 仔細端“詳 ” D. 癖好 “殊”不知
3. D 。解析:A.不合語境B.語義不符 C. “人心不古”指慨嘆社會風尚淺薄浮夸,人心狡詐。用在此句不當。
4. D 。解析:A.“忍俊不禁”和起來“笑”語義重復。B.搭配不當,思想違反社會秩序不當。C.句式雜糅。
二、 (12分,每題3分)
5、C。解析:原文的表述是;“佛教進入中國以后,這種新的建筑形式在中國固有的建筑形式的基礎上產生而且發展。”不是原來就有“塔”
6、A。解析: 這是古代修建“重樓”的原因
7、D。解析: A原文中說的是“這里面”,而不是全部。B“都是”,以偏概全了。C“完全表現為”不是原文所表述的。
8、C。解析: 大武斷了。
三、(12分,每題3分)
9、C。解析: 長:動詞,助長。
10、B。解析: 前一個“因”是連詞,作“于是”講,后一個“因”是介詞,作“經由”講。A、始,副詞,才,剛剛;C、且,連詞,況且;D、以,表目的的連詞,可譯為“來”。
11、A。解析: ③句說李允則為部隊做好事,⑤句說李允則嚴以治軍,⑥句說李允則為官清廉。
12、B。解析:此項中敘述“李允則甚至拿出自己的家產來賑濟百姓”不正確,原文中沒有這一信息。
第二卷(共114分)
四、(21分)
13、(9分每題3分)
(1) (3分)允則馬上拿出官府中的竹木借給百姓來建造房屋,等到春天再償還,老百姓沒有四處流亡的,官府中的資用也沒匱乏。
(2) (3分)現在邵州邊民并沒有作亂,沒有原因地增加戍守人員,這是助長邊患。
(3) (3分)平時自己沒有兩件以上的衣服,從不吃兩樣以上的萊,不積蓄錢財,當時的邊臣很少有趕上他的。
14、(1)(4分)曹操所褒貶的兩種人,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孫權和曹操對抗贏得曹操的尊敬,劉琮投降曹操而被曹操恥笑。南宋政局風雨飄搖,主戰派和議和者截然對立,對于主張議和的那些人,不就是曹操所說的“豚犬”嗎!這也反映了作者主戰、奮發圖強的呼聲。
(2)(4分)氣象開闊,意境高古雄渾,都是寫登上北固亭懷念古代英雄,諷喻南宋統治者,用借古諷今的手法。都靈活地使用了典故。
15、(4分,答對兩題得4分,有錯別字該句不得分)
(1)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譏之乎?
(2)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
(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五、(20分)
16.(4分)把深感不得君王信任之“憂”與孤立無援之“憂”等同起來。
17.(3分)A(文章首句點出《離騷》是什么性質的詩,插入文句對其作出解釋)
18.(5分)抒情主人公 楚王 黨人 蘭蕙 抒情主人公與楚王、抒情主人公與黨人、抒情主人公與蘭蕙
19.(4分)情感通過形象表現,形象塑造離不開情感抒發。(或抒發情感與塑造藝術形象二者是統一的)
20.(4分)D、E(節選的文字顯然沒有談到《離騷》的整體結構,故D項不符合文意。依據原文,屈原作《離騷》是由于在為理想奮斗而失敗后產生的“憂愁幽思”,而不是E項所言“無人理解的苦悶孤獨”)
六、(13分)
21、(4分)身教勝于言教(如超出要求字數,每超過一字扣1分,直至扣完為止。)
22、(4分)參考答案: 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的春天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卻給了我整個的海洋
我原想采擷一枚紅葉/你卻給了我整片的楓林
(注意取材于自然景物,扣準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語言不準確 、不通順者酌情扣分。)
23.(4分)以下說法可供參考:這里是熱愛生活的人理想的居所;住在這里的人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
七.作文按高考標準給分
附:文言文參考翻譯:庫副使李允則任潭州知州,剛一到任,州中大火,老百姓沒有住的地方,大都凍死了。允則馬上拿出官府中的竹木借給百姓來建造房屋,等到春天再償還,老百姓沒有四處流亡的,官府中的資用也沒匱乏。州中有一姓馬的人,大肆搜刮州中百姓,每年都要收取細絹,稱之為地稅;按房屋每間交三尺絹,稱之為屋稅;有牛的營田戶,每年交四斛米,牛死了仍然要繼續交,稱之為枯骨稅;老百姓交茶稅,剛開始定為九斤交一斤,后來增加為三十斤交五斤。允則請求全部廢除,茶稅則一律定為每十三斤半交一斤。還有,山上田地可以種植莊稼,但老百姓卻懶惰不去耕種,允則于是
下令,每月供給馬草料,因此山上田地全部開墾出來。正值年景不好,允則打算打開官倉放糧,先賑濟百姓,然后上奏皇上,轉運使認為這樣做不行,允則請求用家產作為抵押,才得以打開官倉以低價賣給百姓。于是又招募那些能夠服役的饑民到軍中,得到一萬人。轉運使請求調發新招募的饑民,去防御邵州蠻夷,允則說:”現在邵州邊民并沒有作亂,沒有原因地增加戍守人員,這是助長邊患。況且這些士兵都是剛剛招募來的,忍饑挨餓不能勝任戍邊任務。”允則于是上奏制止了這件事。
后來轉到邊郡任官,剛開始,州中百姓都用茅草蓋房屋,允則便從西山取木材,大量地營建倉庫房屋。并教會百姓燒制磚瓦,城墻全部用磚砌,下面環繞壕溝,種植桑麻,栽種榆柳。擴大閻承翰鎮守時所修的屯田,架設橋梁,引來河水,制作古梁,鋪設堤道,用以連通安肅、廣信、順安等地。每年春秋大興祭祀活動。允則說:“南北已經講和,這些還有什么用處?允則命令撤去樓梁,夷平陷馬坑,變成各個部隊的菜園子,打井疏溝,修整地壟,筑起短墻,有空地全部種 植榆樹,長此以往,榆樹遍布整個邊塞。
有一天,有百姓訴說被遼人毆打致傷,遼人卻逃跑了,允則不管不問,給了傷者二千錢,大家都以為他膽小。又有逃跑到北界的士兵,允則送文牒催促歸還士兵,遼人回報說不知道那人在什么地方。允則說:“在某某地方。”遼人非常吃驚,再不敢隱藏,立即歸還了那名士兵,允則于是斬了那 名士兵來示眾,后來再也沒有敢逃跑的人。
允則不事修飾打扮,有時候出去散步,遇上可以交談的老百姓,便邀請坐下和那人交談,憑這種方法深入了解民情,一旦出觀盜賊便能夠捕獲,其他他人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平時自己沒有兩件以上的衣服,從不吃兩樣以上的萊,不積蓄錢財,當時的邊臣很少有趕上他的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期末試卷題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看過“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期末試卷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