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期末試卷分析
高二語文期末試卷分析(一)
大部分同學這一知識點識記得較好,文科比理科好,低分的同學較少;理科分化較大,出現了極低分的現象。答題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背誦不熟練,張冠李戴或脫漏:如,“去來江口守空船”的下句寫成“唯見江心秋月白”。
2、同音字代替的現象嚴重:如,“滄海月明珠有淚”中的“滄”寫成“蒼”;“此地有崇山峻嶺”中的“崇”寫成“叢”。
3、書寫不規范:如,“之”怎么看都像“亡”;“羈”字寫得不清不楚。
改進措施:
1、加強學習小組之間的互幫互查,發揮科代表的作用,利用早讀課,對易錯字句作不斷重復與強化的訓練。
2、教師對部分極差的學生抓落實,篇篇過關,字字牢記
3、強調書寫的規范,杜絕錯別字。
二、語文基礎知識選擇題部分:
本題共5小題,10分,主要考查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積累情況。學生答題情況不太好,大多數同學只能拿到6分。第2小題是考查學生辨析錯別字的能力,而這題錯的同學特別多。第3小題是考查語意連貫的相關知識能力,學生在這題上失分也較嚴重。第4、5、6小題答題情況相對更好!
改進措施:
1、強化學生積累基礎知識的意識,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字、詞、句相關基礎知識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有意識地去積累。
2、結合練習進行強化訓練。通過練習讓學生加深印象。
三、傳記作品閱讀部分:
改卷整體印象:
1、選擇題:
A、錯誤指出:學生在篩選信息和整合信息時,總是憑感覺入手,無法確定信息的方向和材料的正確把握。
對于“E”的選項無法發現“完整生動地再現了嚴復的一生及其所處的時代”的錯誤,因此選擇這個選項很少,學生比較容易發現“A”選項的錯誤。
B、答題技巧指導:
重要信息的篩選和整合,需要正確地理解并擇取、概括。應試閱讀又要求依據試題的指向,找到相關的詞語、句子、段落。
在總體把握了解文意時,還要弄清作者是怎樣把思想材料組合起來的,文中的關鍵性句子表達了什么意思。
準確地篩選和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需要具備對書面語言敏銳的感知能力,有了較強的語感,閱讀時就能迅速發現關鍵所在,進行有效的提取、剪輯、重組,這樣組織起來的答案,一般都和標準答案較切近。
2、簡答題:
A、指出不足:簡答題中的要求是針對“文中寫林琴南,對敘寫嚴復起什么作用”這題很多學生就是針對結構作用和內容作用入手,答到“對比”“反襯”“側面烘托”等,而缺少對內容的概括。沒有把握好“嚴復”的身份入手,通過身份體現了人物的性格品質和精神境界。因此很多學生只答好結構作用,而內容的概括無法準確把握。能答到嚴復身份,加上性格品質的相當少。對于“務實英勇”“對理性思想的追求”“對國民思想的啟迪意義”根本無法概括出來。因此得分率很低。
B、答題技巧指導:
傳記是記載人物生平或事跡的一類記敘文體,它的表現手法比較接近于小說。它往往是通過對傳主的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細節描寫,側面描寫(間接描寫)等來突出表現傳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豐滿,栩栩如生,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傳記作為寫人的藝術,為了渲染人物個性,離不開記敘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最能表達人物個性的細節。不寫事件,傳記無以表現人物;不寫細節,作者無以使人物生動起來。因此閱讀傳記需要特別關注細節描寫。作者通過傳主的日常生活細節,折射出傳主的思想觀點,保持傳主基本思想的整體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現出傳主的情感個性特征,使得傳主的個性豐滿而鮮活,使傳主的生命歷程更富有光彩,還可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3、簡答題:
A、指出不足:本題屬于探究類題目。答題時一定要注意答題步驟:觀點——引據——論述——小結。
而很多學生沒有提出適合自己答題的觀點,只是在自我賞析似的答。無法答出需要的答案,很多同學出現簡答題的兩題答案基本一致,缺少答題的理念。很多同學只答到“是現代文明的竊火者”“自立自強”而無法分析為什么這樣?這樣就顯得答案過于單調而蒼白了。
B、答題技巧指導:
探究要掌握正確的賞評標準和思維方法。一定的思想理論水平、正確的審美觀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是我們鑒賞評價文學作品的準繩,沒有客觀正確的標準就難免人云亦云。同時要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要辯證地、歷史地、全面地、聯系地、發展地分析,不可以偏概全、求全責備、主觀臆斷。
啟示:傳記的閱讀要求
1.理清作品陳述的基本事實,把握傳主的人生經歷;
2.分析傳主性格、情感,把握傳主的性格、情感與基本事實之間的關系;
3.理解作者評論、思想,分析作者的評論、思想與基本事實之間的關系;
4.通過分析作品的選材、表現手法、修辭技巧、語言特色等藝術形式,了解作者這樣處理的意圖;
5.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能對作者所持的觀點和藝術處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答題方法:觀點+文本的材料+總結)
四、詩歌鑒賞部分:
(一)題要求:
本次考試古典詩詞閱讀鑒賞,是要求閱讀貫云石的《[雙調]清江引·詠梅》一曲,回答兩個問題。(1)第一、二兩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作用?(2)全詩借詠梅表達了作者哪些情感?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
(二)答題情況:
從學生答題得分情況來看,6分題,文科班學生平均得分2.0分;理科班學生平均得分1.6分。很不理想。
(三)存在問題:
從總體看,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1、缺乏古典詩詞閱讀鑒賞必要的基礎知識,答題思路不明晰,不規范。
由于古典詩詞閱讀鑒賞本身難度大,加上學生沒有用心積累有關古典詩詞鑒賞知識,再者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弱,結果失分了。如第(1)題幾乎每位同學都能答出“擬人”,但有何作用卻沒人能答出。
2、沒有認真審題,造成答題角度失當。
第(2)題問的是:全詩借詠梅表達了作者哪些情感?很多同學回答的是突出了梅花什么樣的品質。答非所問。
(四)應對措施:
1、我們應加強對學生進行審題、答題的指導與訓練,教會他們答題的基本方法(不同的考查角度,不同的提問方式,有不同的思考步驟和答題方法)。只有熟悉了這些步驟和方法,才能準確全面地回答問題。給他們指出一條路,讓他們有章可循。
2、指導學生認真讀作品,幫助自己深入理解詩意,并進行縱向與橫向聯系(詩人自己與詩人之間,不同詩作與同一首詩前后之間)準確答題,做到知人論世。
五、作文部分:
(一)材料解讀:
本次作文試題為新材料作文,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作文材料如下:
水從高原流下由西向東,流入渤海。渤海口的一條魚逆流而上。它一會兒越過淺灘,一會兒沖過急流,穿過湖泊中層層的漁網,穿過湍急的壺口瀑布,越過山澗,擠過石罅,游上了高原。然而,它還沒來得及發出一聲歡呼,瞬間卻變成了冰魚。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塊中發現了它,它還保持著游的姿勢。有人認出它是渤海口的魚。
一位年輕人感嘆說:“這是一條勇敢的魚,它逆流而上,沖破重重困難,終于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地,雖死無憾。”
一位老者嘆息說: “這的確一條勇敢的魚,然而它只有偉大的精神,卻沒有偉大的目標,它極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這是一則寓言性質的新材料作文。材料本身分為兩部分:首段生動形象地敘述了這條魚逆流而上的經過;第二部分表面寫年輕人與老者的言行,實則是兩人對此事不同的認知與情感態度。據此,我們可以直接去把握第二部分的議論和關鍵詞。年輕人對魚的“感嘆”寄寓著無限的贊美,其觀點是“勇敢”到達“目的地,雖死無憾”。老者的“嘆息”發出的顯然是聲聲無奈,而其認為魚“只有偉大的精神,卻沒有偉大的目標”,也就只能面臨死亡了。進一步概括,兩人其實都是在談“勇敢精神”與“理想目標”的問題。抓住這一關鍵點,我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思想認識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寫作角度與立意了。
從肯定角度立意:可貴的探索精神,韌的贊歌,重在過程,挑戰自我,挑戰極限,要順應時代的潮流。
從否定角度立意:沒有目標的探索是可悲的,不能盲目地追求,偉大的精神要與偉大的目標相結合,極端逆向的追求不可取,逆時代潮流而行者戒。
如果從年輕人的角度看:可以支持其贊美的勇敢追求精神,因為理想棲息的地方,地獄也是天堂;也可以對其進行矯正或批評,因為在年輕的戰場上,年輕卻不應也不能輕狂。
若從老者的角度思考:可以贊同老者既要有精神也要有目標的觀點,因為一個人總是要仰望點什么,有目標才有方向,有目標才有動力,才能更堅強更執著,有目標也才可能有成功,才會走得更長更遠。一個民族亦是如此,要學會仰望星空,才會有未來。再深入來看,我們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都有勇往直前的勇氣,有時只是由于靈魂迷失,才失去了自我,從而導致最后的極端與失敗。當然,我們還可以對老者缺少的獻身精神進行分析與討論等。
立意參考:
1. 渤海之魚勇敢就勇敢在于它走出了固有的生存環境,選擇了與祖輩不同的生命方式,它的行為是一種超越,是對本族群長期形成的生命狀態的超越
2. 渤海之魚雖然被凍成了“冰魚”,但它保持著飛翔的姿勢,將自己的美好形象定格于歷史的相框中生命短暫,而精神永恒
3.渤海之魚成了冰魚,這結局是悲劇,但它的生命過程分外的精彩,一路過淺灘,趟急流,穿漁網,躲水鳥,過山澗,擠石罅,上高原,覽冰川,美在過程人生亦如此,短暫中追求過程的精彩輝煌。
4.渤海之魚雖然精神可嘉,但方向錯誤,任性隨情,為一時的激情所促,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這啟發我們,立志要適合自身的條件,不要盲目奮斗
5.挑戰自我是可以的,但不要走極端,適可而止才是智慧的人生策略假如渤海之魚到達一定的高度后審視前途,稍作停息,休整鍛煉,待體能恢復、能力提高后再作更高遠的追求,就不僅能夠延長生命,而且可能游得更遠。
(二)評分建議
1、42分切入(審題立意正確、文體符合要求,能圍繞觀點展開論證)
2、偏離材料題旨立意的--------36分以下
3、完全脫離材料立意的--------30分以下
4、文體不符合要求的-----------30分以下
5、只例不證(以例代證)的---------40分以下
6、立意新穎,中心論點正確,分論點明晰,邏輯清楚,論據充實,語言流暢, -------可給高分
7、采用遞進式結構逐層深入論證的可比采用并列式結構的分數略高
8、字數每少50字扣1分,因字數不夠,影響文章的內容及結構的酌情扣分
9、錯別字每個扣1分,扣滿5分封頂;沒有擬作文題目的扣2分
(三)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1、審題不準確:
①從年輕人和老人發表不同的觀點的角度,提出論點:用不同的眼光看問題;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看事物要多角度觀察;年輕真好;對話。
②忽略了材料的整體性而注重個別詞句,觀點為:困難鑄就輝煌;磨難是一筆財富;逆境出要才;打開挫折那扇窗;愈挫愈勇;逆水行舟,有志乃成;像渤海的那條魚,積極面對困難,擺脫困境
③簡單的套題,如:談成功;成功來之不易;談信念;談選擇;要適時放棄
④與本次考試毫無關聯的作文也出現了:互聯網的利與弊。不知是不會寫,還是惡作劇,以考驗老師的判斷力,而且還寫滿了800字。
2、觀點表述不確切
①生造詞語,如:立根而求變新
②用記敘文的標題,如成功之路;對話
③觀點出現自己造的字如,全面開花,做一條闖“魚缶”的魚
④觀點不明確,如,我們要學習那種精神,磨煉一顆勇敢的心。到底是哪種精神?
3、論證或邏輯混亂,或簡單堆疊
例1:
逆流而上
分論點一:即使賽跑的道路上困難重重,也毅然選擇堅持,選擇逆流而上
分論點二:即使訓練的過程無比艱辛,也毅然選擇堅持,選擇逆流而上
分論點三:即使堅守的道路曲曲折折,也毅然選擇堅持,選擇逆流而上
例2:
實現理想要讓勤奮作槳,堅持作船,自信作風帆
目標是基礎;目標是引路人;目標是指引燈
例3:
中心論點:適時放棄,收獲另一種美麗
分論點一:適時放棄,綻放人生光芒
分論點二:適時放棄,珍惜自己擁有的
分論點三:適時放棄,尋找正確道路
例4:
題目上:對話
第一部分:從年輕人和老人發表的觀點中看出老年人年輕過,拼搏過,經歷過風雨
第二部分:希特勒很聰明,但誤入歧途,錢學森有愛國精神產,毅然回國才能見彩虹
第三部分:很多事情經歷過才能對話。
各部分之間沒有任何邏輯關系,可以說是把風馬牛不相及的內容來一個大拼湊。
4、文體特征不鮮明:
散文化的表達和散文化的結構:
題目:爭渡,爭渡,執著人生何處
分論點一:執著恬靜,為生活而樂------論據:陶淵明
分論點二:執著著作,為命運喝彩------論據:司馬遷
分論點三:執著歷史,為未來鼓掌------論據:仲尼厄而作春秋·····
5、過分追求文采,而忽略了引用材料與觀點的契合,論證觀點也不明確
如:有學者分析過大部分詩人的人生結尾都是不得志的,是什么造成了這種現象,無非是精神上的高度遠遠超出了實際的高度,他們有著“商略昏雨”的清新氣氛,“采菊東籬下”的悠然靜謐,胸懷“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于一粟”的曠大胸襟,亦或是“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的孤芳自賞,不求知遇。這些令人稱贊的廣闊胸襟,不得不讓人佩服,但實際上,他們生命的最終卻是以抑郁不得志或是歸隱山間告終,讓人惋惜的同時,也讓人得到了精神只是引你走向成功的秘密武器,但精神是難以到達成功彼岸的。(不可否認,作者有一定的文化積累,但作者是想肯定精神高度還是想否定精神高度?“商略昏雨”的清新氣氛,屬于寫景的范疇,與精神高度聯系密切嗎?)
6、不會合理地駕馭論據,論證觀點:
(1)堆砌論據,缺乏深入的分析:
觀點: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勝利的曙光一定會愈來愈近,緊接著列舉了北魏孝文帝、毛澤東、李娜的論據
(2)論據不能服務于觀點:
觀點:我們要學習那種精神,磨煉一顆勇敢的心。論據中汶川地震中母親用嬌小的身軀保護了懷中的嬰兒,結論是,沒有什么比母愛更偉大的了,母親的精神一直會激勵我們一直向前。這與“磨煉勇敢的心”有何關系?
(3)論據極不簡潔,敘述累贅,有沖淡文體特征之嫌
如,花大量筆墨敘述肖復興、肖鐵父子倆的故事
7、低級錯誤較多:
1、字數不夠,甚至有同學才寫200多字
2、題目未寫
3、題目上出現錯別字
4、卷面涂改
5、字跡難辨
(四)改進措施:
學生在寫作議論文時,存在思路混亂、材料陳舊、論證乏力、語言干癟等不足,嚴重影響了得分。
對于議論文來說,文章的思路并不需要太復雜,關鍵是要清晰。學生在寫作議論文時,首先要破題,讓文章的中心凸顯出來,然后圍繞中心,先問一個“為什么”,再說一個“怎么辦”。這樣就可以避免審題時打“擦邊球”,使論證邏輯嚴密,文章思路清晰。在文章的顯眼位置,考生還要著力打造主旨句,讓文章的骨架立起來。因此教師在今后的作文教學中要加強化以下訓練內容:
1、破題。使文章的中心便明確。
2、理清思路。先問一個“為什么”再分解理由,或一正一反,理由充分。再說一個“怎么辦”,學會辯證分析,凸顯理性光芒。
3、給論證性的語段加導入句。或名言導入,或理性闡釋,避免事例疊事例,使語段開合有度。
4、廣泛收集材料,深化議論素材,有效分析材料,挖掘說理深度。
六、文化經典《孟子》閱讀:
12、(1)選擇題正確率不高,主要原因有學生沒有很好的翻譯作品中的句子,對“會計”的古今異義不理解,而是籠統的理解成“當好會計就好了”。
(2)這題是三題簡答題目答得相對比較好的一題,同學們基本上可以答出為什么要做官,不是為了金錢,但是沒有進一步分析具體情況,答案不夠完整。
13、(1)這題選擇題是做的最好的大部分同學都能達到,不能因為困難而降低學校目標。
(2)這題答得是相對最差的一題,學生不能把握“中道而立”的意思,同時也缺少聯系實際,這一點特別明顯,在八百多學生中有聯系實際的不超過五十個,所以以后這種題目老師要加強訓練。
14、(1)答題不規范,多字或者漏字,一日暴之,就只寫日暴之,寒之者,寫成,退而寒之等
(2)這題,多部分同學都會答得來,但是答題不完整,有的只寫四個字,堅持不懈。
錯誤原因分析:
1、對語段的內容不理解,答題憑感覺。
2、題目不看清楚,沒有按題目要求答題。
3、在不理解情況下,亂答題,把所知道的內容全部填寫進取,如13題很多同學寫因材施教,仁政,善心等風馬牛不相及的內容。14題寫人需要鍛煉,不能迷失方向,要勤于思考等。
改進措施:
1、 多讓學生閱讀,理解句子的意思。
2、 督促學生認真完成練習,許多題目是練習中做過的,而我們的學生卻是覺得很陌生,說明平時作業中的態度是很不認真的。
3、教會學生在做題中學會變通,根據題目要求答題。
七、文學名著《復活》閱讀:
15——17題文學名著《復活》考情分析:共15分,15、16題選擇題,17題為簡述題
考情分析:
1、文科平均分12.14、理科平均分11.6
2、15題正確選項為A、C,50%考生選B、C。失分很嚴重。
3、17題簡述題,大多學生背功好,吃透老師發的材料,答得較好,平均分在4.5左右,我評卷時答案以材料為準,恕不贅述。
存在問題及建議:
1、學生臨時抱佛腳背答案的情況嚴重,真正看完名著的學生不多。
2、督促學生看書,按時、定量、定期檢查讀書筆記或自設問答題。
八、課外文言文閱讀:
(一)答題情況:
1、理科575份答卷,平均分10.58分;
2、文科300份答卷,平均分10.67分;
3、第18-20題選擇題答題情況較好,大多能做對兩題以上;
4、第21題翻譯題存在問題
⑴部分學生的“直譯”意識不強,翻譯時不能忠于原文,只是譯出大意;
⑵部分學生對實詞“奇”的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的用法沒有翻譯出來;
⑶部分學生實詞“固”的翻譯用誤,如:頑固、本來、一律、固然等;
⑷部分學生實詞“辭”的翻譯用誤,如:辭退、離開或漏翻譯等。
(二)改進措施
1、加強翻譯訓練,強化“直譯”意識;
2、多閱讀課外文言文,加強實詞的歸納積累;
高二語文期末試卷分析(二)
一、試卷整體評價
本次考試考察內容能涵蓋《教學大綱》所規定的考點內容。從考點的設置、考察角度和難易安排來說,符合目前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難易程度適中,具有較好的導向性。命題仍然堅持重基礎,查能力,看創新的命題思路。現將試題分析如下:
二、語文知識部分
1、積累與運用:1-4題考查字字形、詞義、語病、句子鏈接
選擇題1、對于字形的把握,學生往往把簡單的漢字搞忘,如“沒精打采”的“采”認為是彩,“競爭”的“競”認為是“竟”。
選擇題2、對于成語的理解不夠。如“形形色色”,該詞從感情色彩分析是個貶義詞,用在該句明顯不適合。“不可理喻”“目不窺園”該詞的意思不理解。
選擇題3、對語病的判斷,一直是學生的弱項。選擇題4、語句的排列,同學們把握不住主干,“是一幅山水畫,”那么緊接著的一句是應該是表達山的,以此類推,就容易得出答案。
5—7文意理解,都屬于文學基礎的積累和運用和對句子的理解,考察學生識記、理解、記憶。難度適中,題得分率較低。
2、文言閱讀選擇題:8——10實詞、句義、文義理解等方面的考察,難度適中,緊扣課本,基本體現文本內容的延伸。基礎題失分很嚴重,特別是對字形和詞義、病句。加強練習。
三、翻譯、賞析和名句默寫部分
1、試題:翻譯、背誦及詩歌鑒賞。考查課內基本知識及詩歌鑒賞能力
2、答案:最高—滿分18最低0。大多數集中在8-12失分較少體現在詩歌鑒賞。
詩歌鑒賞第一題:共3。80%同學只得2分,描寫江南生活好同學們很難理解,同學不能聯系到詩中“畫船聽雨眠”,離答案要點。
3、默寫名句 “萬里悲秋常作客”的“作”寫成“做”。20%的同學犯了這樣的錯誤。
3、對策
1) 狠抓課內文言文基本字詞關,做到一一對應,直譯為主。
2) 詩歌鑒賞注意題目、作者、主旨、背景等,全面把握鑒賞。
3) 課內默寫錯別字的消滅仍任重道遠。
四、現代文閱讀
縱觀第四大題難易程度適中,問題設計也比較巧妙而典型,考察也較全面。14題揣摩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15——17句子文意
做本題時,帶著問題閱讀,再找題干在文章的范圍,篩選關鍵語;先找出段落中心句,理清文章結構。
14題是最簡單也是學生答得最好的一個題,學生可以直接篩選關鍵語句,把原文中的句子組織起來形成標準答案。學生答案大都能抓住“謙虛”一詞,但與標準答案還差一些。
15題“局面并沒有好一點”具體指什么,相當于指示代詞,就指前句,可是還有很多同學不會答,他們對于局面沒有理解。
16題其實是一個通過現象看本質的問題,這是作者寫作的目的,這個題對他們是個弱點。
17題其實升華主旨的作用。大部分學生都能答出表明意思。
五、語言知識應用
18題中等偏難,學生得分不高。究其原因,是對內容把握不到位;烏鴉喝水通過兩幅圖畫,新舊對比就是一個新舊觀念對比。對于圖片內容表達,基本上還得分,圖片寓意會做的就少了,問題就出現在不會通過現象看本質。
19題難度較不大,失分的不到20%。酒駕會引發交通事故,同學們會針對飲酒者和勸酒者說出得體的話語。
20題難度不大,句式的變換,據畫線部分變換,畫線部分是個比喻句。平均分2分。
六、作文部分
對學生作文分析:
1、以“奮斗”為話題,類似的作文,我們平時練得很多,學生基本上能從生活中選取材料表現立意,作文形式上沒有創新。優秀作文沒有,本班最高44分,最低34分,高分段文章比例5%——7%;中段比例76%,低段比例大致17%。
2、存在的問題。一是學生作文內容空泛、言之無物較為普遍。二是極少部分同學不注重審題扣題,有跑題偏題現象。三是很多學生仍然不注重書寫。四是立意簡單,不善于挖掘生活的深層面,內蘊不夠,相當一部分同學都是人云亦云。五是個性作文很少,這也折射出一個教學中強調“范文”的問題。六是語言平淡,寫作表現手法簡單,不善于運用修辭手法。七是表達方法單一,不能將敘事、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有機的結合起來。八是部分同學的結構松散,缺乏線索,過渡不自然,不能巧妙構思。中低段比例大約12%;有些作文不像作文,或根本沒有立意、結構,亂涂亂寫。
努力方面:
1、針對學生基礎差,平時教學中得加強。反復練習。
2、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方面要注重大語文教學觀,放得開,收得攏,不拘泥于教材,即要有駕馭教材游刃有余的能力,又要有超越教材縱橫馳騁的開拓精神,開放學生思維的空間,要靠教師的解放,只有教師敢走出這一步,才會有學生的作文生命線。
3、引導學生閱讀。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是息息相關的,讀多了自然豐富了內蘊,語感就有了,這樣長期堅持,厚積而薄發,效果定斐然。
4、指導學生善于捕捉生活的點滴,注重細節描寫,以小見大的反映生活。
5、堅決遏止學生“假大空套”式的作文,要言之有物,有真情實感,最忌無病呻吟。
6、注重個性化作文培養,引導學生寫出自己喜歡的文體形式和語言風格,將佳作之魂魄融于自己的個性之中,一定會出力作。
7、引導學生寫作時一定要有的放矢,要確定目標,每一次都應該有一個專題,如“細節描寫”“語言風格”“表現手法”“構思巧妙”等,要做到系列訓練,有一個完整的強化結構。
8、要力求在作文評講中求實效,講評作文方式應不拘一格,每一次都要使學生激情勃發,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悟到寫作的技巧,讓學生在參與中找到自己作文的努力方向。
9、在作文教學中仍然需要加強書寫訓練。
10、提高課堂效率,珍視學習和生命的每一分鐘。尤其是布置作業中的重復訓練,勞力而不出效的訓練應堅決糾正,從而為學生留出自己的空間。
高二語文期末試卷分析(三)
一、試卷總體評價
此次考試系本校教師自行命題,從試卷卷面來看,難度不大,以課內即教材內容為依據,又要結合學生的課外語文學習情況來進行考核,對今后高中語文教學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第I卷的考點設置均在《考試說明》規定的范圍之內。高一學生解答起來難度適中。第II卷的第二大題第16小題的文言語句翻譯,都是學生熟悉的課內句子。第17、18題的填空題也比較簡單。第三大題課外題的現代文閱讀有一定的難度,但也并非是無從下手。第四大題的詩句仿寫開放性大,但難度也不大。第五大題作文仍是話題作文,以“體驗”為話題,既有普遍性,又有一定難度。讓學生人人都有事可寫有情可抒,但寫的深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總之,本次的試卷題型穩定,難易適中,體現了《考試說明》的基本精神,照應了教學的實際情況,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具有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二、試題的評價、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1.基礎知識部分
基礎知識的15個小題基本上涵蓋了語文主要的基礎知識點,從拼音到成語運用,有課內的,也有課外的知識。拼音和詞語錯別字兩小題基本上出自課內,考核了學生的識記能力。標點符號題測試了容易誤用的常見標點符號,與高考相比,難度較低,但是由于學生平時未能系統學習,教師又缺乏系統的指導,因此學生答題的錯誤率較高。盡管如此,此題的設計仍不失為一道好題。詞語運用小題出自課外,都是些易混淆的常用詞語,有一定的難度,卻能很好的測試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成語運用小題的幾個成語比較常見,區分度較大,學生答題的準確率較高。
2.現代文閱讀
現代文閱讀語段選自課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押題、猜題,四個小題綜合考查了學生的分析能力,有一定的難度。題目設計比較合理,接近高考題型,三道主觀題,一道多項選擇題。學生對文章的閱讀沒有什么障礙,但要想全面的作答,并不容易。第21、22、23三個小題重點考查學生提取和辨別信息的能力,題干設問語簡明,有效的降低了難度。第24小題考查從整體上把握文意和鑒賞評價能力,五個選項正誤混雜,有一定的干擾作用。
5.語言知識運用
第16題文言文翻譯的三個句子,出自課內。考查對重要實詞、虛詞的理解和文字表達能力,難度適中。第17題默寫名句.此題用于測試學生的識記能力,平時只要認真背誦的學生都能拿滿分,但有的學生讀書不認字,寫錯別字的不少。
6.作文
話題作文要求以“體驗”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話題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有話可說,能很好的考查學生立意、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等能力,體裁不限,給學生更大的發揮空間。學生寫起來順手。作文得分普遍在46分左右。
三、今后教學設想.
從本次的考試情況來看,學生基礎知識較為貧乏,知識面狹窄,解題能力不強,試卷涉及課內知識就解決較好,涉及課外知識解題效果則不夠理想。教學中除重視書本知識的傳授外,還必須放膽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教師做好引導,開好閱讀課,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語言運用能力。2.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必須教會學生考試,掌握考試技巧,教會學生如何審題,如何去解答主觀題。從抽查學生的答題情況來看,有些題目并非學生答不上來,而是不會答題,選不準切入角度。有些題目失分與能力無關,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如作文不擬題、字數太少或太多、書寫不規范,有些字如蚊蟻,有的字龍飛鳳舞、圈圈點點、滿紙涂鴉等等。這些都應引起重視,加強考試技巧的研究,加強對評分標準和評卷心理的研究,避免“硬傷”出現。3. 試卷中反映出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較大,學生寫作的基本功較差。作文缺乏真情實感,缺乏生活氣息,語言表達能力差。在平時的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作文資源來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還必須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加強作文指導,加強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高二語文期末試卷分析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看過“高二語文期末試卷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