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朋友教學設計 同學朋友說課稿
《同學朋友》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愿意與同學交往,不封閉自己;友愛同學,在交往中尊重他人,寬容誠信,追求友誼但不失原則;接受自我的人際關系現狀,愿意改變自己,主動悅納他人,培養開朗活潑的性格。初步形成友誼的正確價值觀。
2、能力:能分析自己的人際關系狀況,敞開心扉,積極交往;能用自己的話來表述友誼,能對教材中的案例提出適當的解決方法;運用交友原則,謹慎、理智的交友,并能解決交友中的問題。
3、知識:知道人際關系中受歡迎的品質和不受歡迎的品質,知道青春期閉鎖現象及危害,能說出交友的基本原則。
(二)學習重、難點
重點:與友同行
難點:如何運用交友原則
(三)學習方法
自由發言、游戲法、表演法、小組討論法、小組探究法。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二、學習過程
1、課前準備
(1)準備有關朋友的歌曲和名言
(2)編排相關游戲
2、導入新課
(1)學生活動:學生現場演唱有關朋友的歌曲。(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感受朋友和友誼的重要,并將本節《同學朋友》在學校中交往的主題突出出來)
(2)教師歸納導入:這首歌在歌頌友誼,同學們也有朋友,大家的朋友更多的是來自于,與我們朝夕相處共同學習生活的同學,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同學—朋友這個話題。
(板書)同學 朋友
3、新課內容
過渡:我們都希望在學校、班級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擁有更多的朋友,那朋友到底是什么?
活動:學生談談對朋友的認識和看法
(1)活動目的:談談對朋友的認識和看法,感受友誼給自己帶來的益處,同時認識到封閉自己,會使自己孤立而遠離朋友,只有敞開心扉,積極交往,才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才會獲得更多的朋友。
(2)活動要求:◊在進行小組交流。
(3)學生發言:
(4)教師發言:大家認為的朋友是這樣,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名人眼中的朋友又是怎么樣的?
教師出示“心靈導航”,學生齊讀。
學生總結友誼的益處。(P32)
教師:既然同學們都認為朋友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益處,大家都渴望交到朋友,享受友誼給我們帶來的快樂,那是否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這樣呢?
學生回答。
教師:我們班里有位同學上到初中之后,遇到了一些困惑,老師現在把他的困難告訴大家,大家一起來幫他分析分析,支支招。
教師出示核心案例:《小波交友記之尋找友情》
學生閱讀案例,后小組討論,代表回答。
學生:分析小波沒有朋友的原因,并認識到這是一種閉鎖心理的表現。
教師:假設小波繼續這樣下去,會有什么危害?
學生:陷入孤立,朋友越來越少,抑郁,影響學習……
教師:既然同學認識到閉鎖心理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危害,所以我們就要開放自我,才能獲得朋友。
封閉自我----孤立(板書)
開放自我----獲得朋友、贏得友誼
過渡:有同學會想:我挺開放的,經常和同學在一起說話、玩兒什么的,可感覺別人不愿意和我在一起;還有同學可能想:我們班某某同學,他也不是太愛講話,可大家都愿意和他做朋友。這是為什么?讓我們通過一個活動共同探究一下吧。
活動:“他為什么受歡迎?”
(1)活動目的:使學生在活動中,共同探究什么樣的人受歡迎,知道受歡迎的人具有什么樣的品質和特點,同時反思自己欠缺什么品質,努力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2)活動要求: ◊評一名全班最受歡迎的同學(每組把寫好“你是我們的好朋友”的字條,收到字條多的,是最受歡迎同學)
◊請其他同學公布課前調查好的投票,并讀出選擇的理由。
◊請受歡迎同學談他是怎樣與人交往的?
(3)學生發言
個性特征:開朗、熱情、不自私、體貼、幽默------。(板書)受歡迎的品質:
品德:真誠、負責任、誠信、大度------。
(4)教師總結:要想做一個受歡迎的人,擁有更多的朋友,僅僅開放自我是不夠的,還應該有受歡迎的品質,這樣在交往中才會受大家歡迎,獲得更多朋友。那你才會和朋友們在快樂中共同成長。
過渡:可能有些同學遇到過這樣問題,朋友是有幾個,可友誼總是不能維持長久。總是因為一些小矛盾就傷害了彼此的友誼,那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友誼之樹常青,枝繁葉茂?
活動:七嘴八舌:朋友交往過程中你是否也困惑過?
學生發言:談自己交友過程中的困惑。
教師:我們接著來看小波后來發生了什么變化,又遇到哪些新的挑戰?
活動:小組探究《小波交友記之經營友情》一
(1)活動目的:通過對兩難困境的探究學習,體悟平等互惠、給予與分擔雙向雙贏的友誼原則,培養交往策略,提高溝通能力。
(2)活動要求:◊閱讀“小波和小偉的故事”
◊小組探究:小偉為什么覺得為難?小波該這樣要求他嗎?如果繼續下去,他們間的友誼會怎樣?幫他們想一個解決困惑的方法。
(3)小組代表發言
(4)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在朋友交往中應注意什么?(學生回答)
(板書)交友原則一:平等互惠、給予與分擔是雙向雙贏的。
過渡:再看下面《小波交友記之經營友情》二,該怎樣做才能更好的發展他們的友誼?
活動:小組探究《小波交友記之經營友情》二
(1)活動目的:通過故事體悟寬容他人,尊重差異的友誼原則,提高溝通意識和能力。
(2)活動要求:◊閱讀故事
◊他們該如何做才能將友誼發展下去?
(3)小組代表發言
(4)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交友中應注意什么?(學生回答)
(板書)交友原則二:寬容他人,尊重差異,加強溝通。
過渡:在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兩難困境,處理不好時,可能會影響友誼的繼續,還可能會出現不良結果。請繼續看《小波交友記之經營友情》三,如果是你,會如何處理?
活動:小組評比“誰的辦法好”
情境一:
(1)目的:通過討論故事,說明交友過程中,不能以犧牲原則為代價維護友誼。
(2)要求:◊閱讀《小波交友記之經營友情》三
◊小組討論:小波該怎樣幫助小偉呢?
(3)小組代表回答
(4)教師總結:我們渴望友誼,而真正的友誼是坦誠的,象有些人為顧情面,幫朋友做違心或違法的事來維護友誼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這樣的友誼也不會長久。也就是在原則面前一定要堅定,不能以犧牲原則為代價維護所謂的友誼。
(板書)交友原則三:不能以犧牲“原則”為代價維護友誼(原則指行為準則、道德規范)
情境二:
(1)目的:使學生認識到當交往圈變化時,要做到樂交諍友,不交損友。
(2)要求:◊閱讀《小波交友記之經營友情》四
◊小組討論:小波該和誰交朋友?
(3)小組代表回答
(4)教師總結:古人曾說:(學生齊讀)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是告訴我們什么?------謹慎交友。如果不甚交到損友,將貽害無窮。因此,交友一定要注意:善交益友,樂交諍友,不交損友。
3、課堂小結:學習這一課后,談談你的收獲(學生回答)
學生講述對交友的認識或自己在交友遇到困惑現在該如何解決。
《同學朋友》說課稿
尊敬的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 《同學 朋友》 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我的教學思路
首先是教材分析
《同學 朋友》 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第三課第一框, 縱觀整個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本課是在學生學會處理自己與自己的關系、自己與家庭的關系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主要學習如何處理學校交往中與同學朋友之間的關系,學校是學生走向社會的起點,與同學的交往是學校交往的基礎,因此,這一框題的內容既是上一單元家庭交往的延伸,又是學生進行社會交往的起點,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我所面對的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他們面臨著兩個最為緊迫的問題:一是圍繞如何在同學中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而產生的友誼的需要與困惑,二是圍繞如何與異性同學交往而產生的性別角色認同和情感需要及困惑。在朋友與友誼的問題上,學生能夠說出自己有哪些朋友,但不一定明了自己的人際狀況,包括自己在人際圈中的位置;學生希望擁有好人緣,但不一定了解什么樣的品質受人歡迎;對自身在交往中的品質也缺乏自我認識;學生都希望獲得真正的、持久的友誼,但不一定能夠妥善地處理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問題。這些都要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學習:學會寬容、學會傾聽、學會接納、學會分擔、學會批評,學會說“不”。 基于上述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點,我將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這三個維度出發,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為以下三個: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愿意和同學交往,不封閉自己,在同學交往中尊重他人,寬容誠信,追求友誼但不失原則,接受自己的人際關系現狀,愿意改變自己,主動悅納他人,培養開朗活潑的性格
(2)知識與能力:了解青春期心理閉鎖現象及其危害,知道受歡迎的人應具備哪些品質,掌握處理同學朋友之間關系的基本方法。在探究合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在案例分析中培養學生對現實問題的關注和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情景創設中引導學生感悟友誼,提升情感,并在
實際生活中積極與同學、朋友交往,養成熱情開朗的性格。
(3)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感悟、探究、討論等一系列活動,初步感悟友誼的重要性。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總結歸納保持友誼的基本方法和原則。
教學重難點:
依據課標對本節課的要求,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點,確定本框題教學重點為:如何與同學朋友正確交往?
由于學生青春期逆反心理和矛盾心理并存,是非觀念容易混淆,理性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確定本框題難點為:什么是真正的友誼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制定的教法有:
情境創設、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帶領學生在感悟、討論、思考、總結、表達等師生共同活動中鍛煉思維,進行主動學習。
作為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師,不僅要注重課堂的教法,同時還要運用有效的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因此,我將本課的學法制定為:
本節課我帶領學生通過情境感悟、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分析歸納等方法完成整個學習過程,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無論是教材分析、學情分析還是學法指導,其最終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我們的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將從以下 個方面來闡述我的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創設情境:以小靜的故事為背景,提出三個問題:小靜在交友中出現了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會給她帶來怎樣的影響?你認為小靜應如何擺脫當前的困境?從而引發學生思考。學生一一回答之后,進行歸納總結,引導學生發現心理閉鎖現象帶來的危害及應對這一心理問題的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一個心理閉鎖的小案例引發學生的思考,有效地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三個問題的設置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形成思維鏈條,培養理性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和能力。這一環節的設置既起到了收心的效果,又引出了課題,還解決了知識問題,鍛煉了思維,一舉多得。
第二環節:合作探究——深入探討
探究活動:誰是最受歡迎的人?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評選出班級中最受歡迎的人,并分析受歡迎的人和不受歡迎的人分別有哪些品質;除了這些品質還有哪些因素影響到一個人是否受歡迎,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完成討論后,各小組分別填寫下表:
第 小組課堂探究討論記錄
探究活動結束后,各組派代表展示探究結果,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小組探究活動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避免出現“一人忙大家閑”的現象,生生之間的多向互動交流,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表格的設計使小組內部分工和學習任務更加明確,提高學習效率。
第三環節:閱讀感悟——提升情感
閱讀感悟:多媒體展示一段歌詞:
“誰能夠劃船不用槳?誰能夠揚帆沒有風向?誰能夠離開朋友沒有憂傷?我可以劃船不用槳,我可以揚帆沒有風向,但是朋友啊,當你離我遠去,我卻不能不憂傷!”
教師有感情的朗讀,感染學生,之后讓學生用比喻的方式表達一下自己對友誼的理解,感悟友誼的重要性。
設計意圖:課前讓學生搜集關于友誼的名言警句、詩歌短文等閱讀材料,做好思想上的準備,在前兩個環節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情感提升,是學生在感性和理性兩個層面充分感悟友誼的重要性,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第四環節:案例分析——解決問題
案例分析:將課本上四個案例進行整合,學生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案例,由學生扮演心理醫生的角色,獨立思考并填寫交友病例診斷書(如下表)
交友病例診斷書
完成后,選學生代表展示自己的診斷,進行集體交流,并總結出讓友誼之樹長青的基本方法:平等互惠,不能過分依賴朋友;寬容他人,尊重差異,加強溝通;不能以犧牲原則為代價維持所謂的友誼;善交諍友,不交損友。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在高效課堂理念的指導下,我沒有將四個案例與交友的原則一一對應,而是采用了分組解決、集體歸納總結的方式,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分工合作,既突出了重點,又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解決了問題。由于學生在前面三個環節的學習中已經具備了理性認識和情感提升的基礎,因此在布置學習任務的時候采用了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形式,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在交友病例診斷書的設計上,從癥狀、病因、治療方案三個方面設置了學習任務,注重思維形成的過程和思維習慣的養成。
看了“同學朋友教學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