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中考實驗題
初三化學中考實驗題(一)
氫氧化鈣變質的實驗探究
一、實驗目的:探究氫氧化鈣是否變質并證明固體的組成成分。
二、實驗用品:稀鹽酸(1:4,盛于滴瓶中)、變質氫氧化鈣固體樣品(盛于廣口瓶中)、酚酞試液(盛于滴瓶中)、藥匙、試管(Ф20×200mm)2支、試管架、U形紙槽、潔凈紙、小燒杯(100ml;盛蒸餾水)、滴管(置于一燒杯中)、試管刷、盛放廢棄物的大燒杯、抹布。
三、實驗步驟及評分標準:
實驗步驟 操作要求及評分標準 分 值 得分
1、檢查儀器藥品。 按實驗用品清單清點、檢查實驗用品。(1分) 1分
2、用藥匙或U型紙槽取少量氫氧化鈣樣品放入試管中。 A、啟開試劑瓶,瓶塞倒放于桌面上,取用完畢馬上蓋好瓶塞。(1分)
B、用藥匙或U形紙槽把少量氫氧化鈣固體樣品放入試管中。送入方式正確,藥品無灑落。(1分) 2分
3、向盛有氫氧化鈣固體樣品的試管中倒入約5mL蒸餾水,振蕩。然后一分為二。 A、倒入液體操作正確,且無明顯超量。(1分)
B、振蕩動作正確。(0.5分)
C、混合液一分為二時倒入操作正確,無液體灑落。(1分) 2.5分
4、往一支試管中滴加1~2滴酚酞試液,往另一支試管中滴入稀鹽酸,觀察實驗現象。 滴入、振蕩操作正確。(1分) 1分
5、向教師報告實驗現象并得出結論。 實驗現象描述正確(1分),并得出正確結論(1.5分) 2.5分
6、清洗儀器,整理復位。 洗凈儀器,整理復位,擦凈桌面。(1分) 1分
學校 報名號 姓名 成績
初三化學中考實驗題(二)
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探究
一、實驗目的:探究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是否守恒。
二、實驗用品:硫酸銅溶液(盛于細口瓶中)、鐵釘(盛于廣口瓶中)、托盤天平(帶砝碼盒)或電子秤、白紙2張(10cm×10cm)、鑷子、燒杯(100mL)、量筒(10 mL)、膠頭滴管(置于一燒杯中)、盛放廢棄物的大燒杯、抹布。
三、實驗步驟及評分標準:
實驗步驟 操作要求及評分標準 分 值 得分
1、檢查儀器藥品。 按實驗用品清單清點、檢查實驗用品。(1分) 1分
2、檢查天平是否平衡并使之平衡。 A、取下天平架上的橡膠墊,將游碼置于零刻度線處。(1分)
B、在天平的托盤上各放一張同樣的白紙,觀察天平是否平衡。(0.5分)
C、如不平衡,調節天平的平衡螺母,直至平衡。(0.5分) 2分
3、取用10 mL硫酸銅溶液,并準確稱量盛有10 mL硫酸銅溶液的燒杯和一根鐵釘的總質量。 A、取出裝硫酸銅溶液的細口瓶,正確啟開瓶塞,
并將其倒放于桌面。取用完畢,立即蓋好。(0.5分)
B、向量筒中傾倒硫酸銅溶液的量合適(略少于所量體積)且無灑落。(0.5分)
C、使用膠頭滴管正確吸取硫酸銅溶液(有排空氣的擠壓動作),然后往量筒中滴加(膠頭滴管垂直懸于量筒上1cm左右,無滴在筒外,邊滴邊觀察,且適量)。(1分)
D、將量筒中的硫酸銅溶液倒入100 mL燒杯中(無灑落),然后將其放在左盤上。(0.5分)
E、用鑷子取一根鐵釘放入左盤中。(0.5分)
F、用鑷子夾取砝碼于天平右盤上(由大到小),再把游碼撥至相應刻度處,使天平保持平衡。(1分)
(或用電子秤正確稱量)。 4分
4、把鐵釘放入盛
硫酸銅的燒杯中
觀察天平是否保
持平衡。 用鑷子把鐵釘放入盛硫酸銅的燒杯中(放置方法正確),反應一段時間后,觀察天平是否保持平衡。
(或用電子秤正確稱量)。 1分
5、向教師報告實驗現象并得出結論。 實驗現象描述正確(0.5分),
得出正確結論。(0.5分) 1分
6、清洗儀器,
整理復位。 用鑷子將砝碼放于砝碼盒內原處、將游碼撥回零刻度線處(0.5分)。將廢紙棄入指定污物器內,清洗儀器、整理復位。(0.5分) 1分
合計 10分
監考教師 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學校 報名號 姓名 成績
初三化學中考實驗題(三)
酸性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作用
一、實驗目的:觀察酸性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
二、實驗用品:酸性硫酸銅溶液(硫酸銅飽和溶液與1:4的硫酸溶液按5:1配制)、10%氫氧化鈉溶液、試管架、試管(Ф15mm×150mm)一支、滴管(置于一燒杯中)、試管刷、抹布、盛放廢棄物的大燒杯。
三、實驗步驟及評分標準:
實驗步驟 操作要求及評分標準 分 值 得分
1、檢查儀器和藥品。 按實驗用品清單清點、檢查實驗用品。(1分) 1分
2、向試管中倒入約2ml酸性硫酸銅溶液。 1、持拿試管正確。(0.5分)
2、瓶塞倒放,持拿試劑瓶正確,傾倒無灑落。(1分)
3、倒入約2ml溶液。(1分) 2.5分
3、滴加2~3滴氫氧化鈉溶液。 持拿滴管正確(0.5分),懸空滴加2~3滴氫氧化鈉溶液。(1分) 1.5分
4、向試管中倒入氫氧化鈉溶液至產生沉淀。 持拿試管正確,瓶塞倒放,持拿試劑瓶正確,傾倒無灑落,至產生沉淀。(1分) 1分
5、向監考老師報告實驗現象并解釋實驗現象。 實驗現象描述正確(2分),現象解釋正確(1分)。 3分
6、清洗儀器,
整理復位。 洗凈儀器,整理復位,擦凈桌面。(1分) 1分
合計 10分
監考教師 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學校 報名號 姓名 成績
初三化學中考實驗題(四)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廢液溶質實驗探究
一、實驗目的:認識碳酸鈉與稀鹽酸和氯化鈣的反應。
二、實驗用品: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廢棄液體(稀鹽酸與氯化鈣混合液、 盛于細口瓶中),10%碳酸鈉溶液(盛于細口瓶中),試管架、試管(Ф15mm×150mm)一支、滴管(置于一燒杯中)、試管刷、抹布、盛放廢棄物的大燒杯。
三、實驗步驟及評分標準:
實驗步驟 操作要求及評分標準 分 值 得分
1、檢查儀器和藥品。 按實驗用品清單清點、檢查實驗用品。(1分) 1分
2、向試管中倒入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廢棄液體。 1、持拿試管正確。(0.5分)
2、瓶塞倒放,持拿試劑瓶正確,傾倒無灑落。(1分)
3、倒入約2ml溶液。(1分) 2.5分
3、滴加幾滴碳酸鈉溶液。 持拿滴管正確(0.5分),懸空滴加幾滴碳酸鈉溶液。(1分) 1.5分
4、向試管中倒入碳酸鈉溶液至產生沉淀。 持拿試管正確,瓶塞倒放,持拿試劑瓶正確,傾倒無灑落,至產生沉淀。(1分) 1分
5、向監考老師報告實驗現象并解釋實驗現象。 實驗現象描述正確(2分),現象解釋正確。(1分) 3分
6、清洗儀器,
整理復位。 洗凈儀器,整理復位,擦凈桌面。(1分) 1分
合計 10分
學校 報名號 姓名 成績
初三化學中考實驗題(五)
碳酸鈉溶液中混有硫酸鈉的鑒別
一、實驗目的:碳酸鈉與硫酸鈉的鑒別,碳酸鋇與硫酸鋇的區別。
二、實驗用品:碳酸鈉與硫酸鈉的混合溶液(盛于細口瓶中)、稀鹽酸(盛于細口瓶中)、氯化鋇溶液(盛于滴瓶中)、試管架、試管(Ф15mm×150mm)一支、試管刷、抹布、盛放廢棄物的大燒杯。
三、實驗步驟及評分標準:
實驗步驟 操作要求及評分標準 分 值 得分
1、檢查儀器和藥品。 按實驗用品清單清點、檢查實驗用品。(1分) 1分
2、取約2ml碳酸鈉與硫酸鈉的混合溶液。 1、持拿試管正確。(0.5分)
2、瓶塞倒放,持拿試劑瓶正確,傾倒無灑落。(1分)
3、倒入約2ml溶液。(0.5分) 2分
3、滴加2-3滴氯化鋇溶液。 持拿滴管正確,懸空滴加2-3滴氯化鋇溶液,振蕩動作正確。(1.5分) 1.5分
4、向試管中倒入過量稀鹽酸。 持拿試管正確,瓶塞倒放,持拿試劑瓶正確,傾倒無灑落,振蕩動作正確。(1.5分) 1.5分
5向監考老師報告實驗現象并解釋實驗現象。 實驗現象描述正確(2分),現象解釋正確(1分)。 3分
6、清洗儀器,
整理復位。 洗凈儀器,整理復位,擦凈桌面。(1分) 1分
監考教師 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學校 報名號 姓名 成績
初三化學中考實驗題(六)
探究鋅、銅、鎂的金屬活動性
一、實驗目的:通過鋅片、銅片、鎂片分別與稀鹽酸的反應,學會驗證金屬活動性強弱的簡單方法。
二、實驗用品:試管(Ф20mm×200mm)3支、試管架、鋅片(三種金屬分別盛于表面皿中)、銅片、鎂片(一小段即可)、鑷子、稀鹽酸(盛于細口瓶中)、玻璃棒(用于推金屬片)、試管刷、盛放廢棄物的大燒杯、抹布、潔凈紙(擦鑷子)。
三、實驗步驟及評分標準:
實驗步驟 操作要求及評分標準 分 值 得分
1、檢查儀器藥品。 按實驗用品清單清點、檢查實驗用品。(1分) 1分
2、將鋅片、銅片、鎂片分別小心放入3支試管中。 A、 試管橫放。(0.5分) X|k |B| 1 . c|O |m
B、 用鑷子夾取鋅片、銅片、鎂片分別放入三支試管中。(0.5分)
C、緩慢地將試管直立,讓鋅片、銅片、鎂片分別慢慢滑入試管底部(或用玻璃棒推至試管底部)。(0.5分) 1.5分
3、在上述3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稀鹽酸各5ml。 A、啟開試劑瓶,瓶蓋倒放在桌面上,取用完畢,立即蓋上。(0.5分)
B、傾倒稀鹽酸時,持拿試劑瓶、試管操作正確。 (1分)
C、將試劑瓶口與試管口緊挨傾倒藥液,無流灑現象,倒入稀鹽酸約5ml。(1分) 2.5分
4、向監考老師報告實驗現象并得出實驗結論。 實驗現象描述正確(2分),得出正確結論。(2分) 4分
5、清洗儀器,
整理復位。 洗凈儀器,整理復位,擦凈桌面。(1分) 1分
合計 10分
初三化學中考實驗題(七)
配制50克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
一、實驗目的:配制50克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
二、實驗用品:托盤天平(帶砝碼盒)或電子秤、量筒(50ml)、白紙2張(10cm×10cm)、藥匙、滴管和玻璃棒(盛于燒杯中)、燒杯(250 ml )、蒸餾水(盛于細口瓶中)、氯化鈉(盛于廣口瓶裝中)、潔凈紙、盛裝廢棄物的燒杯、抹布,細口試劑瓶(盛放配制后的6%的氯化鈉溶液),指定容器(用燒杯盛放多取的氯化鈉)。
三、實驗步驟及評分標準:
實驗步驟 操作要求及評分標準 分值 得分
1、檢查儀器藥品。 按實驗用品清單清點、檢查實驗用品。(1分) 1分
2、正確稱取3g氯化鈉。 A、檢查天平是否放置平穩,取下天平架上的橡膠墊。在天平的兩托盤上各放一張同樣的白紙。(1分)
B、將游碼置于零刻度線處,觀察是否平衡;如不平衡,調節天平的平衡螺母直至平衡;用鑷子撥動游碼至3克的刻度處。(1.5分)
C、取下裝氯化鈉的廣口瓶瓶蓋,倒放于桌面,用完及時蓋上。
(0.5分)
D、用藥匙取氯化鈉,用右手持藥匙,左手輕輕敲打右手腕,逐漸添加在左盤上,藥品無灑落,稱量準確,將取得過多的氯化鈉放入指定容器。(1分)
(或用電子秤正確稱量3克氯化鈉)。
E、把稱取的氯化鈉倒入一潔凈的燒杯內,藥品無灑落,紙上不留明顯殘留物。(0.5分) 4.5分
3、準確量取47ml蒸餾水。 A、取出裝蒸餾水的細口瓶,開啟瓶塞,倒放于實驗桌上,取用完畢,立即蓋上。(0.5分)
B、向量筒中倒入適量蒸餾水(略少于所量體積且無灑落)。(0.5分)
C、用膠頭滴管正確吸取蒸餾水(有排出空氣的擠壓動作),向量筒內懸空滴加,邊滴邊觀察,加至凹液面的最低處與47ml刻度線水平。(1.5分)
D、將量筒中的蒸餾水全部倒入燒杯中。(0.5) 3分
4、正確攪拌,至氯化鈉完全溶解。 攪拌操作正確,且無玻璃棒多次碰撞燒杯壁。將所配溶液倒入細口試劑瓶中。 0.5分
5、清洗儀器,整理復位。 洗凈儀器,整理復位,擦凈桌面。(1分) 1分
合計 10分
監考教師 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學校 報名號 姓名 成績
初三化學中考實驗題(八)
用實驗證明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的
氧氣含量有什么不同
一、實驗目的:氧氣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木條燃燒越旺,說明氧氣含量越高。從而用實驗證明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的氧氣含量有什么不同。
二、實驗用品:水槽、集氣瓶(250ml)兩個、玻璃片兩片、飲料管(放于燒杯內)、酒精燈、火柴(放在表面皿上)、小木條(放于燒杯內)、水、盛放廢棄物的大燒杯、抹布。
三、實驗步驟及評分標準:
實驗步驟 操作要求及評分標準 分 值 得分
1.檢查儀器、藥品。 按實驗用品清單清點,檢查(1分) 1分
2.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的各項準備工作。 A、 玻璃片放置正確,有平推動作。(1分)
B、集氣瓶中無氣泡,倒置正確,無灑水或玻璃片移動。(1分) 2分
3.用飲料管向集氣瓶中吹氣,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我們呼出的氣體。 A、 用飲料管緩緩吹氣,換氣時不要倒吸集氣
瓶內的水。(1分)
B、 集滿氣體后,在水下蓋好玻片。(1分)
移出水面后,將集氣瓶正放于桌面上。(1分) 3分
4.將另一集氣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蓋好。 —
5.用燃燒的小木條分別伸入兩個集氣瓶內。 A、 取下酒精燈帽,放在桌面上,用完酒精燈
后,用燈帽熄滅。(1分)
B、燃燒著的小木條,分別移到集氣瓶口處,移開玻璃片,慢慢伸入集氣瓶里。(1分) 2分
6.向監考教師報告實驗現象,并得出實驗結論。 現象描述正確,并得出正確結論。(1分) 1分
7.清洗儀器,整理復位。 洗凈儀器,整理復位,擦凈桌面。(1分) 1分
合計 10分
監考教師 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學校 報名號 姓名 成績
初三化學中考實驗題(九)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一、實驗目的:正確組裝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并驗滿。二、實驗用品:試管(Ф20mm×200mm,用于組裝氣體發生器)、集氣瓶(125mL)、玻璃片、試管架、帶導管的橡皮塞(與試管配套)、鐵架臺(帶鐵夾)、燒杯(盛水查氣密性)、大理石(或石灰石)、稀鹽酸(1:2)、酒精燈、木條(放在燒杯中)、火柴(放在表面皿上)、鑷子、盛放廢棄物的大燒杯、潔凈紙、抹布。
三、實驗步驟及評分標準:
實驗步驟 操作要求及評分標準 分 值 得分
1、檢查儀器藥品。 按實驗用品清單清點、檢查實驗用品。(1分) 1分
2、組裝氣體發生裝置。 按要求正確持拿試管靠近管口的一端。轉動塞子塞緊橡皮塞。(0.5分) 0.5分
3、檢查氣體發生裝置的氣密性。 A、先將導管口放入水中,再握住試管。(0.5分)
B、觀察到浸沒水中的導管口有氣泡產生。或松開手,導管內水面上升并形成穩定的水柱。(0.5分)(或用加熱試管的方法) 1分
4、用鐵架臺固定氣體發生裝置。 A、鐵夾夾在距試管口約1/3處。(0.5分)
B、試管固定牢靠,且基本垂直放置。操作時無儀器損壞。(0.5分) 1分
5、調整集氣瓶與氣體發生裝置的相對位置,完成實驗裝置。 集氣瓶口向上放好,并備好玻璃片,集氣瓶與氣體發生裝置的相對位置正確。(0.5分) 0.5分
6、制取二氧化碳氣體。 A、先用鑷子向試管里放入大理石(或石灰石),后倒入稀鹽酸(0.5分)。放入大理石(或石灰石)時試管先橫放或傾斜,后慢慢直立。(0.5分)
B、啟開的稀鹽酸試劑瓶瓶蓋倒放在桌面上,用完立即蓋好。(0.5分)
C、試劑瓶、試管持拿正確,傾倒液體操作正確,倒入稀鹽酸無流灑現象。(1分)
D、倒入稀鹽酸占試管容積的1/3。立即塞緊帶導管的橡皮塞。(0.5分) 3分
7、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導管伸到接近集氣瓶底部,用玻璃片蓋住集氣瓶口大部分。(1分) 1分
8、驗滿。 驗滿時用燃著的木條移到集氣瓶口處。確認集滿,對已集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要先將導管撤出并用玻璃片蓋好,再熄滅酒精燈。(1分) 1分
9、清洗儀器,整理復位。 洗凈儀器,整理復位,擦凈桌面。(1分) 1分
合計 10分
監考教師 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學校 報名號 姓名 成績
初三化學中考實驗題(十)
探究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
一、實驗目的:探究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并通過實驗證明碳酸不穩定,受熱易分解。
二、實驗用品:試管(Ф15 mm×150 mm)2支、試管架、試管夾、酒精燈、飲
料管,蒸餾水(盛于燒杯中,貼標簽)、石蕊試液(盛于滴瓶中)、稀鹽酸(盛于
細口瓶中)、火柴(放表面皿上)、試管刷、盛放廢棄物的大燒杯、抹布。
三、實驗步驟及評分標準:
實驗步驟 操作要求及評分標準 分 值 得分
1、檢查儀器藥品。 按實驗用品清單清點、檢查實驗用品。(1分) 1分
2、向兩只試管中分別加入約5 ml蒸餾水,再分別滴加2~3滴石蕊試液,振蕩。 A、啟開試劑瓶,瓶塞倒放于桌面上。傾倒完畢馬上蓋好瓶塞。(1分)
B、試劑瓶、試管持拿操作正確。傾倒液體操作正確,且適量(取量超過試管容積1/3以上不得分)(1分)
C、滴加液體操作正確,且無明顯超量。(0.5分)
D、振蕩動作正確。(0.5分) 3分
3、向一只試管加入1~2 ml稀鹽酸,另一只試管吹入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 啟開試劑瓶,瓶塞倒放于桌面上。傾倒液體操作正確,且適量,傾倒完畢,立即蓋好瓶塞。(1分)
(未按要求吹入二氧化碳,后繼4、5步驟最多得2分) 1分
4、將吹入過二氧化碳氣體的試管中的液體加熱至沸騰。 A、 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套入,夾在離試管口約1/3處。先預熱,試管傾斜約45°。(2分)
B、加熱時用外焰,試管底部不接觸燈芯。試管口不向著自己和別人,加熱到液體沸騰,且有防止爆沸的振蕩動作。加熱完畢,用燈帽蓋滅酒精燈。(1分) 3分
5、向監考教師報告實驗現象,并得出實驗結論。 能正確地描述實驗現象,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1分) 1分
6、清洗儀器,
整理復位。 洗凈儀器、整理復位,擦凈桌面。(1分) 1分
合計 10分
監考教師 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學校 報名號 姓名 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