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故事的波瀾起伏說課稿(2)
五、實戰演練
1.題目設計。
(1)請以《相處時難別亦難》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要求敘事有一定的起伏變化。
(2)請以《笑聲》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敘事有一定的起伏變化。
2.寫作導引。
題(1)是寫人寫事的,要寫出波瀾起伏、變化過程,不能平平淡淡地說一件事,輕描淡抹寫一個人。如何設計出跌宕起伏、跳躍轉折的情節來,這就要把握準題目中的關鍵信息,即兩個“難”字。相處時困難離別時也困難,這題目本身已有了曲折。這就既要表現充分的理解、深深的依戀,更要表現彼此的誤會、尖銳的矛盾;要寫得跌宕起伏,并給人一定的啟迪。
題(2)是寫“笑聲”的,如何使“笑聲”曲折有致呢?看來不寫誤會、矛盾,甚至哭鬧之類的變奏曲是曲折不起來的。事情可以是發生在同學間的、家人間的,可以是自己經歷的、耳聞目睹的,結局是大團圓,更好。
3.范文展示。
相處時難別亦難
吳敏敏
“新聞,新聞,據本臺最新報道。我們的班主任要換了!怎么樣,英語本子買多了吧?哈哈哈……”不知什么時候。我們班的“萬事通”竄進了教室,給大家帶來了這樣一個重大新聞。頓時,教室里猶如剛燒開的水沸騰起來。這是怎樣的一種熱烈氣氛啊!乍聽這一消息,我的心里也掠過一絲興奮,但這絲興奮很快便被一種無名的失落所替代。真是相處時難別亦難呀。
此刻.班主任的一招一式就像放電影一樣一幕幕在我眼前顯現……
“你.竟敢抄作業?”猶如一聲炸雷在我腦后響起。接著,便是“嘶嘶嘶”一陣亂響,我后面那位仁兄的作業本子霎時間化成了片片飛蝶。班內鴉雀無聲,我的心“咚咚”跳個不停,要知道那位抄的正是我的作業!我嚇呆了,靈魂似乎已經出竅。等回過神來的時候。那招禍的作業本亦已飛到了我的桌上。“重抄兩遍!”老師從牙縫里摒出幾個字來。這是發生在開學第三天的事。我當時真的很疑惑。那同學抄的并不是什么別的作業,只是課文里面的詞語,抄書上的跟抄本子上的有什么兩樣?這便是我們班主任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大概也是我們師生不諧和的第一粒種子吧?我想。
班主任是體育老師,同學們本以為她只是一個尚武之材,沒想到她在別的學科中竟然也是那么“酷”。初一的Endish是她的拿手好戲。每天晚上她總會把一些同學留下來親自主教。噢,對了。我們每個人都備有一疊英語本,那正是為班主任所準備的。只要你英語默寫有一次不過關,那么,你的手指頭就有得罪受了。一星期下來,手臂力量可以大大增強。真可謂一舉兩得,又利于英語又利于體育。初中數學,似乎也是她的強項。凡考試成績在70分以下的便成了她當然的學徒。而一旦成了她的學徒,你每天便享有了與星星相伴著回家的“優待”。
隨著時間的推移,班主任的“暴政”似乎與日俱增,同學們的不滿情緒也越來越強烈了。學校這次換“帥”,一定程度上也許是為了照顧同學們的情緒吧。可是.這種因換“帥”而帶來的興奮并不持久。同學們一個個相繼安靜下來,連“萬事通”也若有所思地
望著窗外,臉上分明寫著一絲茫然和失落。看著黑板上方的那一張張獎狀,還有那似乎已經扎根在我們教室的鮮艷的流動紅旗.想到每次考試我們班都是全年級第一的榮耀,我的臉開始發燙:這一切之中,班主任老師付出了多少心血啊!
老師,如果你知道教室里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一幕,也許你的心里會涌起陣陣悲哀;其實。我們的心里又何嘗不充滿著愧意?有人曾說,世界上各種各樣的愛,其實,都可以歸為兩類:一種是嚴厲的,一種是溫和的。愛的形式不同,但本質都是無私的。老師,您
為什么不能讓兩種愛兼容呢?那樣,您會在秋季收獲甜蜜;我們會在夏季享受清涼。
(選自2001年2月5日《成才導報》)
點評:
“相處時難別亦難”,這題目耐人尋味。文中的老師具有很好的知識素養,也具有滿腔育人熱情,但為什么得不到學生的理解而被換了“帥”呢?學生有集體榮譽感,也有學習的內在要求,但為什么卻任憑不滿情緒泛濫而只等到換了“帥”才去品嘗“愧意”呢?文章超出了一般層面的敘事,而具有深度的蘊含,引人思索;倒敘起筆,首段點題,主體部分取總分式結構,脈絡清晰,收結時悄然變換了人稱,由記敘而傾訴,情意真切。構思上擺脫了欲揚先抑的老套,富有新意;行文流暢,語言優美,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4.病文升格。
笑 聲
郭蒙超
我們一家三口人:爸爸.媽媽,還有我,就像一架三弦琴,每天奏著歡樂快活的圓舞曲。可是.自從爺爺去世,奶奶搬到我家以后,我家的笑聲就逐漸消失了。一個不和諧的音符時時在媽媽和奶奶之間跳動。
(開篇先用一個比方渲染三口之家溫馨和諧的氣氛,暗點“笑聲”,“可是”一轉,再用比方,為文章設一懸念。)
不知怎的,媽媽容不下奶奶.奶奶似乎也看不順媽媽。同在一個屋檐下,誰也不搭理誰,總沒有好臉色;要不,一天到晚不是碗響就是瓢響。搞得我也活潑不起來。
(寫我的觀察和猜測。“容不下”、“看不順”點出了“笑聲”消失的原因。簡筆寫神色、動作不對勁,家里空氣緊張,而“我也活潑不起來”,既是寫實,也是從側面再一次寫“笑聲”的消失。)
快過年了,大人們都忙著孝敬自己的長輩,我媽媽也不例外。一大早就給我200百元錢,叫我吃了飯給外婆送去。我媽媽一聲很孝順外婆,人們都羨慕我外婆有福氣。但我奶奶卻被媽媽遺忘了。我望著奶奶的房間,靈機一動:反正外婆還有舅舅姨娘孝順,有錢花,我給奶奶送去。我揣著200元錢,等媽媽上了班,敲開了奶奶的房門。我對奶奶說:“奶奶,快過年了,媽媽叫我送點零用錢給你。”奶奶先是一愣。隨即一把拉過我,很激動似的說:“我的乖孫女,奶奶不缺錢,有你媽媽這份心,我就很高興了。”
(出一險招,幸虧奶奶沒收下,真是無巧不成書,否則沒法向媽媽交代,且使奶奶和媽媽的關系更緊張。這是巧合法,但是這一情節來得唐突,前面缺少鋪墊和過渡。)
媽媽下班回來,問我錢給外婆送去沒有,我說:“外婆說我們家要蓋樓房,她有錢,又讓我帶回來了。”媽媽笑瞇瞇地接過錢。此時,我的心里舒坦極了,好像剛完成了一次壯舉。
(“移花接木”式的“調包”行動,表現了“我”的機智和成熟,這是追回“笑聲”的一次“壯舉”。)
有一天,媽媽夜間突患急性腸炎,需要找醫生看,但她已疼得不能走動。我望著窗外烏黑的天空,不禁打了寒顫。媽媽臉上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滴。我的心痛極了。我只好叫醒奶奶。奶奶一聽我說媽媽病了,立刻起床,不顧自己體弱,出去找醫生,又替媽媽買藥,
幫媽媽端水服藥。之后,在媽媽治療休息的日子里,奶奶照顧得無微不至。媽媽被感動了,終于喊了奶奶一聲“媽——”,奶奶“哎——”的一聲應答著,滿是皺紋的臉頓時像一朵綻開的金菊。我的心快要飛出嗓子眼了。兩只小手禁不住地舞了起來。
(真可謂“無巧不成書”。爸爸出差、天空烏黑之時媽媽突患急病,非奶奶“出山”不可。第一次美麗的謊言,驅散了奶奶對媽媽的陳見,如果媽媽對奶奶的陳見得到冰釋,那么“笑聲”的再次回歸就大有希望。苦心人天不負,終于媽媽和奶奶和好了,老天成了“我”追回“笑聲”的壯舉。全段文字以敘述為主,筆墨經濟,記事完整。本段煞尾處的一個特寫鏡頭,寫得很棒,樸實的敘寫和精當的描寫有機結合,真實可信,讓人有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之感。)
(一家四口人,才出場三個,爸爸不在家嗎?這里應交代清楚。)
從此,我家的笑聲又飛揚了起來。我們一家四口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我,似乎都成了出色的琴師,指尖上始終跳躍著和諧甜美的音符。
(結尾處巧妙地照應開篇,點明題目,且富有韻味。)
總評:
本文的成功,要歸結在小作者很會做文章上。突出表現在:
(1)情節處理上做到了尺水興波。從“笑聲”的“有”到“無”,再到“有”,一波三折,引人人勝。
(2)結構安排上做到了雙線串珠。一是以“笑聲”為明線。一是以“我”的活動為暗線,兩線交互進行,推動文章的發展。
(3)巧妙運用巧合法。擅自作主給奶奶錢,不料奶奶激動得不要,這就成全了小作者美麗的謊言。媽媽不早不遲,偏偏在那個風高月黑的夜晚里生急病,給了奶奶“表現”的機會。因為前面已有了“媳婦給零用錢”的鋪墊,婆婆對媳婦“照顧得無微不至”也就可信了。
當然,本文成功的另一點,也是重要的一點,即作者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無論是遣詞、造句,還是敘述、描寫,都能做到準確恰當。特別讓人覺得了不起的是,小作者的語言已經有了一定的特色,樸素的敘述中蘊藏著奪人的力量。從嚴格意義上說,全文幾乎不著一字于議論和抒情,但啟迪是那么的深刻,感情是那么的真摯。當然,本文在墊鋪過渡處尚顯不足。
六、教學反思
寫出事件的波瀾是我們不可或缺的想象和描摹能力,也反映出我們是否具備細致觀察生活、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但學生寫作練習中多是平鋪直敘,輕描淡寫,不能準確表現豐富多姿的生活面貌,更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文章情節曲折起來常常顧此失彼,缺少必要的設伏暗示,敘述描寫中顯出生硬編造甚至不可信的刀斧痕跡。比如《笑聲》就有兩處缺
少鋪墊和交代。如果在寫“我”自作主張把錢送給奶奶前加上“我很留戀我家過去的笑聲。我曾想尋回這笑聲。但是,我是小輩,對長輩們的事,總覺不便過問”之類文字,就能一面明寫“我”的矛盾心理,一面暗為下文寫“我”給奶奶送錢交代動機,表現“我”對
溫馨歡樂家庭的向往,對“笑聲”的急切期盼。再如,在寫奶奶為媽媽找醫生之前若有“爸爸出差不在家”之類的文字作交代,讀者就不會發問“你爸爸呢?”也使文中“我們一家四口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我”的四個人都有了著落和照應。因此我們平時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七、強化訓練
1.閱讀下則材料,完成作文。
有一天,廣告商猝死。
他根本沒有想到。更沒有想到的是,他死后痛苦至極,靈魂無所寄托。于是神仙給他點化。靈魂來到了天堂和地獄的門口。守門神問它,是進天堂呢,還是下地獄呢?他很犯難。守門神看出了他的猶豫。于是就領著它去看展示在地獄和天堂門前的大屏幕廣告。他看到,地獄里黑咕隆咚,到處是野獸,他害怕極了。同時,他又看到天堂里到處鳥語花香,人們出入于高檔賓館,去樂園打高爾夫球。其樂融融。
于是,他決定選擇讓靈魂去天堂。
可當他的靈魂真的進了天堂之后……
要求:續寫出廣告商的靈魂到了天堂之后的情形和結局。文章可按照提示處理:廣告商怎么也沒想到,自己一輩子騙人,死了之后,靈魂卻被神靈騙了,這樣,就能有力地諷刺虛假社會、世風日下的現實。
2.題目: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
要求:(1)敘事要有急轉和劇變;(2)富有積極性和可信度;(3)800字以上。
3.閱讀下面材料,然后按照要求作文。
生活充滿了矛盾。
我們一方面對自己說對人要有愛心,愛人如已;一方面在外頭又怕跟陌生人說話。
我們一邊嘆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一邊又不愿意幫助迷路的孩子、摔傷的老人。
我們一方面痛感自然環境的不斷惡化和人類資源的日益枯竭;另一方面卻又對惡化環境和浪費資源的現象熟視無睹。
我們的借口是:怕自己被壞人騙了;怕自己與麻煩事或麻煩人惹上關系……
這則材料引發你想些什么呢?請以“生活的矛盾”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