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學習方法和經驗
小學英語學習方法和經驗一
一、拼音式記憶法
如:數字“十”ten,可以讓學生聯想成ten的拼音發音。男人們“men”漢語拼音便是men……
二、諧音記憶法
1.單詞讀音諧音法
可能老師們都已經發現,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會在你教的單詞下面寫上相應的漢語“諧音”(和漢語相仿的讀音)大部分老師會阻止孩子們這樣的行為,但我不認為這是錯誤的,我會根據他們的思路繼續引導,在諧音的基礎上畫圖、聯想,三者結合,這樣對單詞的記憶就非常深刻,如:apple單詞的漢語諧音是“阿婆”畫圖“一個阿婆手里拿著一個蘋果”聯想,看到圖畫聯想到apple的讀音,漢意。
2.字母音與漢字音相結合諧音記憶法
如講述顏色單詞紅色red時,我會讓學生記住一句話,阿姨地里的蘋果紅了……這一句話,不僅讓學生加深了三個字母r,e,d的粗讀,還記住了這個單詞的順序,同時又記住了這個單詞的漢意“紅色”,這樣一句話,可謂一石三鳥,在實際的教學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形近串連記憶法
如tea茶葉,eat吃,teacher教師,meat肉,這些單詞形近,于是我會讓學生說,老師吃茶吃肉,這樣一句話,讓學生一下子便記住了四個單詞。Purple people紫色的人們,monday moon monkey星期一,月兒升,照猴子……
四、字母諧音及外形和故事結合記憶法
單詞eleven “十一”很多同學記憶吃力,即便是當時記住了,可是很短時間又忘了,于是我便用這樣一個辦法來讓學生牢牢記在了腦海里啊,不客氣地說……這種方法想讓學生想忘記都難呢,我是這樣講的:三個阿姨(e)走娘家,(她的娘家門牌號是11.)想知道三個阿姨帶什么禮物給她們的娘嗎?學生們此時齊呼,想……,于是,我接著說,她們的禮物可有意思啊,第一個阿姨帶去了一把勾子(l這個字母形狀像勾),第二個阿姨呢,竟帶去了一把剪刀(v像剪刀),第三個阿姨特別有意思,把自己的大門扛了去……想必是娘家的大門壞了……要女兒去換哩……學生們聽了后哈哈大笑……,我于是說,現在同學們把這個單詞默寫出來吧……,孩子們不過幾秒鐘,竟準確無誤地連續寫了好幾遍……
五、循環記憶法
這種方法是一個傳統的記憶方法,也是來是們使用的做多的方法,人的大腦有一個特點,對某個信息反復刺激才能記住,例如,三年級的學生我每天規定第一天記憶的詞匯量是五個單詞,第二天記憶十個其中包括第一天的五個,第三天背十五個其中包括前兩天的,照這樣累計,這種方法也許對于孩子來說是枯燥無味的,但每個單詞卻都對大腦刺激無數次,從而記得比較牢。
六、瀏覽記憶法
所謂瀏覽就是將你要記憶的單詞看一遍,但必須每天堅持看,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控制在一小時以內,經過多次的瀏覽,單詞匯很輕松的在腦海里留下印象。
七、同音記憶法
如 two,to,too(二,到,也) 、 write和right(寫,正確 )、 see,sea(看,海)、meet和meat(碰見,肉)……
總之,記憶單詞的方法很多,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和文化背景進行記憶,每天背誦單詞的時間和數量要根據俄自己的具體情況決定,背誦要選擇一天中頭腦最清晰、精力最充沛的時候進行。此外,記住單詞雖然可以采取好的方法進行記憶,但背單詞的三大宗旨不能忘:
1.貴在堅持。
2.遵循人的記憶規律,并根據艾濱浩斯遺忘規律,循環復習比一次性記憶有效。
3.背誦的詞匯只有真正運用到聽、說、讀、寫各方面才能將英語運用自如。
小學英語學習方法和經驗二
1. 學生需要先根據自身英語學習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了解自己在英語學習中,哪一方面是自己英語學習中的強項,哪一部分是自己英語學習的弱項。對于英語學習中的強項,學生要善于歸納總結,在鞏固語言的同時,注重知識相關性及語言的拓展;對于英語學習中的弱項,學生要加強專項訓練,反復演練,爭取做到熟能生巧。
2. 熟悉小升初英語考試題型。聽力、閱讀、語法,寫作是常見小升初英語考試的題型,學生應掌握每種題型的做題思路與解題技巧,平時要多聽,多讀,多寫,多積累。
3. 對于英語學習要制定一個長期學習計劃,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定要把英語學習當成一種習慣,每天抽出至少一小時進行學習,保證自己所學的英語知識鞏固、預習將學的英語知識,并根據小升初英語題型進行專項訓練,畢竟英語是需要有一個輸入過程的,而且只有經常做題才能了解自己的英語水平,才能將所學的英語知識使用出來,并扎實鞏固自己的英語知識。
4. 擴充英語知識面,這樣不僅為英語寫作和口語提供大量的素材,而且也提高自身英語閱讀能力,訓練語感。
總之,學生取得的各項證書,既是學生英語水平的客觀反映,又是升入重點中學的 "敲門磚"。小升初英語考試是考核學生英語水平的綜合測試,此類測評結果是成功邁入重點中學或理想中學實驗班、尖子班的重要標準。如何在小升初英語入學測試中出類拔萃,獲得重點中學的青睞,重在英語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快速拔高,只有"一步一個腳印"的英語學習才能讓英語學習之路走得更長久。
小學英語學習方法和經驗三
第一點,我來說說刻苦。其實,對于很多學習好的孩子來說,這里的“刻苦”,應該打上引號。當孩子經過良好的小學教育(尤其是習慣塑造),當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追求,那么,埋頭書桌的孩子,并不覺得自己有多苦。反倒是沒有學習習慣的人,覺得這種狀態特別苦。
第二點,最好不要給孩子貼上智力標簽。我認為,孩子能否成績拔尖,與聰明或不聰明,沒有直接聯系。我們不知道“聰明”的定義。有時候,一個老師夸獎某個孩子聰明,但事實上,這個孩子僅僅是好動、調皮而已。調皮等于聰明嗎?我接觸過一名小朋友,周圍人都說他很聰明,學英語不費力氣。可是,在我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對英文的理解力,并沒有明顯優勢(如果放到更廣的地域進行比較)。如果沒有訓練,單憑聰明本身,不可能把英語學到國際級水準。
第三點,輕易給孩子貼上“聰明”或“不聰明”的標簽,容易忽略一個基本現象:后天的訓練,能夠大大提升孩子的聰明程度。我接觸過一些新加坡和香港的小朋友,英文理解力很強,但是,我并沒有覺得這些孩子是多么聰明。事實上,只要訓練到位了,孩子就能出類拔萃。如果沒有訓練,孩子讀英語難免會“稀里糊涂”。我教過一些北京重點中學的理科尖子,他們突擊背單詞,準備SAT(美國高考),但每次讀到深一點的英文篇什,總有“無法深入理解下去”的遺憾。
以我的觀察,把英語學到國際級水準,是一個按部就班的訓練過程。如果不經過這種訓練,那么,不論多么聰明,或多么刻苦,都難有飛躍。學英語,需要做目標分析、內容分析、步驟分析,孩子平時囫圇吞棗的地方,需要大人用清晰簡易的語言,給孩子講清楚??傊柧毐嚷斆鞲P鍵。有訓練,一切皆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