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的主要內容
第一個3:語文、數學、外語3門必考科目,每門滿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總分450分;
第二個3:另外3門選考科目通常滿分為100分,采用等級賦分,總分300分,所以總共滿分為750分(上海選考科目單科滿分70分,高考總滿分為660分)
2.3+1+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數及總分
高考總分750分
“3”為全國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門,每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
“1”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1門,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滿分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以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每科滿分均為100分。
新高考最不要選的組合
歷史+化學+生物
其實在選擇科目的時候,會有很多學生認為物理太難,所以首先把物理先排除了,再加上歷史又更偏向于理科,所以很多的學生都會自然而然的選出了“歷史+化學+生物”的組合,深受男同學們的喜愛。
但是按照大學錄取學生的標準,學生們要知道:歷史是文科的基礎、物理是理科的基礎,所以想要報考好的大學,所選的學科里一定要有物理,不然學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很難挑選到好一點的大學。
歷史+政治+地理
傳統的三門純文科組合。這個組合的大缺點就是專業選擇嚴重受限!
6選3之后,許多學校的專業對于學生的選課有一定要求,有3門要求(三選一),2門要求(二選一)和1門要求(規定必考)三種,其中1門要求為嚴格,因為規定的這門你必須學必須考,否則就不能進這個專業。下表是3門選考科目對專業選擇范圍的影響,一起來看看:
大家注意,在上海目前的高考要求里,選擇純文三門的可報專業比例竟然只有52.9%!也就是說只有一半專業可以報,是所有20種組合里低的。
因為不少高校專業和學院的要求是必須要搭一門理科,所以一門理科都不搭的純文科組合在專業上就受到很大限制。
地理+生物+政治
這個組合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和大學課程很難銜接上,除了一些生物相關類專業外,大學許多理工科專業都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學知識,文科類專業都需要一定的歷史知識,因為“文史哲不分家”嘛。
此外,由于這三門課比較冷門,好老師幾乎都集中在高中名校里,一般高中師資都比較一般。因此特別容易撞上名校生,進而形成激烈的競爭。
新高考選科注意什么
1、選科注意先選擇好自己想要的專業
在面對高考的新方向時,應屆生該如何做出調整。其實在新模式下,已經先將學生們的未來專業給提前做好了預定。所以應屆生們一定是需要先做好自己對于未來專業的選擇,要能將確認好自己的專業方向。這樣才能在自己考試之后,更好進行去進行高考志愿填報。
2、選科注意找出自己的學科優勢
在面對高考新方向之下,學生們更是要能夠知道,自己個人的學科優勢在哪里,自己選擇哪些學科,會對于自己未來更有幫助。這些都是應屆生們要先做好自己的思考,這樣才能更好進行學科的慎重選擇!
高考畢竟還是主要看分數,所以學生們選科,一定要以自身的學科優勢為主,要能將個人優勢和個人喜好去進行綜合選擇,然后再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新高考平行志愿的錄取規則
1、考試成績首選
改變傳統的“志愿首選”的規則,以考生個人意識為中心。按照成績高低進行檢索,成績好的考生優先檢索進行投檔,直到高分學生志愿投檔到了對應高校后才會檢索轉到分數排名靠后的考生。一般是以一個學校的一個專業為單位進行操作,相對來說考試發揮好的學生的更加有優勢一點。
2、遵循志愿填報順序
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是有先后之分的,意向高的靠前,意向低的靠后。在投檔的時候計算機會參考考生的分數和志愿填報順序進行投檔。它會先檢索出排名第一的志愿,若符專業和院校的標準的話就會投檔,不符合則檢索第二個,以此類推。直到檢索出符合投檔標準的志愿,投檔后其他志愿也就沒用了。
3、投檔只有一次機會,沒有機會進行補檔
平行志愿看似數量很多,但它給予考生的選擇是唯一性的,它遵循的是一投定“生死”,每個考生只有一次投檔的機會。它意味著考生填報的只要符合標準被投到了一個高校的專業志愿里面,剩余填報的志愿都是沒用的。而且它不會去考慮投檔的專業是否有被錄取的因素。因此考生出現投檔被退回的情況,也不可以在參與后續的志愿投檔了。
高考改革核心內容總體包含兩大方面
一、高考內容的改革
“3+1+2”模式的新高考中,“3”是指語數外三門:這3門全國統一命題,八省一張試卷;“1”是指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2”是指:化學、生物、地理和政治四個,選擇2門,1和2都是各省自行命題。即:使用地方卷。
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的分值不變
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的成績,150分的分值不變。但外語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可選其一計入總分。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
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14個科目,而每門都已經"學完即考"、"一門一清",在高考中 不必重新再考。
考生在報考時,只需根據報考高校提前發布的招生報考要求和自身特長,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科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自主招生改革
自主招生改革,綜合素質評價錄取改革,也叫三位一體的招生。
即省內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額,以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高考成績和學校綜合測試成績三種成績,并按一定比例計算出綜合成績后,擇優錄取考生的一種錄取形式。
二、錄取制度進行改革,也就是錄取方式改革
在志愿填報中,以“院校專業組”為志愿填報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即為1個志愿,在“院校專業組”內選擇專業志愿和是否服從專業調劑。
同時,增加平行志愿數量,以往各批次平行志愿設置6-9個院校志愿,從明年起,本科普通批將設置45個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其他批次設置20個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
而在投檔錄取方面,考生檔案將由投檔到院校調整為投檔到院校專業組,考生選擇了服從專業調劑,高校只能在投檔的這個院校專業組內進行調劑,不能調劑到其他院校專業組。
取消高考錄取批次
隨著高考改革的推進,我國將逐漸取消高考錄取批次
取消高考加分
照目前形勢看,今后我國的照顧性加分大概只會保留烈士家屬加分,少數民族加分以及僑胞歸僑加分。這方面改革也是為了治理高考加分的造假,促進高考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