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選科怎么選好
用“學習成績”選科是最直接、最粗暴的一種方法,比較快捷、比較省事。
新高考“3+1+2”選科,一般在高一下學期開始或高一學期結束升入高二時,此時經過半年或一年的高中學習,學生對各科知識有所了解,也清楚了自己的優勢,并且通過了多次考試,非常清楚了哪科成績好、哪科成績差。
那用“成績”選科就比較方便了,比如歷史考80分、物理考50分、思想政治考40分、生物考70分、地理考90分、化學考30分,那就直接選擇“歷史+生物+地理”科目組合就可以了。
而且用“成績”選科的最大好處就是學生選擇了擅長的學科,剩余高中時間學習難度會較低,并且高考容易考出高分,但是缺點也非常明顯,可能會影響到報考專業。
比如歷史80分、物理65分,歷史成績明顯比物理高,若我們選擇了歷史科目,就不能報考工科專業,這一點大家要清楚。
新高考選科組合人數占比
以山東省為例:
1.選科組合人數排名前三的是:
政治+歷史+地理
選擇該組合的學生人數占比16.7%
物理+化學+生物
選擇該組合的學生人數占比13.11%
歷史+地理+生物
選擇該組合的學生人數占比11.24%
2.選科人數排名倒數三名的是:
政治+物理+生物
選擇該組合的學生人數占比1.30%
政治+地理+物理
選擇該組合的學生人數占比1.17%
政治+歷史+物理
選擇該組合的學生人數占比0.79%
3.各選科選考人數占比
地理選考人數占比67.86%
生物選考人數占比57.83%
化學選考人數占比49.79%
歷史選考人數占比49.61%
物理選考人數占比39.52%
政治選考人數占比35.34%
哪個選科組合人數比較多
1.生物+政治+地理
生政地最大的優勢就是學習難度低,因為這個組合挑選了傳統文理科中三門比較簡單的科目。而選擇政治可以為以后的公務員考試和研究生考試打好基礎,減輕之后考試的學習壓力。而且這三門學科都需要一定的記憶和背誦能力,學習方法上有共通之處。另外,這個組合雖然偏文,但專業覆蓋率還是比較高的,可以報考76.1%的專業。
這個組合在專業報考時還是會受到一定限制的,比如大多數理工專業和一部分要求化學的醫學專業都不能報考,而且政治考試中主觀題較多,卷面得分不會太高。
2.物理+化學+生物
第一,這是同學們最熟悉的傳統理科組合,因此它最明顯的優點就是學科之間高度的關聯性,這三門學科都需要運用理科思維和計算能力來思考并解決問題。第二,全理科組合容易得高分,理科的卷面客觀題和計算題較多,一道題的計算結果及過程沒有錯誤,一般就可以得滿分,所以相比文科科目,理科更容易得高分。最后一點,物化生組合的專業覆蓋率高,可以報考97.4%的大學專業,基本上所有的熱門專業、高薪專業都可以報考。
物化生組合的缺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物理和化學的學習難度較大,學習較差的同學可能跟不上,二是競爭激烈,選擇這個組合的學生有很多“學霸”,中等成績的同學很難被賦高分。小編建議學習成績比較好、理科思維比較活躍的同學選擇這個組合。
新高考選科建議
成績低,物理歷史均衡,優選選物理
如果成績在一本線以下物理和歷史又比較均衡,個人建議優先選物理,尤其是男孩兒,很多家長想讓孩子未來能夠學一個有一技之長的專業,這個時候大家會發現,一技之長的專業,基本上都集中在工科里面,都要求選考物理,新高考和老高考選考科目人數下降最明顯的就是物理,所有大學專業里,對于選考科目要求最多的也是物理,所以,選擇物理,學習難度會高,但是升學壓力并不會增加。
新高考和舊高考有何區別
1、考試科目的不同
新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因此在高中階段大家首先要經歷的就是選科,其中“3+1+2”模式中,“3”為語文、數學、外語,“1”為在物理、歷史中選擇一門,“2”為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再選擇兩門。
2、考試具體分值及時間的不同
新高考方案中六門學科均以分數形式呈現,均計入總分,語文、數學、外語各150分,選一在物理或歷史中選一門分值為100分,選二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再選兩門,每門分值100分。而且考試時間也有所不同,在考試時間上,所有科目的統一考試由原來的6月份改為兩次,即所選科目在高中下學期高考前,統一考試科目仍在6月份。
3、報考志愿的不同
在新高考志愿填報中,考生必須了解院校的錄取規則,如果某大學在招生要求中寫到選擇理、化、生三門就可以填報,那么選擇了史、地、政的考生就無法報考;舊高考的志愿填報方式是一個“院校+6個專業”,可以服從專業調劑,即平行志愿的填報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