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組合專業覆蓋率
1.物化生:專業覆蓋率96.22%。
2.物化政:專業覆蓋率96.58%
3.物化地:專業覆蓋率95.84%
4.物生政:專業覆蓋率87.66%
5.物生地:專業覆蓋率87.61%
6.物政地:專業覆蓋率82.19%
7.史政地:專業覆蓋率49.34%
8.史政化:專業覆蓋率51.92%
9.史政生:專業覆蓋率50.50%
10.史化地:專業覆蓋率50.71%
11.史化生:專業覆蓋率50.25%
12.史生地:專業覆蓋率49.86%
新高考選科推薦的組合
1、物理+化學+生物
該組合可報專業在90%以上,可以在眾多專業里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雖然現在大學專業有13個類別,但是理工類仍然是占據主導地位的,專業數量上有優勢,這樣的組合讓考生以后的選擇自由權會更多一些。
2、物理+化學+地理
其實這個組合的覆蓋面要比物化生廣,因為文理專業都能選。地理算是文科中的理科,很多考生在學習這門科目的時候應該都有感受,所以對于理科生來說這樣的專業組合其實更有優勢。但該組合正是受到理科生的青睞,所以選擇這樣組合的'好“學生就會更多,相對來說競爭就比較大。
3、地理+化學+生物
在還沒有分文理科的時候,很多文科生都苦惱:地理應該規劃為理科,但實際上地理的思維邏輯性沒有理科強,和文科比起來答案又比較明確。但是不管地理是文是理,該組合沒有了大家懼怕的物理,且能選擇的相關專業也并不比帶有物理的組合少。
新高考選科怎么選
高一學生選擇科目時,要考慮興趣愛好因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感興趣我們才有無限的精力把這個科目學好;然后,要考慮成績排名,新高考采用賦分制度,考生的卷面成績并不是最終成績,最終成績由卷面成績跟排名共同決定;最后,要考慮自身特質,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適合的專業也是不同的。高一學生選擇科目時,要綜合各因素選擇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科目組合。
3+1+2新高考12種組合優缺點
1.物化政
組合優勢/劣勢:專業選擇面廣,利于將來考研和考公務員。
分析及建議:物理+化學+政治,這種組合的優勢在于:第一,專業選擇面廣,可報專業超過96%;第二,對未來發展有幫助,政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將來考研和考公務員。
這個組合中三門學科所學的學習能力各有側重,物理強調邏輯思維能力;化學盡管是偏理科科目,因為知識體系的因素,需要進行大量的記憶;而政治又需要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和文科素養。三門學科之間關聯度較低,學習跨度大,所以,學習該組合需要文理科素養兼備。
2.物化地
組合優勢/劣勢:記憶背誦內容較少,學科之間關聯緊密。
分析及建議:這個組合是一個比較偏理科的組合。它的優勢有兩個:一是專業選擇面廣,可報專業均超過了96%;二是學習時記憶背誦的內容較少,理解的內容最多,學科之間關聯密。地理雖說是傳統文科,但是相對其他兩門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所以,與擅長文科思維的學生相比,那些能夠選擇物理和化學科目、擅長理科思維的學生學地理更具有優勢。同時,這個組合也存在著挑戰:學習難度大,選科人數多且高分考生多,競爭尤為激烈。
3.物化生
組合優勢/劣勢:學習難度大,選科人數多且高分考生多。
分析及建議:物化生這個組合是傳統意義上的純理科組合,一般理科很強的學生,都會直接選擇這個組合。一般選擇物化生的學生,要么是理科特別好的,要么是文科特別差的。在新高考賦分制的計分方式下,如果物化生成績一般的學生選擇這三科,遇到理科學霸,總分上會不占優勢。
4.物生政
組合優勢/劣勢:適合有“理科情結”但不喜歡化學的學生。
分析及建議:這種組合雖然在報考上有一些限制,但是競爭壓力也會小一些,這反而會贏得很多優勢。比如,學了物理這科,很多頂尖大學都可以報考,因為一些好大學都對物理這科有限制,不學物理就會失去很多考名校的機會。而選考政治這科,很多文科性質的專業又都可以去學了,大大放寬了限制。
5.物生地
組合優勢/劣勢:生物學科需要擅長歸納和記憶。
分析及建議:選考科目中最難的科目是哪一科?說是物理,可能絕大多數學生都不會反駁;高中選考科目第二難的是哪門學科?如果說是化學,可能就會引起很大的爭議。不過,對于多數學生來說,化學還是比生物和地理難學難考的。從總體難度上來說,生物和地理是屬于偏“中性”的學科,既需要文科生的記憶,又需要理科生的邏輯思維,正因為如此,二者學習的深度和考試的難度都不是很大,學生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得高分的。
6.物地政
組合優勢/劣勢:喜歡物理但特別不喜歡生化的無奈之舉。
分析及建議:一方面,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在理科思維和文科思維中不斷切換;另一方面,從已經試點高考改革的省份看,選擇這個組合的考生人數較少,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實水平;最后,由于學校師資和場地的限制,大部分學校很難單獨為人數少的組合單獨開班。所以,這個組合在實踐中最具挑戰性。
7.史化政
組合優勢/劣勢:文科思維有優勢,適合記憶能力強,邏輯思維能力不太強的學生。
分析及建議:選擇這個組合的學生有明顯特點:有文科偏好但對地理學科不感興趣。因為有了一門理科的加入,拓寬了專業選擇面-“歷史+政治+化學”可報專業比例為65%左右。所以,這個組合適合文科思維有優勢,文字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強,邏輯思維相對不太強的學生。
8.史化地
組合優勢/劣勢:擅長以記憶為主、文字表達能力強的學生。
分析及建議:“歷史+地理+化學”這個組合適合物理不擅長、政治不喜歡,或擅長以記憶為主,動手能力強,文字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學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維跨度大,競爭非常激烈,能否保證化學和地理在賦分中的優勢,是選擇該組合的學生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
9.史政生
組合優勢/劣勢:有文科偏好,對地理不感興趣。
分析及建議:選擇這個組合的學生有明顯特點:有文科偏好但對地理學科不感興趣。因為有了一門理科的加入,拓寬了專業選擇面。而在學習生物時,需要強調對多而零碎知識點的記憶和歸納。所以,這兩個組合適合文科思維有優勢,文字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強,邏輯思維相對不太強的學生。
10.史生化
組合優勢/劣勢:適合物理成績不理想,但化學、生物有優勢的學生。
分析及建議:該組合更適合對物理不感興趣或物理成績不理想,化學、生物成績相對有優勢的學生。如果將來想要學習生物科學、食品科學、海洋科學、環境科學、植物生產類、生命科學、醫學類(半數以上的醫學類專業還是要求選考物理的)相關專業的,也可以考慮選擇該組合。
11.史生地
組合優勢/劣勢:學科跨度小,思維跨度大。
分析及建議:“歷史+地理+生物”這個組合適合物理不擅長、政治不喜歡,或擅長以記憶為主,動手能力強,文字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學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維跨度大,競爭非常激烈,高校的偏理科在首選歷史的學生中,分配的計劃數也較少,選擇該組合的人一定要慎重。
12.史地政
組合優勢/劣勢:學習難度低,選科人數多,競爭異常激烈。
分析及建議:歷史+地理+政治,該組合是最傳統的文科組合,從學習難度這個角度來看,這個組合相對輕松。從已經試點高考改革的省份看,這個組合也是選科人數最多的組合之一。該組合更適合目標專業為漢語言文學、新聞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哲學類、經濟學類、法學類、教育學類、文學類歷史學類、管理學類、藝術學類、文物保護技術等專業的學生。
新高考選科技巧
1.提前了解報考院校的專業要求
很多學生都沒有提前確定目標院校的意識,他們認為高考成績公布后,再確定自己的目標院校更為穩妥。但是新高考政策下,學生如果不在選科前,提前確定幾個目標院校,很容易陷入選擇的科目不符合目標院校的專業要求的尷尬境地。
很多地區實行的都是“3+1+2”或者“3+3”的選科模式,不管是“3+1+2”還是“3+3”的選科模式,學生都必須在幾個重要的科目中做出選擇。就目前來說,很多醫學類專業都會要求學生必須有化學基礎,大多數理工類專業都會要求學生必須有物理基礎,部分測繪類專業會要求學生必須有地理基礎。學生如果不提前了解目標院校的專業限制,稀里糊涂的選擇了一些學習難度相對比較低的專業,可能高三會學得很輕松,但是高考結束后就會發現,自己這樣的選擇基本葬送了自己的名校之路。
2.理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盡量選擇限制比較小的組合
在進行選科之前,學生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自己目前的優勢和劣勢。這樣的剖析過程可能會浪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經過慎重思考后的選擇會讓你輕松選到更適合自己的科目。
就拿“物理+化學+政治”這個組合來說,這個組合基本覆蓋了90%以上的大學專業,可以說是限制最小的一個組合,所以很多學霸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這一組合。這一組合雖然限制比較小,但是他根本不適合邏輯思維差的學生,所以我們在考慮科目限制問題的同時,也要綜合考慮自身的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