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選科對應專業一覽表
新高考選科對應專業一覽表
1、物理:對應專業有海洋科學類、應用物理學、工程力學、電子科學類、地球物理學、材料科學類、熱能與動力工程、信息與電子科學類、測控技術與儀器、核工程與核技術學、航天航空類和武器類、理論與應用力學、機械類等。
2、化學:對應專業有核工程類、地質學類、化工與制藥類、應用化學、林業工程類、生物科學類、材料類、食品科學與工程類、醫學技術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等。
3、生物:對應專業有生物工程類、植物生產類、科學類、環境生態類、環境科學類、醫學類、森林資源類、草葉科學類、動物生產類、水產類、動物醫學類等。
4、政治:對應專業有哲學類、法學類、歷史學類、經濟學類、政治學類、教育學類、社會學類、工商管理類、公共管理類、馬克思主義理論類等。
5、歷史:對應專業有考古學、民族學、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地理學科、政治學科、世界歷史、文物保護技術、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國共產黨歷史等。
6、地理:對應專業有旅游類、地質勘探類、氣象類專業、城市規劃類、酒店管理類、地圖測繪類、資源管理類、地理教育類、水利水電類等。
新高考選科技巧
首先,應該了解新高考的相關內容。看起來有很多變化,其實一點也不復雜。新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也就是說沒有所謂的文科生理科生了,而是由學生自己選擇三門課程。科目還是傳統的政、史、地、物、化、生,浙江省多了一門技術,學生在這6門或7門科目中選擇三個作為自己的選考科目,將來和語數外的分數一起記入高考總分。
按照6選3的科目組合,一共有20種可能。那么哪種組合能讓學生考出最好的成績?這個就必須具體分析了。
你要知道,決定成績的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學生對科目的興趣,一個是考這門課的難度,或者說你的競爭對手有多少。競爭人數的多少是和高校招生對選考科目的要求掛鉤的,從這個表格就看得出來,選擇物理化學的人是最多的,還有重點學校的學生絕大部分都選擇了物化生,也就是傳統的理科。因為很多好的大學都要求這三門科目。
新高考政策選科政策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模式,即3門核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門選考科目(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中選3門)。如果是“3+1+2”模式,則為3門全國統考科目(語數外)+1門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2門再選科目(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中選2門)。
大部分省份新高考選科模式為“6選3”,即在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思想政治、地理6門科目中選擇3門,具體可劃分為“3+3”以及“3+1+2”的兩種不同選科模式——
1、“3+3”模式:3門核心科目+3門選考科目。3門核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選考科目為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選3)。
2、“3+1+2”模式:3門全國統考科目+1門首選科目+2門再選科目。3門全國統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1門首選科目為物理或歷史(2選1),2門再選科目為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選2)。
另外如浙江新高考選科模式為“7選3”,語數外仍為必考科目,7選3主要是指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技術7門中選3門,相比其他省份,多了“技術”這門學科。
新高考最佳選科方案
1、適合偏理科學生的選科組合
(1)物理+地理+生物選科
這個學科組合,報考范圍相對較廣,可供考生選擇的余地大。三門學科需要背誦的知識點不如政治和歷史那么多,但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相對于物理、化學、生物三科組合來說,難度沒那么高。
(2)物理+化學+生物選科
該組合符合理工學科類專業的選考要求,能夠報考的范圍相對較廣。但這三門學科難度較大,適合成績拔尖的學霸報考。
2、適合偏文科學生的選科組合
(1)歷史+生物+地理選科
生物和地理兩個學科,沒有時事熱點的考查,且沒有不容易得分的主觀題,賦分難度低一些,這兩科比較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種組合方式沒有傳統政史地文科的學習難度,且專業報考覆蓋率可達77.8%,對于理科薄弱想學文科的考生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歷史+地理+化學選科
這個組合文理適中,可報專業比例在歷史組中較高,地理和化學更偏理科思維,重理解,記憶背誦壓力小。但是學科跨度較大,可報考專業之間銜接較少,整體來說,專業報考受限。
新高考采取的模式
新高考的省市采取“3+1+2”的模式,其中“1”是物理和歷史當中二選一,和之前的“3+3”模式相比,選科組合從20種下降到12種。
即將面對新高考的同學可以看看下面幾個重點,建議從“1科覆蓋專業+2科強勢沖分”的角度規劃自己的選科。
1、物理歷史二必選一,采用卷面分記分
考生須在“物理”與“歷史”中只選1科,體現高考服務選材、立德樹人的核心目的。該科目采用卷面分記分,即學生能考到多少分,高考最終該科目的分數就是多少分。此方式更直觀反饋教學,指引學生更高效地學習、備考該學科重、難點知識。
2、剩余四選二,采用等級賦分
考生需要在化學、生物、地理、政治4科中選取2科作為高考選考學科,因而產生6種不同的考學、選拔情況;然而各學科考試命題難度不一,將帶來卷面分數差異。
根據此前高考改革試點省份或城市的招考錄情況分析,高校在專業錄取的過程中,不僅會對考生的成績有一定要求,更會對考生的選考科目有限制。
例如,某些高校專業,只錄取選擇了“物理”甚至是“物理+化學”的考生,故選擇其它組合的考生就算成績再高也無緣此專業。因此,考生須提前進行生涯規劃,結合未來專業以及個人職業傾向,慎重選科。
因此,建議學生從“1科覆蓋專業+2科強勢沖分”的角度規劃自己的選科。
新高考和老高考都有哪些區別
1.選科組合不同
老高考只有文、理科兩個科目,而新高考則增加了選考科目,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進行選擇。江西省的選考模式以‘3+1+2"為主,語數外3科為全國統考科目;物理、歷史為首選科目,2選1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政治、地理、化學、生物為再選科目,4選2以等級賦分計入考生總成績。這樣以來,選科組合更多,有利于高考生揚長避短,選擇優勢科目。
2.考試形式不同
老高考主要是筆試,而新高考除了筆試外,還有口語和綜合素質評價等多種考試形式。
3.考試試卷不同
老高考是文理不同卷;新高考方案中語文、數學、外語三門不分文理。
4.算分方式有區別
新高考推行賦分制,相較于傳統總分值,賦分制會更加注重學生的排名情況,會按照每科目的學生排名來進行賦分。
5.數學考試不同
老高考數學分文數和理數,新高考不分文數和理數,內容上新增加選擇題和開放性試題。
6.錄取模式不同
老高考主要是依照高考成績進行錄取,而新高考則注重考生的多方面素質,以“兩依據一參考”作為錄取的基礎,即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進行錄取。
7.錄取方式不同
老高考按“院校”投檔,省級招辦按照高校調檔的要求和考生填報的志愿,將符合高校調檔條件的考生的電子檔案在網上投遞給高校。平行志愿按考生成績從高到低只進行一次投檔。
新高考按“院校專業組”投檔,對于進檔考生,高校將根據考生的分數等,錄取到“院校專業組”中考生所填報的專業(類)。考生選擇服從專業調劑,高校只能在投檔的這個院校專業組內進行調劑,不能調劑到其他院校專業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