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華區小升初招生入學安排
2023成華區小升初招生入學安排
1. 信息核對及采集
(1)在成華區小學就讀的所有小學畢業生均須于4月20日—27日內登錄“成都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平臺”,進行小學畢業生信息核對、校正。區教育局根據信息審查結果,為符合條件的學生編定報名流水號,用于學位確定及查詢。
(2)在成華區外成都市內就讀的成華區戶籍小學畢業生,須在畢業信息核對前向現就讀小學提供戶口簿,由現就讀小學在畢業信息采集系統中上傳材料,經成華區教育局審查后,在成華區升學。
(3)在成都市外小學就讀回成華區就讀初中的成華區戶籍小學畢業生,須在4月20日—27日內登錄“成都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平臺”,完成“回蓉生”信息采集。
(4)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且需在成華區升學的小學畢業生,申請人須于4月1日—4月30日登錄“成都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平臺”,進入“成都市隨遷子女就學服務管理平臺”進行申請辦理。
(5)集體戶子女、在成華區居住的港澳臺及外籍適齡兒童少年、持旅行證入境適齡兒童少年,申請人須于5月8日—5月19日關注并進入“成華教育”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方“讀中小學”模塊進入“2023其他政策入學”進行信息填報,完成信息采集。
(6)省、市高層次人才須于5月8日-5月12日登錄“成都招考”,點擊“小升初”辦事事項,通過“其他群體入學申請”模塊進行信息填報;抗疫一線醫務人員須于5月8日-5月18日登錄“成都招考”,點擊“小升初”辦事事項,通過“其他群體入學申請”模塊進行信息填報;“成都工匠”、成都市產業領軍人才須于5月15日-5月19日登錄“成都招考”,點擊“小升初”辦事事項,通過“其他群體入學申請”模塊進行信息填報。
(7)其他符合政策的優撫對象子女,按照相關教育優待政策進行信息報送。
2. 公辦初中入學
(1)市直屬學校電腦隨機錄取。6月16日—19日,市直屬學校網上報名,每位符合條件的學生可自愿填報一所市直屬學校。6月29日由成都市教育局組織開展市直屬學校電腦隨機錄取并公布結果。被市直屬學校電腦隨機錄取的學生,不再參加民辦學校電腦隨機錄取以及區屬公辦學校劃片入學或多校劃片電腦隨機錄取。
(2)區屬公辦初中劃片入學或多校劃片電腦隨機錄取。7月7日區教育局按照統一政策、統一錄取辦法、統一工作程序,組織開展區域內公辦初中劃片入學或多校劃片電腦隨機錄取并公布結果。
3. 民辦初中入學
(1)網上報名
所有民辦初中招生均在“成都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平臺”實行統一網上報名。報名時間截止后,報名信息不能再作修改。任何學校不得自行組織招生報名。
自愿直升本校初中部的民辦一貫制學校在籍小學畢業生,須于6月9日—10日通過“成都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平臺”報名參加直升。已被校內直升錄取的學生,不再參加其他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錄取。
自愿就讀民辦初中的本市戶籍小學畢業生、本市學籍小學畢業生、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及其他符合政策的學生須于6月16日—19日通過“成都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平臺”進行民辦初中網上報名,每位學生可自愿填報一所民辦學校。
7月11日,民辦初中未完成核定招生計劃需補錄的,由區教育局審核并報市教育局同意后公布補錄計劃。符合民辦初中網報條件且未被民辦初中錄取過的小學畢業生,須于7月12日通過“成都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平臺”報名參加民辦學校補錄。
(2)組織錄取
6月12日,區教育局組織開展區域內民辦一貫制學校直升生電腦隨機錄取并公布結果。
6月30日,區教育局組織開展區域內民辦初中電腦隨機錄取并公布結果。未被民辦初中錄取的小學畢業生,仍按公辦初中入學辦法入學。
7月14日,區教育局組織開展區域內民辦初中補錄并公布結果。
4. 學位確認
(1)被市直屬學校電腦隨機錄取的學生,其法定監護人放棄該學位的,由戶籍地或居住證所在地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公辦學位。
(2)被民辦初中和區屬公辦初中同時錄取的小學畢業生,其法定監護人須于7月8日—9日在網上進行公辦、民辦學位確認,逾期不確認的,默認為公辦學位。參與民辦學校補錄被錄取的,以補錄學位為最終學位。已確認民辦初中學位但又放棄的小學畢業生,法定監護人須在新學期開學前向區教育局提出申請,其公辦學位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
(3)小升初信息采集結束后至新學期開學前,戶籍從外地遷入、或因其他各種原因未進行信息采集和現場審核的我區戶籍小學畢業生申請就讀公辦初中的,由區教育局根據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入學。
5. 入學報到
學生在7月12-15日到錄取學校辦理入學報到手續。
小升初容易出現的四大誤區
誤區一
專挑名氣大的學校
重點學校報名人數非常多,綜合實力肯定不差,單純追求學校名氣,但未必真正適合自己的孩子。
建議
考慮學校時重點思考三個方面:
1、學校的教學理念是否適合孩子;
2、上學的路程遠近,因為初中課業壓力大,孩子年紀也小,路程過遠會很辛苦;
3、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抗壓能力,因為重點學校一般學習壓力都會比較大,老師講課進度也會相對快一些。
如果固執的把目標鎖定在,很可能錯失其他學校的機會。
另外,生源都是來自全市的牛娃,上課內容難度深、進度快,抗壓能力不強,是很難適應這種競爭氛圍的。
如果孩子實力較強,可以考慮大家常說的一類學校。如果孩子對英語感興趣,可以考慮外語特色的學校。如果要寄宿,則可以考慮住宿和管理都較好的學校。
如果孩子不愿寄宿,或者孩子比較愛玩,就要考慮就近入學,家長自己多關注關注??傊?,根據孩子情況,綜合選擇合適的學校,擇校不能跟風。
誤區二
小升初只是六年級孩子的事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還沒到六年級,小升初離孩子還很遠。等到真正小升初的時候發現時間不夠用,很難上好的民辦初中。
建議
準備小升初,雖然不至于從小學一二年級抓起,但五年級開始還是有必要的。
知識是靠儲備的,六年級再開始準備顯然是比較倉促的,至少要在五年級開始準備,才能更好地應對小升初考試。
誤區三
過度焦慮
目前升學競爭激烈,孩子一次成績不好,不少家長就會感到很焦慮。
建議
想讓孩子保持好的心態,家長首先自己就需要有好的心態,對孩子有一個合理的預估,而不要期望過高。
在小學升學的過程中,每年的升學內容雖然說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基本的概念一定要了解清楚。
如果自己無法了解的,可以多去參加升學相關的分析講座,或者泡微信群。
了解了小升初的政策、時間等相關內容,什么時間該干什么做到心中有數,就能更從容的應對,減少焦慮。
誤區四
經常批評孩子
有些家長動輒就對孩子批評訓斥,最容易打擊孩子的信心。在升學的沖刺階段,自信心對于考生有著非常大的作用。
建議
多從孩子身上挖掘長處和優點,對于他們每一點的進步都及時鼓勵和表揚。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慢慢建立起信心。
愿面臨升學的孩子,最終都能如愿以償,在理想的學校開始新的征程!
小升初期末考試掌握4個方法
一、放電影復習法
回顧所學的內容,為了使自己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在學習上再上新臺階,復習時以單元或分類的形式,把所有的知識要點在腦子里像放電影一樣再過一遍,加深印象,這樣比捧著書本去漫無邊際的復習,效果會更好。
對于當天的知識,可以利用休息時間或晚上躺在床上時,靜靜地對當天老師所講的知識進行回憶,也像放電影一樣過一遍,記不住的第二天早晨起床后迅速打開書再記一下,這樣知識就容易記得牢。
二、歸類列表法
我們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常常是零散的,要想把它變成自己的知識,就必須進行一番加工整理,理清知識要點,在頭腦中構建起一個知識網絡,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學過的知識才記得牢、用得活。整理知識的方法很多,常用的就是歸類列表法。
例如:把學過的古詩進行整理,把簡便計算、應用題、文字題等等進行整理。
三、讀寫結合法
復習時,應加大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復習力度,做到溫故而知新。
如:識記字詞,有一個小竅門,就是一邊讀,一邊用手在書桌上書空練寫,手和嘴一起動,這樣記得快,記得牢。我們要充分利用點點滴滴的時間,爭取多記幾個公式,多背一篇課文,多溫習一遍老師在課上講的重點,才能把有限的時間變成無限的力量!
難寫生字詞,難記公式與定義,難寫英語單詞,我們可以用小紙條、小筆記本摘錄下來,一次不能多,幾個就行,放在身上,一有時間就拿出來看一下,反復幾次就容易記住了。
四、交換復習法
長時間用同一種方式復習效果不好,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
比如復習語文,可以朗讀、背誦、默寫、造句、寫作文等不同的方式變換進行。
復習數學,就可以看書、記公式、做練習題(計算題、應用題)、重練常錯題,并且注意變化題型。還可以根據時間的長短,采用不同的復習策略。
如果時間很寬裕,可以從頭至尾將書過一遍;如果時間緊迫,再平均分配時間顯然不合適,就得重點復習自己的薄弱環節,以便達到理想的效果。當我們同時面臨幾門課程的復習任務時,采用交叉復習的方式,如先復習語文,休息后換成數學,再之后又變成英語,這樣復習的好處我們就不會產生厭倦心理,從而不斷提高復習的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