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考試綜合分析題技巧
提到公務員考試復習,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行測要刷題,對于申論復習就感覺無從下手了。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公務員申論考試綜合分析題技巧,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公務員申論考試綜合分析題技巧精選篇1
1、 審題要“細”,題目問什么答什么
綜合分析題目作答對象比較多元:一個詞、一句話、一個社會現象、一個社會事物、某個人的觀點都有可能成為作答對象。而針對不同的作答對象所確定的答題思路也有很大差異,因此,考生切記審題時一定要精準的獲取題目給定的作答對象,可將題干中的關鍵信息進行圈畫以此提高審題的精準性,避免答非所問。例如:多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
閱讀“給定資料2”,談談你對其中畫線部分“我能有今天就是因為我讀書少”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準確,解讀充分,條理清楚。不超過300字。
通過審題可知,本題作答對象為一句話,作答時首先需要結合材料信息解釋這句話的含義,之后圍繞著句子含義進行多角度分析,最后得出結論即可。部分考生錯將此題當成評論型綜合分析,作答時使用“我認為這句話是對的”等類似語言表明自己的觀點,很顯然作答的思路就有了很大偏差。由此可見審題的重要性。
2、 分析要“活”,材料有什么寫什么
作為客觀題之一,綜合分析題目的答案要點仍然遵從“材料為王”的原則。所謂多角度分析,無非是要求我們在閱讀給定材料時,將與作答對象有關的信息進行全面挖掘,例如原因、影響、合理性、不合理性、現狀、案例等內容都有可能成為作答的內容。千萬不要死記硬背所謂的作答公式,這樣只會局限我們的思維,極易漏掉重要得分點。仍以上述多省公務員考試這道申論真題為例,材料中闡述了當前一些企業扮演“我跟隨”的角色,習慣于從前的案例,這樣就難以突破獲得成功。同時,材料從正面進行闡述,以第一人稱角度闡述“從零開始,不依賴數據,反而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東西,帶來改變,找到新的挑戰,產生創意思維。”綜合上述信息可知,作答時可以從正面、反面對比的思路進行分析論證。而如果做不到“活”,則會出現材料要點機械堆砌的情況,邏輯性方面無法保證。
公務員申論考試綜合分析題技巧精選篇2
(一)趕緊練字
如果你的字寫的非常丑,考申論特別吃虧。因為閱卷人閱卷看的都是掃描版的答題卡,如果你字難看,或者難以辨識,甚至讓考官看的產生了“惡心”等生理反應,那你的申論分數不會高。一張字跡工整的試卷會給閱卷人良好的印象,你的分數自然也會比別人高很多。
(二)多看時政新聞
大家都懂,很多申論的材料都與當年的時政熱點有關,咱們只是猜不中考哪些熱點。所以,多積累熱點還是很有必要的。其實可以當考題的熱點不多,大概就十幾個左右。
申論出題人特別喜歡從社會熱點里出題,而搞定這些時政不是靠死記硬背的,那么多時政課背不過來。我們需要把握幾個大方向來看時政熱點,比如:政府工作報告、領導人講話精選,以及即將到來得十九大等。
(三)學會閱讀方法很重要
一本申論題冊有很多段材料,每段材料都不短,大家要在有限的時間里閱讀所有材料。不要認為兩個半小時就足夠了。實際上,你需要大部分時間去寫申論的大作文。所有,學會正確閱讀材料很重要。
公務員申論考試綜合分析題技巧精選篇3
一、題型定義
題干中要求結合對材料中一句話進行理解或解釋含義,即為解釋型綜合分析。
例如:國考副省
根據“給定資料4”,談談你對“作為精神資源的鄉村文化”的理解。(10分)
要求:準確、全面、有條理。不超過250字。
二、作答思路
第一步:從出處段前后段找語義相似表述作為解釋,翻譯給定的句子。
第二步:圍繞這句話羅列表現/原因/影響/問題等要點,要點從材料中提取。
第三步:適當總結/提對策。
例如:
題目: 根據“給定資料4”,談談你對“作為精神資源的鄉村文化”的理解。(10分)
要求:準確、全面、有條理。不超過250字。
答案呈現:“作為精神資源的鄉村文化”意思是指:城市現代文明中過分重視物質資源而失去的對人類有重要意義的鄉村文化生活。鄉村生活不僅能感受大自然熏陶,腳踏大地、仰望星空,獲得最基本、重要、理想的生存、教育狀態;還能悟生命意義,盡享生命歡樂;重新觀察、發現生活,獲得新生。同時,能豐富精神生活,拓展心理空間,獲得明亮和健康;也能夠在失敗時從鄉村文化中獲取力量,亦能體驗溫情、熏陶培育人。鄉村文化呈現的文明意義是個異性、永恒性、共有共享的理想,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并保護好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