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申論作答技巧梳理
國考申論作答技巧梳理【篇1】
一、主體分析法
主體分析法,即分析問題時,從該問題涉及到的不同的利益群體展開分析,常見的利益群體有:個人,集體組織,政府,社會,國家等,當然,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可過于死板,在以上每一個主體范圍內,依然可以按照不同的主體細化、分解。
以國考副省作文為例:
文明素養,是公民立身行事,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社會秩序和諧,長治久安的基礎;是國家文明建設,彰顯風范的前提。
將主體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和分解,可謂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以國考副省作文為例:
水雖簡單,蘊含真諦。水滴石穿,鍥而不舍的精神是成功者之所以突破萬難,勇攀高峰的基礎;隨境適行,隨遇而安的韌性是企業家之所以歷經風浪,傲立潮頭的財富;普濟萬物,滋潤眾生的博愛是為政者之所以廣施仁政,民心所向的前提。
二、范圍(范疇)分析法
范圍分析法,即分析問題時,從該問題涉及的不同范圍或范疇來展開。常見的范圍有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再比如,企業發展中必不可少,需加大投入的范圍有: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等。不同的問題范圍不盡相同,但卻在我們展開排比句的時候能夠派上大用場。
國考申論作答技巧梳理【篇2】
具體題目
根據給定資料,歸納小孫為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做了哪些工作。(20分)
要求:準確、全面、有條理,不超過300字。
這道題目考察考生歸納概括能力,具體來說就是小孫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過程中的具體做法,要求準確全面,有條理,都是常規要求。
材料節選
小孫與工作組同事組織村民參加手工紡織、月嫂服務等培訓班。與此同時,他們籌集資金,在全村開工建設引水上山工程,徹底改變了村里幾十年來缺水的落后狀況。剛去的那一年,小孫注意到各家都用自家喂養的土豬腌制成臘肉,味道非常鮮美。除自己食用外,每年各家都會有可觀的剩余。小孫與工作組同事在那年春節前,瞅準節日期間市場供貨量增加的機會,積極利用發微信朋友圈、聯系微商等方式,全程參與推銷,不僅給村民換來了“過年錢”,還使巖山的臘肉小有“名"氣。一連串雪中送炭的實質性幫扶拉近了村民和工作組的距離,村民們被小孫這位“女干部”的真情付出深深打動。
要點梳理
一、組織村民參加手工紡織、月嫂服務等培訓班。
二、籌措資金,開工建設引水上山工程,改變缺水的落后狀況。
三、瞅準市場機會,積極利用多種方式,全程參與推銷,實現增收,提升知名度。
四、實質性幫扶,拉近距離。
通過簡單的要點梳理,我們不難發展要點1、要點2、要點3與要點4構成分總關系,前三個要點都是第四個要點的具體表現,所以我們可以把要點4關鍵詞前置,起到引領和概括整個要點的作用。
整理抄寫可得:開展實質性幫扶。組織村民參加手工紡織、月嫂服務等培訓班;籌集資金,開工建設引水上山工程,改變缺水的落后狀況;瞅準市場機會,積極利用多種方式,全程參與推銷,實現增收,提升知名度。
國考申論作答技巧梳理【篇3】
1、啟示分析題講究普遍性,對策題講究針對性
啟示分析題一般都是一個主體的啟示延伸到另一個主體的啟示,而提出的要點必須適用于材料的主體,也要適用于新的主體,包含的范圍會更廣,對于多種主體都適用,所以它會有一個特點就是普遍性。比如題目說看到其他地方實行的政策,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對其他地區有什么啟示?回答的時候就必須因地制宜,提出適合其他地區的對策。而提出對策題就只需根據材料,提出解決材料問題的策略,沒有主體上的一些限制,更注重的是針對材料提出對策,言之有理即可。
2、提出對策題答題要點更多方面,啟示題則很單一。
提出對策題的答題要點更加多元化,不僅可以根據材料的成功經驗提出對策、失敗的案例得到教訓,而且可以根據事情發生的原因或者問題本身提出策略。所以答這類型的題目考慮的要更加全面。而啟示題只要單方面根據題目失敗的例子得到教訓或者成功的例子得到啟發,就不用考慮其他的了,因此這類題的答題要點是由材料直接轉化而來的。
二、啟示題的作答思路
談了如何區分啟示題和提出對策題之后,對于啟示題的解題思路就清晰明朗多了。啟示題主要是依據材料談啟示,需要考慮對象主體不一樣,策略依然適用。而且啟示題是只對材料失敗或成功的案例答題,不需要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所以考生們也不用絞盡腦汁的想其他的點了。
三、啟示題解答具體操作
了解答思路是僅僅不夠的,還必須知道實際的操作,最好看到這類題就知道怎么下筆。這類題往往都伴隨著幾個主體,有時則是一個主體,所以要看情況而定。如果一個只有一個主體則直接依據材料談啟示,假如有幾個主體就需要找到他們的關聯性,分開談啟示。總之就是要看主體答題,不能忽視主體的重要性。
總結下來,綜合分析題中的常見題型就是啟示題,而啟示題和提出對策題又有所不同,一定要明白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然后區分開來,根據答題的思路和實際操作答題。最后也希望小伙伴們遇到這類題能胸有成竹,所以問題都迎刃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