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高考作文題預測點評
2016年安徽高考作文題預測點評一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浙江義烏小商品是中國乃至世界小商品批發零售的集散地。今日,小商品城的業主們,買斷了“中國夢年畫”的全部版權,將其印制在小商品上。這些小商品受到了國人的歡迎,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也深受外國人的青睞。物美價廉,加上中國夢年畫的包裝,這種設計新穎獨特的小商品,頓時打開了居民的家門,銷量倍增;中國夢,因小商品借船出海,走進了世界千萬家。
【范文欣賞】
善假于物的智慧
深受國人喜愛的中國夢的系列漫畫,憑借義烏的精美小商品走出國門;義烏精美的小商品借中國夢系列年畫的“船”出海,銷量倍增,還深受外國人的青睞。這說明具有中華文化象征符號的產品,倘若細致精美和有效搭載,就可迅速傳播,讓更多的世界人民接受。相互依托,相互憑借,兩全齊美,樂而為之,這是一種善假于物的智慧。
憑借載體,才能迅速傳播。任何事物都不是單一的存在,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下存在的,那么就需要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相互依賴,相互依托,互為表里。縱觀歷史,中國的對外文化交流當從絲綢之路開始。當時的漢文化可以說是東亞地區最先進的文化了。它以其豐富的內涵——仁義禮智信,迅速得到周邊的少數民族學習借鑒,并逐漸同化。一種文化被另一種文化的認同和接受,需要憑借本民族智慧這個有效搭載,才能迅速被接受。中原文化正是由于先進的防治技術和先進的冶煉技術,生產出的先進工具等得以推廣,而產生的價值觀念,形成了永恒意義的文化內核,才在周邊獲得少數民族和東亞中亞等民族的認同,得以迅速擴展,最終形成中華文化圈。由此可見,憑借載體是有效傳播一種大智慧,古代的中華文化得以取勝擴大自身影響力的重要因素,這對于我們今天文化“走出去”,具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憑借載體,提高自身素質。若要自己的文化得到認同,必須提高自身的素質,創造出燦爛的文化。當代國際競爭日益Ji烈,國家間的競爭已由經濟政治層面的競爭上升到文化上的競爭。讓自己的文化更先進,必須提高自身的素質。韓國把中國的端午節申遺,美國在世界各地推廣著其所謂的普世價值觀,一些日本動漫讓中國的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受日本民族主義,甚至軍國主義思想的熏陶……各種各樣大餐的一波又一波襲來,文化侵略也好,文化傳播也罷,都是一種文化的滲透,自己落后,卻責怪人家文化先進,怎樣保護自身文化不受侵略?因此發揮中華文化傳統的魅力,就要挖掘、承傳古代優秀文化的精髓,豐富優秀文化的內涵,提高本民族文化的修養,即努力提高中華民族文化的質量,在Ji烈的文化競爭環境中才能立穩腳跟。看來,以質取勝是保衛我國文化安全的重要途徑,也是文化傳播的前提。
憑借載體,貴在文化創新。當一種文化止步不前時,就要窮則思變,在創新上下功夫。中華文化要想走出去,提高質量和效益,就必須通過文化創新來驅動。中國夢的小漫畫,就是傳承中華文化的載體,形式新穎,能客觀反映民族審美情趣,內涵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這是傳播手段的創新。由中國仿造,到中國制造,再到中國創造,這本身就是一種眾多方面的創新,只有提高了文化產品的質量,才能在國際市場上廣受歡迎,推動了中華文化走出去,實現以質取勝,以新取勝。可見,創新才能在時代大潮中“弄潮兒濤頭立,手握紅旗旗不濕,”。
中華文化日益走向世界,我們作為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需要載體,更需要彼此的憑借,要積極熱情地向外弘揚中華文化,就是善假于物,這是我們民族的智慧。最終獲得世界的贊美與認可,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使中華民族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16年安徽高考作文題預測點評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我二十多歲的時候在日內瓦湖邊,龍永圖(中國入世的大功臣)問我:“小白(巖松),你知道什么叫談判么?”我說“不就是你們天天跟美國人拍桌子吵架么?”他說“小白,談判是雙方妥協的藝術,任何單方面的贏都不叫談判,那是征服。或者說是戰爭。”后來,龍永圖奉獻了“雙贏”這個詞,當時沒有太深刻的理解。過了四十歲我才明白,如果能夠營造、逼迫對方和你都做到一定的妥協然后完成進步,社會才會不斷進步。人生就是一場跟歲月的談判,民主和權力也是一場談判,要懂得克制退讓和妥協,才能進步。回望歷史,所有的進步都是由于雙方妥協促成的嗎?
看了這段材料你得到哪些啟發和感悟?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范文】
包容決定和諧,合作造就共贏
雄鷹展翅高飛,劃過長空,一片湛藍包容了它的不羈,因此藍天才多了一份美麗;魚兒擺尾洄游,穿透碧波,江洋容許了它的活躍,因此才多了一份靈動;人與人之間,遇到矛盾,各自退讓一步,彼此包容,則會風平浪靜,海闊天空。因此,共同發展,才是雙贏的智慧。
合作的前提決定于共贏的心態。正確的心態來至于為彼此的利益而協同努力,達到共同發展,彼此關切。自然界中的范例比比皆是。犀牛與犀牛鳥便是最佳的搭檔。犀牛體型龐大,皮糙肉厚,但皮膚的褶皺之間卻是又細又嫩,常常受到寄生蟲的困擾,而犀牛鳥作為食物鏈底部的生物,沒有生存空間,生存能力又差,沒有食物來源,犀牛與犀牛鳥的合作,即給犀牛解決了自身皮膚的困擾,又給犀牛鳥帶來了身體的享受,而犀牛也為它提供了保護,解決了它食物問題,這便是雙贏。可見,通過合作,才能各取所需,互助共贏,成為自然界里合作的典范。
合則兩利,戰則兩敗事事如此。人與人之間為何要合作呢?“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每個人都有自己不足的地方,合作便是借鑒他人長處彌補自己短處,彼此都會受益,合作造就共贏的局面。當年孫權給劉備提供暫居之地,孔明為孫權借來東風,孫權劉備聯軍使曹操大軍“檣櫓灰飛煙沒”,劉備因此開辟蜀漢霸業,形成三國鼎立的平衡局面,這是古代合作共贏的典范。國共的合作,曾經打敗軍閥,趕跑日寇,如今若能再次攜手,前景會更加美好。中美合作,經濟共贏,保證地區和世界穩定。大國之間若猜忌爭斗,必然兩敗俱傷,當年的蘇美爭霸,就是最大的敗筆。因此,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合作才是硬道理。
互聯網思維決定互聯網+到來。科技的牽動,為各個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需求。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商業與互聯網合作,網聯網+應運而生,催生了互聯互通的商業快速發展;教育與現代信息技術合作,催生了互聯網教育;經濟與互聯網合作,催生了互聯網經濟……這就是“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實施,會得到世界大多數國家積極響應的原因。“一枝獨秀不足清,百花齊放春滿園”,彼此聯手,共謀發展,才是合作共贏的智慧,而不是冷戰思維。昭君出塞,匈漢和睦,百姓安居樂業;中國高鐵走出國門,深受國際社會歡迎。所以說,取長補短,共同發展,才是共贏的基礎。
天空包容了游蕩的白云,云朵映襯了天空的美麗;大海包容了Ji蕩的河流,河流為大海擴充了廣闊的胸懷;偉人摒棄私利和前嫌,對手才成全了他的英明偉大。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讓我們團結合作,包容天下的胸懷,打造合作共贏的發展局面。
【修改與點評】
一、作者能夠準確地理解材料,把握核心,精準立意擬題,展示了切題的英明。
二、開篇運用排比句式,由物到人,引領文章快速靠近中心,明確地提出論點。
三、分論點圍繞中心論點展開;結構上運用并列式+遞進式+對照式,談古論今。
四、結尾再用排比句式照應,由物到人,結合實際的短論,深化和升華文章中心。
2016年安徽高考作文題預測點評三
【材料】
近日,央視名嘴白巖松,在他的第三本書《白說》中說:“當下是一個成功學泛濫的時代。中國的很多扭曲和亂象,都與追求面上的成功有關。我們只是追求現實的結果,往往不追求真理;我們把結果看得非常重,因此我們從不享受過程;我們為了實現某種期待,往往不擇手段。” 2012年,我參與過整個倫敦奧運報道,倫敦奧運會最重要的那句話,叫“影響一代人”。有記者提問:“體育如何影響一代人?”倫敦奧組委的一位官員回答:“體育教會孩子們如何去贏。”這句話很正常,在中國,很多事都能教孩子們如何去贏,但是他的下一句話讓我格外感動:“同時,教會孩子們如何體面并且有尊嚴地輸。”
在白巖松這番話中,你得到哪些啟發和感悟?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范文】
在過程中享受奮斗的美好
曾幾何時,我們總是低呤“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曾幾何時我們總是堅持著自己的道路選擇。而今已長大的我們,終于明白了,燈光閃耀的結果固然重要,但過程更值得我們去關注,值得我們去品味,值得我們去享受,盡管不知結果如何。
路上的風景任由奮斗者欣賞。居里夫人是波蘭著名的女科學家,由于她發現并提煉出了放射性元素鐳而獲得諾貝爾獎。這是在學術上多么至高無上的榮耀呀﹗但卻很少有人真正直視過她的奮斗過程的艱辛。她用自己寶貴的青春年華和摯愛丈夫的性命,在成千上萬次的實驗中嘔心瀝血,換來巨大的榮耀,他把一切都獻給了祖國科研事業。這是一種多么崇高的品德呀!但她并不是為了那些獎項,甚至把它當做孩子的玩具,而是為了祖國的強大和獨立,為人民幸福安康,她拋灑汗水,奉獻了青春,她感覺此生足矣。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享受自己走過來的每一步路,可能最終沒有成功,但仍然很灑脫快樂。因為痛并快樂活著,才活得有滋有味,沒有辜負人生的大好時光。
過程本身就是綻放了的花朵。屈原小時候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還是天寒地凍都會躲到山洞中偷讀詩經,過了三年后,他學業有成,從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成為一名大文人;司馬遷經受宮刑和牢獄之災,卻仍然踏上祖國神州大地周游四方,在他的辛苦努力下,終寫出了名垂千古的歷史巨著《史記》......這些人注重自己的過程,并從中享受快樂。但當我們在明亮的燈光下工作和學習的時候,又有誰還記得愛迪生的一千次實驗;當我們得出一條條物理定律時,又有誰還記得牛頓對萬有引力的探索;當我們大言不慚地覺得自己學富五車,能夠探索人類起源時,又有誰還記得達爾文為了《進化論》放棄學位與爵位……如果人們都重視結局,又怎么會享受過程中的快樂呢?
功利讓人在追求中迷失自己。古人讀書,常常用“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來誘導孩子,功力的結果是仲永的“泯然眾人矣”,范進的垂垂老矣還在科考。似乎沒有功名,人就無法生存。世俗之人讀書,為了升官發財,結果是直接走進牢獄。功利帶來的結果是浮躁氣盛,而修身養性、充實自我、陶冶情操的目的全無,人的素質下降。學歷再高,功利化和世俗化傾向嚴重,讀書再多,學問再大,迷失了自己,不知為何活著,豈不悲哉?
面對“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的古訓,人們真應該好好反思,不要把結局看得太重,要更多地享受過程,學會在奮斗中享受生活。時代青年應擺正心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代里,應追求泰戈爾說的“天空中沒有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的境界。
2016年安徽高考作文題預測點評四
【材料】
近日,央視名嘴白巖松,在他的第三本書《白說》中說:“當下是一個成功學泛濫的時代。中國的很多扭曲和亂象,都與追求面上的成功有關。我們只是追求現實的結果,往往不追求真理;我們把結果看得非常重,因此我們從不享受過程;我們為了實現某種期待,往往不擇手段。” 2012年,我參與過整個倫敦奧運報道,倫敦奧運會最重要的那句話,叫“影響一代人”。有記者提問:“體育如何影響一代人?”倫敦奧組委的一位官員回答:“體育教會孩子們如何去贏。”這句話很正常,在中國,很多事都能教孩子們如何去贏,但是他的下一句話讓我格外感動:“同時,教會孩子們如何體面并且有尊嚴地輸。”
在白巖松這番話中,你得到哪些啟發和感悟?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范文】
在過程中享受奮斗的美好
曾幾何時,我們總是低呤“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曾幾何時我們總是堅持著自己的道路選擇。而今已長大的我們,終于明白了,燈光閃耀的結果固然重要,但過程更值得我們去關注,值得我們去品味,值得我們去享受,盡管不知結果如何。
路上的風景任由奮斗者欣賞。居里夫人是波蘭著名的女科學家,由于她發現并提煉出了放射性元素鐳而獲得諾貝爾獎。這是在學術上多么至高無上的榮耀呀﹗但卻很少有人真正直視過她的奮斗過程的艱辛。她用自己寶貴的青春年華和摯愛丈夫的性命,在成千上萬次的實驗中嘔心瀝血,換來巨大的榮耀,他把一切都獻給了祖國科研事業。這是一種多么崇高的品德呀!但她并不是為了那些獎項,甚至把它當做孩子的玩具,而是為了祖國的強大和獨立,為人民幸福安康,她拋灑汗水,奉獻了青春,她感覺此生足矣。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享受自己走過來的每一步路,可能最終沒有成功,但仍然很灑脫快樂。因為痛并快樂活著,才活得有滋有味,沒有辜負人生的大好時光。
過程本身就是綻放了的花朵。屈原小時候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還是天寒地凍都會躲到山洞中偷讀詩經,過了三年后,他學業有成,從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成為一名大文人;司馬遷經受宮刑和牢獄之災,卻仍然踏上祖國神州大地周游四方,在他的辛苦努力下,終寫出了名垂千古的歷史巨著《史記》......這些人注重自己的過程,并從中享受快樂。但當我們在明亮的燈光下工作和學習的時候,又有誰還記得愛迪生的一千次實驗;當我們得出一條條物理定律時,又有誰還記得牛頓對萬有引力的探索;當我們大言不慚地覺得自己學富五車,能夠探索人類起源時,又有誰還記得達爾文為了《進化論》放棄學位與爵位……如果人們都重視結局,又怎么會享受過程中的快樂呢?
功利讓人在追求中迷失自己。古人讀書,常常用“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來誘導孩子,功力的結果是仲永的“泯然眾人矣”,范進的垂垂老矣還在科考。似乎沒有功名,人就無法生存。世俗之人讀書,為了升官發財,結果是直接走進牢獄。功利帶來的結果是浮躁氣盛,而修身養性、充實自我、陶冶情操的目的全無,人的素質下降。學歷再高,功利化和世俗化傾向嚴重,讀書再多,學問再大,迷失了自己,不知為何活著,豈不悲哉?
面對“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的古訓,人們真應該好好反思,不要把結局看得太重,要更多地享受過程,學會在奮斗中享受生活。時代青年應擺正心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代里,應追求泰戈爾說的“天空中沒有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