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海南卷政治真題練習(附答案)
高考海南卷政治真題練習 第Ⅰ卷(帶答案)
①經濟發展方式正在積極轉型
②產業結構更趨優化
③創新成為經濟增長的首要驅動力
④經濟發展質量全面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題意我國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需拉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①②符合題意入選;題意沒體現創新是首要驅動力,③不符合時間排除;題意只是反映了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服務業的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不能反映經濟發展質量的全面提高,④排除。故答案選A。
考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的知識。
2.市場上某款運動鞋的價格上漲后,其供應量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下列圖示正確反映這一變化的是( )
A.① B. 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題意某款運動鞋的價格上漲,對生產者而言有利可圖,生產者就會擴大生產規模,供應量增加。價格與供應量之間是正比關系,故B入選,排除錯誤選項A。CD反映的是價格不變,數量增加或減少的情況,不符合題意,因為題意指的是價格上漲,而不是價格不變,故排除,故答案選B。
考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3.2014年我國網絡零售交易額達2萬多億元,其中生鮮電商的交易額約為130億元,同比增長221%,占全部生鮮交易的10%。從供給角度看,我國生鮮電商高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居民收入增加引起消費偏好發生改變
②行業發展潛力巨大且吸引了大量投資
③新技術的運用改變了人們的購買習慣
④商業模式的改變降低了行業進入門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審題,概括題意可知我國網絡交易發展迅猛,設問的切入點是從供給角度看,①是從消費角度,不符合題意排除;③也是從消費角度,不符合題意排除;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網上交易越來越普及,網絡貿易發展潛力巨大吸引了很多生產商增加投資,②符合時間入選;網上交易的方式涉及的內容豐富,降低了行業的進入門檻,只要網絡認證有效信息、合理合法經營即可,④符合時間入選。故答案選C。
考點:本題以熱點網絡交易為時政背景,考查供給量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某村一個種植大戶和一個耕種自有承包地的普通農戶在2014年種植作物的品種和投入產出情況如下表所示。回答4~5題。
4.從表中可以看出( )
①種植白菜的投入產出比高于種植土豆
②種植玉米的投入產出比低于種植小麥
③投入產出比最小的是種植小麥
④普通農戶種植玉米的投入產出比高于種植大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考點:本題考查投入與產出的比,也就是效率的知識。
5.在下列對種植大戶的收益率遠高于普通農戶的原因分析中,能夠成立的是( )
①種植規模大
②種植品種結構優
③白菜種植占比小
④玉米種植占比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農戶,不單是因為種植玉米,④不夠全面,故排除。故答案選A。
考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效率和經濟結構調整的知識。
6.2014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全面開放國內快遞市場,對符合許可條件的外資快遞企業,按核定業務范圍和經營地域發放經營許可。在我國快遞業務量快速增長、整體規模躍居世界前列的背景下,允許外資企業開展國內快遞業務有利于( )
①細分國內快遞市場,穩定中資企業快遞業務的市場份額
②建立對等開放的國際快遞市場,為中資快遞企業“走出去”創造機遇
③利用外資快遞企業品牌和資金優勢,整合國內中小快遞企業
④加大市場競爭,促進國內快遞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升服務水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政府不斷優化快遞業發展環境,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將進一步增強我國快遞業對經濟社會的服務作用。依據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承諾,進一步放開國內市場,讓國內外快遞企業同臺競爭,有利于倒逼國內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升服務水平,使廣大消費者有更多選擇。④符合題意入選;加快開放國內快遞市場,也意味著在對等開發的前提下,為我國快遞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提供機遇。因此,放開國內市場有利于提高國內快遞企業的競爭能力,也為未來我國企業營建全球服務網絡,參與全球競爭,創造了一定的便利條件。②符合題意入選;①④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選D。
考點:本題以熱點快遞業的發展為背景,考查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知識。
7.2014年11月,允許香港與海外投資者有范圍買賣滬市股票和大陸投資者有范圍買賣港市股票的“滬港通”正式開通,在滬港兩地股票市場發展不平衡的背景下,開通“滬港通”意在( )
①促進兩地資本市場共同發展
②促進兩地資本市場資金的跨境流動
③杜絕兩地股票市場投機交易
④降低兩地資本市場交易費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錯在“杜絕”;④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選A。
考點:本題以滬港通為時政背景,考查學生對股票、資本市場等的認識。
8.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的進出口總值占商品進出口總值的十分之一左右,且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十余年中一直處于逆差狀態。這種狀況長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國企業提供的服務大部分不可參與貿易
B. 我國第三產業總體發展滯后,競爭力弱
C. 服務貿易個性化強,容易遭遇貿易壁壘
D. 我國服務市場條塊分割嚴重,市場不統一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在對外貿易中,一定時期內(一般是一年)若一國的進口額大于出口額,稱為入超,即貿易逆差,或叫貿易赤字。A表述錯誤排除,我國企業提供的服務可以參與貿易;C不符合現實排除;D表述錯誤排除, 我國正在建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我國之所以服務貿易處于逆差,是因為我國服務業發展滯后,還需要調整和完善。B符合題意入選。故答案選B。
考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對外貿易和服務業的發展的知識。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凡經人大及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行政機關不得法外設定權力,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不得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其義務的決定”。回答9~10題。
9.建立憲法宣誓制度旨在( )
①彰顯憲法權威,增強國家工作人員履行公職的神圣感和責任感
②強化憲法監督,推進和完善法律體系建設
③推進依法行政,保障國家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
④弘揚法治精神,督促國家工作人員忠于和維護憲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考點:本題以依法治國為時政背景,考查的知識點是依法治國以及政府要依法行政、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等知識。
10.“行政機關不得法外設定權力”的規定( )
①表明行政機關不再有權制定行政法規
②強調公共權力必須在法定范圍內行使
③能夠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及其職能配置
④有利于厘清公共權力與公民權利邊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行政機關不得法外設定權力的意思是行政機關必須在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力,要依法行政,②符合題意入選;法律賦予了公民權利與義務,政府無權超越法律設定權力,這就界定了行政權力與公民權利,④符合題意入選;行政機關有權制定行政法規,①表述錯誤排除;題意是對政府行使權力的要求,而不是政府機構的設置問題,③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選C。
考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以及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