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教版地理會考必背知識點
復習地理要學會簡化地圖法,通過簡化圖的構思設計,達到突出重點、易于理解的目的,并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規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高考人教版地理會考必背知識點,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高考人教版地理會考必背知識點(精選篇1)
1. 國際互聯網的影響發展最快作用最大影響最廣公眾關注程度最高的通信網絡
2. 國際互聯網的應用①開展電子商務②提供各種遠程服務③舉行電子會議
3. 商業中心的形成商業活動的人流商品流達到一定規模,就形成商業中心。
4. 商業中心的功能物資集聚服務商品流通。
5. 商業街的區位選擇①以市場最優為原則(城市幾何中心)②交通最優為原則(沿線)
6. 商業小區的區位選擇設在居民住宅區內。
7. 商業網點的形成密度效益和組織形式都要受到自然社會經濟和技術等因素的制約。
8. 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各國間商品和勞務交換;國家之間貨幣資金的周轉和運動。
9. 發達國家國際貿易的特點出口工業制成品資本技術以及少數農產品,進口燃料和原料
10. 發展中國家國際貿易的特點出口農礦初級產品,出口商品種類單一,處于不利地位。
11. 世界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紐約倫敦蘇黎世;巴黎法蘭克福東京香港。
12. 人類與環境的關系及模式圖①人類獲取物質和能量②消費活動排放廢棄物③環境反作用于人類
13. 環境問題的兩大類主要表現①環境污染②生態破壞
14. 環境污染產生的原因人類任意排放廢棄物和有害物質,導致環境質量下降。
15. 環境污染的種類大氣水土壤固體廢棄物噪聲放射性海洋污染等
16. 生態破壞產生的原因由于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導致環境退化,從而影響人類生產和生活。
17. 生態破壞的影響①濫伐森林②不合理灌溉③燃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質④過度捕獵
18. 城市環境問題和農村環境問題城市主要是環境污染;農村主要是生態破壞。
19. 發展中國家環境問題嚴重的原因①發展和人口雙重壓力②經濟和技術水平低③發達國家轉移污染
20. 全球性環境問題①酸雨②國際河流污染③熱帶雨林的破壞④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
21. 世界人口增長狀況①產業革命前(緩慢)②二戰前(加快)③二戰后(猛長)④年代放慢
22. 世界億人口日年月日
23. 人口增長對環境的壓力超出環境供給資源和消化廢物的能力,造成資源和環境問題。
24. 不合理利用資源對環境的影響導致自然資源的衰竭,生態系統的破壞,自然生產力下降。
25. 環境問題的本質就是發展問題,是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必須在發展的過程中解決。
26. 人地關系思想發展的四個階段①崇拜自然②改造自然③征服自然④謀求人地協調
27.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28. 可持續發展復合系統生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構成系統。
29. 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三個基本原則①公平性原則②持續性原則③共同性原則
30. 可持續發展從觀念走向實踐的意義是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的變革,是人類行為方式的變革。
31. 清潔生產的全過程①原料開采②生產制造③消費使用④廢棄物處理
32. 中國古代的可持續發展思想①封山育林②定期開禁③休養生息
33. 中國面臨的生存和發展壓力①龐大的人口壓力②資源短缺③深刻的環境危機
34. 中國《世紀議程》的發布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對策以及行動方案。
35. 中國建設生態農業的重要意義①促進經濟發展②維護農業生態平衡③農業可持續發展
36. 生態農業采取的措施①調整產業結構②開展綜合利用③利用新能源
37. 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文字式數字式線段式)
38. 方向①上北法②指北法③經緯法
39. 圖例和注記①符號②文字與數字
40.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①山脊與山谷②陡坡與緩坡③斷崖
41. 地形剖面圖的作圖法①建立橫座標②建立縱座標③畫出交點④連接成線
42. 疆域的四至點漠河(°N),曾母暗沙(°N),帕米爾(°E),烏蘇里江(°E)
43. 陸疆和陸上鄰國多千米。鄰國個(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錫不越老緬)
44. 大陸海岸線多千米。鴨綠江口至北侖河口。
45. 隔海相望的國家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46. 領海和內海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海里的海域。渤海瓊州海峽。
47. 主要島嶼和半島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雷州半島。
48. 三級行政區的劃分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和鄉(鎮)三級。
49. 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省會及位置個省個自治區個直轄市。香港和澳門是特別行政區。
50. 中國人口數量.億(年月日第五次人口普查)億(年月日)
51. 中國人口的突出特點①人口基數大②人口增長快
52. 中國民族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53. 地形的主要特征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54. 主要山脈及其分布東西走向東北-西南走向西北-東南走向南北走向。
55. 四大高原青藏(高寒)內蒙古(平坦)黃土(黃土)云貴(崎嶇)
56. 四大盆地塔里木(最大)準噶爾(最北)柴達木(最高)四川盆地
57. 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58. 主要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江南丘陵東南沿海丘陵
59. 地形對我國地理環境的影響①氣候②交通③水力
60. 我國的溫度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青藏高原高寒區。
61. 冬夏季氣溫分布的總特點①南熱北冷,南北溫差大。②南北溫差小,全國普遍高溫。
62.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小。mmmmmmmm。
63. 雨帶的推移與降水的季節變化月(南嶺)月(長江流域)月(華北東北)月回撤。
64. 我國的干濕地區濕潤區半濕潤區半干旱區干旱區。
65.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夏季風影響的地區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66. 我國的氣候特征及其成因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幅員遼闊地形復雜。
67. 我國的災害性天氣旱災洪澇寒潮臺風。
68. 我國的外流區域和內流區域的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mm年等降水量線
69. 主要內流河塔里木河
70. 主要淡水湖鄱陽湖(贛)洞庭湖(湘)太湖洪澤湖(蘇)巢湖(皖)
71. 主要咸水湖青海湖(青)納木錯(藏)
72. 河流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含沙量結冰期
73. 長江的源流概況源頭(唐古拉山)上中下游劃分(宜昌湖口)
74. 長江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烏江漢江湘江贛江黃浦江
75. 長江的開發利用葛洲壩三峽黃金水道
76. 黃河的源流概況源頭(巴顏喀拉山)上中下游劃分(河口舊孟津)
77. 黃河的主要支流汾河渭河
78. 黃河的開發利用龍羊峽李家峽劉家峽三門峽小浪底
79. 珠江水系西江北江東江
80. 京杭運河六省市(京津冀魯蘇浙)五大水系(海黃淮長錢)
81. 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運量運速運價
82. 主要鐵路干線縱橫煤。(京滬,京九,京哈—京廣,太焦—焦柳,寶成-成昆。京包—包蘭—蘭青—青藏,隴?!m新,滬杭—浙贛-湘黔—貴昆,寧西。大秦,神黃,焦日。
83. 主要鐵路樞紐北京鄭州株洲徐州上海商丘南昌洛陽寶雞昆明等
84. 長江對外貿易港宜賓重慶宜昌武漢九江蕪湖南京張家港南通上海
85. 沿海十四個開放港口城市大秦天煙青連,南上寧溫,福廣湛北。
86. 主要的商業中心上海北京天津沈陽武漢廣州重慶西安。
87. 主要的旅游資源自然風光文化寶藏革命圣地民族風情。
88. 世界海陸分布陸地.億平方千米,海洋.億平方千米。
89. 海底地形大陸架大陸坡大洋底海溝海嶺
90. 世界主要人種的分布白色人種黃色人種黑色人種
91. 世界的國家和地區面積前六位的國家人口超一億的國家。
92. 世界地理分區的位置和范圍亞非北美南美南極歐大洋
93. 世界主要國家主要城市主要區域特征日本印度埃及德國俄羅斯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94. 主要熱點區域特征朝鮮半島自然—地形氣候類型河流物產,韓國經濟
95. 東南亞自然經濟,地形地質(海嘯原因)氣候物產新加坡經濟
96. 波斯灣的石油和巴以爭端,交通氣候水資源農業
97. 南極考察與南極的氣候冰川動物臭氧層
98. 非洲問題非洲的地形氣候帶動植物礦產環境和生態問題
99. 跨世紀的四大工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青藏鐵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區位衰落的原因振興措施西部大開發西部資源生態環境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