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語文必修3試題(2)
高2語文必修3試題答案
一、古詩文閱讀鑒賞
1.(1)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2)別有幽愁恨生 此時無聲勝有聲(3)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 應(yīng)是良辰美景虛設(shè)
2.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3. (1)按題材范圍分類,唐詩可以分為寫景抒情詩、狀物言志詩、懷古詠史詩、即事感懷詩、邊塞征戰(zhàn)詩等(任意填對其中二類即可),這首詩屬邊塞征戰(zhàn)詩。(2)理由是:這兩句從字面上看,可理解為是寫塞上梅花在風(fēng)中盛開,一夜間,梅花的花瓣便散落到了關(guān)山的每一個角落。而“梅花落”又是一支笛子曲,因此,又可將這兩句的意思理解為風(fēng)將笛子吹奏《梅花落》的聲音吹送到了關(guān)山的每一個角落。(3)本詩最突出的特點便是虛實結(jié)合。前兩句寫的是實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戰(zhàn)士們趕著馬群歸來,天空中灑下明月的清輝。后兩句把《梅花落》拆開來用,則構(gòu)成了虛景,仿佛飄落的不是笛聲,而是梅花的花瓣。這樣虛實交錯,就構(gòu)成了美妙而闊遠的意境。
4.D。匪,通“非”,不是。
5.A。A項“愁”的意思是“為……發(fā)愁”,屬為動用法;B項“凋”的意思是“使……凋謝(失色)”,C項“轉(zhuǎn)”的意思是“使……滾動”,D項“繁”的意思是“使……多,增多”,均屬使動用法。
6.B。每次的作用應(yīng)不盡相同:第一次重在表現(xiàn)驀然驚訝的感覺,并使文勢更為突兀,第二次表現(xiàn)了一種畏懼和發(fā)愁的心理,在文勢上有換氣和振起的作用,而第三次則表現(xiàn)了無可奈何,只得作罷的情緒。這樣一唱三嘆,“蜀道之難”也就在讀者心目中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了。
7. B。恐怕、也許。A項:把/憑借,靠;C項:連詞,表示順承關(guān)系/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D項: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句末助詞,無實義。
8. D。景公已將魚送給了弦章。
9. C。第二則材料無此信息。
10. (1)我從小地位低下,不懂得治理人民的辦法。(重點詞:“賤”、“術(shù)”。重點詞未譯,每個扣0.5分。下同。) (2)他們本身的才智(素質(zhì))不高,所以看不到國君的缺點,他們的勇氣不夠,不敢(指出不足)侵犯國君的尊嚴。(重點詞:“知”通“智”,智力;“顏色”)
二、現(xiàn)代文閱讀鑒賞
11. 阿吉年紀還這么輕就去逝了,實在令人惋惜。
12. 指還能胸懷理想,快樂每一天嗎。
13.阿吉是個快樂無憂的樂觀主義者,對他而言,生死無非是追求不同的夢想而已。(結(jié)合作品中的人物對話進行概括。)
14.人生無常,要胸懷理想,快樂每一天,夢想是可以超越生死。
15. A。大量的水流入海洋應(yīng)該使海水含鹽度降低。
16.A。B項彼得未談造成的惡果;C項北極冰川融化的事實不是彼得談的;D項二人觀點相同,都是說“可能”。
17.B。“不可避免”太絕對化,本文的內(nèi)容都是說“可能”。
18.C。A、B、D三項都沒有抓住小說的本質(zhì)特征——“總得有比較細致的藝術(shù)描寫,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性格”來回答。
19.B。由“但在唐以前,神話、寓言不用說了,即便是歷史散文,也往往只有人物性格的一剎那的閃光,只有故事情節(jié)的某些片斷富有文學(xué)意味”一句可知,作者認為“孕育著小說的因素”的文體應(yīng)是神話、寓言、歷史散文三種。
20.A。這“完備”的形式,作者是從“故事情節(jié)”、“人物刻畫”和“作品內(nèi)容”三方面來說明的。
三、語言表達
21.現(xiàn)在許多國家都已經(jīng)能夠生產(chǎn)這樣的機器人:它們可以獨立操作機床,可以在病房細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險區(qū)域進行作業(yè)。或:有的機器人可以獨立操作機床,可以在病房細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險區(qū)域進行作業(yè)。現(xiàn)在許多國家都已經(jīng)能夠生產(chǎn)這樣的機器人。
22.黃山位于皖南地區(qū),面積千余平方公里,多為花崗巖山峰。(原文以文學(xué)的筆法描寫了黃山的壯美雄奇,從黃山的特點出發(fā),主要應(yīng)把握如下信息:地理位置,面積大小,山體特征等。注意抓主要信息,如方圓一百二十公里與面積千余平方公里相比,以后者為重要。)
23. 第一題 示例:①祖國日日新 ②神州面貌新
第二題 示例:春風(fēng)習(xí)習(xí)新思想新氣象伴新春到來
四、寫作
24.作文(略)。
附: 參考譯文
(一)宓子賤要做單父縣的縣令了,他去拜訪陽晝說:“您有什么經(jīng)驗可以告訴我嗎?”陽晝說:“我從小地位低下,不懂得治理人民的辦法。但是我有兩條釣魚的經(jīng)驗,用來送給您。”子賤說:“你釣魚的經(jīng)驗是什么?”陽晝說:“釣魚時,垂下釣絲,安好釣餌,馬上迎上來吞食的便是‘陽橋壘’,這種魚肉薄而味不美;還有一種魚,繞著釣餌游來游去、欲食又止的便是魴魚,此魚才是肉肥味又美的魚。”宓子賤領(lǐng)梧了其中的道理,說“妙!”
宓子賤去上任,還沒走到單父縣,那些官員紛紛趕來在半路上迎接他。宓子賤催促手下人說:‘快趕路,快趕 路!這些人便是陽晝所說的‘陽橋魚’來了。”到了單父縣,他去請出那些年高德重又有才能的人與他共同治理單父縣。
(二)晏子死了十七年之后,齊景公請諸大夫們喝酒。景公射箭射到了靶子外面;滿屋子的人卻眾口一詞地贊美他。景公聽后變了臉色,并嘆了一口氣,把弓丟在一旁。
弦章進來。景公說;“弦章!自從我失去晏子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十七年了,從來沒有聽剄過對我的批評。今天我射箭出了靶子外,他們卻眾口一詞地贊美我!”
弦章回答說;“這是那些大臣的不好:他們本身的素質(zhì)不高,所以看不到國君的缺點,他們的勇氣不夠,不敢(指出不足)侵犯國君的尊嚴。但是您應(yīng)該注意一點,我聽說;‘國君喜歡的衣服,那么大臣就會拿來替他穿上;國君喜歡的食物,大臣就會送來給他吃。’像尺蠖這種蟲子,吃了黃色的東西,它的身體就要變黃,吃了綠色的東西,它的身體就要變綠,作為國君,大概總會有人說奉承話吧!”
景公說;“說得很好!今天所稅的話,弦章可以做人君,我只能做大臣了。”
這時,有捕魚的人送來許多魚,景公賜給弦章五十車。回家的路上,載魚的車擁擠不堪,把路都堵塞了。弦章按住駕車人的手說:“過去說好話的人,都是想得到魚的人。以前晏子辭賞來規(guī)勸國君的過失,所以那些過失就藏不住。現(xiàn)在這些大臣們都是為了求取利益而阿諛奉承,所以國君的箭射到靶子外面卻仍要眾口一詞地加以贊美。如今我對國君的批評、勸諫還未被人所知,為人所效仿,卻要接受這些魚,這是違背了晏子的規(guī)矩而滿足了阿諛奉承的欲望。”所以(弦章)堅持不要這些魚。
看過“高2語文必修3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