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共基礎知識知識點總結
2016公共基礎知識知識點總結
3.我國的編制工作采取: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4.行政法制外部監督是指行政機關以外的司法機關國家權力機關政黨監督社會及輿論監督。
5.在合同履行時,如果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或部分履行債務給債權人增加的費用,由債權人負責。
6.國有大中型企業尤其是重要的優勢企業,最宜于實行國家控股或參股的股份制。
7.三個代表最終落腳點和根本歸宿是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
8.所有權: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 經營權: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
9.職能權利是某項職位或某部門所擁有的原屬直線主管的那部分權力。
10.一元化領導是指完整制。
11.公務員處分解除后,不恢復原級別,今后晉升職務級別和工資檔次不受此次處分影響。
12.知識產權中的知識,必須有能為人所感的客觀形式。
13.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向全國人大及其會負責。
14.生產力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關系。
15.在上層建筑組成部分中,政治占主導地位。
16.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制度是:法人財產制度。
17.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是指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所采取的具體形式0 Z, q; X, L# z 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是指抽象勞動。
18.與簡單之債對應的是選擇之債。
19.在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的思想之所以在思想領域處于統治地位,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在經經濟上占統治地位。
20.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是:是否承認矛盾及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
21.唯理認與經驗論的對立是:認識理論上的對立。)
22.唯物主義一元論與唯心主義一元論的對立:對世界本質的不同回答。
23.決定論與非決定論的對立是:是否承認事物運動的因果性和規律性的客觀普遍性。
24.職務方面的權益不屬于行政給付的內容。
25.當前農村綜合改革的主要內容是稅費改革。
26.公務員向在關單位提出申訴的必要理由是公務員對涉及本人的人事處理決定不服。
27.對妨礙行政訴訟的拘留不服的可以申訴。
28.申訴 是指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認為確有錯誤,向原審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提出的重新處 理的一種訴訟請求。
29.復議 是行政系統內部的行政救濟措施,內部監督的一種,只限于行政系 統內部。
30.申訴不是行政系統的內部監督,是一種廣義的制度, 范圍更廣
31.實現社會主義的關鍵是:發展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
32.可以引起債消滅的情形:提存抵銷混同(不是混合)。
33.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刑事案件,從作出提審再審決定起3個月以內結審。
34.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是:《美國憲法》
35.“在民主的基礎上集中,在集中指導下的民主”這一論斷出自:毛澤東。
36.科學發展觀的本質是:堅持以人為本。
37.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要實現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的發展。(溫家寶)
38.晉升正科正處,在分別任副科副處理2年以上(至少3年)。: S% |) N7 B1 x
39.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國家制定和認可。
40.義務教育是本質特征是:國家強制性。
41.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是:教育和科學。
42.上行文中向有隸屬關系的上級領導領導機關報送的文件。
43.劃分法律部門的依據是:法律調整的對象和方法。
44.法律部門是根據一定標準和原則劃分的同類法律規范的總和。
45.保外就醫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出證明。
46.領導:10個職務,13個級別。
47.非領導:8個職務
48.既是單雙法律行為又是雙方法律行為的是:贈與合同
49.銷售新活商品低于其成本的不是不正當競爭行為。
50.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金額不可以超過5000元
51.加快行文傳遞,用多級行文。
52.鄧小平認為我國對外開放的第一條經驗就是:建立經濟特區
53.管理的核心是:處理好人際關系
54.宏觀調控的主體是:政府。
55.行政職能的橫向廣度:職務范圍
56.唯物史觀的出發點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57.未遂犯:可以從輕減輕處罰。
58.種田的,缺米糧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59.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取決于行文對象及行文內容
60.公文寫作中的論證方法:例證法對比法因果法。
61.“大眾心理影響經濟走勢”,是因為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
62.中共二大的歷史貢獻是分清了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革命的界限
63.憲法按階段本質可分為:社會主義憲法和資本主義憲法
64.現代西方哲學的兩股思潮是人本主義和科學主義
65.“八一”建軍節源于“南昌起義”。
66.行政監察部門承擔對政府內部事務的管理職能。
67.黨的十四大報告“一國兩制”的構想作為基本國策。
68.我國發明專利權的期限是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的專利權是10年。
69.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動力是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
70.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核心是節約使用資源和提高資源利用率。
71.現階段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關鍵環節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進步
72.認為法是國家權力的產物的法學流派是分析學
73.賄賂罪是為了謀取非法利益。
74.感性認識反映事物的現象,理性認識反映事務的本質
75.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幾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76.“樹不修不直”“遇良醫得生”:外因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改變事物發展的進程。
77.“追求真理比認識真理更寶貴”:認識不能停滯,應該不斷擴展和深化。
78.“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話”,這一信條的實質是形而上學。(否認事物的矛盾)
79.“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堅持唯物主義
80.保管期限的分類(同一年度的歸檔文件):永久保存長期保存短期保存。
81.《商業銀行法》規定對流動性資產余額與流動性負債余額的比例不得低于25%。
82.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是:創業精神。
83.衡量生產力性質的客觀尺度為生產工具。
84.有效領導者區別于不成功領導是因為特殊的領導作風。
85.數罪中有無期徒刑和死刑,采用吸收原則,只執行其中一個。
86.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核心是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問題。
87.代位繼承適用的范圍是法定繼承。
88.政府機構與立法機構的關系是從屬關系。
89.刑法所采取的數罪并罰原則是折中原則。
90.債的法律關系主體是特定的。
91.國有企業改革按產權清晰的要求,企業應擁有法人財產權。
92.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是生產方式。
93.《權利法案》為英國限制王權提供憲法保障
94.法這所以具有預測功能是因為法有規范性的特點。
95.市場機制得到充分發揮的前提是完備統一的市場體系。
96.搞好黨的建設的最根本基礎是加強黨風建設,密切黨同群眾的聯系。
97.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民主集中制。
98.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最根本保證是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99.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這五項原則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100.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立足點;
101.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往,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102.維護我國的獨立的主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
103.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是我們對外政策的綱領。
104.獨立自主是中國對外政策的根本原則。
105.作者與主要受文者存在不相隸屬關系時,只能選取平行文。
106.《行政訴訟法》規定,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做出第一審判決
107.《刑事訴訟法》規定,不報判決的上訴和抗訴期限為10天。
108.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
109.生產力的基本要素中勞動者占主體地位。
110.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保護期為50年。
111.國務院的領導體制是整體實行負責制,各部實行部長主任負責制。
112.擴大對外經濟關系的基礎和主要內容是發展對外貿易。
113.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除純獲利益與其年齡智力等相適應的)的合同,可以催法定代理人在30日內追認,法定代理人不沒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
114.公務員年度考核不稱職,應降職(不是么務員的處分,處分是降級撤職等)。
115.法的適用:法院檢察法。
116.四項基本原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117.當代中國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法律關系是公私法混和法律關系。
118.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注冊資金最低為10億人民幣
119.更改辦公室電話號碼用啟示。
120.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特征:統一開放競爭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