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試題
a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試題
A.踱(duó)來踱去 地窖(jiào) 書脊(jǐ) 赦(hè)然
B.綹liǚ 鬃zōng 詛zǔ咒zhòu 兩頰(jiā)
C.薨(hōng) 奏牘(dú) 擲地(zhì) 補輟(zhuì)
D.萬籟lài 虐(nüè)待 鐘磬qìng 吳楚東南坼chè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2分)
A.中華民族從來不低頭,雪災地震不可怕,因為我們有不屈不撓、眾志成城的十三億人民。
B.一座座雄偉而風格迥異的高樓如雨后春筍般在川南大地上拔地而起。
C.最近發生的車禍事件,造成了重大傷亡,現場慘不忍睹,令人嘆為觀止。
D.好的書需要多讀,重要的書必須反復閱讀,每讀一次都會讓你覺得開卷有益。
3.使用正確的修改符號修改下列句子。(2分)
⑴.我班同學討論并聽取了校長關于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講話。
⑵.建國六十年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改革。
4.下圖是2010年上海世時博會的吉祥物“海寶”,它是一個活潑可愛的漢字“人”的卡通造型,也被視為一滴俏皮的水。請從這幅圖中任選“海寶”的兩個部位介紹其特點及寓意。
(2分) 示例:①.眼睛:大大圓圓的眼睛,充滿了列未來城市的期待。
②.拳頭:
?、?身體:
?、?整體“人”字:
5.按課文內容填空。(9分)
(1).在她沒有來以前, ,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
,用一根不斷的線把我周圍的一切連結起來。
(2).前面是一條路,先生沒有走完就倒下了, ,繼續前進。(《一面》)
(3).《題破山寺后禪院中》體現作者內心歡悅的句子是: ,
。
(4).《趙普》中趙普刻苦讀書的句子是 。
(5).《趙普》中寫讀書給趙普帶來的益處是: 。
(6).請從你積累的古詩文中,寫出一個與“鳥”相關的句子: ,
。
6.《童年》是作者 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兩部為《 》、 《 》。 《童年》講述的是 (主人公)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其中外祖母是一個 充滿了童心的老婦人的形象,她對誰都很忍讓,有著圣徒一般的寬大胸懷。(5分)
7.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6分)
材料一 去年以來,云南秋、冬、春連旱,出現百年一遇的旱情;貴州秋、冬連旱,出現八十年一遇的旱情。
材料二 2010年,全國2212萬人因干旱而飲用水困難,其中79%的人集中在云南、貴州、廣西、四川、重慶。截至4月底,干旱已造成百色市222萬人受災,115萬人飲用水困難,251萬畝農作物受災。
材料三 據統計,如今已有近10億人無法獲得安全的飲用水,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水荒地區。聯合國警告說,如果世界仍以同樣的速度消耗水資源,到2025年,將有27億人面臨嚴重的水短缺。
?、?用一句話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內容。(2分)
?、?分析材料三,說說造成如此嚴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⑶.西南地區受災期間,得到了全國各地愛心人士的熱忱幫助。假如你是旱區的一名受助學生,請續寫下面的句子,以表達你的感激之情。(要求:句式相似,意思連貫,形象生動)(2分)
您送來的滴滴甘泉,匯成了涓涓細流,澆灌了一片片心田;您送來的滴滴甘泉,
,
二、閱讀理解
(一)閱讀《大地的語言》一文選段,完成8—12題。(共15分)
大地的語言(節選)
阿來
朋友來電話,招呼去河南。
一次次剛剛離開一座城市就進入另一座城市。重復的其實都是同一種體驗:在不斷興奮的過程中漸漸感到悵然若失。行車不到十分鐘,就在我靠著車窗將要昏昏然睡去時,超乎我的想象的景觀出現了。在我眼前出現了寬廣得似乎漫無邊際的田野。
收獲了一季小麥的大地上,玉米、無邊無際的玉米在大地的寬廣中拔節生長。綠油油的葉片在陽光下閃爍,在細雨中吮吸。這片大地在中國肯定是最早被耕種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有這種先后被石頭工具、青銅工具、鐵制工具和今天燃燒著石油的機具都耕作過的土地。翻開一部中國史,中原大地兵連禍接,旱澇交替。但我的眼前確實出現了生機勃勃的大地,這片土地還有那么深厚的肥力滋養這么茁壯的莊稼,生長人類的食糧。無邊無際的綠色仍然充滿生機,莊稼地之間,一排排的樹木,標示出了道路、水渠,同時也遮掩了那些素樸的北方村莊。我喜歡這樣的景象。這是讓人心安的景象。
一望無際的玉米亭亭玉立,莖并著莖,根須在地下交錯,葉與葉互相摩挲著絮絮私語,它們還化作一道道的綠浪、把風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遠的地方。在一條飛速延展的高速公路兩邊,我的視野里始終都是這讓人心安的景象。
轉上另外一條高速路,醒目的路牌標示著一些城市的名字。這些道路經過鄉野,但目的是連接那些巨大的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城市插到鄉村身上的吸管。資本與技術的循環系統其實片刻不能缺少從古至今那些最基本的物質的支撐。但在這樣的原野上,至少在我的感覺中,那些城市顯得遙遠了。視野里掠到身后,以及撲面而來的,依然是農耕的連綿田野。
我呵氣成霧,在車窗上描畫一個個漢字。
這些象形的漢字在幾千年前,就從這塊土地上像莊稼一樣生長出來。在我腦海中,它們不是今天在電腦字庫里的模樣,而是它們剛剛生長出來的時候的模樣,剛剛被刻在甲骨之上的模樣,剛剛被鐫刻到青銅上的模樣。
這是一個個生動而又親切的形象。
土,最初的樣子就是一棵苗破土而出,或者一棵樹站立在地平線上。
田,不僅僅是生長植物的土壤,還有縱橫的阡陌、灌渠、道路。
禾,一棵直立的植株上端以可愛的姿態斜倚著一個結了實的穗子。
車窗模糊了,我繼續在心里描摹從這片大地上生長出來的那些字。
麥、黍、瓜、麻、菽。
我看見了那些使這些字具有了生動形象的人。從井中汲水的人。操耒犁地的人。以臼舂谷的人。
眼下的大地,麥收季節已經過去了,幾百年前才來到中國大地上的玉米正在茁壯生長。那些健壯的植株上,頂端的雄蕊披拂著紅纓,已然開放,輕風吹來,就搖落了花粉,紛紛揚揚地落入下方那些腋生的雌性花上。那些子房顫動著受孕,暗含著安安靜靜的喜悅,一天天膨脹,一天天飽滿。待秋風起時,就會從田野走進了農家小小的倉房。
我們到達了淮陽——穿過了大片屬于淮陽的田野。讓人心安的田野,莊稼茁壯生長的田野,古老的,經歷了七災八難仍然在默默奉獻的田野。還未被加工區、開發區、新城鎮分割得七零八落的田野。
(選自《2009中國散文排行榜》有改動)
8.從文中描寫的內容看,作者視野中的土地有著怎樣的景象?這種景象給作者以怎樣的內心感受?(4分)
9.本文語言生動形象,表現力強。請任選其一,分析下面句子的表達的作用或效果。(做法提示:分析句子的修辭方法及作用,也可分析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還可以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進行分析。)(2分)
①. 一望無際的玉米亭亭玉立,莖并著莖,根須在地下交錯,葉與葉互相摩挲著絮絮私語,它們還化作一道道的綠浪、把風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遠的地方。
?、?這些象形的漢字在幾千年前,就從這塊土地上像莊稼一樣生長出來。
10.文章最后一段“讓人心安的田野,莊稼茁壯生長的田野……”聯系第4段所寫內容看,這句話“讓人心安”一詞在內容表達和結構上各有什么作用?(4分)
內容:
結構:
11.認真閱讀選文最后一自然段,結合全文內容,說說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12.本文作者曾說過:“中國的土地不可能滿布工廠和城市”,但現實是,目前全球的城市化進程正日益加快,大片的土地被工廠、高樓所占領……當然我們也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有發展就難免會有損失和犧牲。請聯系現實,談談閱讀本文后的看法。(不少于60字)(3分)
(二)、閱讀《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一文,完成12--16題。(13分)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
①世界博覽會簡稱“世博會”,是由一國政府主辦、多個國家和地區組織參加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目的是展現人類追求進步的手段,在社會、經濟、文化、科技領域取得的成就,展望人類社會的發展前景和尋求面臨的重大問題的解決途徑。它鼓勵人類把科學和情感結合起來,將種種有助于人類發展的新概念、新觀念、新技術展現在世人面前。人們從世界各地匯聚一處,展示各自的產品與技藝。世博會集人類文明之大成,因而具備了無與倫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蕩。世博會的會場不單是展示技術和商品,而且伴以異彩紛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壯觀景象、詳細準確的解說。設置成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的、充滿節日氣氛的空間。成為人們娛樂和消費的理想場所。世博會被譽為世界經濟、文化、科技的“奧林匹克”盛
會。
②自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第一屆世博會至今,世博會已經先后舉辦過40多屆。
?、?010年世界博覽會于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國上海舉行,這也是首次由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上海世博會總投資達450億元人民幣,超過北京奧運會,已成為目前規模最大的一屆世博會,主辦機構希望吸引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前往主題公園或各國家展館。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是一次探討新世紀人類城市生活的偉大盛會,一次人類文明的精彩對話,一曲以創新和融合為主旋律的交響樂。上海世博會組委會以全球的視野籌備和舉辦上海世博會,使上海世博會承載人們對全球未來合作與人類未來發展的深邃思考和廣泛共識,真正成為“世界人民的大團圓”。
④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是上海世博會最耀眼的一顆明珠,是中國的第一展品。作為中國館區的主體建筑,中國國家館總建筑面積大約2.7萬平方米,它位于世博園區浦東世博軸東側,世博演藝中心南側,亞洲國家展館西側,處于世博會園區浦東區城主入口的突出位置。中國國家館以象征中國精神的雕塑造型“東方之冠”為構思主題,取自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中的元素—斗拱。其“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l6字設計理念,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深厚積淀。主色調運用傳統、沉穩的“中國紅”,表達了中國文化的精神和氣質。設計者們一系列殫精竭慮的設想,最終在建設者手中得以實現。
(據有關資料編寫)
13.“世界博覽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第③段中劃線句運用了什么樣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15.第④段“作為中國館區的主體建筑,中國國家館總建筑面積大約2.7萬平方米”一句中,加點的“大約”一詞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
16.結合文意,談談人類舉辦世界博覽會有哪些意義?(4分)
三.文言文閱讀(14分)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片段完成17—19題。(共10分)
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7.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2分)
?、倌芤蕴煜率聻榧喝巍?②嘗奏薦某人為某官
③太祖乃悟 ④卒用其人。
1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
(1)、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
(2)、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
19.“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這一細節寫出太祖________的樣子, “跪而拾之”的細節寫出趙普的 ;“補綴舊紙”這一細節表現出趙普 的態度。(3分)
20.如果趙普能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之一,請你借簽為才哇寫的頒獎詞,為趙普寫一段頒獎詞。(60字左右)(3分)
才哇的頒獎辭:對鄉親有最深的愛,所以才不眠不休;對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離不棄。鐵打的漢子,是廢墟上不倒的柱,不斷的梁。他沉靜的面孔 ,是高原上最悲壯的風景。
你為趙普寫的頒獎辭是:
(二).閱讀下面古詩,完成21-22題。(4分)
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21.這首詩中,作者“憑軒涕泗流”,請你說出“涕泗流”中包含了作者那些心情?(2分)
22.自選角度,賞析“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這句話。
四.作文。(50分)
三月春風潤物無聲,為了進一步優化學校環境,凈化學生思想,養成文明習慣,學校決定開展“文明禮貌月”活動,倡導語言美、心靈美、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品德。倡導五心:即:忠心獻給祖國,孝心獻給父母,關心獻給他人,愛心獻給社會,信心留給自己。那么,在這次活動中 ,你應該如何做呢?請從下面范圍中任選一題寫作。
1、如何看待校園亂扔垃圾現象?
2、你眼里的校園不文明行為有哪些?
3、如何正確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應該怎樣相處?
4、現在提倡艱苦樸素、勤儉節約還有必要嗎?
5、學生的競爭意識,協作意識如何?應怎樣改善?
6、“我為校園文明獻一計”。
要求:①所寫內容必須在以上范圍之內。②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③不得寫成詩歌。④不少于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