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chēn(嗔)視 jiá(戛)然而止
2.給加點的字注音
歸省( ) 叱咤( ) 行( )輩 亢( )奮 渾身解( )數
閉塞( ) 參差( )( )不齊
3.根據下面的解釋寫出相應的成語。
(1)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嘆為觀止
(2)長短高低不齊。( )參差不齊
(3)做本行的事,成績十分顯著。( )本色當行
(4)比喻全身的本領。( )渾身解數
(5)形容威力極大。( )叱咤風云
4.下面語段標劃線處都有語病,請改正過來。
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①盡管我們很渺小,但應該必須讓自己知道“我很重要”。對父母,我們是他們安事晚年的保障;②對朋友,我們是他們傾訴衷屠。任何時候都不要看輕自己,要敢于說“我很重要”,③這樣,你的人生才全走進新的一頁。讓我們昂起頭,④對著我們這顆無數的美麗星球上的生靈,響亮地宣布一一我很重要!
(1)第①處詞語贅余,應刪去的詞語是 。
(2)第②處成分殘缺,應在句末添加 。
(3)第③處搭配不當,應將 改為 。
(4)第④處語序不當,應調整為 。
(1)刪去“應該”或“必須”
(2)在句末加上“的對象”或“的人”
(3)將“走進”改為“翻開”或將“一頁”改為“之地”
(4)應將“無數”放到“生靈”前
5.仿照下面一句話的句式,仍以“人生”開頭,仿寫兩句話,組成一個排比句。
例句:人生如一本書,應該多一些精彩的細節,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仿句:人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列舉:人生如一首歌,應該多一些昂揚的旋律,少一些抑郁的音符; 人生如一盤菜,應該多一些美味的享受,少一些浮華的外表; 人生如一口井,應該多一些甘甜的.(不設統一答案)
6.寫出下面詩句的上句或下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處處蛙。(《約客》)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獨歸遠。(《送靈澈上人》)
(3)獨憐幽草澗邊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4)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中抒發時世之凋敝喪亂和人生凄涼飄零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論詩》中表達創作應該求新求變,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詩人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黃梅時節家家雨 2.荷笠帶斜陽 3.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4.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5.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
7.名著閱讀
(1)《昆蟲記》是優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認的文學經典。魯迅把它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在作者(姓名) 筆下, 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禮服; “為它的后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 會“愉快的進食,如果我們喂食動作慢了,它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法布爾、楊柳天牛、小甲蟲、小麻雀。
二.文言文閱讀。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 。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 , 。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乙)即聞女子問病.九姑以為宜得參,六姑以為宜得芪,四姑以為宜得術.參酌移時,即聞九姑喚筆硯.無何,折紙戢戢然,拔筆擲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筆觸幾,震筆作響,便聞撮藥包裹蘇蘇然.頃之,女子推簾,呼病者授藥并方.反身入室,即聞三姑作別,三婢作別,小兒啞啞,貓兒唔唔,又一時并起.九姑之聲清以越,六姑之聲緩以蒼,四姑之聲嬌以婉,以及三婢之聲,各有態響,聽之了了可辨.群訝以為真神.而試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謂口技,特借之以售其術耳.然亦奇矣!
翻譯:直到這時,小房 子外面的人才聽到青年女子向神仙請教治病的藥方。九姑認為應該用人參,六姑認為應該用黃芪qí,四姑說是該用白術,她們 思考了片刻。然后,聽見九姑叫拿筆墨來 ,不一會,紙折得吱吱響,拔筆,筆頭套 丟到桌上叮叮作響,磨墨之聲十分清晰。 寫好藥方之后,九姑把筆扔到桌子上,抓 藥包裝,發出蘇蘇聲。不一會兒,青年女 子掀開簾子,叫村里的病人拿藥和藥方, 隨即轉身回到房里,接著,就聽到三姑告 別,三個女仆告別,小孩咿咿呀呀聲,小 貓喵喵叫喊聲,一時并起。九姑的聲音清 脆響亮,六姑的聲音緩慢蒼老,四姑的聲 音嬌柔婉轉,那三個女仆的聲音也各有特 色,外面的人可以清楚地分辨出來。村子 里的人聽了這場“神仙會”,以為她們真的 都是神仙,驚訝不已。患病的人拿回青年女子從“神仙”那里討教的藥方和草藥,趕 緊煎熬飲用,但藥吃完了,病卻未見好轉 。后來村子里的人才明白,那青年女子表 演的是口技,其實并沒有什么神仙。她只 不過是借助口技來推銷自己的草藥罷了。
8.寫出空格處的語句。
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9.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會賓客大宴( ) (2)賓客意少舒( )
(3)不能名其一處也( )(4)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
(5)反身入室( )(6)呼病者授藥并方( )
適逢,正趕上 伸展,松弛
說出 期中夾雜著
通“返”返回 藥方
10.翻譯下列句子。
(1)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在這種情況下,賓客們沒有一個不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揚起袖子,露出手臂,兩條大腿直打哆嗦,幾乎想要搶先逃跑.
(2)群訝以為真神.而試其方亦不甚效。
眾人聽了很驚訝,以為真是神仙,他的方法用過了但效果并不理想。
11. “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這句話突出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1、“撤屏視之,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體現表演者技藝的高超。
運用側面描寫,點明文章中心,極言道具之簡,意在證實、強調剛才的一切聲響都是從一張嘴中發出的,從而更突出表演者技藝的高超,也具有烘托的作用。(林嗣環《口技》)
12.聯系全文,說說甲文中勝個“_______”字總領全文,乙文中用一個“______”字作總結。 善,奇
13.甲乙兩文同是描寫口技表演的,兩篇文章立意是否一樣,為什么?
林嗣環對口技表演者是大加贊賞,而蒲松齡對筆下那位借口技之術行醫騙藥的女子則滿含嘲諷,
因為表演的目的不同,因此口技表演的內容和表現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而兩位作者正是抓住了關鍵,從不同的角度描摹刻畫,表現出了口技藝人技藝的精湛高超。
三、現代文閱讀
(一)《社戲》
①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邊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A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②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B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14.給選段加一個小標題:__________________月夜行船
15.第②段中“那聲音”和“他”分別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歌吹 那聲音
16第①段寫景充滿詩情畫意。從視覺、嗅覺、觸覺聽覺等方面描述自己看戲途中的見聞感受。
①視覺方面描寫的語句有: 。
②聽覺方面描寫的語句有: 。
③嗅覺方面描寫的語句有: 。
④觸覺方面描寫的語句有: 。
①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依稀的趙莊;幾點火。②似乎聽到歌吹了;那聲音大概是橫笛。③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④(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
17.選段中畫線的語句如何理解?
運用比喻,符合當時舟中觀夜景的實際情形:因山勢起伏,船行疾速,山色淡黑,群山極像“踴躍”的、“鐵”青的巨獸的脊背,形象生動,同時也襯托出了船速之快,看戲心切。
18.從整體看,選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什么?
表現了“我”對江南水鄉美景的熱愛,天真爛漫的童趣和看社戲愿望實現后的喜悅。
(二)安塞腰鼓
一群茂騰騰的后生。
他們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①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粱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
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呆呆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
但是:
看!——
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②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便得□ □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那么一股勁!
好一個安塞腰鼓!
19.選文為什么要先寫南風催吹動了高粱葉和他們的衣衫,又寫他們的沉穩安靜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
動靜結合,更襯托出后生的英姿。人和鼓的靜則是為下文腰鼓表演蓄勢。
20.“但是:”“看!——”單獨成段,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單獨成段,引人注意,人和鼓由靜而轉到動。
21.“驟雨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這些內容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作用是什么?
比喻,排比,突出腰鼓驟響時的壯闊 豪放 火烈.
22.在選文中找出表現這群后生的兩個比喻句,并分別指出它們的表達效果是什么?
他們樸實得就 像那片高粱”表現了后生的樸實和沉靜美;“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表現了這群后生的力量美和豪放美。
(三)為愛挺直 郭華悅
①父親早早去世,為了生計,母親在家鄉擺了個水果攤,每天天沒亮就要起來張羅。到了七點左右,一切準備妥當了,于是用三輪的腳踏車,載著順路的他和一車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奮進。
②母親的背駝得很嚴重。到了冬天,在這個北方的小城里,北風裹著雪花,一路肆虐。每當這個時候,母親總是用力地挺直了背。躲在母親背后的他,恍然發現母親的駝背直了不少。
③到了學校,他歡呼著跳下車,把這個驚喜發現告訴了母親。他還沾沾自喜地叮囑母親,說不定蹬腳踏車有助于糾正駝背呢。母親笑了笑,不以為意。可是懵懂的他卻天真地認為,如果母親能直起背來,自己就不會被同學叫做“小羅鍋”了。
④母親蹬腳踏車挺直的脊背,讓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復一日,他失望地發現,母親蹬腳踏車時,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車,卻又成了駝背。于是,同學們的嘲笑始終伴隨著他。
⑤后來,他考上了大學,畢業后,留在了城市里。沒過了幾年,他娶了個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個可愛的小生命。母親一直想過來看看孫女,可是他礙于面子,始終說自己忙,不斷推脫。
⑥直到有一天,他騎著自行車,送四歲的女兒去幼兒園。那天的北風格外地大,刮在臉上竟有些生疼。女兒驚叫了幾聲,他于是下意識地挺直脊背,擋住迎風而來的寒風。風像刀子一樣,在身上刮過,他卻始終牽掛著后座上的女兒。
⑦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親。他也終于明白,那些風雨交加的早上,母親奮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棄的駝背,為后座的他擋住了刺骨的風雪。母親的背,因為愛而挺直。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學校,回到水果攤后,母親的背總會疼上大半天。這樣的戲,在他年少時光中,日復一日的上演。
⑧他的心里,突然涌進了陣陣酸楚。母親的背是駝的,愛卻很直。每個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擋風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愛的厚墻。
(選自《知識窗》2009年第1期)
22.選文第④段中說“母親蹬腳踏車挺直的脊背,讓他看到了希望”,根據你對選文內容的理解,你認為他的“希望”是什么?(3分)
23.“母親一直想過來看看孫女”,“可是他礙于面子,始終說自己忙,不斷推脫”。結合選文,請你說說他“不斷推脫”的真正原因是什么?(3分)
24.選文第⑦段中說“這樣的戲,在他年少時光中,日復一日的上演”。在文中“這樣的戲”具體指什么?(3分)
25.閱讀選文后,你會為其精美的文題所折服,聯系全文,說說選文標題好在哪里?(3分)
14、(3分)希望母親能通過蹬腳踏車讓駝背逐漸挺直,使自己不再成為同學們嘲笑的對象。(意思對即可給分)
15、(3分)為了不讓妻子、女兒以及其他人看到母親的駝背形象。
16、(3分)那些風雨交加的早上,母親奮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棄的駝背,為后座的他擋住了刺骨的風寒;每次把他送到學校,回到水果攤后,母親的背總會疼上大半天。
17、(3分)①高度凝練地概括了選文“母親的背是駝的,愛卻很直”這一主旨,展示了母愛的無私和偉大,給人以心靈的震撼。②造成懸念,引領著讀者急切地閱讀全文。(答對其中一點即可給3分)
看過“七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測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