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要領導學習三嚴三實講話稿范文
“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在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的“三嚴三實”,有的放矢地提出了領導干部修身做人的根本,干事創業的準則.多次強調,加強黨的建設,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如何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我談幾點認識和思考。
一、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
中組部去年就黨風政風問題組織了一次調研,一位老同志說,如果河里有一兩條魚死了,這是魚的問題;如果有一片魚、一群魚死了,可能就是河受到污染,水生態出問題了。從政環境也是這樣,一個地方,如果個別干部出問題,那可能是他個人有問題;如果許多干部出問題,那說明這個地方政治生態有問題。從黨的以來查處的一批典型案件來看,一些地方賄選案件發生、腐敗窩案出現、買官賣官盛行,都與這些地方政治生態不好有關。
政治生態是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綜合反映,影響著黨員干部的價值取向和為政行為。政治生態好,人心就順、正氣就足;政治生態不好,就會人心渙散、弊病叢生。營造良好政治生態,關系人心向背,關系事業興衰。現在,我們黨帶領人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面對矛盾風險給黨治國理政帶來的新考驗,面對形勢發展變化給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通過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更好激發全黨創造活力,提振干部群眾精氣神,凝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制定實施八項規定,部署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弘揚新風正氣、滌蕩歪風邪氣,政治生態得到明顯改善。同時也應清醒看到,形形色色的潛規則、大大小小的關系網、“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還有一定市場,用人之風不正、家風家教不嚴、社會交往不凈、同志關系不純等問題有待進一步糾正,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作風問題時有反彈、頂風違規違紀時有發生。可以說,實現政治生態“山清水秀”,任務艱巨而繁重。要充分認識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特殊重要性,堅持重在建設、立破并舉,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并重,拿出過硬措施、保持足夠韌勁,努力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首先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
良好政治生態從哪里來?首先要從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中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功能,說得形象一點就是在黨員隊伍中播撒崇高理想的種子,激發艱苦奮斗的精神,消除各種錯誤思想的影響,保持和弘揚良好的黨風,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事實表明,黨內政治生活嚴肅認真,黨風政風就不會有什么大問題;一個地方政治生態出問題,首先是黨內政治生活出了問題。
形象地指出:黨內政治生活是鍛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的熔爐。如果爐子長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卻沒有足夠的溫度,那是煉不出鋼來的。應當看到,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和部門缺乏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對黨員干部教育管理失之于寬、失之于軟,管黨治黨的“大熔爐”變成了沒有溫度的“冷灶臺”。有的盡管有黨內政治生活,但是爐溫不夠、火候不到,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一些黨員干部碰到原則問題不開口,遇到矛盾繞著走,把自我批評變成了自我表揚,把相互批評變成了相互吹捧;一些黨組織沒有凝聚力,黨員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黨組織變成“大車店”,黨員沒有黨員的樣子。這些都警示我們:黨內政治生活必須真正嚴肅起來,決不能隨意化、平淡化,不能娛樂化、庸俗化,不能讓黨內政治生活變了味、走了調。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關鍵是要推動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化、經常化、規范化,為凈化政治生態營造好的“氣候”環境。黨的組織生活正常了、健康了,就能起到“除塵”“過濾”作用,就能及時阻隔不良風氣的侵蝕。完善黨的組織生活,重在落實制度、貴在保持經常。黨章對黨的組織生活有著非常明確具體的規定,像“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民主評議黨員等都是很重要的內容,應認真抓好落實。要經常和定期開展組織生活,特別要彰顯黨內政治生活的本質,在樹立崇高理想上下功夫,在提升精神境界上下功夫,引導每個黨員自覺安裝思想上的“殺毒軟件”,經常清掃頭腦中的灰塵。要切實提高組織生活的質量,確保有實質內容、實際效果,不能流于形式、走過場,不能搞成清談閑聊,更不能打著組織生活的名義去搞什么旅游和娛樂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