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設計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設計
1、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默讀課文第3、4自然段,能簡要口述駱駝的駝峰、腳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處。
基本技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能有條理地講述這個故事。
情感、態度、價值觀:滲透正確的審美觀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誦讀感悟三、四自然段,懂得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中的作用。
難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課
1.同學們,你們有令自己感到自豪的事情嗎?
2.有一只小駱駝,也和大家一樣,它也有許多讓自己感到自豪的事情。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認識這只感到自豪的小駱駝。請大家齊讀課題。
生齊讀。
3.讀了這個題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我是指誰?為什么感到自豪?
師:恩,通過預習,你能不能告訴我們,文中的“我”是指誰?
生:駱駝。
師:恩,接下來我們就來解決小駱駝為什么感到自豪?
二、檢查預習
1、已經布置讓大家回去預習了,我們先來檢查一下字詞你掌握的怎么樣?開火車領讀:
噴著響鼻、睫毛、肉疙瘩、委屈、松散、陷進沙子、貯存、鋪天蓋地、俯下身子
師:看來字詞大家掌握的還是不錯的,接下來我們讀一下課文,在聽讀的時候要注意認清字形、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聽邊想,你了解了什么?
2、通過讀書,你了解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
三、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第一自然段,從中你讀懂了些什么?
學生讀課文,指生回答,引出嘲笑。
2.請你讀出嘲笑的語氣。
指生朗讀。
(二)學習二、三、四自然段
過渡:是啊,小紅馬的這番嘲笑,真是讓小駱駝感到很——委屈。后來,小駱駝為什么又感到自豪了呢?指課題,小駱駝的“腳掌、駝峰、和睫毛”到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我們一起陪同小駱駝,進行一次沙漠之旅吧!
1.(出示沙漠圖片)提到沙漠,你們能告訴我你了解的沙漠嗎?
指生回答,教師隨機補充。
(沙漠地區溫差很大。夏天午間地面溫度可達60℃以上,若在沙灘里埋一個雞蛋,不久便燒熟了。夜間的溫度又降到10℃以下。而且,沙漠地區的風沙也特別大。狂風卷起沙子,吹得人睜不開眼睛。)
2.小駱駝來到了茫茫的沙漠,這時沙漠氣溫在50度以上,在沙漠里行進,就像走在熱鍋上。在這干燥的沙漠中,沙子也特別松散,一不小心,就可能深陷進去。
(1)小駱駝們,你們怕嗎?
生:不怕。
師:你怕嗎?
生:不怕。
師:你怕嗎?
生:不怕。
師:那你們怎么走過去的呀。
指生交流。
(2)別看小駱駝的腳掌又大又厚,樣子不好看,但在沙漠里的作用可真不小呢,多虧——引讀。
學生齊讀。
師引讀:在小紅馬看來,這雙又大又厚的腳掌是難看的,但它對小駱駝而言,在沙漠中行走,這雙又大又厚的腳掌是那么的有用,那么的不可缺少。難怪駱駝媽媽會說,多虧——引讀。
3.小駱駝走哇,走哇,沙漠中缺乏水源,植物也特別稀少。此時,你最擔心什么?
生:餓了怎么辦?渴了怎么辦?
(1)小駱駝們,你能撐得住嗎?(能)
師:是呀,那么遠的路,你們撐的住嗎?(找2個左右回答)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屏幕上的兩句話,指生讀,兩個。
(2)這樣讀也行,是嗎?(在比較中體會“足夠”的意思。指導學生讀出養料的“足夠”。)
足夠表示充足,完全可以滿足小駱駝在沙漠里的旅行。
4.你們聽——(課件播放聲音文件)沙漠的氣候說變就變,沙漠里頓時狂風四起,沙子鋪天蓋地的刮過來。
這么大的風,你們能抵擋得了嗎?你會怎么做?
生答:俯下身子,閉上鼻孔和眼睛。
師小結:駱駝在沙漠中行走,可少不了這兩層睫毛呀。它們雖然不好看,卻能夠擋住風沙的襲擊。
5.和媽媽結束了沙漠之旅,小駱駝們,你們又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它們雖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引出——是呀,這時候的小駱駝不會再為自己的樣子難看而感到委屈,此時的它會高興地說——齊讀課題。
四、體會寓意
1.讓我們分小組再來讀一讀第3、4自然段,體會小駱駝是怎樣一步步由委屈到自豪的。
(1)小組內朗讀。
(2)指名朗讀。
2.是誰幫助小駱駝走出委屈,變得自豪的?(駱駝媽媽)
(1)指名讀第2自然段。
(2)你了解媽媽的用意嗎?(讓小駱駝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了解自己的優點。)
3.在媽媽的陪伴下,沙漠之旅結束了,此時的小駱駝也認識到了自己的優點,這時的它,不再為自己的樣子而感到委屈,它會自豪地說——齊讀課題。
五、拓展延伸
1.從沙漠回來后的一天,小駱駝又碰見了小紅馬,此時,小駱駝會對小馬說些什么呢?(出示課件)學生討論。
小駱駝——的說:“——————。”
小結:正像小駱駝說的,樣子只是外在的,有用材是衡量美的重要標準。
2.認識“沙漠之舟”。
早在2000年前的西漢,我國人民就用駱駝作為通向西域的交通工具。它們能長時間的背負重物,每天可行50公里。駱駝有極大的忍耐饑餓、忍耐干渴的能力,21天不喝水、不吃草仍行走自如。因此駱駝是沙漠地區的最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人們親切地稱它們為“沙漠之舟”。
作業設計:
森林中還有許多的小動物,他們可能也會像小紅馬一樣,覺得小駱駝樣子難看,不喜歡它。如果你是小駱駝,你想讓大家如何正確認識你呢?請你寫一段話,來介紹自己吧。
板書設計:
委屈 自豪
腳掌(又大又厚) 陷不進沙子
駝峰(肉疙瘩) 貯存養料
睫毛(雙層睫毛) 擋住風沙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說課稿
一、說教材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是蘇教版語文課本第六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語言淺顯易懂,看似平淡卻含義深刻的童話故事。通過講述小駱駝因小紅馬嘲笑他難看而委屈,到沙漠里親身體驗后,發現自己的駝峰、腳掌和睫毛都很有用,而認識到自己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的故事,賦予我們這樣的道理:我們要辨證地看待事物,判斷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實質,看其有沒有用處,對于自己,更要樹立起自信。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課文層次清楚,語言簡潔、富有情趣,寓動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童話故事中,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豐富學生語言積累的好教材。但三年級的孩子對駱駝和沙漠缺少一定的認識,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基于以上教材特點和學情分析,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考慮,初定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條理地講述這個故事。
2、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重要詞語。
3、懂得駱駝的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處,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其中,教學重點是:(1)感悟課文內容,知道駱駝的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中的用處。(2)充分理解小駱駝的情感變化。教學難點是: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悟課文蘊涵的道理,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為了較好的實踐新課標的理念,達到教學目標完成的最優化效果,我預定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三、說教法
如何讓三年級的學生通過這童趣橫生,扣人心弦的故事,去自然而然,比較到位地感悟文章賦予我們的深刻道理呢?根據文章及學生特點,我決定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創設與課文相匹配的情境,以情為基點,以讀為主線,以悟為手段,真正走進小駱駝的這個角色中,再在步步推移地比一比,看一看,讀一讀,問一問等學習活動中,揣摩體會小駱駝的心路歷程,情感變化,從而在角色體驗中感悟:判斷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實質,看其有沒有用處。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二)、入情入境,角色體驗,感悟“自豪”。
第一步:外表比較,體驗“委屈”。
1、創設這樣的情境:一天,小駱駝在小溪邊照“鏡子”,小紅馬看見了(點擊課件,書上插圖),小紅馬對小駱駝說了什么嗎?
出示填空:你的(腳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長著(兩層睫毛),背上還有(兩個肉疙瘩),多難看呀!
(1)引導學生看圖,了解小駱駝腳掌、眼睫毛和駝峰不美的外形特點。
(2)觀察小紅馬的神態,抓住“噴著響鼻”看出小紅馬看不起小駱駝。
2、想象:假如你是小駱駝,對小紅馬的嘲笑,你會想些什么呢?
3、指導讀,讀出小紅馬“噴著響鼻”瞧不起的態度,嘲笑的語氣以及小駱駝委屈、自卑的內心。
4、聽了這些話,小駱駝十分委屈,于是它把這些話告訴了媽媽,駱駝媽媽是怎么說的?指名讀,讀出疼愛的語氣。
過渡:正因為小紅馬說它難看,所以小駱駝覺得挺委屈的。于是,媽媽決定和小駱駝到沙漠中去旅行一次。
第二步:沙漠之行,深感“自豪”
1、了解沙漠
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你看到了怎樣的沙漠”引導閱讀,并劃出有關描寫沙漠的句子。組織交流時,我將抓住“茫茫、無邊無際、松散、鋪天蓋地”指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沙漠的特點,并結合自己的了解說說對沙漠的印象,然后播放一段沙漠的錄象,借助課件媒介幫助學生感受沙漠的惡劣環境,建立對沙漠的了解,感受在沙漠生存的極其不易。
小結并過渡:雖然沙漠里的氣候如此干燥,環境這么惡劣,可小駱駝和它的媽媽還是愉快地結束了這次沙漠旅行,而且小駱駝還有了新的想法。
2、引導質疑
點擊課件——(最后一節)讀讀這一節,思考一下,你特別想知道什么?(交流篩選后點擊課件——兩個問題:(駱駝的駝峰、腳掌、眼毛在沙漠里各有什么作用?小駱駝因為什么事而深感自豪?)
3、走進沙漠
請同桌合作學習課文的第3、4小節,解決上面的兩個問題。
學生交流,隨機出示:(點擊駱駝相應部位,出現文字)
A、駝峰:點擊課件:駝峰和文字
望著無邊無際的沙漠,小駱駝擔心地問媽媽:“再走下去,我們餓了怎么辦呢?”媽媽說:“我們背上的那兩個肉疙瘩叫駝峰,里面貯存著養料,足夠我們路上用的了。” (板書:貯存養料 )
同桌分角色讀,男女生讀(讀出小駱駝的擔心和媽媽的自豪)
B、腳掌:點擊課件:腳掌和文字
媽媽又指著腳下松散的沙子,對小駱駝說:“多虧我們的腳掌長得又大又厚,如果我們的腳也像小紅馬那樣,陷進沙子里怎么拔得出來呢?”
引導學生讀出媽媽自豪的語氣。(板書:防止陷進沙子里)
C、睫毛:點擊課件
說話間,一陣風鋪天蓋地刮過來。媽媽讓小駱駝俯下身子,閉上鼻孔和眼睛。一會兒,風沙過去了,小駱駝的鼻孔和眼睛里沒進一點沙子。
點擊課件——風聲,感受風鋪天蓋地。
想象當時的樣子,讀好這句話。板書:擋住風沙
師小結:原來看似難看的駝峰、腳掌、眼毛都有這么大的作用啊!其實,駱駝在沙漠里能馱人載物,是其他動物不能代替的,所以,這看似難看的駱駝,被人們稱為“沙漠之舟”。讓我們分角色朗讀3、4小節,再次體會駱駝駝峰、腳掌、眼毛的作用。
第三步:再扣課題,領悟道理
1、再次引讀第五自然段:沙漠之行結束了,小駱駝默默地想:我們的駝峰、腳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處,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呀!
師:結合前面學的內容,你把這句話分解開來說說嗎?試用上“雖然……但是……所以……”
生:雖然我的腳掌又大又厚,但是它可以保證我在沙漠里行走而不陷進沙子里。所以,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最后,我再讓學生在這樣的基礎上,用一句話進行高度概括嗎?
生:雖然我的腳掌、眼毛、駝峰都長得很難看,但是在沙漠中都很有用。所以,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2、師:學到這,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讓學生說一說。注意引導學生從“判斷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實質,看其有沒有用處”方面說一說。
(三)、拓展表達,回歸生活,強化“自豪”
曾經讓小駱駝十分自卑的長相,也讓他找到了自豪的感覺。在生活中,學習上,你一定有許多值得自豪的地方,能跟大家說說嗎?
看了“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