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盎然閱讀答案
《古意盎然》閱讀材料
⑤頗有意味的是,在中國藝術中,常常將“古”與“秀”結合起來。如清盛大士《溪山臥游錄》評明末畫家惲向山曰“蒼渾古秀”;周亮工《讀畫錄》評陳洪綬畫“蒼老潤潔”,認為作畫“須極蒼古之中,寓以秀好”。在中國藝術中,可謂扁舟常系太古石,綠葉多發荒率枝。藝術家多于枯中見秀用思。如一古梅盆景,梅根形同枯槎,梅枝虬結,盆中伴以體現瘦、漏、透、縐韻味的太湖石,真是一段奇崛,一片蒼莽,然在這衰朽中偶有一片兩片綠葉映襯,三朵四朵微花點綴,別具風致。像蘇軾所說的“生成變壞一彈指,乃知造物初無物”,那些枯木兀然而立,向蒼天陳說著它們也有一段燦爛的過去。
?、拗袊囆g家將衰朽和新生殘酷地置于一體,除了突顯生命的頑強和不可戰勝之外,更重要的則在于傳達一種永恒的哲思。打破時間的秩序,使得亙古的永恒就在此在的鮮活中呈現。藝術家在其中做的正是關乎時間的游戲,古是古拙蒼莽,秀是鮮嫩秀麗,古記述的是衰朽,秀記述的是新生,古是無限綿長的過去,秀是當下即在的此刻。同時,在蒼古之中寓以秀麗,秀麗一點,蒼莽漫山,一點精靈引領,由花而引入非花,由時而引入非時,由我眼而引入法眼,念念無住,在在無心。這正是中國藝術最精微的所在。
(選自《中國美學十五講》 有刪節)
《古意盎然》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 ) (5分)
A.引用《二十四詩品》中《高古》一品的相關內容,是為了說明中國藝術中蒼古的境界。
B.中國藝術中,亙古和當下,深秋和初春,可以揉搓到一起,體現的是對時間的超越。
C.為達到忘卻古今的目的,可使創作的神思,于有無間、虛實間流連與斟酌。
D.花與非花,時與非時,我眼與法眼的結合,體現的是對此在與永恒的審美思考。
E. 中國藝術通過追求尚古的趣味,就能濾盡人的現實之思,使人將心靈遁入永恒的寂靜之中。
小題2:不符合“無古無今”這一審美意識的一項是( ) (3分)
A.中國園林路回阜曲,泉繞古坡,孤亭兀然,境絕荒邃。
B.中國書法強調要有金石氣,白字黑底,在沉寂中跳出。
C.藝術創作中對傳統的尊崇,以古代替代今日的追求。
D.藝術創作中追求蒼老潤潔的筆法、古淡的精神、超越的情懷。
小題3:根據文意,中國藝術為什么要追求“好古”的氣息? (4分)
《古意盎然》閱讀答案
小題1:AE
小題2:C
小題3:高古”追求的是空間、時間的超越,超越卑俗和此在,(1分)追求悠閑超越、獨立高標;(1分) “古秀”追求的是講衰朽和新生置于一體,(1分)打破時間的秩序,使亙古的永恒在此在的鮮活中呈現。(1分)
小題4:中國藝術追求“好古”的氣息,是因為創作者要將當下藝術創作的心意,遙寄于莽古,在現今和莽遠間形成“回旋”,(第4段)傳達一種永恒的哲思。(第6段)
看了“古意盎然閱讀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