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谷融先生的為人與為文閱讀答案
《錢谷融先生的為人與為文》閱讀材料
近百歲高齡的老先生飲食起居有條不紊,而且完全自理不要旁人協助。先生喜愛下棋,記得一次去拜訪先生,我說明欲與先生切磋幾盤,先生說“我喜歡手談,不喜歡口談”,這簡單的十個字,可以僅僅理解成先生對于弈棋的喜愛,但往深里講還能透露先生的高風亮節和精明的處世智慧。先生是一個閑淡自得的人,自言“既無能又懶惰”,這一方面體現了先生“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魏晉風流的本性,另一方面則是先生的大道平常的智慧。先生不標榜自己,不樹碑立傳,時刻不忘謙卑,不忘赤子情懷。這于時下急功近利、開宗立派的不良風氣是有啟發意義的。
(選自《中國社會科學報》,有刪改)
相關鏈接:
1.文學的對象,文學的題材,應該是人,應該是時時在行動的人,應該是處在各種各樣復雜的社會關系中的人,這是常識。……過去的杰出的哲人,杰出的作家們,都是把文學當做影響人、教育人的利器來看待的。 (何向陽《文學評論精選》)
2.把文學當做“人學”,就是意味著:不僅要把人當做文學描寫的中心,而且還要把怎樣描寫人、怎樣對待人作為評價作家和他的作品的標準。 (錢谷融《論“文學即人學”》)
3. 藝術活動不可無“我”這一特點,可以最鮮明地從無論是創作還是欣賞,都首先要有一個體驗的過程上看出來。要是沒有真實的體驗,缺乏一種“感同身受”的態度,不把“我”浸染于其間,那是藝術的門外漢,是及談不上創作,也談不上欣賞的。 (錢谷融《不可無“我”》)
《錢谷融先生的為人與為文》閱讀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作者之所以認為錢谷融先生是當之無愧的大師,是因為閱讀了錢谷融那篇引發文壇地震的《論“文學是人學”》。
B.錢谷融先生主張“以赤子之心來對待人,對待文學”,反對“為作品中的人貼標簽、劃階級”,體現了深刻的人情關懷。
C.《錢谷融論文學》一書記錄了錢谷融先生一生主要的文學思考,從中能看到他天生的才華、成長的歷程。
D.錢谷融先生在《〈雷雨〉人物談》、《試說話劇臺詞》中能夠于平常的言語轉換中發現人性的變化,使曹禺筆下死板的人物活起來。
E.作者寫到與錢谷融先生的交往,提到他的一句“我喜歡手談,不喜歡口談”,是要讓讀者鮮明地看到錢先生的高風亮節和精明的處世智慧。
(2)你怎樣理解錢谷融先生的“文學是人學”?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概括。(6分)
(3)錢谷融先生早期的作品有什么特點?請結合文章內容概括分析。(6分)
(4)“越名教而任自然”中的“名教”,是指以孔子的“正名”思想為主要內容的封建禮教。請結合文章內容,并聯系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8分)
《錢谷融先生的為人與為文》閱讀答案
(1)答C給3分,答B給2分,答E給1分;
解析:A項,強加因果,文中并沒有說認為錢谷融先生是當之無愧的大師是因為閱讀了錢谷融那篇引發文壇地震的《論“文學是人學”》。D項,“使曹禺筆下死板的人物活起來”錯誤,文中說“重新寫活了曹禺筆下的人物”,并且《雷雨》中的人物并不是“死板”的。E項,還表明先生喜愛下棋。
(2)①文學影響人。文學是寫人的,是寫給人看的,是以影響人的思想感情為目的的。②文學關懷人。文學要要去發現人性的光輝,不把人當成工具,絕不簡單地為作品中的人貼標簽、劃階級。③文學解讀人。創作或欣賞,總離不開一個“我”,用“我”走進作品,去體驗、解讀人,發掘作品的張力。④文學描寫人。文學的對象,文學的題材,應該是人。把人當做文學描寫的中心,而且還要把怎樣描寫人、怎樣對待人作為評價作家和他的作品的標準。(答出三點即可給6分)
(3)①語言靈動、自然、雅潔。能把文學從古典中國文學到西方詩學傳統、美學精神論述用靈動、自然、雅潔的語言論述;②論述角度獨特。《論節奏》中錢谷融先生能從氣韻節奏深入剖析中外詩歌;③飽含文人情懷。作品中能夠表現其對于藝術精神的追求,以及真善美的人情關懷(或《論國文教學之弊》表現出了他的“真實”與“真誠”)。
(4)“越名教”是指超越正統思想,“任自然”是指追求自然個性。這句話體現了魏晉風流的本質特點。(2分)①為人:在生活中錢先生閑淡自得,自稱為“既無能又懶惰”之人,其實是擺脫了功名利祿、追求自由率性的一種真實表現。②為文:在錢先生的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到他“真實”與“真誠”本性的流露;錢先生的為人與為文體現著他處世的智慧及超越世俗的品質。③一個真正充滿了智慧的人,是不會為外物所困的,而應該像錢谷融先生那樣,或像魏晉名士那樣,于平常自我之中展示生命大義,彰顯生命智慧。(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看了“錢谷融先生的為人與為文閱讀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