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滿意度學習心得體會范文3篇
群眾滿意度學習心得體會范文一
影響司法行政系統民意調查滿意度的問題
一、司法行政工作和其它司法部門相互混淆,不經意間使司法行政工作民意調查處于不利地位。在走訪中我們了解到,群眾誤認為司法局就是所有司法系統的總合,還有群眾認為司法局就是管公、檢、法的,群眾不理解為什么有了公檢法還要設司法局,為什么司法所調解不成的糾紛,還要到法院訴訟,群眾把廣義的司法系統和狹意的司法行政機關相混淆,在民意調查中,很多群眾把對其它司法機關的不滿意,不經意間記在了司法行政系統的名下,使司法行政工作民意調查處于不利地位。
二、司法行政形象與基層司法行政部門在群眾中的認知度相脫離。司法行政基層部門如法律援助、律師公證、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法制宣傳和法律服務等機構都具有服務性職能,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但是群眾知道這些部門,卻不知道這些部門就是司法行政工作部門,群眾對這些基層部門服務職能的認知程度,不能統一到對司法行政工作的良好評價上來,是間接導致司法行政民意調查不理想的原因。
三、司法所人員缺編的問題。司法所是最基層司法行政工作部門,擔負著普法宣傳,民事糾紛排查化解,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等十分重要的工作,司法所在群眾中的工作形象如何確立,直接影響到司法行政工作的民意度。用司法部吳部長的話說:“司法所不強,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不亮”。當前司法所的主要問題是人員缺編的問題。20XX年初,我市在原鄉鎮司法人員的基礎上,經過鄉鎮推薦、人事審核、組織考核,最終實現了司法所由鄉鎮管理到司法局管理為主的收編垂管,由于受到司法行政專項編制的制約,只有26名同志被收編確定為基層司法所干警,全市14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平均每個司法所不足兩個人,阜寨、湯坊兩個司法所只有一名同志,莊頭司法所由于收編時人員非公務員身份,不能進入司法專項編制,現在只有一名鄉鎮事業編制人員。按照中央加強“兩所一庭”建設的規定,司法所應該編制3-5人,依照《人民調解法》和社區矯正工作的要求,司法干警調解糾紛、案件調查、走訪矯正對象必須兩人以上才能開展工作,否則,就是違法行為。現在我市各司法所普遍只有兩名同志,兩個人一起下去工作,司法所就得關門,群眾來辦事就得吃閉門羹,更何況只有一個人的司法所面臨何種尷尬局面。嚴重的缺員現象導致工作難以有效開展。
四、現有司法所人員不能為司法行政所用的問題。由于司法行政管理體制多年沉淀的原因,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鄉鎮黨委政府把司法所當作內設機構,把基層司法助理員當作鄉鎮的行政人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使用,由于我們司法所干警都是從鄉鎮原有干部中收編的,與鄉鎮政府有著很深的淵源,司法所的辦公用房也是從鄉鎮劃轉的,所謂在人屋檐下,盡管人員嚴重缺位,可是,現有人員還不能專起來搞司法行政工作,配合鄉鎮中心工作成了司法所職能的重要部分,很多與司法工作毫無關系的政府事務如行政包村、計劃生育、禁燒防火、收合作醫療等,大量消耗了司法人員的精力。另外,我們推行的六辦合一、服務大項目建設等工作,本身沒有什么問題,可是在實際操作中脫離了司法行政的范圍,加之部分司法所長農村工作經驗豐富,個人工作能力強,是鄉鎮骨干,間接導致了司法人員身兼數職,不能全職做好司法行政工作,如店張司法所長兼任計生辦主任;南市、阜再司法所長兼任綜治信訪辦主任;西城司法所所長兼管征地拆遷;田阜司法所長兼管修路。鄉鎮綜治維穩和信訪工作擠占了司法所人員工作的大量空間,穩控上訪對象、接訪進京赴省去市上訪民辦教師、涉軍退役人員、鐵路返鄉工人等成了司法所工作的重中之重,司法所業務成了附帶和捎帶。影響了司法所本職工作的開展。普法宣傳、安置幫教、民事調解等司法所職能反而排不上日程。
提高司法行政隊伍民意調查滿意度的思路
五、認清形勢,下大力氣,彰顯職能,打好滿意度翻身仗。司法行政工作做得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要讓群眾了解司法行政工作,讓司法行政工作深入人心,有影響、有權威、有地位、才能贏得群眾滿意。一是大力宣傳司法行政工作的性質、職能、地位和作用,讓老百姓明白司法行政與廣大群眾的利益密切相關,使廣大群眾弄清“大司法”和司法行政行業的職能分界,澄清行業形象,避免誤解認識,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知曉率,進而提高滿意度。南市司法所在平安創建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將宣傳司法行政工作職能和性質的宣傳單張貼到全鎮各村的主要街道,并組織干警進村宣傳解答咨詢,一舉將該司法所在全市的排名由170位提升到60位,提高了100多個位次。二是整合律師、公證、法律援助、社區矯正、安置幫教、人民調解和依法治理職能,在司法行政的旗幟下,共同組織提高司法行政的社會知名度,避免各個部門單獨宣傳,單兵作戰,提高司法行政的整體形象,人民調解、律師公證和法律援助等窗口部門,是司法行政工作聯系群眾的紐帶和橋梁,一個成功的案例,優質的服務可以溫暖帶動一大片,贏得一片信譽。三是大力推進“六心”、“三個一”服務,即接待要熱心、解答要耐心、詢問要細心,受理要精心、承辦要盡心、回訪要誠心,三個一是指一張笑臉,一杯熱水、一個滿意的回答,真正把人民群眾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和朋友。涉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為他們服務,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
六、理順管理體制,解決現實問題,發揮司法所作用。嚴格實行司法行政工作條條管理為主的體制,使所有的司法人員以司法行政為家,拼棄把基層司法助理員當作鄉鎮行政人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使用的觀念。從業務上專起來,讓人民群眾真正了解普法宣傳,民事調解、社會矯正、安置幫教等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的職責所在,樹立司法行政在群眾中的工作形象。另外,努力爭取在原有司法行政專項編制的基礎上,協調人事部門和鄉鎮政府,為司法所確定1-3名事業編制人員作為補充,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因人員缺位無法開展工作的問題。人民調解、社會矯正等工作必須兩人以上才能開展,否則就是違法。只有盡快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司法所才不至于面尷尬局面,人員缺位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只有合理配置人力資源,讓每個司法所的職責發揮到極致,調動每個人的工作積極性,讓每個司法人的能力發揮最大限度,才能真正讓人民群眾滿意。
七、強化職能,貼進群眾,狠抓服務。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充分發揮第一道防線的作用,解決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讓基層人民群眾特別是弱勢群體感受到司法行政工作帶來的高效便捷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司法所處在基層第一線,整天和群眾打交道,各項工作都直接面對群眾,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是黨委、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工作中努力解決廣大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問題是司法所的基本職責,因此只有充分發揮這些優勢,拓展司法行政工作的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層次和服務水平。切實做好普法宣傳、民事調解、法律援助、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努力減少重新違法犯罪,使社區服刑人員和安置幫教對象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回歸社會,最大限度的降低和排除不安定因素,才能真正讓人民群眾滿意,從而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滿意度。
八、加大投入力度,解決干警待遇,打破制約瓶頸。基層司法行政機關肩負著人民調解、法制宣傳、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安置幫教、社區矯正等重要工作任務,在推進依法治國、維護社會穩定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司法行政工作職能的增強,需要充足的經費作為保障,特別是社區矯正工作的全面開展,對于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刑罰執行制度,幫助罪犯改造與回歸,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社區矯正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好服刑人員的管理教育工作,如果因為投入不足和人員缺位造成矯正對象脫管而危害社會,其后果不堪設想。爭取黨委和政府對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在人、財、物上給予充分保障,切實解決司法行政工作經費問題是當務之急;另外,加大對基層司法所資金投入,全面落實司法所最低經費保障標準,不斷改善司法所工作條件和環境;堅持貫徹“從優待警”的政策,全面落實司法行政干警的政治待遇、經濟待遇,認真解決干警特別是基層司法所干警的實際困難,解除他們工作中的后顧之憂,才能充分調動干警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滿意度。
群眾滿意度學習心得體會范文二
短短10多天***測評調查和復查工作中,通過跨鎮街大范圍地深進群眾,長時間與第一書記們溝通交換,使我進一步解放了思想,拓寬了思路,看到了差距,也找到了下步駐村工作努力的方向。結合近7個月的駐村工作實際,深進思考,從心得、熟悉、存在題目、下步建議四個方面匯報以下:
一、兩個方面的心得
(一)服務群眾方面
一是本次調查得到了盡大多數群眾的認可和支持。在我調查的村中有85%以上的群眾都能積極配合,照實表達自己的意見。很多群眾在得知我們的來意后,熱忱讓座、倒水、遞煙、留吃飯。在田黃鎮上大鼓村調查時,有一家正在包水餃,老大爺熱忱留我們吃飯,我們婉言謝絕,半小時后,等我們調查完再次途經門口時,老大爺聽到我們的聲音,追到門口再次留我們吃水餃,得知我們一定要走后,老大爺嘴里不停的說“都這個時間了,連個飯也不吃”。在部份村,群眾一再要求我們仔細調查,一定把村情、把他們的意見照實轉達給市里領導。
二是讓群眾體驗到了被尊重的感覺,強化了群眾當家作主的主人公意識。在石墻鎮古路口村有個年齡在60多歲的老大爺在弄清了我們的來意,目擊了我們的調查進程后忍不住的在大街上大聲宣講,“現在的我黨真是英明,不光免公糧、發補助,出臺各項惠民政策,還能讓咱說了算,沒想到還能遇上這么個好社會!”
三是加深了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加大了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群眾知道了政府在關心他們的冷熱,在了解他們的疾苦,在全力帶領幫助他們發家致富。有很多群眾說“政府就應當這樣,你們要是能常來我們的好日子就指日可待啦!”
(二)下派干部素質能力提升方面
一是加深了對農村整體情況的熟悉。駐村以來對農村的熟悉僅局限于一個村,通過調查基本了解到了我市16個鎮街大小、先進、落后、窮富、穩亂等各個類型的村居。
二是培養了與群眾打交道的能力。在調查中,針對部份不好說話、不配合調查、態度偏激的群眾,我們用群眾的語言,找到適合的切進點,把握好做群眾工作的節奏和火候。
三是提升了駐村幫扶能力。調查中搜集到了很多鎮街、村居發放的三個全覆蓋工作情況、經驗做法,深進一線、實地學習鑒戒先進村、落后村居經驗,進一步拓寬了工作思路。四是增強了責任心。調查中發現有些村還很落后,超乎我們的想象。所調查的香城鎮馬石片村離鎮駐地三十多里路,特別的偏僻,而且還有一部份土地種在了村后的山頂上,生產生活非常艱辛,至今仍未改變,結果外村的娶不進來,本村的迫切希看嫁出往,要不是最近幾年來村內年輕人外出打工掙錢,至今也脫不了王老五騙子村的帽子。
面對這類情況,我們應當肩負起改變他們生活的責任,探索展開村莊搬遷、新農村社區改造、村莊土地大面積流轉、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等適合的門路。五是促進了第一書記之間的友誼。本次調查,也為第一書記之間、鎮街之間搭建了一個相互學習鑒戒、相互溝通交換的平臺,構成了一個“駐村干部是一家”的共鳴。
二、三個方面的熟悉
調查中發現幾個特點:
一是西部經濟情況好的鎮街群眾滿意度普遍低于經濟條件差的鄒東山區,緣由多是:群眾知識水平高,經濟基礎高,期看值高,觸及到拆遷補償、礦區補償、新農村建設搬遷等程序不完善,村級收進等村務公然不透明,不夠客觀全面。
二是村莊“一把手”即村能力強弱、魄力大小直接影響測評成績。很多群眾對測評干部***評議,聯村人民警察、第一書記、民生代辦員都***到村支部書記身上,“一榮俱榮、一差皆差”的現象時有發生。
三是市直部分干部派駐村好過鎮街干部派駐村。緣由在于工作時間、人脈資源、調和能力、部分職能等多方面緣由。
三、存在題目
在調查中也發現幾點不足:
(一)群眾支持度不夠高。體現在三點:一是積極性不夠,常常有群眾問評了有甚么用?少部份群眾存在投票無用的想法,以為投票不會對改變現狀起到幫助,不愿參與投票。二是重視程度不夠,由于不清楚投票結果的應用,不確定投票的作用,用評議票為好人,全部打滿分。三是信任度不夠,有群眾在劃票前要先看看有無村干部跟隨,擔心村干部知道自己投不滿意票,畏懼村干部打擊報復不敢表達真實看法。
(二)對真實情況反映不夠全面。也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時間方面。本次調查正值三秋農忙生產關鍵時期,對三個全覆蓋工作較了解的青壯年勞動力大部份在田間農忙,部份調查對象年齡偏大,而且好多外出務工職員回家幫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情況的真實反映。二是抽樣進戶調查方式所匯總的結果,存在較大偶然性、波動較大,由于時間短暫、不熟習村情***、村莊家族親戚、人際關系等等緣由,調查對象選擇上不便于公道分配老中青各年齡段,不便于覆蓋到富裕、貧困等各種情況家庭,不便于分配到各個姓氏、家族。三是評議票選項偏少,有群眾對干部很不滿意,連40分都達不到,沒有適合選項。而且聯村人民警察的選項中,即便群眾不知道也沒聽說本村的聯村人民警察,因有一欄內容是社會治安,就很有益于聯村人民警察得分。
四、幾點建議
(一)重視測評結果應用。應加大對考核結果的應用力度,表彰嘉獎一批工作負責、能力突出的先進典型,批評教育一批工作方法簡單沒有工作實績的落后典型,提拔重用或更換調劑一批村莊四大員。
(二)分類測評。分類指標要參考以下要素:一是村民思想熟悉程度。各個鎮街、村居群眾要求和心理期待因歷史緣由、經濟條件、鄰近村居相互比較等緣由均有差異,應在測評票中有差異化體現,考核16個鎮街還分三個種別呢,我們滿意度調查也不能一刀切。二是村居整體情況。包括村集體收進,基礎設施建設、礦區補償、村莊搬遷、新農村建設等情況。三是往年***測評成績。應充分體現駐村工作組、村領導班子當年工作成績,進步情況。四是下派干部派出部分。因市直部分與鎮街下派職員在工作時間、資源占有量、調和能力等方面各有上風,應分別測評、區別對待。
(三)創新情勢。參考村兩委換屆選舉情勢,市、鎮派人監督指導,召開村民大會,每戶選派一位代表評議,設置秘密寫票處,使用攝像機進行全程錄相,劃票進程中村干部躲避,組織村干部到鄰村監督評議。
(四)強化宣傳。在調查前廣泛宣傳重要性,調動群眾積極性,確保調查正確性。宣傳調查程序、紀律要求,消除群眾戒備心理。調查后加大對結果應用的宣傳,增強群眾對調查工作的信任程度。
群眾滿意度學習心得體會范文三
根據辦公室的統一部署,本人嚴格按照辦公室《關于開展“服務漁民,提高群眾滿意度”活動的通知》和《關于印發<“走進漁家、服務漁民、提高群眾滿意度”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深入轄區漁民家中,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等各方面情況,并按照辦公室要求認真、詳細的記錄了走訪數據。在此次活動中,本人共走訪了各類漁民50余戶,散發有關資料60余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轄區漁民對此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
此次調查活動走訪漁民數量較多,我與其他同志逐戶對轄區內的專業漁民進行了走訪。由于漁民生產、生活的特殊性,許多漁民生活沒有一定的規律,走訪過程中經常找不到調查對象。針對這一特點,我和中隊全體人員一致認為,我們必須與走訪當事人進行交談,把辦公室領導對湖區漁民的關心送到每一戶漁民家中;有的漁民我們走訪了四、五次才能見到本人,對此,本人毫無怨言,始終做到耐心、細致的走訪工作。
湖區漁民高度評價辦公室此次活動,在走訪過程中,有許多老漁民對我們說,他們在洪澤湖生活了一輩子,從來沒有哪個單位、哪位領導能到他們家中與他們面對面進行交流的,還能虛心征求他們的意見、傾聽他們的心里話。在走訪過程中,給我的體會就是:只要帶著一顆真誠的心去與漁民交談,漁民就會把我們當成親人一樣。我們平時在工作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漁民能夠及時給我們指出來,有的漁民對辦公室政策理解不透徹,經過我們走訪交流后,能夠理解辦公室的有關文件精神,知道有關政策出臺,不能只考慮某個水域的小利益,應該站在洪澤湖這一大局來看待問題,知道管好洪澤湖是為了全體漁民的利益的。
許多漁民和村組黨員干部給我們提出不同的意見和建議,我能夠做到虛心接受。對工作中確實存在的問題,我能夠及時予以改正,對于許多有益的建議,做到消化吸收,并貫徹到日常工作來,切實讓漁民感受到我們接納他們意見的誠意。通過此次活動使我認識到:只要能把漁民當做自己的親人那樣來看待,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漁民就不會對我們的工作不支持、不配合,漁民就會積極參與到湖區管理中來。
通過這次“走進漁家、服務漁民、提高群眾滿意度”活動,不但增進了我們與漁民之間的感情,也使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我們到底是在為什么工作、是在為誰工作。我們工作的好壞,不但體現了辦公室的形象,更多的是服務漁民的水平。
今年九月二十五日,轄區內漁民劉士穩生活船發生火災,我和中隊其他同志發現后,立即帶領中隊人員趕往火災現場進行救火。并且發動湖區漁民進行捐款,短短的半天時間,不但募捐了伍仟多元現金,還募捐到了災民劉士穩急需的棉被、衣服和食品,解決了劉士穩迫切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并且妥善安排了劉士穩生產所需的其他物資。劉士穩流著淚對我們說:發生了火災,使他們家絕望了,漁政無私的救助,使他們家感受到了無比的溫暖,也只有漁政才能照顧湖區漁民。通過這次事情,更加堅定了我熱情服務漁民的決心,不為轄區漁民做點好事、實事,就對不起我們洪澤湖漁政人這一光榮的稱號。為了提高轄區內漁民的法律意識,在大隊領導的安排下,我認真組織法律法規培訓。為了提高培訓水平,我仔細尋找資料,精心安排時間,與漁民共同學習,使培訓取得了圓滿成功,漁民遵法守法意識明顯加強。
通過辦公室“走進漁家、服務漁民、提高群眾滿意度”活動,不但增進了漁政、漁民之間的感情,找出了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也提高了我們自身素質,為今后完成辦公室下達的各項任務和更好的服務湖區漁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