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語文教研組教學計劃范文3篇
中職語文教研組教學計劃范文一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積極推進基礎教育改革,以創建市級示范小學為目標,確定本年度教學工作重點為:以新課程改革為突破口,改變教育觀念,加強課堂教學及教學常規管理,強化質量意識,積極進行課題研究,努力推進課程改革,結合新教材內容和我校學生實際,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靈活扎實地搞好教與學的實踐活動,樹名師、育優生、建示范校。
二、工作目標
1、完成校實施性教學計劃,保證質量,學生及家長滿意率達90%以上;
2、建成1-2個職業技能加工中心、1個技能鑒定站;
3、建成1個省級示范專業;
4、實施校課程改革,在骨干專業實施項目教學法,啟動德育課程、文化課、專業課的課程改革;
5、加強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檢查和教學業務培訓;
6、加強對專業部的教學工作的督查和考核,保證教學秩序的正常,不發生重大教學事故;
7、教師在競賽活動或刊物上發表的論文累計不少于50次篇,其中省級以上不少于10次篇;
8、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技能培訓,努力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
9、強化實踐教學的研究與管理,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合理高效的使用實驗實習設備。
三、具體工作
1、加強師資培訓, 轉變觀念與新課程同行,不斷提高專業素質。
在課改新形式下,重視培訓,努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制定與素質教育要求相適應的教師發展目標,轉變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樹立"為人的可持續性發展而教"的現代教育理念,增強教師的整體素質。
(1)組織教師繼續學習新課程改革內容。
理念是先導,學習是保證。為進一步轉變廣大教師的教育觀念,把廣大教師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本年度,我們要繼續加強教師的理論和業務學習,采用理論聯系實際、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的辦法,要求每位教師每天自學《走進新課程》一書中的一問,做好讀書筆記,每月記一次教育隨筆,每節課后記教學隨記。并經常交流,使先進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師心中,從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2)通過開展“拜師帶徒,青勝于藍;互幫互學,齊頭并進”活動、群體教研活動、教師基本功達標活動,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
(3)多方面創造條件為教師提供進修和培訓的機會,以獲取先進的教改信息,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
2、抓常規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1)抓好開學初各項計劃的制定工作,學期中抓好計劃的落實和監督工作,學期末、年末抓好各項工作的總結和評比。
(2)組織各類教學競賽和抽查,隨時隨地對每位教師進行聽課和教學質量及工作落實情況的抽查,評估其在實施新課程標準過程中的各項工作的完成情況和取得的成績,切實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3)抓住課改實踐的主要方面和著力點,在知識技能練習、課外作業布置、發散思維訓練、質量檢測等方面進一步進行有益嘗試。英語教學,注重交際能力的培養,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與應用的環境。在上學期集體備課教案書寫實驗的基礎上,本學期試行“雙軌”教案,促使教師在備課中換位思考,重視學生學的過程的設計。
(4)切實抓好畢業班的各項工作,保證質量,提高素質。
(5)優化課程結構,突出特長培養。
3、以課改為重點,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
(1)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
(2)進行課改教學研討。
一年級教師面對新一輪課改,在教學中會出現困難,本學期將組織一年級教師學習交流會,實踐交流會,對一年級新課改實驗工作及問題的對策進行研究, 把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相互討論,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舉辦課改教學展示會,使即將開始進行課改實驗的教師,了解課改進程;讓沒有參加課改的教師,借鑒課改的教育教學方法,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
(3)充分發揮教研組教學研究的職能,努力開創教研工作新局面。
圍繞"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扎扎實實地開展教研活動,要求教研組成員都要認真對待,組長按要求定出研究的內容、操作的步驟,上報給教學處。教師要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認真上好每一節教學研討課,既把自己新的教學方式展現出來,共同發現不足,找出改進的方法,逐步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師課程建設能力、實施能力和研究能力,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以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
(4)根據本校教學實際,本學年我校以作文教學、應用題教學作為教研重點,將開展學習、研討、賽講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改變學生作文難,解應用題難的局面。
4、加強科研工作,密切聯系教學實踐,開發校本課程。
(1)加強對課題的指導,深入課題及年級組,了解課題的進展情況,協調有關問題的解決。
(2)規范課題研究制度,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重新調整各子課題的進程。各科研課題組要結合各自課題,列出本學期的具體實施計劃,包括學習安排、操作步驟、目標達成情況等。
(3)改革教科研學習的方式,變單純的學專著,學理論為問題討論、實踐展示、反思交流等。
中職語文教研組教學計劃范文二
總體思路:
以鄧小平理論和黨中央精神為指南,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開展“巾幗建功”活動,努力提高我組教師整體素質,組織和引導我組教師立足本職崗位,團結拼搏,勤奮務實,無私奉獻,在爭創過程力求展示新一代女教師銳意進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女教師在教學崗位上的作用,樹立“奉獻于教育,服務于學生” 的良好教師形象,進一步提升我校語文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努力建設有活力的語文教研組。進一步提升我校語文的教學質量,努力建設有活力的語文教研組。在區級巾幗文明崗的基礎上繼續努力爭創市級巾幗文明崗。
工作重點:
1.繼續探索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中職語文開放教學和寫作調整,實施新大綱新教材新教法新評價。以主題研究的方法對熱點教學問題進行深度研究,以網絡教研平臺為補充,以“開放、自由、思想”為宗旨,力求“把課堂還給學生”,追求“自然、人性、生長”的教學新理念。
2.以各類征文比賽和技能節活動為平臺,加強梯隊建設,爭取在區、市、省、全國等各類征文比賽中取得較好成績。組織學生進行語文能力、語文技能的展示。并鼓勵和幫助學生積極投稿,重視語文組承辦的各個社團的建設,豐富校園文化。
理論學習:
加強“新大綱、新教材、新教法、新評價”的學習和研究,轉變教學觀念,認真學習市職教中心的教研工作計劃精神,掌握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研究課題:
以構建中職語文略讀教學體系為研究方向,進一步思考課堂教學中精讀與略讀的關系,以教研組老師之間同課異構的形式探索更多的略讀教學策略和模式,為開放的閱讀教學積累經驗。
教改措施:
1.以杭州市中職語文之家、風雅魚塘等網絡平臺為基礎,積極參與杭州市中職語文教學研究和改革活動,使教師們通過各種形式獲得更多的收獲。
2.以四月份技能節開放周活動為契機,圍繞高一寫作調整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進行學生開放后的作文如何講評,從而提高寫作能力的課堂教學探究,為杭州市中職語文教研活動中提供有效的課堂實踐資料和有益的借鑒。
3.以參加杭州市高職語文優秀模擬卷的評選為契機,關注高三復習教學研究與評價力度,內化高職評價標準,探索高職考試與高一高二語文教學調整有效接軌的形式和方法。
教研活動內容:
1.以主題教研活動為契機,深入研究大綱教材,研究學生特點,促進組內成員理念的提升,進一步提升組員的教研意識。
2.加強日常學科教學管理,確保學科教學的“輕負高質”
3.重視實施分層教學策略,認真落實培優補差工作。
每月主題活動預安排如下(具體根據上級部門的安排微調):
二月
1.開學準備工作
2.安排好監獄、社區、基地中午講座等人選
三月
1.開學教案檢查
2.技能周活動計劃
3.杭州高職模擬卷比賽的組織
4.“我的中國夢”征文比賽備賽及作品上交
5.教師論文參評
四月
1.校技能節活動及市級公開課的準備和開設
2.期中考出卷和閱卷等組織工作
3.市區立項課題申報
五月
1.杭州市職教立項課題申報
2.高三模擬考
3.文明風采備賽
4.高一統測復習
5.杭州市社團文化節活動組織
六月
1.高職考試
2.高一統測
3.文明風采作品上交
4.上城區七色花藝術節活動組織
中職語文教研組教學計劃范文三
一、工作目標
落實學科教學常規,重點是落實課堂教學常規。語文學科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關鍵是落實常規,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轉變舊的教育模式,繼續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加大改革力度,注重改革的過程和經驗的積累,及時組織本教研組的教師開展語文教研活動,提高語文教研組的整體水平。膽實驗,推進大量讀寫的改革進程,并嘗試進行其他方面的語文教改實驗。 3.進一步貫徹大語文觀念,通過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策劃、組織、引導學生通過參與活動,在活動中豐富知識,增長才干,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給學生一片藍天,讓他們自由地去飛翔。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二、工作重點
重視學習,提高理念 理念是先導,學習是保證。為進一步轉變我校語文教師的教育觀念,讓教師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本學期,我們將重視和加強教師的理論和業務學習,采用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的辦法,讓先進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師的心中,從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1.備課:所有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備班情,備學情,要有針對性、有特色,做到教學目標明確,方法靈活多變,重難點突出,努力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獲取知識。力爭本學期每位教師都能設計出幾份高質量的教案,反對照抄照搬,敷衍了事。
2.上課:要求教師要適應教育新形式的要求,努力提高教學藝術,關心學生,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現有的電教媒體,利用網上信息資源,鼓勵使用課件輔助教學,拓寬學生學習時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3.作業:作業設計要“精”,體現“輕負荷,高質量”的教學思想,堅決杜絕題海戰,提倡練習要有針對性;批改要“細”,要規范、及時,注重糾錯及情況反饋。
4.輔導:每位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朝讀,加強指導;注重平常的因材施教,善于捕捉學生閃光點,熱情鼓勵,補差提優,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展。
(二) 工作措施
1.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教研組是學校教學研究最基層的組織,是教師成長的搖籃,是教師進行教學和研究的主陣地。本學期,語文教研組將主要在“實”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發展,真正使教研活動經常化、專題化和系統化。
2.充分利用好現代化設施。我校在本學期建成了多媒體教室,本學期將要求每位教師力求現代教學技術與教學的整合,在多媒體教室中開展公開教學。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服務教學,熟練地運用電教設備輔助于教學。同時教研組要逐步建立本學科備課資源庫上傳到學校網站,供同學科教師備課參考。 3.精心組織各項教研活動,促進教改。認真策劃、精心組織初中語文新課程備課,結合新課程理念,突出創新性、主題性和針對性。每次教研活動要做到“教研活動主題化,課題研究活動化”,形成一個系列。
4.加強教育理論學習,力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定時定量。每位教師訂閱一本關于教育理論的書籍,推薦一篇教學理論的文章一起交流學習。
5.認真研究學習《新課程標準》,把其思想精髓貫徹到日常教學中。大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對《新課程標準》的認識,交流中談落實。
6.加強集體備課組的研討與管理。各備課組要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定時定點,保質保量地完成備課活動。各備課組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力爭上游。
7.堅持聽課、評課,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幫助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