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所高校遷往郊區相關消息
我國學者對郊區提出了幾種不同的理解,有:地理和歷史學派定義;行政區劃學派定義;城市規劃學派定義;社會經濟學派定義以及綜合定義。今天學習啦小編就將與大家分享:北京3所高校遷往郊區最新相關消息。具體內容如下,僅供參考閱讀:
北京3所高校遷郊區 6600余名學生已入駐新校區
2015年9月,北京城市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和北京建筑大學三所大學的6600余名學生,搬離了擁擠的核心城區,在位于順義、房山、大興等遠郊區的新校區開啟了新學年。
年內疏解6600余人目標已完成
為疏解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調發展,北京部分高校正陸續向郊區轉移。據市教委委員、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本年度的目標是6600余名學生入駐新校區,目前已經完成。其中,北京城市學院在完成學校劃轉后,2015級新生和2014級部分老生共計5000余人已入駐順義校區;此外,北京工商大學向良鄉校區疏解530名本科生,實現本科新生全部疏解到新校區。
另外,9月新學期開學,北京建筑大學實現1003名本科生疏解至大興校區,計劃今年底前,再將西城校區部分學生(不少于100名)疏解至大興校區,完成年度疏解目標。
據了解,除了北京城市學院計劃在2018年順義新校區完工后安排2.5萬名師生入駐外,另外兩所學校也分別制定了相應目標。例如北京工商大學至2017年底,繼續疏解2000名學生;北京建筑大學則計劃在2017年底再疏解學生1500人,達到疏解學生總數80%左右的目標。
新校區建設正有序規劃和進行
與上述目標需要同時完成的,是各校新校區的建設。北京建筑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保證疏解目標完成,需批準立項建設本科生宿舍2萬平方米、留學生和研究生公寓1.5萬平方米、建筑學院樓3萬平方米、國際文化中心1.5萬平方米、大學生活動中心和學生創新創業基地2萬平方米,共計10萬平方米。
同時,為了進一步鞏固疏解成果,保證教職工在大興校區基本生活,北京建筑大學還需在校園周邊另行征地,建設10萬平方米教職工住宅,并完善校區周邊市政雨污水管線及道路交通設施,完善地鐵及公共交通路線。
教育功能疏解面臨三大任務
據李奕委員介紹,北京市教育功能疏解的任務主要有三個。首先是有序疏解部分教育功能,這要嚴格控制高等教育辦學規模,大幅壓縮中等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規模,推動部分教育功能有序遷出,加強教育人口調控。
其次是服務保障首都核心功能,要統籌配置各級各類教育資源,推進教育資源空間布局調整,推動中心城區教育布局優化提升,提升市行政副中心教育配套保障水平。
最后,三地將一起推動教育事業合作發展。發揮首都教育資源優勢,推動建立健全區域教育合作機制,引導教育資源優化布局,加強在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基礎教育領域的合作。
教育合作助跑京津冀協同發展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背景下,北京市還將繼續有序疏解核心區的高等教育、中職教育和成人教育規模,推動部分教育功能有序遷出。與此同時,京津冀三地之間教育部門也會逐步通過合作辦學、學科共建、教師掛職交流等模式,推動建立健全區域教育合作機制,引導教育資源優化布局。
據了解,北京市近期與河北省教育廳簽訂了《京冀教育協同發展對話與協作機制框架協議》,與石家莊市簽署《教育合作框架協議》,將進一步發揮首都教育資源優勢,推動教育事業合作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