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寒假讀書方案大全(2)
《游戲中的科學》 ——適合喜歡做小試驗的男孩和女孩
太陽當空的時候,大樹下面的陰影和樹葉間隙的形狀往往不一樣,它們是圓形的光圈,這樣的現象,注意到過嗎?想一個簡單的辦法來測試是否有微小的電流,哪怕小到只是銅絲和鋅絲插入土豆產生的電流。想到過用人人都有的耳塞嗎?這本書包含了400多個精彩的科學探索游戲!任何人都可以按照書的指引,在最普通的地方以最普通的方式,充滿樂趣地探究科學。大自然突然變得那么親切,那么容易理解。科學殿堂沒有門檻,讀過這本書的孩子,不僅僅能學會幾百個游戲,還會產生出終身對科學的熱愛!
小學生寒假讀書方案大全:方式篇
不同的孩子,在寒假期間讀書的方式也應該有所不同,生性安靜內向的孩子,適合在每天固定的時間閱讀他自己喜歡的書,而比較活潑好動的孩子,則應該見縫插針,在他游戲、學習之余,有想讀書的欲望的時候就去讀。如果孩子容易興奮,最好別讓他在睡覺前讀太好玩的書,不然很容易導致晚上睡不好。以下介紹的幾種閱讀方式,是針對一年級孩子大多數好動、閱讀主動性較弱的特點而設計,僅供大家做一個參考。
獎勵式閱讀:
將書做為節日的禮物送給孩子,或者將讀好玩的書,作為對孩子提前完成每天作業的一種獎勵,這雖然有點功利感,但對促進孩子讀書的渴望有時卻會有意想不到的積極效果,大多數家長都知道,對孩子來說,越是難以得到的東西就越想要,要是說,只有六點才能看電視,那一整天孩子都會眼巴巴地盼著到六點,而且,通過自己的努力才得到的獎勵也會格外讓孩子喜悅和珍惜,使用這種方法要特別注意的是讀物的選擇,最好是圖畫書或者游戲書一類讓孩子看了就喜歡的書籍,這樣才能更好調動孩子去贏得獎勵的積極性,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互動式閱讀:
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父母讀一段,孩子讀一段,最適合這種互動方式的是詩歌類書籍,因為瑯瑯上口的句子特別適合大聲的朗讀,這種閱讀方式可以在父母和孩子都有空的時候進行,比如吃飯以后的休息時間和睡覺之前;另外還有一種互動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猜書里的謎語,做書中的游戲,這樣的閱讀可以不拘時間,只是最好能選擇在過了年,父母都有大段空閑的時候。
分享式閱讀:
過年期間家里總是會來些親戚朋友,有時也會帶來自己的孩子,這時候拿出有趣的游戲書和手工書,讓孩子和孩子一起閱讀和玩耍,是最好的培養孩子分享精神的機會,當然,這種分享閱讀也不僅僅限于游戲書,如果是孩子讀過且喜歡的文字書和圖畫書,也可以讓他拿著書像大人一樣讀給比他更小的弟弟妹妹聽,這對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和“我已經會讀書給別人聽了”的自信感都非常有好處。
計劃式閱讀:
請注意,這種方式只是適合于一些比較熱愛讀書且有閱讀基礎的孩子,制訂閱讀計劃,就是選擇一些長度適當的讀物,按照假期的日子做個計劃表,每天讀一點,在一個假期內集中攻讀完一本到幾本長篇。因為平時是不可能有時間完成這樣一個讀書計劃的,但這種方式中必須做到的兩點是:
一、這個計劃必須要讓孩子自己制定;
二、計劃中應該包括其他的活動,如做作業和游戲的時間,而不僅僅是一個讀書時間。可以給孩子一張好看的彩色紙,用尺子打好格子,然后讓他自己去填寫這個寒假的計劃,再貼在自己房間的門上,如果他每天都能按照自己的計劃完成作息,就應該給他在表上填一朵小紅花或者是一顆小星星,這可以讓孩子養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好習慣,并會因為自己完成了一個計劃而產生很大的成就感。
幾種錯誤的閱讀方式——
在孩子讀書的過程中不斷提問:
一些家長會因為擔心孩子不認識字或者是看不懂故事而頻頻打斷孩子的閱讀,問一些諸如“你覺得這個故事講的是什么啊?你看的書里有沒有沒學過的字啊?”之類的和閱讀本身并無多大關系的問題,這一來會造成孩子在閱讀中的心理壓力,二來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既然是要培養孩子的自主閱讀能力,在孩子讀書的時候就盡量不要去多問,而是自己也找一些書看,給孩子一個安靜而安定的閱讀環境,才是最理想的做法。如果是孩子主動在閱讀中向你提問,也不要急于回答,而應該鼓勵孩子,以反問句的形式,如“你覺得這個人是怎么樣的呢?要是換作是你,你會怎么辦呢?”之類,來促進孩子自己的思考。
讓孩子讀注音版的讀物:
一些家長為了讓識字不多的孩子也能看一些文字量大的讀物,就購買注音版的讀物給孩子閱讀,但是,注音版的讀物實際上并不能提高孩子的識字興趣,因為如果孩子是以拼音為基礎來閱讀一本書的,他肯定會把主要的注意力用于看拼音而非看文字上,并進而產生“不看字也照樣可以讀書”的概念,所以,對識字不多的孩子,正確的做法是,購買圖文結合較緊密的圖畫書,由大人先給孩子讀這些書,再讓孩子自主閱讀,這樣可以讓孩子先由理解故事再過渡到根據自己的理解去記住文字,而且圖畫書的文字量通常不會很大,而情節又大都比較生動,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最能調動閱讀興趣的。
強行讓孩子寫讀后感:
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閱讀理解能力已經很強,但是文字表達能力尚處于初級階段,這個時候他或許已經可以自己編故事,或者是復述一個故事,但卻未必能講出一個故事的所謂“思想內涵”,在這樣的條件下讓孩子去寫讀后感,只會令孩子因為感覺表達不出自己真正想說的話而增加煩躁感和對讀書的畏懼心理,因此讓一年級的孩子讀書是切不可加入寫讀后感這樣一類的條件的,如果是學校規定也沒辦法,只能告訴孩子你讀書的時候想到什么就寫什么,但家長本身千萬不可再給孩子增加這種負擔。不過,并非不寫讀后感就是只讀書,什么別的也不能做,一年級的時候其實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讀書記錄,增加孩子對閱讀的興趣,相關方法,請見下面的番外篇。
小學生寒假讀書方案大全:番外篇
如何讓孩子做讀書記錄:
在假期里讀書,如果和平時讀過就算的做法不一樣,而是適當做一些簡單而有趣的記錄,會讓孩子有一種“特別的”感覺,也會增加他們閱讀中的成就感,比如,給孩子一個漂亮的小本子,讓他們摘抄書里自己喜歡的文字,給這些文字配畫,或者是臨摹自己喜歡的圖畫,給這些圖畫配上短小的詩句,又比如,給孩子一些漂亮的彩色紙,為他在假期中讀過的每一本書設計一張小小書簽或者是藏書票,寫上自己閱讀這本書的日期和自己喜歡這本書的一些原因等等,夾在書中。這種獨特的記錄方式都會讓孩子對書產生更多的親切感,并為自己的創造感覺到自信和快樂。
如何與孩子一同整理書架:
中國家庭過年過節的習慣是要做一些大掃除的,這個時候,和孩子一起來對他的小書架做一個整理,將是一件十分好玩的事情。一些新買的書,要分類放好,一些老舊的書,可以用舊掛歷紙將封面包起來,再畫點圖畫做裝飾,這些工作,讓孩子參與進來,既培養了他動手的能力,又可以增進他對書籍的親近感和熱愛之情。如果還能讓孩子幫著整理爸爸媽媽的大書架(當然,前提是,這些大書架上沒有花花公子一類的雜志),還可以讓他對自己的書和父母的書做一個比較,更可以加深他對兒童書籍和成人書籍之間的差異與相同之處的認識。
如何鼓勵孩子用壓歲錢購書:
每個春節孩子們都會從長輩那里拿到一筆為數不少的壓歲錢,我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會有這樣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壓歲錢拿去亂買一些吃的喝的玩的,全部浪費掉,而是用在買書,特別是用在買有價值的好書上。那么如何讓孩子心甘情愿地把這些錢用于買書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告訴孩子,如果購買食物玩具一類的物品,那他就只能用自己拿到的那一部分錢,但如果是用來買書,那么爸爸媽媽可以和他各承擔一半購書的款項,并且,購買什么書,可以由他提出意見,這樣孩子可以非常積極地參與到購書的過程中,自然也就會對購書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了。
孩子的學習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不管是以什么方式進行閱讀,最關鍵的是要一直堅持下去,在假期中要讀課外書,在開學后也還是要讀課外書,哪怕只是每天讀十幾分鐘,也必須要和孩子一起把這個閱讀的習慣堅守住,因為一個良好的習慣,就是一個美好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