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三萬里》柘枝舞怎么跳
《長安三萬里》柘枝舞怎么跳
《柘枝舞》原為女子獨舞,身著美化的民族服裝,足穿錦靴;伴奏以鼓為主,柘枝舞者在鼓聲中出場。章孝標《柘枝》詩有:“柘枝初出鼓聲招”,白居易《柘枝妓》有“連擊三聲畫鼓催”。舞姿變化豐富,既剛健明快,又婀娜俏麗。舞袖時而低垂,時而翹起,即詩中所謂“翹袖中繁鼓”、“長袖入華裀”。快速復雜的踏舞,使佩帶的金鈴發出清脆的響聲。觀者驚嘆舞姿的輕盈柔軟。舞蹈即將結束時,有深深的下腰動作。唐詩中對《柘枝舞》的描述,與今日新疆流行的《手鼓舞》有許多相似之處。
《柘枝舞》在中原廣泛流傳后,出現了專門表演此舞的“柘枝伎”,并由獨舞發展成雙人舞,后又有兩個女童先藏在蓮花中,后出來起舞的軟舞《屈柘枝》。其舞蹈風格、表演形式均已有很大變化。
西安唐代興福寺殘碑側有二女腳踏蓮花,相對起舞的石刻,可能與唐《屈柘枝》舞有關。
宋繼承唐,宋的柘枝舞經常在貴族的酒宴中由伎人表演,供賓主欣賞。舞蹈婀娜多姿又矯健明麗。
跳柘枝時,舞女穿著五色繡羅的寬袍,頭戴胡帽,帽上有金鈴,腰系飾銀腰帶,舞蹈開場一擊鼓三聲為號,隨后以鼓聲為節奏,柘枝舞動作明快,旋轉迅速,剛健婀娜兼而有之,同時,注重眉目傳情,眼睛富于表情。
電影長安三萬里什么時候播出
據悉,《長安三萬里》是一部由追光動畫制作,謝君偉、鄒靖執導的 3D 動畫歷史片,于 2023 年 7 月 8 日上映。
該片以盛唐為背景,講述安史之亂后,整個長安因戰爭而陷入混亂,身處局勢之中的高適回憶起自己與李白的過往。
據介紹,影片籌備階段,主創團隊前往陜西、四川等多地采風,參考了近 100 本相關書籍,結合圖片資料,做了大量研究。不止長安城景,片中出現的揚州城景、黃鶴樓、胡姬酒肆、曲江池、岐王府、梁園、云山城、塞外等眾多大唐場景和建筑都系經過精心還原。
《長安三萬里》是追光動畫歷經十年打磨的作品,其優質口碑正在啟發人們深入了解一個豐富多元的 " 詩仙 " 形象的興趣。
《長安三萬里》電影講的是什么
電影講述安史之亂后數年,吐蕃大軍入侵西南,大唐節度使高適交戰不利。長安岌岌可危。困守孤城的高適向監軍太監回憶起自己與李白的一生往事。
電影以李白和高適兩位大詩人波瀾壯闊的生平經歷,以及彼此的情誼為劇情脈絡;同時,眾多歷史中家喻戶曉的著名詩人、藝術家及愛國將領也會在本片中出場,共同構畫出一幅充滿史詩感的大唐群像畫卷。從燈火盈門的市井酒巷,到長風浩蕩的遼闊原野,大唐開元盛世的璀璨景象映入眼簾。
電影《長安三萬里》主角是誰
《長安三萬里》真正的主角是李白,但電影卻從另一位詩人高適的視角出發,回顧他與李白的一生往事。謝君偉解釋,李白是天才,是“謫仙人”,而高適更像傳統意義上的普通人,更接近大眾,他的視角更容易讓觀眾進入影片。
在角色設計上,因為電影時間跨度大,涉及人物不同年齡段的形象,影片共呈現了25個版本的高適,15個版本的李白。“比如高適,他從8歲到60歲,換衣服、長胡子、皮膚紋理都有變化,連他的馬都有很多種,不同時期騎的馬不一樣。”謝君偉說。
片中的中年李白,貼近教科書上大家熟悉的形象;而青年李白,影片主創希望他是瀟灑的,所以給他設計了散發,而且因為史載李白劍法出眾,所以片中他的形象很像一個劍客。“電影里李白、高適穿的都是唐朝的圓領袍,但我們根據兩人不同的性格,對服飾進行了不同的設計,高適是比較堅韌、中規中矩的,李白更瀟灑,所以他的圓領制式會有一些變化,與其性格相匹配。”謝君偉說。
在人物故事上,《長安三萬里》劇本遵循歷史走向,但對于歷史的空白部分,主創會在符合史實的基礎上對這些空白進行藝術想象和設計,突出人物生平和性格。比如,片中展現了李白和高適的三次相撲。“唐代的社會風氣尚武,相撲在當時比較流行,所以我們設計了李白會相撲,并且還教會了高適。電影里的相撲發生在他們人生的不同時期,青年時兩人都身強體壯,到了中年身體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但是他們的精神還在。”
《長安三萬里》講了什么樣的故事
追光動畫《長安三萬里》正式上映。沒有神話傳說,沒有正邪纏斗,沒有家庭場景,也沒有愛情故事,這部長達168分鐘的動畫電影以全新的思路,呈現出一幅由唐詩浸染而出的絢爛畫卷,并于其中探討了頗具深意的人心旅程。
很難用一句話簡述《長安三萬里》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這部電影里能看到李白、高適的人生與理想,包括他二人、杜甫等一眾唐朝詩人的群像,其中呈現了不止48首被吟誦出的唐詩意象,呈演了邊塞戰火、安史之亂,更有長安城的繁華與衰落……《長安三萬里》找到了一個別致的入口,帶領觀眾“夢回唐朝”。
從李白、杜甫,到王維、王昌齡、賀知章、李龜年,這些對人們來說十分熟悉而又遙遠的名字在《長安三萬里》中得到了生動的”落實“,而帶領人們走近他們的別致切口,是高適。
在《長安三萬里》中,高適眼中的李白,除了人們都熟悉的浪漫和天才,明顯更加立體和全面,求功名中的屢屢失意呈現出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的肆意灑脫背后“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的悲涼色彩。
有觀眾統計,《長安三萬里》中前后共吟誦了48首唐詩,當熟悉的詩句響起,大銀幕前無數的小聲誦讀“回應”也成為該片放映中獨有的影院“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