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7小時是最佳睡眠時間
2021 年 11 月,英國牛津大學等研究人員在《歐洲心臟病學會》期刊旗下《歐洲心臟雜志數字健康》上發表了一篇研究顯示,晚上 10:00~10:59 才是入睡的最佳時間點。因為晚上 10:00~10:59 睡覺可以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在半夜或更晚入睡的人風險最高。
研究發現,入睡時間在午夜或更晚的人發病率最高,而在晚上 10:00~10:59 之間入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低。
具體來看,與 10:00 至 10:59 入睡相比,晚上 11:00~11:59 入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 12%,在午夜或更晚入睡的人高 25%,而晚上 10:00 之前入睡的人高 24%。
睡眠健康習慣的調整
一、睡前半小時應放松
睡覺前半個小時我們不要再看書或者做比較激烈的體力活動了,不過,如果睡覺之前你能夠聽一些優雅的音樂卻是不錯的。
二、要養成定時睡眠的好習慣
目前認為晚上10時至凌晨3時是最有利于腦力和體力恢復的睡眠最佳期,所以大家應在晚上10時入睡為宜。當然,各人應根據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情況決定自身的入睡時間,但應保持每日定時,培養自己的生物鐘。如果忽早忽晚,睡無定時,就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青年人為保證健康,每日應睡足8小時。
三、保持臥室安靜,關燈睡覺
有人開燈睡覺,是不良習慣,應改正。
引起小兒夜間睡眠不好的原因
1、饑餓
多見于新生兒和3個月之內的寶寶,這時需要哺乳或喂奶來解決。稍大的寶寶如果睡前吃飽,可以排除這個因素。天氣干燥的情況下,寶寶夜間可能會口渴,給他補充點水分可以讓他安靜。
2、缺鈣
缺鈣是導致小寶寶睡覺不安穩的首要因素之一,大多數媽媽都會考慮到它。缺鈣、血鈣降低,引起大腦植物性神經興奮性增高,導致寶寶夜醒、夜驚、夜間煩躁不安,睡不安穩。最好到醫院做個血鈣檢查,解決方案就是給寶寶補鈣和維生素D并多曬太陽。
A、補鈣:每日元素鈣300—500mg
B、補VD:每日400—800IU。
冬天睡眠時間要怎么掌握
冬季睡眠時間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冬季每天睡覺時間大概是7個小時到8個小時,而冬季應該要養成早睡晚起的習慣,每天要睡8個小時到9個小時,遵循自然規律也應該適當的曬曬太陽,這樣才能讓身體變得更加健康。
睡眠時間充足的重要性
一個人假若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不好,往往會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渙散、頭痛、眩暈、肌肉酸痛,甚感疲勞。一個人如果長期缺乏睡眠,處于過度勞倦的狀態中,機體就會產生耗氣傷血的病理變化,損及五臟。心勞則血損、肝勞則神損、脾勞則食損、肺勞則氣損、腎勞則精損,進而為許多疾病埋下禍根。
現實生活中,盡管很少有人會主動“經久不眠”,但相當多的人卻在自覺不自覺問,日復一日地加班加點,或上網、玩游戲、看電視、看書,或忙于人際應酬,剝奪了正常的睡眠時間,導致睡眠不足。要知道,長期睡眠不足與經久不眠,是“五十步”與“一百步”的關系,對健康的損害只是程度不同罷了。因此,我們一定要用好睡眠這劑“補藥”,善待身體,善待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