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為何有睡眠閱讀練習及答案
《植物為何有睡眠》閱讀材料
③植物為什么需要睡眠呢?
④植物的睡眠在植物生理學上又稱植物睡眠運動。最早發現植物睡眠運動的人是達爾文。100多年前,他在研究植物生長行為的過程中,曾對69種植物的夜間活動進行了長期觀察,認為植物葉片的睡眠運動對植物的生長極有好處,也許主要是為了保護葉片抵御夜晚的寒冷。
⑤20世紀60年代,隨著植物生理學的快速發展,科學家們對植物的睡眠運動,并提出了不少解釋理論。
⑥最初,解釋植物睡眠運動的最廣泛的理論是“月光理論”。提出這個理論的科學家認為,葉子的睡眠運動能使植物盡量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因為過多的月光照射,可能干擾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機制,損害植物對晝夜變化的適應。然而,使人們感到迷惑不解的是,為什么許多沒有光周期現象的熱帶植物,同樣也會出現睡眠運動。
⑦后來科學家又發現,有些植物的睡眠運動并不受溫度和光強度的控制,而是由于葉柄基部中一些細胞的膨壓變化引起的。如合歡樹、酢漿草、紅三葉草等,通過葉子在夜間的閉合,可以減少熱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發,尤其是合歡樹,葉子不僅僅在夜晚關閉睡眠,當遭遇大風大雨時,也會逐漸合攏,以防柔嫩的葉片受到暴風雨的摧殘。這種保護性的反應是對環境的一種適應。
⑧美國科學家恩瑞特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用一根靈敏的溫度探測針在夜間測量多種植物葉片的溫度,結果發現,呈水平方向(不進行睡眠運動)的葉子溫度總比垂直方向(進行睡眠運動)的葉子溫度要低1℃左右。恩瑞特認為,正是這僅僅1℃的微小溫度差異,已成為阻止或減緩葉子生長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相同的環境中,能進行睡眠運動的植物生長速度較快,與其他不能進行睡眠運動的植物相比,它們具有更強的生存競爭力。
⑨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還發現植物與人一樣也有午睡的習慣。植物的午睡大約是在上午11時至下午2時,葉子的氣孔關閉,光合作用明顯降低。這是由于大氣環境的干燥和火熱引起的,午睡是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抗衡干旱的本能,為的是減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環境下生存。(選自《百科知識》)
《植物為何有睡眠》閱讀題題目
1.本文以“植物為何有睡眠”為題,有何妙處?(3分)
2.閱讀全文,用簡潔的語言分項概括造成植物睡眠的原因。(3分)
3.請在第②段段首加一句承上啟下的話。(3分)
4.結合鏈接材料,再結合本文,說說你讀了本文之后獲得怎樣的人生啟示。(3分)
【鏈接材料】枯葉蝶,它們停息在樹枝上,像一片片樹葉,行人常把它當作枯葉,當人們用手碰它時,它卻一抖身體,向空中飛去了,并不像枯葉那樣飄落到地上。
《植物為何有睡眠》閱讀題答案
1.以“植物為何有睡眠”為題,揭示了文章說明的對象:植物有睡眠的原因,采用設問修辭,吸引讀者閱讀興趣,啟發讀者思考。(3分,每點得1分)
2. 植物睡眠可能是由于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一是夜晚比白天冷,夜晚閉合葉子和花朵,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凍的侵襲;二是葉子閉合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熱帶植物白天也閉合),有保持適當濕度的作用;三是植物白天睡眠,主要是對環境的的適應, 午睡的植物是為了防止水分過多散發,遭遇大風大雨時的睡眠是防柔嫩的葉片受到暴風雨的摧殘。(3分,每點得1分)
3.不僅植物的葉子會有睡眠,植物的花朵也會睡眠。(3分,兩點)
4.需要結合鏈接材料和文章,圍繞“植物與動物為了保護自己而想方設法適應環境,保護自己”展開。(3分,需要結合鏈接材料和文章)
看了“植物為何有睡眠閱讀練習及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