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必考知識點
1、 實驗步驟:溶解、過濾、蒸發
2、 實驗儀器
實驗步驟 實驗儀器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 燒杯、玻璃棒 加速溶解
過濾 鐵架臺(帶鐵圈)、漏斗、燒杯、玻璃棒 引流
蒸發 鐵架臺(帶鐵圈)蒸發皿、酒精燈、玻璃棒 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液體飛濺
初中化學必考知識點:鹽的化學性質
1、 鹽(可溶)+ 金屬1 → 金屬2 + 新鹽(金屬1比金屬2活潑,K、Ca、Na除外)
2、 鹽 + 酸 → 新鹽 + 新酸(滿足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3、 鹽 + 堿 → 新鹽 + 新堿(反應物需都可溶,且滿足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4、 鹽 + 鹽 → 兩種新鹽(反應物需都可溶,且滿足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注:①復分解反應的條件:當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時,復分解反應才可以發生。
②常見沉淀:AgCl↓ BaSO4↓ Cu(OH)2↓ Fe(OH)3↓ Mg(OH)2↓ BaCO3↓ CaCO3↓
生成氣體:H+與CO32- ; NH4+與OH- 生成水:H+與OH-
③反應實質:離子結合成H2O:H+與OH-
↑:H+與CO32-;NH4+與OH-
↓:Ag+與Cl-;CO32- Ba2+ 與CO32-;SO42-
Ca2+與CO32- ……
Mg2+與OH-……
初中化學必考知識點:酸、堿、鹽的溶解性
1、酸:大多數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
2、堿:只有氨水、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和氫氧化鈣可溶于水,其余均為沉淀
3、鹽:鉀鹽、鈉鹽、硝酸鹽、銨鹽都可溶;
硫酸鹽除BaSO4難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數可溶;
氯化物除AgCl難溶外,其余多數均可溶;
碳酸鹽除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銨可溶,其余都難溶。
注:BaSO4、、AgCl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初中化學必考知識點:特殊離子鑒別
H+ 1、指示劑;2、活潑金屬;3、金屬氧化物;4、堿;5、某些鹽:CO32-鹽
OH- 1、指示劑;2、非活潑金屬;3、堿;4、某些鹽:Fe3+、Cu2+鹽
Cl- 用Ag NO3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AgCl沉淀
SO42- 用Ba(NO3)2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 BaSO4沉淀;或用HCl和BaCl2
CO32- 用HCl能產生使Ca (OH)2變渾濁的氣體
Fe3+ 用OH-能生成紅褐色沉淀
Cu2+ 用OH-能生成藍色沉淀
NH4+ 用OH-能生成NH4OH,不穩定,分解出NH3;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Mg2+ 用OH- 能生成白色沉淀
Ca2+ 用CO32- 能生成白色沉淀
初中化學必考知識點:化學肥料
1、農家肥料:營養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價廉、能改良土壤結構
2、化學肥料 (氮肥、鉀肥、磷肥)
(1)氮肥 作用:促進植物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促苗)。
缺氮:葉黃a、常用氮肥:
含N量 使用注意事項
NH4HCO3 17.7% 易分解,施用時深埋 銨態氮肥防曬防潮,且均不能與堿性物質(如草木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
NH4NO3 35% 易爆,結塊不可用鐵錘砸
(NH4)2SO4 21.2% 長期使用會使土壤酸化、板結
NH4Cl 26.2% 長期使用會使土壤酸化、板結
CO(NH2)2 46.7% 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有機物)
NH3. H2O 加水稀釋后施用 不穩定,易放出NH3↑
NaNO3
b、NH4+的檢驗
試劑:堿(NaOH、Ca(OH)2等)、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
NH4NO3 + NaOH=NaNO3 +NH3↑+H2O
c、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將氮氣轉化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2)鉀肥 作用:促使作物生長健壯、莖桿粗硬,抗倒伏(壯稈)。 缺鉀:葉尖發黃
KCl
常用鉀肥 草木灰:農村最常用鉀肥(主要成分為K2CO3), 呈堿性
K2SO4:長期使用會使土壤酸化、板結
(3)磷肥 作用:促進植物根系發達,穗粒增多,飽滿(催果)
缺磷:生長遲緩,產量降低,根系不發達
常用磷肥 磷礦粉 Ca3(PO4)2
鈣鎂磷肥(鈣和鎂的磷酸鹽)
過磷酸鈣 Ca(H2PO4)2和CaSO4 不能與堿性物質混合施用。
重過磷酸鈣 Ca(H2PO4)2 如草木灰、熟石灰
(4)復合肥:含N、P、K中的兩種或三種
KNO3
NH4H2PO4 不能與堿性物質混合施用
(NH4) 2HPO4
3、使用化肥、農藥對環境的影響
(1)土壤污染:重金屬元素、有毒有機物、放射性物質
(2)大氣污染:N2O、NH3、H2S、 SO2
(3)引起水體污染 :N、P過多,導致水體富營養化,赤潮、水華等現象
4、合理使用化肥
(1)根據土壤情況和農作物種類選擇化肥 2、農家肥和化肥合理配用五、氮、磷、鉀三種化肥的區別方法
氮 肥 鉀 肥 磷 肥
看外觀 白 色 晶 體 灰白色粉末
加 水 全 部 溶 于 水 大多數不溶于水
灼燒 可燃燒,熔化起泡冒煙 不燃燒,跳動、爆裂聲
加Ca(OH)2 放出氨氣 不放出氨氣
初中化學必考知識點:有機化合物
是否含有碳元素 無機化合物
有機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鹽)
1、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
CH4(最簡單的有機物、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有機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
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質、淀粉等
2、有機物數目龐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 有機物 有機小分子 如:CH4、C2H5OH 、CH3COOH、C6H12O6等
(根據相對分子質量大小) 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有機高分子)如:蛋白質、淀粉等
初中化學必考知識點:有機合成材料
1、 有機高分子材料
(1)分類 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 如:棉花、羊毛、蠶絲、天然橡膠等
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 塑料
(三大合成材料) 合成纖維:滌綸(的確良)、錦綸(尼龍)、晴綸
合成橡膠
(2)高分子材料的結構和性質
鏈狀結構 熱塑性 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
網狀結構 熱固性 如:電木
(3)鑒別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裝食品):
點燃后聞氣味,有刺激性氣味的為聚氯烯塑料。
(4)鑒別羊毛線和合成纖維線: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斷的為羊毛線,不易斷的為合成纖維線;
化學方法:點燃,產生焦羽毛氣味,不易結球的為羊毛線;無氣味,易結球的為合成纖維線。
2、“白色污染”及環境保護
(1)危害: ①破壞土壤,污染地下水 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燒含氯塑料會產生有毒的氯化氫氣體,從而對空氣造成污染
(2)解決途徑
①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復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種廢棄塑料
(3)塑料的分類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礙
看過“初中化學必考知識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