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教學設計
《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教學設計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識記儲蓄存款的含義及我國的主要儲蓄機構、利息的含義、儲蓄存款的基本類型、儲蓄作為投資方式的特點、商業銀行的含義及我國的主要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的主要任務、商業銀行的貸款原則。
(二)能力目標
結合自己將一定的存款存入銀行,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經濟生活的實踐能力。并通過這一活動使學生正確認識經濟生活的本質,明白儲蓄活動在國民經濟和個人生活中具體的作用。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支援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建設服務的愛國意識,幫助學生培養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學生自覺遵守國家的金融制度,支持銀行發揮其重大作用。
三、教學重點難點
存款儲蓄的含義及分類;商業銀行的含義、類型及主要業務;
四、學情分析
學生對本課知識有一定的生活感知,教學中有些問題可以略而不講,重點放在難點知識的突破上,可運用先學后教的方式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五、教學方法
多媒體社會調查舉例討論講授
六、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了解長輩怎樣儲蓄并去附近的儲蓄網點調查有關儲蓄的基本常識。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多媒體顯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儲蓄余額迅速增長的圖例,結合本課正文第一、第二段完成以下兩個問題:
(1)、你如何看待這一經濟生活現象?
(2)、假如你現在手中有10000元錢,你所傾向的最主要的投資方式是什么?(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歸納]:同學們講的很好,看來,你們對我國的儲蓄存款和銀行有所了解,但是要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它們我還必須共同學習第六課的第一框內容: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板書)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一、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
1、儲蓄存款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45頁內容,說明什么是儲蓄存款活動?我國主要的儲蓄機構有哪些?人們為什么進行儲蓄存款活動?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討論,發表見解,回答問題
(1)儲蓄存款的含義
個人將屬于其所有的人民幣或外幣存入儲蓄機構,儲蓄機構開具存折或存單作為憑證,個人憑存折或存單作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動。
教師點撥:儲蓄活動中,儲蓄機構必須按規定為儲蓄者開具存折或存單作為憑證,到期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否則是不合法行為。
教師活動:我國有哪些機構可以辦理儲蓄存款業務哪?
(2)我國的儲蓄機構
主要有:各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郵政儲蓄等。
教師活動:請大家想一想,在我們生活區周圍,你知道有那幾家儲蓄機構?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討論,回答問題
(3)存款利息
教師活動:人們儲蓄存款的目的多種多樣,有的為了子女上學作準備,有的為了購房,有的為了攢錢購買大件商品,有的為了養老等等。同時也是為了獲得一部分收入――利息。
利息是人們儲蓄存款獲得的一部分報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同學們想一想,利息的多少與什么有關系?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總結,得出結論
教師總結:利息的多少取決于三個因素:本金、存期、利息率。
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教師點撥:請同學們注意,利息率又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之分,它們的表示方法是不同的,計算利息時要分清是什么利率。大家看教材46頁“名詞點擊”,找到它們的區別與聯系。
學生活動:認真閱讀,得出結論
(4)存款儲蓄的類型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存款的類型、特點、存期
儲蓄存款主要有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兩大類。
活期儲蓄可以隨時存入和提取,1元起存,每年6月30日為結息日。活期儲蓄具有流動性強、靈活方便的特點,但受益較低。
定期儲蓄事先約定期限,不到期一般不能提前提取。我國目前最常用的是整存整取,除此之外還有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等形式。存款期限主要有3個月、6個月、1年、2年、3年、5年。存期越長,利息率越高。定期儲蓄流定性差,但受益高于活期儲蓄。
由于銀行的信用比較高,因此,儲蓄存款比較安全,風險較低。
2、我國的商業銀行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46頁彩圖材料,并思考所提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認真總結,發表見解
教師引導:在我國,居民儲蓄存款獲得主要是在商業銀行中進行的。我國有哪些商業銀行?它們為居民提供哪些服務?有什么作用?這些問題,我們將通過下面內容的學習來了解。
(1)商業銀行及其組成
商業銀行是指經營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業務,并以利潤為主要目標的金融機構。我國的商業銀行以國有銀行為主體,是我國金融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我 國商業銀行的組成。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認真總結,得出結論
(2)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
第一、存款業務
存款業務是商業銀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社會吸收資金,并還本付息的業務。這是商業銀行的基礎業務,沒有它銀行就不能生存和開展其他業務。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討論人們平常是怎么到銀行存款、取款的?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發表見解。
第二、貸款業務
貸款業務是商業銀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貸人提供資金,并要求償還本息的業務。這是商業銀行的主體業務,也是商業銀行盈利的主要。按其用途可分為工商業貸款和消費者貸款。
教師點評:注意存款業務與貸款業務再銀行業務中基礎地位與主體地位的不同;貸款業務要堅持真實、謹慎、安全性原則,評估借款人信用,以決定是否發放貸款。
第三、結算業務
結算業務時商業銀行為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貨幣收支提供手段與工具的服務。銀行從中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
除上述三大業務外,商業銀行還可以提供債券買賣與兌付、代理買賣外匯、代理保險、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務。
教師活動:商業銀行在我國經濟建設中具有巨大作用。請同學們看教材47頁專家點評。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認真總結,得出結論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的有關知識,知道了儲蓄存款活動程序、主要機構、特點和利息的計算等常識,了解了各種商業銀行主要業務及其作用。這對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地辦理金融儲蓄業務將有重大指導作用。
(五)發導學案、布置預習。
九、板書設計
一、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
1、便捷的投資——儲蓄存款
(1)儲蓄存款的含義
(2)我國的儲蓄機構
(3)存款利息
(4)存款儲蓄的類型
2、我國的商業銀行
(1)商業銀行的含義及類型
(2)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
第一、存款業務
第二、貸款業務
第三、結算業務
《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說課稿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 二 單元第六課第一個框題。本框題在經濟常識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地位。學好這個框題為學好以后的經濟常識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而且它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本框題包含的一些經濟理論,是以后政治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內容。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高一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
識記:儲蓄存款含義、我國的主要儲蓄機構、利率的含義以及存款分類、儲蓄作
為投資方式的特點、商業銀行的含義。
理解:存款利息的計算方法、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
運用:生產與消費的關系,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相關經濟現象。 ②能力目標:
結合自己將一定的存款存入銀行,培養學生參與經濟生活的實踐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為家庭投資提出建設性意見。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幫助學生培養科學合理的理財觀念,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觀念和積極進取的意識和精神。
三、教學的重、難點
本著高一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存款利息的計算 、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
重點的依據:只有掌握了利息的計算方法和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才能運用它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這也是素質教育的發展方向。
教學難點:存款利息的計算 、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
難點的依據:大部分學生缺乏實踐經驗,沒有這方面的基礎知識。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框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 教法
我們都知道政治是一門培養人的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應始終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我校高一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采取學生活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愿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生在身邊的現象,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況。
當然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并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基于本框題的特點,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學案教學法:提前一周準備好學案(教學案一體化),明確學習目標,布置好實踐探究任務,讓學生自主預習,并有針對性的設計練習題。
2、實踐探究法:課前讓學生通過親身辦理存取款業務獲得直接經驗,并通過調查研究了解銀行的主要業務
3、直觀演示法:利用銀行卡、存折、銀行業務宣傳冊等資源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4、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比如根據某位同學存款的數額和他所調查的該銀行的當天存貸款利率表,計算出在一定時間內自己所能獲得的利息。這樣能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
5、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的精神。
6、講練結合法:“學以致用”,當學生掌握了課本知識時應及時通過恰當的練習進行鞏固,并提高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
7、分層教學法:雖然在政治課上學生的層次性不那么明顯,但在理解、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上畢竟存在差距,尤其體現在做練習上。有的同學半分鐘就能做出的題目,基礎差一些的同學可能要花2、3分鐘,如果大家統一一個速度,基礎差的同學會感覺吃力,跟不上趟,天長日久會喪失信心;而基礎好的同學則會浪費時間。所以在練習題的設計和講解上應注意分組、分時。難度大的題目,基礎好的同學可當堂解決,基礎差的同學可課下慢慢消化。
由于本框題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系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并思考,并例舉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經濟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框題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實踐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六、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 導入新課:(5分鐘)
由學生的實踐活動成果展示導入新課。
設計的依據:一是實踐出真知,通過形象的展示材料和切實體會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化。二是通過成果展示和交流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望,活躍課堂氣氛。這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
2、 講授新課:(25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難點。還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隨堂處理每個知識點配套的練習題。還重視學生的疑問和易錯點,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積累、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3分鐘)
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且形成對知識系統、宏觀的把握。
4、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的板書設計,還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板書:
一、 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
儲蓄存款的含義
利息的含義和計算
1、 便捷的投資儲蓄存款的分類
——儲蓄存款儲蓄投資的特點
基本含義
2、我國的商業銀行主要業務
作用
5、效果評估。
針對高一年級學生素質的差異,我進行了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看了“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教學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