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語文上冊模擬考試測試題
第I卷閱讀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國人為何自稱漢人
中國人中絕大多數的族群都認同自己是漢人,漢人的名稱從漢朝而來,因此漢朝對中國的意又便不只是一個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將各種不同來源、背景的中國人融鑄成一個大 家共有的身份認同。為什么別的朝代不能做到這一點,以至于兩千多年來中國人還一直 稱自己為漢人?
這在于,漢人不是一個族群的意義,而是一種文化群的意義,漢人和歐洲族群的概念 是相當不一樣的,猶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都以族群、種族、血統來界定,而漢人卻是以 文化來定義的,所以才能一直維持到今天。
從劉邦到呂后再到文景二代,最初的動蕩不安尚未融鑄成一個具體的朝代。直到漢 武帝時期,才顯現漢朝之所以為漢朝的特點。
首先是政權的整合。政權從一個武裝集團共有逐漸轉變成各地人才都可以加入,漢初,丞相只有功臣可擔任,非侯不能擔任丞相,非軍功不能封候,因此只有功臣的子硐才能 封侯。后來轉變成公孫弘可以布衣封侯,文人也可以封侯做宰相。
漢朝的察舉制度使全國的人才進用到中央,也使全國人才分散到各地擔任統治工作。 每個郡都有一定的配顧,每個地區的人皆可加入國家的統治集團。察舉制度的建立,打下 了政治統治集團的基礎。這個制度開啟了中國科舉制度幾千年的傳統,使漢朝從封閉的 功臣集團統治轉變為全國各地的精英共同統治的局面。
其次是經濟網絡的整合。在戰國時代,中國已經具有相當程度 的城市化,商業活動非 常活躍,各地有各地的貨幣,加之各地有各地的物產、風俗習慣,所以各地的市場也沒有真 正被整合為一個市場,產品在城市生產。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生產單位,手工業在知坊里 進行,不在農村,自己銷、自己運,并沒有被整合為共同的市場。
漢武帝時代,因連年對外戰爭,須征收大量稅收。為汸止逃漏稅,漢朝采取了最嚴酷 的征收辦法,密告逃稅者可得到沒收財產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因此全國告密成風。這就破壞了工商業機制,故生產事業只好轉入農村。
在農村生產須有集散功能,因為農村工業產量不大,物品集散的機制可以形成全國性 的經濟網絡。從漢武帝時代開始,織成了全國經濟交換網,這使得中國經濟被整合為一, 直到19世紀40年代海運通行以前,中國的經濟網絡是國家得以統一的重要因素。
再次是文化方面的整合。通過察舉制度,各地精英都匯集到中央,而中央又有學校。 在漢成帝時,博士弟子約有3萬人。在中國統一尚表完成時,有喳學者已經在做文上的 整合,如呂不韋編《呂氏春秋》,淮南王劉安編《淮南子},董仲舒編《春秋繁露》,司馬遷作整 體歷史的構建工作……這些成果共同構成了跨時代、跨地域的文化大格局。
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三個層面兼括并至、無所不包的大系統才使得漢朝文化能夠 兼容并蓄,各地不同的人群愿意留在這個大系統中,也使得幾千年來中國人一直以漢人自居。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國人多認同自己是漢人,漢朝將各種不同來源、不同背景的中國人融鑄成了一個 大家共有的身份認同。
B.漢人的名稱從漢朝而來,漢朝對中國的意義更是一個共有身份的認同,這是歷史上 其他朝代未能做到的。
C.和猶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以族群、種族、血統來界定不同,中國人不分族群,而 是以文化來定義。
D.因為漢人不是一個族群的意義,而是一種文化群的意義,所以“漢人”這種身份認同 才能一直維持到今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漢朝的察舉制度使全國各地的精英都可以進入統治集團,政權不再是武裝集團 私有
B.漢朝察舉制度為政治統治集團打下了基礎,同時開啟了中國科舉制度幾千年的 傳統。
C.漢朝政府并沒有主動整合全國的經濟網絡,但當時農村的物品集散機 制卻無意中織 成了全國經濟交換網。
D.漢武帝時代形成的全國經濟網絡是國家得以統一的重要因素,直到19世紀40年代 它才因海運通行被取代。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漢武帝時實行嚴酷的 稅收政策,破壞了城市的工商業機制,逼迫民間的生產事業轉 人農村。
B.漢朝的察舉制度使得中央能夠匯集全國各地的精英,這在促迸中國文化整合方面功 不可沒。
C.跨時代、跨地域的文化大格局的構成源于漢代很多學者的努力,如呂不韋、劉安、董 仲舒、司馬遷等人。
D.在政治、經濟、文化系統整合的基礎上形成的漢朝文化,海納百川、兼容并蓄,同時也獲得了中國人幾千年的認同。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19分)
洪湛,字惟清,升州上元人。曾祖勛,南唐崇文館直學士。 湛幼好學,五歲能為詩,未冠,錄所著十卷為《齠年集》。舉進士,有聲,廷試已落,解褐歸德軍節度推官。召還,授右拾遺。端拱初,通判壽、許二州。歸宋,伏閣請立許王元僖為儲貳,詞意狂率,太宗怒。湛坐削職,出知容州。容之戍卒謀竊發者,湛偵知,亟斬之。再遷比部員外郎,知郴、舒二州。湛美風儀,俊辯有材干,曲宴苑中,賦賞花詩,不移晷以獻,深被褒賞。
五年春,有河陰民常德方訟臨津尉任懿納賄登第,事下御史臺,鞫得懿款云:"咸平二年補太學生寓僧仁雅舍因仁雅求院之主僧惠秦為道地署紙許銀七鋌仁雅惠秦隱其二惠秦素識王欽若已在貢院因館客納署紙于欽若妻李李密召家仆入省告欽若既而懿預奏名授官,未行,丁內艱,還鄉里。仁雅馳書索銀,形于詛罵。"德方者,賣卜縣市,獲其書,以告中丞趙昌言,具其事奏白,請逮欽若屬吏。欽若方被寵顧,乃驛召知許州毋賓古就太常寺別鞫,懿易款 ,云:"有妻兄張駕舉進士,識湛,懿亦與駕同造湛門,嘗以石榴二百枚、木炭百秤饋之。懿之輸銀也,但憑二僧達一主司,實不知誰何?"時張駕已死,無與左證。遂以湛受銀,法當死,特詔削籍、流儋州。
初,湛之入貢院,懿已試第三場畢,及官收湛贓,家實無物。湛素與梁顥善,或假顥白金器,乃取以輸官。六年,會赦移惠州,至化州調馬驛卒,年四十一。湛時一子偕行,甚幼,州以聞,特詔賜錢二萬,官為護喪還揚州。因詔命官配流嶺外而沒者,悉給緡錢,聽其歸葬,如親屬幼稚者,所在遣牙校部送之。
(節選自(宋史洪湛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咸平二年/寓憎仁雅舍/因仁雅求主僧惠秦署紙許銀七鋌/仁雅/惠秦隱其二 /惠秦素 識王欽若在貢院/因館客納署紙于欽若妻李/李密召家仆人省告欽若/
B.咸平二年/寓僧仁雅舍/因仁雅求主僧惠秦/署紙許銀七鋌仁雅/惠秦隱其二 /惠秦素 識王欽若/在貢院因館客納署紙于欽若妻李/李密召家仆人省告欽若/
C.咸平二年/寓僧仁雅舍/因仁雅求主憎惠秦/署紙許銀七鋌仁雅/惠秦隱其二/惠秦素 識王欽若在貢院/因館客納署紙于欽若妻李/李密召家仆人省告欽若/
D.咸平二年/寓僧仁雅舍/因仁雅求主僧惠秦署紙許銀七鋌/仁雅/惠秦隱其二/惠秦素 識王欽若/在貢院因館客納署紙于欽若妻李/李密召家仆人省告欽若/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南唐是五代十國時期處于江南的一個政權,定都現在的南京,與北宋曾經共存。
B.未冠,古代禮節,男子年滿二十而加冠,表示是成年人了,故未滿二十歲為“未冠
C.拾遺是唐代誄官名稱,和御史臺共同負責彌補皇帝政策的失誤,故有“拾遺補闕”的 說法。
D.晷指日影,我國古代使用測定日影的方法來計時,夜晚則用水漏計時,移晷表示過了 一段時間。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洪湛好學聰慧,文思頗為敏捷。他小時候就寫了大量的詩篇,而且還編輯成冊;后來 在花園侍宴時寫賞花詩,也是不一會兒就寫成了,深受皇帝獎賞。
B.洪湛觸怒皇帝,受到降職處罰。他在被貶知容州期間,因為匆忙殺掉了密謀造反的 當地士兵,再次受到皇帝的處分,被貶到了更偏遠的郴州、舒州任職。
C.洪湛受人諉過,受到不公對待。在一粧科場舞弊案中,他被人誣陷收受了銀兩,結果 因證人死無對證,被官府認定受 賄;其實他家中并沒有什么財物。
D.洪湛流途去世, 引發新規出臺,他死時,只有幼子陪伴,皇帝特別賜錢而且準許回鄉 安葬,后來皇帝下詔,凡是流放嶺南的官員故去,依照此例辦理。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欽若方被寵顧,乃驛召知許州毋賓古就太常寺別鞠,懿易款。
(2)懿之輸銀也,但憑二僧達一主司,實不知誰何。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居延海樹聞鶯
陳子昂
邊地無芳樹,鶯聲忽聽新。
間關如有意,愁絕若懷人。
明妃失漢龍,蔡女__沒胡塵。
坐聞應落淚,況憶故園春。
【注】①陳子昂(661702):字伯玉,四川射洪人,文學和政治才能兼備,但備受壓制, 曾兩度從軍赴邊。②蔡女:即蔡文姬,東漢女詩人,博學能文,善音律,漢末為亂兵所擄,留 匈奴十二年,后被曹操贖回,嫁給董祀。
8.這首詩是怎樣表現“鶯聲”的? “鶯聲”在詩中起到什么作用?請簡要說明。(6分)
9.作者在第三聯中寫明妃和蔡女,有什么用意?請簡要分析。(5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魚我所欲也》—篇中,孟子強調“正義”比“生命”更重要的觀念,他認為,生命是 我們每個人都想擁有的,但“ , '。
(2)杜牧的《阿房宮賦》描寫了秦宮內奢靡的生活場景,他寫道:遠處仿佛 “”,那是宮車駛過;車聲漸行漸遠,最終“ , ”,
(3)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通過描寫周瑜 “ ”的儒雅裝束,從容鎮定之間就將曹軍打得“ ”的風采,概括出了整個戰爭的場景。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11)、第四(12)兩題中選定一題作答。注意:只能作答選定題目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題目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照相師
王往
照相師來了,女孩們激動起來。
尋找焦點的人,首先成了焦點。
瞧他那一身打扮,大波浪的彼肩發,直筒褲子,尖頭皮鞋,花格襯衫,套著一個鼓鼓囊 囊的紅背心,要是村里哪個小伙子裝扮成這徉,不被人說成“土流子”才怪呢。可是他這 樣裝扮,種里人覺得理所當然,要知道.人家是照相師呢,胸前吊著的相機為他的職業做 了證明。村里人不會用“藝術氣質”這樣的詞語,但是他們知道持有相機的人,應該不同凡 俗,異于常人。人們或遠或近地看著他,想象著自己或者某個親人的面容,仿佛他的到來 是為了提醒記憶里的一些事物。
女孩們是他的主要顧客。她們奔走相告:照相師來了!照相啵?
啊?在哪兒?聽到消息的女孩先是驚喜,然后故意掩飾自己的激動:我看看有沒有合適的衣服,你先去吧。
傳達消息的女孩當然知道對方心理,_個勁催:還不快收拾,照相師說走就走了。
照相師不會那么快就走,他那個在城里的家等著他用按快門的方式換來溫飽。
他不會白等。女孩們一個一個站到了他的鏡頭前。有單個的,有合影的,也有抱著孩子,也有攙扶著老人的,
在村里照相,人們要放松得多,他們不用正襟危坐,沒有面對陌生人的羞怯。這也是 照相師選擇下鄉的原因,他每次都能有可觀的收入^他調著焦距,變換著姿勢,尋找最佳角度,捕捉人們最自然最生動的表情。他知道快門按下的呤間,美與夢想將定格為永恒。 他還知道,對一個照相師來說,拍攝人像看似容易,卻是最有難度最顯功力的藝術:每一個 表情里都有內心的語言,都有被拍攝者的性格,光與影的交匯就是對一個人內心的呈現。 無論是出于藝術的考慮,還是出于生意的原因,他都不敢馬虎一點兒。
當他將沖洗出來的照片交到人們手上時,人們會左右端詳,如果再夸贊幾句,他就覺得極有成就,人們為什么通過瞬間保留下來的自己,感覺自己的存在?這實在是很好玩 很讓人思索的問題。是不是人們將某種夢想寄托在了照片上,覺得那個照片上的人是另一個自己?
照相師也遇到過不喜歡照相的女孩。
鹽碼村的女孩小茴就不喜歡照相。小茴家門前有幾株月季,村里的女孩都喜歡以她 家的月李為背景照相,人家一來,小茴就悄悄地溜了。
那一天,照相師進村不久就下了雨,他謊亂中辣到了小茴家的瓜架下。小茴和地母親從地里匆匆回來了,趕緊開了門,叫他去屋子里。
他發現這個平時冷冰冰的女孩其實很好,熱情善良,她給他拿來干凈的毛巾擦水,給他倒上熱騰騰的茶,冒雨去做豆腐的人家打來了豆腐,讓他不要過意不去,就像到自己家一樣。
吃飯時,照相師發現,小茴的左眼眉梢上角隱藏著一個米粒大的疤痕,不是很深,并不顯眼,他想,小茴不愛照相,是不是因為這個細小的疤痕呢?
吃了飯,雨也停了,照相師說,我給你們照張相吧?
母親笑笑,看著女兒。
小茴低頭不語。
照相師走到月季花跟前,摘了一朵,對她說,我給你照一張拿著花的照片,保證好看,小茴的眼角里放出了驚喜的光芒。
她站到月李花跟前,將那朵被雨水潤得更顯明艷的花舉了起來,花朵遮住了她四分之一的臉龐,露出了憂傷 而又憧憬的表情。
照相師感到了一種別致的美,神秘,夢幻。他輕輕按下了快門。
接著,他又給小茴的母親照了一張,還給母女倆照了合影。
幾天之后,照相師逆來了照片,小苗掃了一眼,就很快收了起來。照相師笑笑,你是我拍到的最好看的女孩。
小茴的臉紅了,
照相師又拿出一張照片,說你看看,知道這是誰嗎?
小茴盯著照片上的女子問:是誰?
照相師說:我對象,地腿有殘疾,但是人很好,性格開胡,頭一次見面,她就把我吸引了。
真的很漂亮!小茴笑著點頭。
照相師說:我們明年想開個照相館,等你有了男朋友帶去我那里合影啊,我免費!
小茴的臉又紅了。
照相師笑笑,說我走了。
他走了幾步,回頭看了一下,小茴已經不見了。他知道她一定狹到屋里欣賞自己的照片去了。
其實他的妻子并無殘疾。他為這個臨時想出的說言默默地抱怨了自己一下,算是對
妻子的歉意,然后大聲吆喝起來:照相啦,照相—照相啦—
(選自《百花園》第3期)
(1)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照相師來到鄉下,村里的人就激動起來,奔走相告,這從—個側面表現了特定時期 農村生活條件的落后,同時表現了鄉下民風的淳厚。
B.照相師不僅有藝術氣質,而且有藝術良知,他固然要靠照相嗛錢養家糊口,不過也 通過照相把讓他照相的人的美與夢想定格為永恒。
C.村里的女孩都喜歡以小菌家的月季為背彔照相,可是小茴見她們來照相就悄悄地溜掉,這說明小茴是個不喜熱鬧、性格孤僻的女孩。
D.小茴在照相時舉起被雨水潤得更顯明艷的月季花,遮掩住了她的疤痕,還為她增添 了靚麗,所以照相師說她是他拍到的最好看的女孩。
E. 村里人對照相師苒歡友好,照相師盡心盡力為村民們照出令他們滿意的相片,他們 之間充滿溫情,他們身上的真善美是小說動人之處。
(2)小說中的照相師有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3)小說前面主要敘述照相師和村里人的故事,后面主要敘述照相師和小茴的故事,這樣 處理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
(4)小說為什么以照相師的心理活動和吆喝聲音為結尾?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四、實甩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陸谷孫:低調的“老神仙”
曹剛 劉建芳
74歲的復旦大學教授、博導陸谷孫,被學生們昵稱為“陸老神仙”。
如今,年過古稀的陸先生保持著非常規律而長碌的生活節奏——每天早晨7時左右 起束;早餐后,快速瀏覽當天英語新聞;緊接著,開始為明年即將付梓的(中華漢英大詞典》 審改校樣。從這個學期開始,74歲的陸先生不再給本科生上課,他終于可以全身心投入這件讓他牽掛了 20多年的事。
提及陸先生,他的得意門生、詞典編纂團隊親密戰友、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副院長高永偉的語氣里充滿敬意陸老執教四十年,一直堅持為本科生開課,直到本學期才因身體問 題,暫時離開復旦的講臺。他的英美散文課是艮多復旦畢業生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陸先生以最高票被 學生選為“復旦十大杰出教授”。在其榮譽無數的一生 里,這是他最看重的一頂桂冠。高永偉介紹,陸老一直認為教書育人,哪怕只能影響到一兩個人,也是一件樂事。幾年前,為了通曉世情,與時代接軌,陸老曾把講臺搬上微博,在那里 化身“陸老神仙”,與網友探討“小清新”“萌”等新興詞匯的準確英譯。無論在網上還 是生活中,他都是那個樂觀的老頑童,與弟子們親密互動,是活詞典,也是教科書。去年11月開始,他回歸內心,獨享靜思,專注于詞典編幕,不再更新微博。
“陸老神仙”負責的《中華漢英大詞典》的編幕工作,最早可以追湖到1991年。那時, 《英漢大詞典》剛編走,這一干又是20多年。從“_”期間被“發配去與字打交道”——編 新《英漢大詞典》,陸谷孫便開始與詞典結緣,一編就是一輩子。1991年出版《英漢大詞 典》第一版,第二版,一字一句的苦心斟酌的背后,是一個求索者青絲變白發的不懈 追求。傳說在歐洲,懲罰一個人的方式就是讓他去編詞典,而在陸先生眼里,這份極為枯 燥而漫長的工作,卻樂趣無窮。
在復旦從教數十載,陸先生可謂桃李滿天下。他^言傳身教,給弟子們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記。回憶起當年跟隨老師編幕《英漢大詞典》第二版的經歷時,高永偉仍然記憶猶新。
“那是底,我跟隨陸先生讀博,他首先讓我們新人通讀第一版,那時我們會把一本詞典拆掉,隨身帶著,一有時間就聿出來看看。他想讓我們培養對詞典的感覺,包括 一些微觀結構、布局……先仔細通讀,綜合多方意見,參考眾多資料,反復補充、修訂、審定,然后還有層層審稿和校稿。”說這些話的時候,高永偉的語調不自覺地變得溫和起來,他說,“有陸老在,我們做得很安心。”,
讓高永偉印象最深的,是陸先生的淡泊名利——他拫少接受采訪,頒獎也是避之不 及。四年前的師德標兵獎,就是高永偉代領的,“他太忙了,不想生活受到過多打擾,也不 愿把時間費在領獎典禮上”。最近榮獲第六屆“上海文學藝術獎”杰出貢獻獎,陸先生一 如往常般低調,就像他面對媒體時反復譯調的那樣:編詞典的影響沒那么大,而且是集體 功勞,不能一個人'頂著一組人的名義去拿獎。
孜孜不倦的陸老神仙”,一直保持著 活躍的創新思維,對詞典的未來發展也有自己的 構想,他認為,以后的詞典應該充滿互動性,使用者同時也是編寫者,互 動性就像維基百 科一樣。他說自己編詞典是尋章摘句老雕蟲,時下也需要更多精通科技的數字化人才。
修訂、審定、審稿……一部詞典在問世前要經歷層層打磨,編幕者若無興趣,無疑會深 受煎煞。在除先生身邊耳溧目染,高永偉早已學會享受這一份沉默、低調而內涵豐富的工 作。“要培養對新詞的敏感,你或許是第一個找到它最準確中文釋義的人,你無形中會成 為一個新詞的發明者,這種樂趣難以言表c詞典是文化的忠實記栽者,看詞典就像在看一 幅歷史畫卷,這難it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么? ”說這話時,高永偉眼中閃動著灼人的光芒。
(摘編自《新民晚報》12月17日)
相關鏈接
①陸谷孫個性鮮明、敢于高調議論說猛話,比如近幾年有人建議降低高考英語權重 時,已古稀之年的他“不合時宜”地反駁,中國人的英語學得多卻粗燥,“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不相稱”,不該減少而應加強;《英漢大詞典》修訂發布,他直截了當說估計每一百頁就有一處錯。 (人民日報《陸谷孫,還是太少》)
②我要說的是,我、你們——任何人,都要“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請注意是“更好”, 不是“最好”。這是一種強調個人終生修養并提升自己的“精英主義”,如果讓我解釋,就是 三句話:第一句,“追求超越——注意:是‘超越,而非‘卓越’,超越的當然是自我”;第二句,“求智向善”;第三句,“不斷抵近一—抵近的目的地自然是彼岸”。如果我說我們需要這樣的精英主義,在座的“憤青”會反對嗎?我這三句話其實只是給柏拉圖轉述的蘇格拉底的名言“悟到自已無知才是最大的智慧”作了個腳注而已。
(陸谷孫為復旦大學青年學生演講《高等教育不應只批量生產拜物教徒》)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陸谷孫人生的最好寫照。陸谷孫教本科生、編詞典等工作,為低調的他贏得了他并不怎樣看重的各種榮譽。
B.陸谷孫教書、編詞典四十年,年齡雖大了,但思想依然年輕。他把講臺搬上微博,與 網友交流,甚至設想將來的詞典要有互動性。
C.陸谷孫最初并不很愿意去編詞典,他是被“發配”去編新《英漢大詞典》的,但最終這份極枯燥而漫長的工作給他帶來了無窮樂趣。
D.為了通曉世情,與時代接軌,也為了編詞典時準確英譯新興詞匯,陸谷孫開通了個人微博;同樣,為了專心編詞典,他又關閉了它。
E.陸谷孫教書,得到學生的髙度認可;編辭典,獲得社會給予的很大榮譽,他做這些事很快樂,并且把這種快樂傳遞給了他的學生們。
(2)陸谷孫的“低調”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6分)
(3)文中用了較多的篇幅寫高永偉,為什么?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4)一貫“低調”的陸谷孫,為什么會有“高調”的議論?你如何理解“低調”和“高調”的關系?請結合材料詳細說明。(8分)
第Ⅱ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
①24日凌晨意大利中部發生6級以上地震,地震給意大利三個大區造成嚴重損毀,災 區大量建筑坍塌,滿目蒼痍。
②在奧運會女排決賽中,中國女排以3 : 1逆轉獲勝,時隔年再度榮膺奧運冠軍,整個比賽過程蕩氣回腸,令人拍案叫絕。
③就譚嗣同個人的最終結局而言,他沒有像康有為、梁啟超那樣及時離開,暫時保全生 命,而是以飛蛾撲火的方式,在大光中綻放自我,留下生命的均爛。
④在學術研究中出現聚訟紛紜的現象并不奇怪,這種爭論有利于研究工作的深入開 展,也有利于學術觀點自由表達。
⑤在王寶強曝光個人離婚事件后,各種小道消息絡繹不絕,網友們不斷搜索并發布以往他和妻子馬蓉一起參加活動的圖片和記錄,自己的態度,
⑥看著她站在燈光燈下落落大方的樣子,我怎么也難以把她和十年前那個和人說話都會臉紅的靦腆姑娘聯系起來。
A.①④⑥B.②③⑥C.①③⑤ D. ②④⑤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些地方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領導通過各種手段、各種形式,進入了低品位油井的開采乃至勘探領域,成為權力尋租的溫床。
B.一旦若干年后人們重新想起他提出的這個有著前瞻望性的建議的時候,錯誤早已成 為事實,孰對孰錯已經失去了意義。
C.8月1日,濟南市舊城開發投資公司宣布,將投資15億元修建濟南火車站北廣場, 工程主要目的是緩解日益增加的火車站旅客人數和周邊交通壓力。
D.《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小說的髙明之處在于小說里所寫的不僅是—個愛情故亊, 更是一種時代氛圍,以及對造成這種墮落氛圍原因的反思。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近百年深重的民族憂患、激烈殘酷的政治斗爭使文學藝術逐漸 ① 現實主義到功利主義, ② 墮落為政治的附庸。當中國藝術沿著愈來愈實用主義的路子走去時,西方 ③ 興起了奪張、抽象、隱喻的湖頭,洶涌而為現代派-到80年代后半葉,中國畫家驀然回首,發現漢代畫像石、敦煌壁畫 ④ 早具西方現代派繪畫的精意.⑤把《羿射九日》原原本本拿出來加些色彩, ⑥ 可看作現代派作品。
①③④⑤⑥
A終于 還也 假若/
B越進而/因為所以便
C經/居然竟然如果還
D由最終卻卻/即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轉基因技術對世界農業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不過眼下, ① 。一部分專家和民 眾質疑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認為轉基因農作#的安全問題尚無定論,應該嚴禁使用轉基因原料生產食品,但也有一部分專家對此不以為然,他們認為,一些自然作物和雜交水稻都存在基因轉移情形, ② ,轉基因農作物只是進行了基因的人工精準轉移,為什么就被視為洪水猛獸呢?爭議的背后是強烈的關注,畢競,食品的安全事關公眾的健康,是一個極為嚴肅的科學問題。因此,將轉基因技術用于主糧生產 ③ ,而不能有半點急躁和盲動。
17.河南將啟動高考綜合改革,下面是改革后高校在河南的招生錄取方案示意圖。請把下面的 示意圖寫成一段話,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100個字。(5分)
六、作文(60分)
18.依據下面漫畫材料,按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根據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 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